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誰之過?

2020-12-13 華聲評論

「麻煩您通融通融,再給蓋個章吧!」這幾天,不論是街道、社區,還是養老院、超市,只要是有公章的地方都迎來了家長、學生扎堆兒「求蓋章」,往年開學季的情景2017年繼續上演。為何這種弄虛作假的「蓋章」實踐年年上演?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學校布置社會實踐作業,驗收只認公章,家長、社區蓋章了事,而關於是否真正實踐、實踐情況如何的審核機制,幾乎沒有。(9月4日《北京日報》)

大中學生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筆者以為,學生本人、學校和蓋章單位都有責任。

首先,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大中學生要提高對社會實踐意義的認識。學校讓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鍛鍊自身的綜合能力。事實證明,社會實踐活動不但可以讓學生近距離接觸社會,開闊眼界,拓展知識,也是驗證他們多年在校所學理論知識的一個契機,通過實踐,認識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補齊短板,從而為將來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說,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學生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社會實踐活動在促進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方面也能發揮很大作用。如果學生在假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參加社會實踐或者宅在家裡玩王者榮耀遊戲無暇參加社會實踐,等到開學之前再讓父母拿著實踐表格到處託人蓋章,或者從網上購買蓋好章的社會實踐證明,加上從網上複製粘貼來的心得體會回學校交差,這種弄虛作假的做法不僅是在欺騙學校、欺騙老師,也是在自欺欺人,往大處說,這本身也是一種典型的失信行為。

其次,作為活動組織者的學校要重新檢討針對社會實踐的管理辦法。要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上升為一種課程進行頂層設計,出臺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規範。老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精心指導,科學安排,特別要加強動態管理,嚴格監管、審查和核實實踐項目,避免學生鑽學校管理的漏洞。筆者建議,學校給學生布置社會實踐活動,要像布置其他書面作業一樣,做到有布置,有檢查,讓社會實踐活動真正「實踐」起來。如社會實踐活動場所的選擇、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形式等,老師都要有詳細的安排,並完善評價考核機制,提升學生社會實踐的有效性。

再次,作為接受學生社會實踐的單位,無論是街道、社區,還是養老院、超市,都要做好把關工作。一是要認真接待並安排學生實踐內容,做好跟蹤記錄,二是要規範學生社會實踐蓋章程序,不蓋人情章,糊塗章,只有如此,社會實踐活動才真正有意義。如果學生明明沒有在本單位參加社會實踐,單位也照樣蓋章,這不但消解了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也給學生做了一回弄虛作假的負面榜樣。

