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東路小學舉辦藝術節,讓孩子們過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暑假。
廣州市中小學從7月8日開始放暑假。記者了解到,今年夏天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學校布置個性化暑假作業。天河區體育東路小學日前啟動了暑假「五個一」藝術體驗活動,讓學生「藝術地過暑假」,越秀區的暑期作業則以闖關形式進行,要求學生認識廣府文化。
文/圖:記者 鄧仲謀 通訊員 陳海丹
在大多數孩子和家長的印象中,一到暑假,各科作業就會「潮湧」而來,老師們生怕學生在假期懈怠了功課,而學生則在作業的「海洋」中疲於應付,有些做不完的學生,不惜在暑假結束時在網上找槍手。
過暑假也可以很「藝術」
其實,暑假作業也可以很藝術、很有趣。天河區體育東路小學日前給學生布置一項特別的暑假作業,要求學生觀賞一場音樂會或一個藝術展覽;了解一位藝術家;學唱一首喜歡的歌;學習一門藝術(如樂器、舞蹈、插花、剪紙、民間藝術等);親歷一次藝術創作(如自己動手,藝術地裝點自己的家)。由此,學校啟動了暑假「五個一」藝術體驗活動,讓學生「藝術地過暑假」。
體育東路小學給學生布置的「五個一」暑假作業,既有感受的內容,又有實踐的項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在長長的暑假裡可以盡情地欣賞藝術之美,感受藝術之悅,過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暑假。據體育東路小學校長曾麗紅介紹,「五個一」藝術體驗活動是學校藝術節的一部分,往年學校藝術節連續搞一個月,今年獨具匠心地把藝術節設置成橫跨整個暑假。暑假之前,舉行藝術節的開幕式;暑假期間,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藝術;暑假之後,再舉行藝術節的閉幕式,學生匯報演出暑假學習的成果。
「藝術地過暑假」,一改傳統枯燥的風格,在暑期作業中增加了趣味、創意等元素,更注重孩子與社會、家庭和父母的交流互動。不僅學生喜歡,家長也大加稱讚。在暑假之前的藝術節開幕式上,學校邀請了1500多位家長前來欣賞文藝表演,這為家長和學生共同完成「五個一」藝術體驗活動打下了基礎。
暑假作業也可「網遊通關」
暑假作業可不止於書面形式,越秀區教育部門便給學生布置了一道「網遊通關」的暑假作業。這個名為「玩轉越秀、品味廣府」的暑期作業以闖關形式進行,第一關先填寫一份廣府知識問卷,第二關是辨認廣府地標,第三關的任務是學一首廣州話童謠,錄音後上傳到網上,此外,還有嘗一次廣府特色美食、遊一條越秀廣府旅遊線路、賞一次廣府民間藝術、畫一張廣府風情美圖、拍一套廣府風情照片、寫一篇廣府遊記。主辦方表示,布置這樣的暑假作業,就是讓孩子們在暑假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認識廣府文化。
廣州中小學給學生布置個性化暑假作業,早在五六年前就出現,只是今年更普遍而已。2006年,先烈東路小學曾布置這樣的暑假作業:每天收看新聞聯播,並把自己認為當天最大影響的事情選出來,用自己的話簡潔地記在日記上。而沙面小學也曾開展完成「人民南高架橋調查報告」、「沙面地區古樹、古建築報告」等一系列社區調查。
個性化暑假作業也成為全國中小學的普遍做法。寧波一所小學的暑假作業是種一棵植物,一周一次用文字或圖片或畫畫記錄;欣賞音樂;看兩次電影;參加一次主題活動,如短途旅遊,社區活動等,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進行記錄,開學後交流匯報;結交三個以上新朋友。浙江一所中學布置的暑假作業是開展家庭實驗,將研究內容(文稿、照片),發布到自己的專項網頁、博客或開放的QQ空間中,並和好友進行探討交流;鼓勵去大劇院觀賞音樂會或童話劇,有興趣可嘗試學習一種樂器。
從「填鴨式」轉向「體驗式」
教育部門規定,學校布置暑假作業要適量。但每科作業「適量」,合在一起則未必適量。部分學校漸漸放棄布置書面作業的做法,轉而布置一些個性化更強的暑假作業,從理念上看,暑假作業漸漸從「填鴨式」轉化成「體驗式」。
「體驗式」的暑期作業如何檢查?這也成為學生家長關心的另一件事,而學校老師也認為,孩子們的暑期作業,一定要給他們一個反饋,這是對他們的鼓勵。比如,越秀區教育部門布置的「通關」暑期作業,學生每過一關就得到一種顏色的卡通人物「茨菇仔」(越秀廣府文化形象代言卡通),集齊六色「茨菇仔」,代表完成該項活動。
而像體育東路小學布置的暑期「五個一」藝術體驗活動,如何檢查呢?據校長曾麗紅介紹,「藝術過暑假」活動面向全體學生,要求全體參與,暑假之後,會舉行「五個一」活動的匯報演出,主要有校園十大歌手大賽、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舞蹈、繪畫、書法五大類,從班級、年級到校級,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
記者手記:別讓暑假成為「第三學期」
上學時,學生們的壓力挺重,放假後,學生們的壓力還是挺重。這種「重」一方面來源於學校的暑假作業等,另一方面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家長為孩子們報讀了各種課外輔導班。
對於前者,教育主管部門一直提倡暑期布置適量的作業,而越來越多的學校也布置更加人性化的暑假作業,比如社會調查、體育鍛鍊、親子活動等,這個改變是積極的,也是未來作業安排的一個方向。總的感覺是在減負。對於後者,由於中高考和小升初的壓力,現在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已捲入各種課外輔導大戰中,而一至三年的學生則更多投身於興趣特長的培訓中,總的感覺是給孩子增加不少負擔。
一正一負之間,孩子實際上還是增加了負擔,並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原本只是一段「休息」時間的暑假,現在慢慢變成「第三學期」,這不能不引起所有人的重視。
連結:外國中小學生的暑期作業
美國: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帖子廣泛流傳,列出了美國小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包括「開睡衣晚會、去野營、去遠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訪別人、去圖書館、烤餅乾、帶著微笑做家務」等,其中第100條表達了美國小學生暑假最重要的目標「玩得高興」!
日本:重視培養中小學生的集體觀念,每到假期都會組織「合宿」,即集體去海邊或山地旅行。
韓國:由學校組織各種修學旅行團,在國外邊旅行邊組織各種學習活動。
法國:不少中小學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