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會實踐無處證明 受助孩子集體籤名為愛蓋章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學生社會實踐無處證明 受助孩子集體籤名為愛蓋章

2014-09-16 16:21:38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王碩

  開學了,揚州大學水能學院建築環境專業一年級女生潘麗麗從廣西柳州老家帶回了一份特殊的社會實踐「證明材料」——沒有實習單位公章,只有幾張孩子們的籤名。

  暑期社會實踐,到底做什麼更有意義呢?剛放假時,潘麗麗和其他同學一樣在認真思考。潘麗麗在整理衣物時發現一些只穿過一兩次的衣服,想到鄉下孩子衣服少,她就萌生了捐衣物的想法。

  她的想法在朋友圈裡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不少同學都把舊衣服洗乾淨送過來。「有個賣衣服的大叔,在微博上看到消息,就打電話過來詢問他能幫忙做點什麼。」

  60多件衣物,上百本書, 這是潘麗麗20多天社會實踐「愛心募捐活動」的成果,為了做好這次募捐活動,原本約好的工廠實習也沒有去。

  募集到的物品被分類、清潔、消毒,最終陸續送到柳州市魚峰區雞喇路出租房的孩子們手中。潘麗麗和西南民族大學學生熊珍一起摺疊了一份份賀卡,每張賀卡上都寫滿了祝福。

  熊珍說:「每一張卡片都是不同的,我們想儘自己最大的力量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愛,讓他們知道他們其實並不孤單,有很多人愛著他們。」

  結束時,潘麗麗她們卻陷入了苦惱:誰來為自己的社會實踐蓋章證明?

  「按照規定,我們的社會實踐都需要所在的實踐單位給我們蓋章證明,寫鑑定意見。」小潘談起證明材料,顯得有些無奈:「等我一個暑假忙完了,才發現我們自己做的微公益活動根本找不到人蓋章。」

  小潘幾次想找雞喇路的街道去寫證明材料,「找了幾次也沒找到,好容易找到了又總說人不在」。這一下可讓潘麗麗和熊珍兩個年輕人抓瞎了。

  在一次和受贈孩子黃真通電話的時候,潘麗麗說出了自己苦惱。黃真主動提出:「姐姐,我們集體籤字幫你證明行嗎?」

  在黃真的幫助下,出租屋裡的孩子很快都籤了名。帶著這樣一份特殊的證明材料返回學校,潘麗麗還是有點忐忑:「不知道學院審查社會實踐材料的時候會不會給我通過。」

  學院最終審查通過了潘麗麗的社會實踐報告。水能學院鄒紅美老師說:「學生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進行微公益,一直是我們鼓勵的。我們要加強對社會實踐的考核與審查,要求學生把社會實踐做紮實。」(馬海寧 竺有豪 本報記者 李潤文)

