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 豈能蓋章敷衍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要改變評價方式,不能光憑「蓋章」,可以讓學生寫實踐報告、寫心得、畫小報,也可以由老師實地探訪、電話回訪,以此避免造假

  暑假已快接近尾聲,最近社區居委會每天都要接待好幾位前來蓋章的家長和學生,以證明自己「參加」了學校布置的社會實踐活動。

  每年暑假,不少學校都會布置社會實踐任務,其初衷是要讓學生利用假期多了解社會,豐富閱歷、鍛鍊能力。可事實上,不少學生不是宅在家裡上網、看電視,就是出去旅行,或者忙於上「興趣班」「培訓班」,壓根沒參加過一次實踐活動。現在臨近開學,家長就通過各種關係求社區蓋個章,以便開學時向學校交差,使社會實踐活動變成了「蓋章」鬧劇。不僅失去了社會實踐活動本身的教育作用,而且給了學生一個更壞的暗示:可以弄虛作假、可以不勞而獲。

  社會實踐之所以成為匆匆走過場的「蓋章遊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學校角度而言,不少學校對社會實踐作業並不重視,僅僅對社會實踐活動作出硬性規定,簡單布置了事,缺乏與實踐單位的對接,對學生沒有認真的指導,對完成質量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學生造假應付。從家長角度而言,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才是最重要的,而社會實踐無足輕重,怕孩子參加實踐活動吃苦,又擔心安全等問題,所以不願讓孩子參加實踐活動。從學生角度而言,他們本身不具備獨立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沒有老師的指導、家長的支持,要完成這些強行指定的實踐項目,確實勉為其難。從接收單位角度而言,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勢必要承擔一定風險,增加經費支出,也可能影響到單位的正常工作。不少單位怕麻煩,不願接收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筆者認為,社會實踐活動要想取得實效,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學校要對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指導,鼓勵學生組隊開展活動。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制訂好活動方案。同時,要改變評價方式,不能光憑「蓋章」,可以讓學生寫實踐報告、寫心得、畫小報,也可以由老師實地探訪、電話回訪,以此避免造假。家長也要轉變觀念,不能一到假期就給孩子安排滿滿的培訓班、興趣班。要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給予一定的幫助。政府也要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資源的整合,建立一批社會實踐基地,出臺激勵政策,調動起社區、各類社會實踐基地、各類社會資源的積極性,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接納更多的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課,全社會都應當積極行動起來,千萬別讓社會實踐活動流於形式,敷衍了事。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學生社會實踐豈能淪為「蓋章遊戲」
    一位廈門湖裡區的社區居委會主任感嘆:最近這段時間很煩惱,暑假馬上結束,一些孩子家長找到居委會,要求在「社會實踐表格」上蓋章,已經擠壓一部分。記者仔細看了下調查表,有幾份只填寫了姓名,實踐內容完全空白,就交到居委會「討要」蓋章。居委會主任表示,拿著空白表格,只是為了蓋章而蓋章。
  • 別讓社會實踐成為「蓋章實踐」
    暑期過半,不少社區都臨時多了一項「額外工作」——給居住在本社區中小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表蓋章。儘管這裡面可能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參加過「實踐」,可最後還是能通過各種方式,拿到蓋有社區章子的社會實踐表。 從根本上來說,社會實踐是為了讓學生能通過實踐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使自己得到成長。
  • 海口花樣社會實踐告別「蓋章套路」
    □本報記者 劉曉惠    轉眼,寒假已過半,海口各校中小學生在開啟快樂假期的同時,除了完成書面的寒假作業,假期社會實踐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常規任務。曾幾何時,寒暑假社會實踐飽受學生家長詬病,流於形式,呈現出「蓋章套路」,很多學生對於參加假期社會實踐似乎並不「買帳」。
  • 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誰之過?
