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學生的創造性越來越被重視,體現在作業上,更是呈現多樣性和創新性。暑假來臨之際,本報搜集到10餘份京城中小學的特色暑假作業。有的作業讓孩子寫一份旅遊攻略書,有的讓學生發起一份文明小倡議,還有的讓學生到社區做一天垃圾分類志願者……
這些作業,不但有創新,而且承載了豐富的教育意義,不僅引導學生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還弘揚了時代精神,讓孩子們能夠真正學有所思,學有所獲。
當一次新聞主播
根據「政治學科」特色,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為學生們布置符合學科特點的暑假作業。
觀看CCTV-1的《新聞聯播》或其他媒體渠道,記錄10條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國內外新聞。將新聞編輯成一組簡訊,以「今天,我是主播」的方式錄製5分鐘的視頻,並發布朋友圈。觀看CCTV-1的《今日說法》或CCTV-12的《道德觀察》欄目,記錄三至五個案例,並羅列出所學涉及的法律知識或道德知識,形成課件或者手抄報;觀看《2018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寫出兩位最讓你感動的人物,並分析他們身上所表現的優秀品質,形成課件或者手抄報。
點評:關注時事 培養社會責任感
劉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政治老師)
情感維度、興趣維度、挑戰性維度,是判斷作業好壞的重要標準。學校初中政治備課組在暑假前精心設計作業,通過小組集中討論研討,結合政治學科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知識特點、身心特點、假期時間安排等各方面因素,設計以上作業,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家庭教育等途徑,深入落實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另外,也可以布置讓學生參加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公益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這項作業,在科學利用各類傳媒的基礎上,不僅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發展,弘揚時代精神,體驗改革激情,而且進一步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對今後創新布置假期作業有積極啟發意義。
爸媽的個稅能優惠多少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一數學作業很多樣而有趣,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
要求學生閱讀一本與數學有關的書,寫一篇讀書後的小論文(可以就某一個問題的論文);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立體實物,畫出三視圖;畫出自家的房屋平面圖,並根據自己的觀察,為空間優化提出建議。同時,緊貼時代。比如,新個稅法擬將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請學生計算父母的個稅變化。另外,讓學生統計自己在暑期的花銷,假期結束時分析自己的消費情況。
點評:貼近生活 感受數學之美
楊繼臻(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主任)
2019年高考數學北京卷堅持「以人為本,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綠色命題理念,試題呈現和設問方式有新意,聯繫實際的試題背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因此,在為學生布置個性化的假期作業時,主要從利用數學的知識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同時將數學知識與語文知識等其他學科進行融合,既體現了數學的工具特徵,又展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價值。注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對立體實物為來源進行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數學之美,欣賞生活之美。
算算一棵樹的樹葉面積
根據北師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要求,布置一項小組實踐活動——估計一棵樹的全部樹葉的總面積。
學生們可以分步驟完成作業:先估算一片樹葉的面積;如果一棵樹有10000片樹葉,估算這棵樹所有樹葉的總面積;在有陽光時,大約每25平方米的樹葉能在一天裡釋放足夠一個人呼吸所需的氧氣。這棵樹在有陽光時,一天裡釋放的氧氣能滿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
點評:讓數學浸潤於兒童的生活
湯柳(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數學老師)
這項作業不再是純粹的、抽象的數學作業,而是源於數學、生活、實踐的簡單的真實問題。把數學置身於對兒童來說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背景之中,才能跳出數學學數學,用普遍聯繫的思維方式考察世界,才能體會數學的價值、意義,培養完整的人。