相關焦點

  • 學生社會實踐豈能淪為「蓋章遊戲」
    一位廈門湖裡區的社區居委會主任感嘆:最近這段時間很煩惱,暑假馬上結束,一些孩子家長找到居委會,要求在「社會實踐表格」上蓋章,已經擠壓一部分。記者仔細看了下調查表,有幾份只填寫了姓名,實踐內容完全空白,就交到居委會「討要」蓋章。居委會主任表示,拿著空白表格,只是為了蓋章而蓋章。
  • 社會實踐 豈能蓋章敷衍
    要改變評價方式,不能光憑「蓋章」,可以讓學生寫實踐報告、寫心得、畫小報,也可以由老師實地探訪、電話回訪,以此避免造假  暑假已快接近尾聲,最近社區居委會每天都要接待好幾位前來蓋章的家長和學生,以證明自己「參加」了學校布置的社會實踐活動。
  • 學生暑期沒參加社會實踐 家長作假求社區蓋章
    學生暑期沒參加社會實踐 家長作假求社區蓋章 2014-08-26 15:36:08  「有幾個家長拿著孩子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表來社區請求蓋章,可是對照社區的志願者活動登記表,他們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志願者名單中,既然沒有參與過社區的實踐活動,社區當然不能給這些孩子蓋章。遭到拒絕後,有的家長就會賴在社區採取軟磨硬泡,說上一連串『道理』,說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學習緊張,根本沒時間進行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有學分,對孩子高考錄取有幫助,請社區通融一下。」
  • 學生社會實踐與升學掛鈎 家長擠爆居委會求蓋章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馬上就要開學了,泉州、廈門各個居委會辦事大廳突然湧進了很多學生和家長。一名居委會工作人員透露:這兩三天,起碼來了五六十個拿著空表格要蓋章的人。這些學生沒有參加假期社會實踐,開學交不了差,所以到居委會「求蓋章」。
  •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10塊錢搞定證明蓋章
    原標題:最低10塊錢一個章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走形式」   7月,正值暑假,幾乎各大高校都會給大學生布置暑期社會實踐,開學後上交一份蓋章的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實踐報告,用來證明整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成果。
  • 海口花樣社會實踐告別「蓋章套路」
    記者了解到,海南華僑中學建立起「家長職業資源庫」,依託眾多學生家長的社會資源,為學生創造多元化的實踐機會。據海南華僑中學教師楊本科介紹,學校動員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開展多樣性的社會實踐,「如今已有兩百餘名學生家長加入『資源庫』,家長們特別支持孩子們的假期社會實踐,自發聯繫公司、單位,為學生們牽線搭橋,創造良好的實踐機會,助力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 別讓社會實踐成為「蓋章實踐」
    暑期過半,不少社區都臨時多了一項「額外工作」——給居住在本社區中小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表蓋章。儘管這裡面可能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參加過「實踐」,可最後還是能通過各種方式,拿到蓋有社區章子的社會實踐表。 從根本上來說,社會實踐是為了讓學生能通過實踐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使自己得到成長。
  • 花錢就可蓋章?別讓學生的社會實踐變了味
    有家長不禁感嘆:像這樣充滿商業屬性的社會實踐完全變了味,家長交錢,機構蓋章,意義何在?為此,記者展開調查。機構:花錢購買「產品」可蓋社會實踐章記者以學生家長身份,與王先生介紹的活動組織方取得聯繫。該機構稱,他們與長沙博物館合作,推出「絲路寶藏 」暑期實踐活動。記者發現,該機構實為一家書店。
  • 為《社會實踐表》家長求蓋章 別再為難社區了
    亞心網訊(記者肖琳報導)「幫我的孩子蓋個章吧,他實在太忙,沒時間參加活動。」最近幾天,這是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中亞北路街道北彩門社區工作人員聽得最多的一句話。  3月3日,北彩門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春節後上班起,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的社會實踐表來社區蓋章。
  • 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誰之過?