    這幾天,不論是街道、社區,還是養老院、超市,只要是有公章的地方都迎來了家長、學生扎堆兒「求蓋章」,往年開學季的情景2017年繼續上演。為何這種弄虛作假的「蓋章」實踐年年上演?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學校布置社會實踐作業,驗收只認公章,家長、社區蓋章了事,而關於是否真正實踐、實踐情況如何的審核機制,幾乎沒有。
  • 變了味的暑期社會實踐:託關係蓋章就能交差
    可學生王偉強暑假前「取經」時才知道,大部分學長學姐都是隨便找認識的單位蓋章,或是從網上東拼西湊出報告,根本沒有親身參加過社會實踐。「同質化、走過場、打遊擊已經成了暑期社會實踐的通病。」四川某高校學生程仁宏告訴記者,其所在學校每年在暑期社會實踐上都不太重視,「就算有培訓活動,也要到了7月初才通知,那時許多學生要麼回家,要麼有了自己的安排,基本上沒啥指導。」華中科技大學校團委老師劉仁釗也認為:「學生的敷衍態度,一是因為對社會實踐在其成長中所起的作用缺乏清晰認知,二是有的學校只是硬性攤派任務,在社會實踐的整體組織、安排上沒能了解學生學習成長的需求。」
  • 社會實踐要蓋章,家長走後門 拿"蓋章族"怎麼辦?
    因為杭州不少中小學都會給同學們布置一門「必修課」,就是到各個社區去參與社會實踐。  特別是到了開學前夕,常常是一撥又一撥的學生和家長拿著社會實踐表,請求社區開個「後門」給他們蓋上一顆印章。  曾經就有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發帖抱怨過,這些「蓋章族」中,有些是學生自己沒有興趣參加活動,有些是社區確實沒有提供像樣的實踐活動。
  • 學生社會實踐與升學掛鈎 家長擠爆居委會求蓋章
    一名居委會工作人員透露:這兩三天,起碼來了五六十個拿著空表格要蓋章的人。這些學生沒有參加假期社會實踐,開學交不了差,所以到居委會「求蓋章」。  林蘭是泉州某中學的學生,前天(23日),她從居委會拿到了蓋好章的社會實踐表格,心裡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林蘭嚴格按照程序參與了社會實踐,不過,她所做的事情只是打掃了一次衛生。
  • 部分大學生網購社會實踐報告 蓋章一個30元
    時值暑假,「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正如火如荼進行,而開學後,幾乎所有學校都會要求學生上交一份蓋章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報告,用以證明參加暑假社會實踐的成果。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大學生把社會實踐當作一種負擔,部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不只是走形式,甚至已逐漸變質。
  • 學生暑期沒參加社會實踐 家長作假求社區蓋章
    學生暑期沒參加社會實踐 家長作假求社區蓋章 2014-08-26 15:36:08……」「你家孩子沒到社區參加社會實踐啊。」家長拿著孩子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情況表」找到社區,要求蓋個公章以示孩子參加過社會實踐。面對這樣的請求,社區工作人員非常無奈。   「有幾個家長拿著孩子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表來社區請求蓋章,可是對照社區的志願者活動登記表,他們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志願者名單中,既然沒有參與過社區的實踐活動,社區當然不能給這些孩子蓋章。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10塊錢搞定證明蓋章
    原標題:最低10塊錢一個章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7月,正值暑假,幾乎各大高校都會給大學生布置暑期社會實踐,開學後上交一份蓋章的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實踐報告,用來證明整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成果。
  • 為《社會實踐表》家長求蓋章 別再為難社區了
    3月3日,北彩門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春節後上班起,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的社會實踐表來社區蓋章。據了解,這是因為在寒假期間,學校給學生們布置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寒假作業,開學後,學生們需交上蓋有公章的「社會實踐表」。不少家長為了幫孩子完成「作業」,都紛紛跑來蓋章,而絕大部分孩子並未參加社會實踐。  「不給蓋章吧,居民就會跟工作人員起爭執;蓋章吧,又覺得這是一種欺騙行為。
  • 小學生網際網路+創業做洗車生意 暑期社會實踐不只為蓋章
    小學生暑期社會勞動實踐,10元/次。」 剛剛過去的周日,二年級小學生黃天澄在自己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做成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  「最主要的環節就是去社區蓋個章。」四年級小學生芮芮的媽媽這樣評價女兒的暑期「回社區」活動。
  • 社會實踐你還願意做嗎?網上完成「蓋章生意」?
