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面作業到社會實踐 把暑假變成生活大課堂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題:從書面作業到社會實踐 把暑假變成生活大課堂

新華社記者

賞月觀荷、讀詩篆刻……這不是書本裡古人的夏日生活,而是當下一些中小學生們的暑假作業。記者近日在多地採訪發現,厚重的假期作業本早已淡出不少孩子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有趣又有料的多元化暑假作業,讓孩子們在快樂學習中度過暑假生活。

詩意的作業 感受自然的美好

「請同學們聽一聽夏天的蛙鳴、賞一賞美麗的荷花、嘗一嘗甜美的瓜果……」夏天是美好的季節,武漢市江漢區取水樓小學的暑假作業其中一項,就是請同學們好好感受夏日美好。

「我一直在城市生活,確實沒有聽過成片的蛙鳴,也沒有好好地欣賞過荷花。我喜歡這樣的暑假作業!」四年級學生羅伊婷說,沒想到聽蛙鳴、賞荷花也是一項作業,這樣的作業真有詩意,也提醒自己要更細心觀察生活、親近自然。

記者在各地採訪了解到,這個夏天,很多學校的假期作業都是要求孩子與家長一起走進大自然,並用繪畫、照片、自然筆記等方式,將自己的所觀所感記錄下來。如觀察月亮、觀察夏日昆蟲、到東湖綠道散步等,是武漢市武昌中華路小學的假期作業內容。武漢市江漢區衛星村小學的一項作業是,和父母一起賞荷,了解「荷」文化,增長「荷」知識,完成一張關於「荷」的詩文配畫。

廣州市品德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廣州市小北路小學思政老師陳廣斌說,「暑假作業不只局限在學科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假期到廣闊的生活中學習,如體育鍛鍊、學做家務、讀書看報、外出旅遊等,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暑假過充實。」

不同的城市 同一個作業

城市相隔千裡,作業卻不約而同。

今年暑假,有關「垃圾分類」的作業成為很多學校布置的內容。「廚餘垃圾裝一起,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開裝。」儘管武漢市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但是市民姚女士的女兒已經開始了這樣的暑假實踐作業。

姚女士告訴記者,儘管要給孩子講解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如何分類的知識,但她覺得學校的這項實踐作業很有意義,「這項作業可以讓家長也與時俱進,一同參與。」

瀋陽市皇姑區童暉小學德育主任李衣銘介紹,瀋陽市剛剛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今年學校的暑假作業有一項是「陽光志願者」,就是鼓勵學生到社區做垃圾分類的宣傳員和監督員,等開學後回到班級介紹垃圾分類的常識和講述參與垃圾分類的體會。「這項作業我們提倡學生最好和父母一起做,實現『小手拉大手』。暑假作業的總體目標是希望孩子在假期愉悅身心,開闊視野,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志願活動。」

全國優秀班主任、上海市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教師李莉表示,在暑假,孩子們身處的情境改變了,自我認知更多的不是學生,在圖書館是讀者,在交通工具上是路人旅客,在家裡是子女晚輩等等。暑假是一個更好更大的生活課堂,要多做一些社會實踐作業,增加生活經驗。

讓假期作業成為日常學校作業的有益補充

「現在孩子的假期作業和我們小時候比,更有多元性選擇性,從書面作業轉變成實踐作業,讓學生走出去,親身感受和體驗。作為家長,為這種暑假作業點讚!」 瀋陽市南京九校五年級學生家長王海龍說。

一些學校的暑期作業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與日常學校作業形成了一個互補關係。如廣州市東風東路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暑假作業被家長們以「非常有意思」來形容:閱讀兩本數學相關書籍,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後感;學習2階或3階魔方玩法,掌握後進行視頻拍攝等。

專家認為,暑期作業的悄然演變實際上是中小學推行素質教育成果的一個體現。作業不應再是應試的輔助工具或手段,更是孩子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探索發現、開展社會實踐的平臺。體驗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更有利於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

在國外,假期作業也有不同內容。如美國提倡「做義工」,在流浪者收留中心為無家可歸的人做飯,在圖書館幫圖書管理員整理書籍;英國很多孩子開展家務勞動、服務社區,如為鄰居剪草坪,在社區內送報紙;還有一些國家倡導學生到企業參觀、體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爬山、跑步等「吃苦」鍛鍊等。