    (9月4日《北京日報》) 大中學生社會實踐作業淪為「蓋章作業」,筆者以為,學生本人、學校和蓋章單位都有責任。 首先,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大中學生要提高對社會實踐意義的認識。學校讓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鍛鍊自身的綜合能力。
  • 社會實踐要蓋章,家長走後門 拿"蓋章族"怎麼辦?
    因為杭州不少中小學都會給同學們布置一門「必修課」,就是到各個社區去參與社會實踐。  特別是到了開學前夕,常常是一撥又一撥的學生和家長拿著社會實踐表,請求社區開個「後門」給他們蓋上一顆印章。  曾經就有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發帖抱怨過,這些「蓋章族」中,有些是學生自己沒有興趣參加活動,有些是社區確實沒有提供像樣的實踐活動。
  • 社會實踐你還願意做嗎?網上完成「蓋章生意」?
    糧道街社區內一家企業負責人林先生說,他們所在的社區服務的居民不是特別多,以往每年都有不少中學生家長帶「創新素質實踐行」來蓋章,表示學生在此參加過暑假實踐,但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中學生來,僅有的三四個來蓋章的都是為出國做準備。  花橋社區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
  • 高中生偷懶 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原標題:高中生偷懶 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原標題:高中生偷懶,社會實踐證明託人開 老師表示,社會實踐旨在讓學生增長見識,提高動手能力,不能造假敷衍)  這個暑假,準備升高三的小健每天忙著跑補習班,數學、英語課輪流上。
  • 蘇州市未成年人社會實踐體驗站蓋章忙 博物館最受學生青睞
    暑期蓋章這麼火熱,是不是學校有什麼硬性要求呢?在採訪中,絕大多數家長表示,對於暑假參觀未成年人社會實踐體驗站的數量,學校並沒有做具體的要求,完全由自己來安排。儘管如此,不少家長還是希望能夠帶著孩子去儘可能多的地方。目前,蘇州共有112家社會實踐體驗站,其中既有博物館、藝術館、也有農場、植物園,不過最讓孩子們感興趣的,還是各種各樣的博物館。
  • 愛奇藝「希望盒子」社會責任項目今年圓滿落幕,受助地區孩子發回「謝謝你」視頻問候溫暖人心
    愛奇藝秉承「以VR科技助力教育扶貧」的理念,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公益平臺,向「三區三州」等國家深度貧困地區的小學生捐贈奇遇VR一體機及相關教育物資,為其提供定製化、沉浸式的教育科普內容。愛奇藝平臺充分發揮自身在科技和文化領域的優勢,為國家的基礎教育及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 部分大學生網購社會實踐報告 蓋章一個30元
    時值暑假,「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正如火如荼進行,而開學後,幾乎所有學校都會要求學生上交一份蓋章證明和一份幾千字的報告,用以證明參加暑假社會實踐的成果。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大學生把社會實踐當作一種負擔,部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不只是走形式,甚至已逐漸變質。
  • 「籤名、蓋章」與「籤名或蓋章」不是一碼事
    合同籤訂時,關於合同成立或生效的條款,有的約定「籤名、蓋章時合同成立(生效)」,有的約定「籤名並蓋章」,有的約定「籤名或蓋章」,還有的約定「籤名和蓋章」,上述情形看似一字之差,或一個標點的不同,在法律意義上卻差異很大,以致影響合同的生效條件。
  • 臨近開學社區迎"蓋章潮" 蓋個章就算社會實踐?
    「這幾天估計有200多名學生來蓋章,有些孩子拿的空白表也要死纏爛打地蓋章,真是頭疼。」昨日下午,芙蓉區東湖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從初八開始,每天都有家長、學生來蓋章,其中拿著空白表來蓋章的不佔少數。     孫子在燕山小學讀四年級的張桂芝老人拿著表格來代籤。「您孫子參加了一些什麼實踐活動呢?」面對記者的詢問,老人家張嘴想了半天,說:「應該參加了一些吧。」
  • 暑假社會實踐作業要蓋章 家長忙著到社區走後門
    社會實踐作業要蓋章,家長忙著到社區走後門——  又到暑期,該拿「蓋章族」怎麼辦?  杭城一些社區為消滅「蓋章族」,好點子一個接一個  □通訊員 李秀繆 陳喆翔 潘海波 韓翠華 魏燕 本報記者 詹程開 華煒  每年一到寒暑假,杭城不少社區就會迎來「蓋章族」。
  • 小學生網際網路+創業做洗車生意 暑期社會實踐不只為蓋章
    素質教育推廣至今,社會實踐已是眾多小學生暑期的「必修課」,為了讓孩子們度過「開心而充實」的假期,老師和家長們都花了不少心思;不過,眾多豐富多彩、看上去「開心而充實」的實踐項目,在真正的實踐中,未必是寫在作文裡匯報給老師的樣子。  每年夏天看20分鐘安全教育片,只為蓋章  「分好幾塊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