    該社區一位工作人員說,以往,多數是家長拿著孩子的報告來,說孩子要麼是在培優,要麼是在外旅遊,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請社區幫忙蓋章,證明孩子在這裡實踐過,人數最多的時候有20多個。但今年,來蓋章的目前只有兩三人。  「不僅來蓋章的少了,今年來社區進行社會實踐的學生也比往年少。」
  • 學生社會實踐「怪相」調查:花錢買「產品」可蓋社會實踐章
    交錢蓋章的社會實踐敷衍了誰 記者針對學生社會實踐「怪相」展開調查,呼籲讓孩子真正得到鍛鍊、避免形式主義 長沙晚報7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琦)「168元/人,268元親子一大一小,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蓋章……」近日,市民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見到了這樣的廣告
  • 大學生不把社會實踐當回事 託關係蓋章混學分
    記者在近日的採訪中發現,在部分高校裡,為了增加學生的實習經驗而設置的社會實踐已經慢慢變了味,在一定程度上流於形式,不少學生只是單純地應付,甚至只是隨便找個單位蓋個章了事。    做買賣的成了蓋章的    「你再找找別人吧,我這裡實在是不能再蓋了。」煙臺某高校附近的一家眼鏡店老闆無可奈何地拒絕了幾個學生的請求。
  • 臨近開學社區迎"蓋章潮" 蓋個章就算社會實踐?
    臨近開學社區迎"蓋章潮" 蓋個章就算社會實踐?家住南明苑小區初三學子劉燁在社區門外匆忙往表上填字,他表示,把空白表填滿以便社區蓋章,交到學校去以便拿到學分,「內容反正誰都不會看。」     死纏爛打求給空白表蓋章     為了鼓勵學生更多參與社會活動,「社會實踐」歷來是長沙市中小學生假期作業的重要內容。
  • 花錢就可蓋章?別讓學生的社會實踐變了味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琦)「168元/人,268元親子一大一小,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蓋章……」近日,市民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見到了這樣「廣告」。長沙市中小學先後開啟「暑假模式」,部分商家、機構也瞅準「商機」,推出此類中小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產品」。
  • 學生社會實踐無處證明 受助孩子集體籤名為愛蓋章
    學生社會實踐無處證明 受助孩子集體籤名為愛蓋章 2014-09-16 16:21:38  暑期社會實踐,到底做什麼更有意義呢?剛放假時,潘麗麗和其他同學一樣在認真思考。潘麗麗在整理衣物時發現一些只穿過一兩次的衣服,想到鄉下孩子衣服少,她就萌生了捐衣物的想法。  她的想法在朋友圈裡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不少同學都把舊衣服洗乾淨送過來。「有個賣衣服的大叔,在微博上看到消息,就打電話過來詢問他能幫忙做點什麼。」
  • 高中生偷懶 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原標題:高中生偷懶 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原標題:高中生偷懶,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老師表示,社會實踐旨在讓學生增長見識,提高動手能力,不能造假敷衍)  這個暑假,準備升高三的小健每天忙著跑補習班,數學、英語課輪流上。
  • 大學生網上創業社會實踐被學校否定,難道必須要有單位蓋章嗎?
    假期的時候,上大學的姑娘又要去完成學校的社會實踐任務,到了當地的圖書館。而圖書館對這樣的事兒已經習以為常,形成了習慣,在暑期節省了很多人工費用,同時滿足了學生社會實踐的蓋章需求。 每年姑娘都能通過這種方式很輕鬆地完成社會實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