專家建議,從整個社會來看,當前針對中小學假期的綜合性服務體系並沒有完全構建起來。相關部門宜進一步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的多維立體合作,實現「學校放假,社區開學」,讓孩子們在假期裡從書本走向生活,快樂成長!(記者王瑩、廖君、鄭天虹、仇逸)

責任編輯: 邱麗芳

相關焦點

  • 暑假社會實踐作業要蓋章 家長忙著到社區走後門
    社會實踐作業要蓋章,家長忙著到社區走後門——  又到暑期,該拿「蓋章族」怎麼辦?  杭城一些社區為消滅「蓋章族」,好點子一個接一個  □通訊員 李秀繆 陳喆翔 潘海波 韓翠華 魏燕 本報記者 詹程開 華煒  每年一到寒暑假,杭城不少社區就會迎來「蓋章族」。
  • 新學期長沙中小學拋「減負大禮」:少書面作業 多動手實踐
    今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不少中小學在學業上做起「加減法」:布置分層作業、書面作業變口頭闡述、嚴控作息時間…… 分層作業,高效與減負並存長沙市博才鹹嘉小學校長陳豔萍介紹,新學期開學後,文化課方面,該校將著力打造「有效課堂」,督促學生聽課,引導學生舉手發言,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
  • 惠濟區杜莊小學暑假特色作業展評活動
    (楊傳旨 趙放)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添學生作業情趣,更好地展示教學特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發展空間,惠濟區杜莊小學於9月4日舉行了暑假特色作業展評活動。
  • 繽紛暑假,炫彩生活——惠濟區實驗小學暑假優秀作業展
    新學期~新學期的腳步剛剛邁起,在緊張有序的開學工作中,暑假優秀作業展也如期舉行。假期是學生觀察社會,體驗社會的最好時機暑假優秀作業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總結暑期生活,展示社會實踐成果,秀出學生的創意風採,使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得以體現。評價暑期作業的完成質量能更好地激發他們新學期的學習熱情。暑假前,學校精心設計,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布置了不同類型的暑假實踐作業、探究作業。開學後,上交的一份份優秀的作業展現出學生們精彩紛呈的暑假生活。
  • 「快樂暑假 健康成長」-定邊縣第三小學暑假綜合實踐作業展評活動
    為豐富學生的暑假生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精心設計並布置了以「走進生活」為主題的暑期綜合實踐作業,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通過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在實踐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鍛鍊能力。9月8日,教務處組織開展了暑假實踐作業評比
  • 暑假作業也可這樣有趣
    暑假之前,舉行藝術節的開幕式;暑假期間,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藝術;暑假之後,再舉行藝術節的閉幕式,學生匯報演出暑假學習的成果。「藝術地過暑假」,一改傳統枯燥的風格,在暑期作業中增加了趣味、創意等元素,更注重孩子與社會、家庭和父母的交流互動。不僅學生喜歡,家長也大加稱讚。
  • 暑假作業"玩"出新花樣 家長孩子一起忙
    對不少中小學生而言,暑假可能是另一個「小學期」的開始。今年中小學生的暑假作業清單裡,除了常規的書面作業,還有拍視頻、畫思維導圖、做調研PPT等形式新穎、難度較高的任務。人數多全家動員做作業家長聯繫實踐地點有的暑假作業則需要「全家動員」。比如手抄報——這雖是很早就出現的作業形式,但至今仍在校園裡流行。思明區中小學的特色作業也需要大人、小孩一同完成:「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打卡。
  • 高中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精選範文5篇
    作為優秀的高中生,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既能體驗生活、又能服務大眾。作為學生參加暑假社會實踐,不僅可以結識很多朋友,還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精選範文5篇_關於高中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希望大家喜歡!
  • 假期餘額不足,這些「另類」暑假作業卻不用補!孩子還能收穫頗豐
    調侃之餘,包包媽媽頗為讚賞這份廚藝作業。「小學生的作業就應該是這個方向,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也讓父母有機會和孩子們一起活動。何必總是重複背誦或者書寫,孩子開心地過一個暑假也許是更有效的充電。」【實踐】「環保課堂」打開多學科知識面「以前啊,幾乎每個假期,孩子都有社會實踐作業,完成這項作業基本上是要靠社區組織活動。」菲菲媽媽坦言,這幾年她已經帶著女兒參加過打掃衛生、寫春聯、朗讀會等不少社區活動了。「但都是打卡性質的,有時候對孩子反而是種負面影響,讓她產生應付了事的心態。」