學生的作業是從「引言」到「研究方法展示」再到「感悟與收穫」這樣一個大體的流程來完成的。這樣能促進兒童對數學的整體感知,系統地、有聯繫地思考問題。學生將不僅應用到了數學教材內的方法,而且又會別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的巧妙方法。實現了不同學科的聯繫,進行交叉、整合與拓展,服務於對問題的完整理解與解決。
北京城裡尋古今
暑假來臨,學校五年級暑假作業讓學生在北京城內的名勝古蹟或知名胡同裡找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蹤跡,並運用微信美篇的功能,記錄自己尋找中點滴瞬間和心得,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展示文化遺產的現今狀況、遺產主題、保存情況;結合讀書內容評價文化遺產的古與今,總結70年以來北京發展對文化遺產的影響。
點評:課題式深入探索 讓學生擁有處理信息的能力
郭登豔(首都經貿大學附屬小學語文老師)
現在的孩子,雖然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但有多少能真正了解北京這座魅力城市呢?藉此假期,學校以「探尋北京的昨天、今天」為課題,讓學生們走近北京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北京這座集政治、文化、科技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大都市,它在世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與此同時,通過自主的閱讀活動,學生們也能學會對這些信息進行一定的思維加工。
感受一把神仙生活
部編版語文教材下學期即將全面鋪開,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著重在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第一項,模擬傳神。要求學生在家觀看古代希臘和中國神話的動畫片,模擬人物,還原時代背景,演繹「神仙那些事」。
同時,將其中的經典人物、故事脈絡、深刻寓意進行對比分析,並通過PPT和人物配畫等方式展現。第二項,悅讀闖關。指導學生參與閱讀平臺開設的「閱往昔,致未來」的讀書闖關挑戰活動。
點評:貼近部編本教材 調動學生積極性
高巖(北京市海澱區七一小學語文老師)
此項作業重在貼近部編版教材、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針對部編版教材中「普羅米修斯」和「盤古開天地」等課文,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興致盎然的欣賞中了解中外天庭的故事。另外,將讀書與闖關巧妙結合,便於學生們利用平臺進行相互競爭,設置闖關的課外書既有科技藝術類的《讓孩子著迷的77*2個經典科學遊戲》,也有貼近新教材幻想類作品的《海底兩萬裡》與《吹牛大王歷險記》等。
從楹聯裡讀懂中國
北京市順義區木林中心小學校是一所書法特色校,這學期的暑假作業突顯愛國主題。
學校呼籲學生,在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時,留意看到的楹聯,同時拿起紙筆或相機,把沿途看到的楹聯用不同形式記錄下來。選出最喜歡的幾副,查查出處,了解作者、解析楹聯背後的故事。以《楹聯裡的中國》為題出一期手抄報,用楹聯解讀偉大祖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學評選出最佳作品,為祖國七十華誕獻禮。
點評:培育學生對漢語的審美情感
王宏斌(北京市順義區木林中心小學校楹聯老師)
楹聯是最具民族風格、最能體現漢語特點的文學式樣之一,它集藝術性、實用性、諧巧性於一體,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布置此項暑期作業,旨在以富有創意的形式去解讀楹聯,了解楹聯的相關知識,感知楹聯的形式美,感受楹聯的內涵美。同時以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楹聯的興趣和參與競爭的欲望,培育其對漢語的審美情感,使其自覺繼承漢語文化的瑰寶。
這項作業注重素材的搜集檢索,手抄報的形式喚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成果意識。同時,很好地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胖饅頭大作戰
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的化學作業,是讓學生用不同的發酵粉做一次饅頭。在揉面過程中,注意觀察麵粉發生的變化;蒸饅頭,觀察麵團的切面,並對比發酵前後麵團的變化。並通過科學觀察方法,從饅頭的外觀、鬆軟程度、口感、味道等方面觀察蒸好的饅頭,對使用不同發酵粉的饅頭進行對比評分,並邀請家長一起分享和討論。同時,上網查閱資料,了解發酵原理。
點評:鍛鍊孩子動手和觀察能力
吳昕(北京市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化學老師)
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基本具備了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本次作業將實驗融入生活實際操作中,既讓孩子進行實驗,也讓孩子們親手實踐揉面,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在揉面過程中,麵粉發生的變化,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