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與學校布置作業的初衷背道而馳,其負面作用不容小覷。

相關焦點

  • 暑假社會實踐作業要蓋章 家長忙著到社區走後門
    社會實踐作業要蓋章,家長忙著到社區走後門——  又到暑期,該拿「蓋章族」怎麼辦?  杭城一些社區為消滅「蓋章族」,好點子一個接一個  □通訊員 李秀繆 陳喆翔 潘海波 韓翠華 魏燕 本報記者 詹程開 華煒  每年一到寒暑假,杭城不少社區就會迎來「蓋章族」。
  • 別讓社會實踐成為「蓋章實踐」
    暑期過半,不少社區都臨時多了一項「額外工作」——給居住在本社區中小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表蓋章。儘管這裡面可能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參加過「實踐」,可最後還是能通過各種方式,拿到蓋有社區章子的社會實踐表。 從根本上來說,社會實踐是為了讓學生能通過實踐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使自己得到成長。
  • 社會實踐 豈能蓋章敷衍
    要改變評價方式,不能光憑「蓋章」,可以讓學生寫實踐報告、寫心得、畫小報,也可以由老師實地探訪、電話回訪,以此避免造假  暑假已快接近尾聲,最近社區居委會每天都要接待好幾位前來蓋章的家長和學生,以證明自己「參加」了學校布置的社會實踐活動。
  • 閱讀變應付白紙「討要」蓋章 暑期作業家長叫苦
    對許多小學生及其家長來說,暑假作業成了他們這幾天最頭疼的事。­  煮菜留圖、做成長手冊PPT、閱讀微信打卡、社會實踐蓋章……「花式」作業讓不少家長吐槽:「暑期作業到底是留給孩子還是給家長的?很多事都要家長參與才能完成。」­  作業難度高 家長無奈代勞­  隨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呼聲越高,孩子作業的品類也越來越多。
  • 海口花樣社會實踐告別「蓋章套路」
    □本報記者 劉曉惠    轉眼,寒假已過半,海口各校中小學生在開啟快樂假期的同時,除了完成書面的寒假作業,假期社會實踐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常規任務。曾幾何時,寒暑假社會實踐飽受學生家長詬病,流於形式,呈現出「蓋章套路」,很多學生對於參加假期社會實踐似乎並不「買帳」。
  • 告別走過場的「蓋章」作業 寒假社會實踐到洋湖當「溼地探索家」
    溼地初印象 「溼地探索家」標註土壤調查指數 「溼地探索家」觀察溼地的水環境 寒假馬上就要到了,拿著學校發的寒假社會實踐表,大家想好去哪裡參加實踐活動了嗎?不用再發愁千篇一律的假期實踐活動,也不用擔心孩子「力所能及」的實踐崗位少,更不用找地方幫忙蓋章了事,到洋湖·沃野自然學校加入「溼地探索家」,開展科學探索與行動反思,學習環境基本知識,參與環境問題解決,踐行自然和諧生活方式,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讓孩子們的假期社會實踐從此不再是走過場的「蓋章」作業。
  • 學生社會實踐豈能淪為「蓋章遊戲」
    一位廈門湖裡區的社區居委會主任感嘆:最近這段時間很煩惱,暑假馬上結束,一些孩子家長找到居委會,要求在「社會實踐表格」上蓋章,已經擠壓一部分。記者仔細看了下調查表,有幾份只填寫了姓名,實踐內容完全空白,就交到居委會「討要」蓋章。居委會主任表示,拿著空白表格,只是為了蓋章而蓋章。
  • 臨近開學社區迎"蓋章潮" 蓋個章就算社會實踐?
    臨近開學社區迎"蓋章潮" 蓋個章就算社會實踐?家住南明苑小區初三學子劉燁在社區門外匆忙往表上填字,他表示,把空白表填滿以便社區蓋章,交到學校去以便拿到學分,「內容反正誰都不會看。」     死纏爛打求給空白表蓋章     為了鼓勵學生更多參與社會活動,「社會實踐」歷來是長沙市中小學生假期作業的重要內容。
  • 為《社會實踐表》家長求蓋章 別再為難社區了
    3月3日,北彩門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春節後上班起,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的社會實踐表來社區蓋章。據了解,這是因為在寒假期間,學校給學生們布置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寒假作業,開學後,學生們需交上蓋有公章的「社會實踐表」。不少家長為了幫孩子完成「作業」,都紛紛跑來蓋章,而絕大部分孩子並未參加社會實踐。  「不給蓋章吧,居民就會跟工作人員起爭執;蓋章吧,又覺得這是一種欺騙行為。
  • 假期終了公章很忙 社會實踐作業出一堆囧人囧事
    寒假倒計時,學生趕作業。不過,有一份「敲章」作業,很多孩子恐怕很難完成了。  這兩天,後援團的爸媽很鬱悶,紛紛在錢報家長會QQ群裡吐槽。  社區來回跑了三趟,還沒蓋成章  杭州育才實驗學校三年級學生楊楊,和多數小學生一樣,寒假伊始領回了一份需要實際操作的作業——參加社區活動並敲章。  楊楊媽一直蠻重視兒子參加社會活動的,今年寒假的社會實踐,是楊楊媽帶他在社區裡寫「福」字送路人,一來可督促兒子練字,二來讓兒子多參與社會交流。
  • 當社會實踐成暑假作業 孩子真快樂還是假充實?