  • 軍訓、社會實踐有序開展,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恢復「第二課堂」功能
    來源:紫金山新聞今年上半年,我市不少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因疫情受到不小影響。經歷了半年多的遇冷期,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各基地的活動已經開展起來,很多基地的接待量已經和往年持平,我市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正恢復中小學生「第二課堂」功能。結束了30多天的軍訓期,位於浦口區行知路的江蘇省南京未成年人社會實踐行知基地裡,安靜了很多。
  • 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誰之過?
    為何這種弄虛作假的「蓋章」實踐年年上演?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學校布置社會實踐作業,驗收只認公章,家長、社區蓋章了事,而關於是否真正實踐、實踐情況如何的審核機制,幾乎沒有。(9月4日《北京日報》) 大中學生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筆者以為,學生本人、學校和蓋章單位都有責任。 首先,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大中學生要提高對社會實踐意義的認識。
  • 把暑假社會實踐學習課搬進「馬路勞模」的家
    8月21日上午,來自長沙市嶽麓區第一小學、湘郡郡維中學、湘郡長德實驗學校、稻田中學的10位學生看望長沙「馬路勞模」張厚時爺爺,聽他講環衛工人的動人故事,感受了一次特別的暑假社會實踐教育課。、走進社區、走進企業,開展各類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社會調查和素質拓展等綜合社會實踐活動。
  • 中國式減負:校內減校外增 暑假作業去留引熱議
    進入七月,學生們又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暑假,這本應是他們辛苦讀書一學期的福利,而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分秒必爭的理念,使學生們無法真正意義上徹底享受假期,因為往往陪伴他們的是繁重的家庭作業和各類培訓班。  為了給學生減負,還他們快樂純粹的假期生活。
  • 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恢復「第二課堂」功能
    今年上半年,南京不少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因疫情受到不小影響。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各基地的活動已經開展起來,很多基地的接待量已經和往年持平,我市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正恢復中小學生「第二課堂」功能。
  • 拍講題視頻畫思維導圖 暑假作業「玩出」新花樣
    今年中小學生的暑假作業清單裡,除了常規的書面作業,還有拍視頻、畫思維導圖、做調研PPT等形式新穎、難度較高的任務。暑假的學習時間該如何安排,學生和家長又怎樣看待新出現的作業形式?記者向各中小學學生了解了校園暑假作業的布置情況,也詢問了學生家長、心理學專家對暑假作業的看法。
  • 揭秘武漢一二年級非書面作業
    該班學生候慕陽的媽媽說,殷老師發到家長群中的倡議文有1300多字,其中「提早孩子的上床時間,通過讓孩子選擇『看半小時書還是馬上關燈睡覺』,能讓絕大部分孩子選擇看書」等小方法有趣且實用。  學科作業還常常和其他作業結合起來。
  • 高中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2)
    高中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2) 2011-07-26 16:52 來源:作文網 作者:
  • 美國孩子暑假怎麼過?看完他們「暑假作業」後,中國孩子「酸」了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暑假,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能遠離課堂,擺脫課業壓力的最為悠閒、享受的時間,然而就中國目前的教育環境,暑假往往成為「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家長怎麼會放過,各類補習班
  • 暑假來了,來看看他們的作業大禮包:做服飾、找中藥、「複製」文物?
    本周開始,重慶市的中學生們正式開啟「暑假模式」,暑假作業做什麼?今(9)日,各學校的暑假作業紛紛出爐:從少數民族服飾製作,漢服製作到文物仿製,還有製作燒仙草、涼糕、冰粉等消暑小吃,今年不少學科老師把假期作業「玩」出了新花樣,做好了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鍛鍊了能力。
  • 豐富多彩的暑假作業讓你的假期生活更精彩(小學各科暑假作業)
    以內的進退位練習)自律我最強:2、製作一張暑假作息時間表(安排要合理)創意大比拼:3、用七巧板拼出各種你喜歡的圖形,可以是拼好後拍下來或畫下來,也可製作成剪貼畫,開學帶到學校與同學分享小小超市:4、在家中扮演售貨員或顧客的角色,練習人民幣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