同時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與家長相互協作,建立更和諧的親子家庭關係。最後了解發酵原理,要求孩子能夠查找並閱讀提取關鍵信息並能夠提煉總結。
寫一份旅遊攻略書
暑假即將來臨,許多家庭都有外出旅遊的計劃。放假前,班級成立了小旅行社,要求每個人都要當旅遊景點的推薦人。請大家選擇一處革命根據地,來一場紅色之旅,並撰寫一份旅遊攻略書,從風景、著名人物、革命事件、風俗等不同方面把景點的特點推薦給他人。同時,分析所選的革命根據地景點的獨特之處,今後有沒有旅遊開發價值。
點評:換位思考 讓學生擁有「客戶思維」
高霽岑(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語文老師)
與平時課堂中的習作內容不同,此次作業是給了學生一個真實的身份,即旅遊景點推薦人,不單是自己旅行,還要撰寫旅遊攻略書,從衣食住行、景點特點、旅遊價值等多方面進行介紹。學生在撰寫時,會思考如何把景點介紹給大家,閱讀者會喜歡什麼樣的攻略書。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了換位思考,逐漸擁有了客戶思維,真實的學習由此發生。另外,學生假期回來,會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旅遊景點的推薦,鍛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表達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
發起一份文明倡議書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七年級暑假作業選擇「文明出行」、「安全駕駛」、「垃圾分類」任一角度,也可自擬其他角度,進行法治宣傳。
學生必須選取主題中的某一個角度,在生活中踐行,如遵守交通規則、提醒父母開車不看手機、了解垃圾分類常識並指導家人垃圾分類等,做守法小公民、護法小使者,並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中發一條配圖倡議書。
點評:開放多樣性 讓「法治」從抽象變具體
劉麗麗(北京市玉淵潭中學政治老師)
該作業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具有開放性。作業的主題圍繞「法治」進行,自擬角度,角度多元且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第二,具備實踐性。作業裡「踐行」為必選,主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在體驗中感受法律的作用。
第三,富有時代性。作業中宣傳法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傳統的「製作小報」,還有一種是利用微信、微博這種比較現代的通訊工具,具有很強的時代性。
第四,擁有輻射性。作業宣傳方式的時代性也體現了該作業的輻射性特點,作業不僅僅是一個學生自己完成即可,而是要宣傳出去,得到大家的認可並影響其行為。
把大自然搬到畫紙上
北京市朝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一封美術暑假作業徵集令,讓這個暑假魅力十足。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可以利用大自然提供的眾多的禮物,如豆子、沙子、樹葉、卵石、樹幹等等媒材,運用畫、剪、刻、粘等方法進行藝術實踐!
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如各種盒子、絲帶、礦泉水瓶子、衛生紙紙心、禮品包裝紙等等,不論是材質還是形狀、色彩、質感等各不相同,同樣可以成為美術藝術實踐的素材!
點評:多媒材展開美術實踐 開拓創造性思維
王蘋(北京市朝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美術老師)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最高形式的心理功能,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沿著人生成功之路不斷前行。兒童作為獨立的社會個體,身上有無限發展的潛能,運用多種媒材進行美術實踐,能更好的開發孩子們內在的潛能,提升創作思維,提高動手能力,從而身心得到不斷發展。
做一天垃圾分類志願者
大興區少工委為全區少先隊員下發了一封「垃圾分類倡議書」。倡導學生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爭當社區文明小使者。隊員們戴上紅領巾與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並記錄一份綠色環保日誌。以文字、圖片的形式,記錄家庭垃圾分類及假期參與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尋訪創城先鋒等活動點滴。垃圾分類,紅領巾先行。
點評:共同踐行綠色生活
閆洪波(大興區少先隊總輔導員)
我們通過「學起來」「做起來」「展起來」「講起來」「演起來」等豐富多彩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以志願家庭的形式,營造小手拉大手,共同踐行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共建美麗文明北京。
作者:本報記者 王小艾 張瑩 鄧麗 祝願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