    伴隨暑期來臨,「社會實踐」這份特殊的作業又擺在了中小學生面前。為了能讓孩子們在報告中寫上一句「快樂充實」,家庭、學校、社會都花了不少心思。而孩子們眼裡的社會實踐,又有著哪些不同的打開方式?他們覺得很好玩「那天我特別忙,賣了好幾百元錢東西呢!」
  • 「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作業之殤誰之過?
    對於所有讀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而言,家庭作業是他們心目中永遠的痛。網絡上,有關家庭作業的吐槽也是一浪接著一浪。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那麼孩子經常作業做到半夜,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談談這個話題。
  • 從書面作業到社會實踐 把暑假變成生活大課堂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題:從書面作業到社會實踐 把暑假變成生活大課堂新華社記者賞月觀荷、讀詩篆刻……這不是書本裡古人的夏日生活,而是當下一些中小學生們的暑假作業。武漢市江漢區衛星村小學的一項作業是,和父母一起賞荷,了解「荷」文化,增長「荷」知識,完成一張關於「荷」的詩文配畫。廣州市品德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廣州市小北路小學思政老師陳廣斌說,「暑假作業不只局限在學科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假期到廣闊的生活中學習,如體育鍛鍊、學做家務、讀書看報、外出旅遊等,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暑假過充實。」
  • 「空白表格蓋公章」,社會實踐淪為蓋章遊戲?
    「空白表格蓋公章」,社會實踐淪為蓋章遊戲?一位廈門湖裡區的社區居委會主任感嘆:最近這段時間很煩惱,暑假馬上結束,一些孩子家長找到居委會,要求在「社會實踐表格」上蓋章,已經擠壓一部分。記者仔細看了下調查表,有幾份只填寫了姓名,實踐內容完全空白,就交到居委會「討要」蓋章。
  • 包餃子縫沙包 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作業花樣多
    包餃子縫沙包 小學生寒假社會實踐作業花樣多時間:2016-02-24 07:33:49來源: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作者:張彥剛編輯:王瑜   2月23日,是西安市中小學春季開學報到的日子,記者走入西安部分中小學校園發現,孩子們交回來體現社會實踐的寒假作業,讓人耳目一新。
  • 沒去暑期實踐 卻找社區蓋章
    N本報記者 呂蘊嵐 實習生 陳詩 本報訊 暑期過半,不少家長拿著孩子的「暑期社會實踐表」要求社區居委會蓋章,而實際上他們的孩子並沒有參加社會實踐,這讓社區工作人員比較糾結。昨天上午,福州晉安區站前社區主任施丹就婉拒了社區一位家長的請求,表示必須讓孩子來實踐才能蓋章,「哪怕就實踐半天,對孩子也有好處」。
  • 小學生網際網路+創業做洗車生意 暑期社會實踐不只為蓋章
    素質教育推廣至今,社會實踐已是眾多小學生暑期的「必修課」,為了讓孩子們度過「開心而充實」的假期,老師和家長們都花了不少心思;不過,眾多豐富多彩、看上去「開心而充實」的實踐項目,在真正的實踐中,未必是寫在作文裡匯報給老師的樣子。  每年夏天看20分鐘安全教育片,只為蓋章  「分好幾塊兒呢!」
  • 蘇州市未成年人社會實踐體驗站蓋章忙 博物館最受學生青睞
    暑假期間,中小學生除了要完成書面的暑假作業,還要到蘇州未成年人社會實踐體驗站去遊覽參觀,在護照上敲章。目前孩子們的完成情況如何,哪些地方最熱門呢?一大早,11歲的蔣瑞涵便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蘇州博物館參觀遊覽,到服務臺,在自己的未成年人社會實踐體驗護照上蓋個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流程。而在蘇博,像蔣瑞涵這樣特意來蓋章的中小學生,並不少見。記者了解到,暑假以來,每天來蘇州博物館蓋章的中小學生多達數百人,就連平時比較冷門的崑曲博物館和警察博物館也成了香餑餑,高峰時也有近百名中小學生前來。
  • 豈能讓「花式」暑假作業迷失了雙眼
    煮菜留圖、做成長手冊PPT、閱讀微信打卡、社會實踐蓋章……「花式」作業讓不少家長吐槽:「暑期作業到底是留給孩子還是給家長的?很多事都要家長參與才能完成。」(8月24日 《海西晨報》)相對一本書、一個作業本,現在的暑假作業形式豐富了許多,煮菜的、閱讀的、搞社會實踐的……五花八門。倘若學生能夠自己完成這些作業,會提高他們的生活、學習能力,豐富社會知識;就教師而言,創新暑假作業形式,亦彰顯著自己對教育的理解,體現著其良苦用心。因此,「花式」暑假作業自有其價值。
  • 部分大學生網購社會實踐報告 蓋章一個30元
    「如果審查發現不足之處,在不更換題目和增加過多字數的情況下,免費修改,直到通過。」除此之外,也有學生直接選擇在網上蓋章。搜索網絡,不乏「蓋社會實踐證明章」的賣家,價格大多在人民幣10到30元不等,個別店鋪的暑期成交數量已達五六百條之多。一些大學生為啥不願參加社會實踐暑期過後要大四的羅同學就通過淘寶買了這樣的一份實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