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攪屎棍」仍在發功!可惜這次要把自己攪爛了,惡有惡報?

2020-12-11 於野觀文明

在歷史上,有一個國家,它擁有「歐洲攪屎棍」的名頭:歐洲哪裡有混亂,哪裡就有他;在該國強盛的時代,世界哪裡有混亂,哪裡也有他的身影,那麼「歐洲攪屎棍」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相信很多看官已經猜到了,這就是「大英帝國」。英國在歷史上攪亂時局的行為已經數不勝數了,接下來,就請各位跟我一起盤點一下「攪屎棍」的所作所為。

英國由於地處歐洲海外,海島孤懸,所以在它不斷發展海軍的同時,採取的是大陸的「制衡」政策,也就是在保證自己海峽穩定,國土安全的情況下,離心整個歐洲,不讓歐洲出現超級國家,從而保證自己的地位與經濟優勢。所以英國往往是「拉著老二打老一」。而遠離歐洲大陸主戰場的英國,往往由於海峽優勢,使得戰火很難延伸到自己國內,大陸上的盟友水深火熱,英國佬一看局勢不對常常就作壁上觀了,你們說可不可氣?

英國位於西歐的不列顛島

盤點英國歷史,著名的「百年戰爭」就發生在英法兩國之上。在14-15世紀,法國的集權程度不斷增加,國力蒸蒸日上,而英國仍想保留自己在西歐大陸上的領土與話語權,雙方戰爭不斷;到了16-18世紀,西班牙人依靠著殖民優勢以及教宗和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稱雄歐洲,英國又開始搞事——拉著獨立意向極強的荷蘭和老冤家法國暴打西班牙!

等到荷蘭獨立開始發揮極強的商業能力時,英國為了保障自己的商業航運利益,又與荷蘭及其盟友法國開了戰;打著打著英國又把法國從敵方爭取到了自己這邊,變成兩大國欺負剛成立的小小荷蘭!這還不算完,一看局勢已定,英國乾脆直接脫戰讓法國和荷蘭在歐洲大陸上死磕,自己開心的看戲去了。

英荷戰爭

當瑞典進入國家最強勢期,與俄羅斯爭奪北方霸主地位時,英國又來了。英國加入了相對弱勢的瑞典一方,抗擊強大的俄國,長期的戰爭結束後瑞典滿地瘡痍,英國本土仍然沒什麼損失,這一戰即讓俄羅斯大失元氣,又讓瑞典徹底退出了強權爭奪戰,小算盤打的啪啪響。

曾經的瑞典帝國

到了歐洲中部神聖羅馬帝國的宗教戰爭——三十年戰爭時期,作為新教國家的英國理所應當的參與了進來,與當時信奉天主教但是出自於國家利益而「背叛」天主教聯盟的「天主孝子」法國一起站在了新教國家一側,又把原本有機會一統神羅加強影響力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打的不輕,繼續保持了歐洲沒有絕對強勢的局面!拿破崙帶領法國四處擴張的時候,又是英國,帶頭組織對法國的包圍,雖然之後大陸的盟國往往被拿破崙的法軍打的抱頭鼠竄丟失主權,但英國本土還是過著逍遙日子,看著歐陸一片混亂!

拿破崙勝利後的歐洲,英國仍然獨立

英國的「攪屎棍」行為遠不止這些,到了英國強盛的年代,甚至把全球事務都攪了個遍。印巴分治,中印麥克馬洪線,阿根廷的馬島,支持美國南方與北方開戰,一戰的帝國主義協約,真可謂是「攪屎棍精神」最忠實的實踐者。

馬島戰爭

事情做多了必然也會反噬自己,看看現在的英國,當年戴高樂死活不允許歐盟容納英國,而英國死乞白賴的非要進來,進來沒幾十年,在歐盟中承擔重要位置和責任後,現在又要堅決的脫歐,把歐盟擾的亂七八糟。而這次英國自己更不好受,脫歐帶來的社會不穩定以及經濟問題導致很多民眾對脫歐很牴觸,而英國本身作為聯合王國,其內部的蘇格蘭等地在脫歐問題下對英國政府更加反對,多次進行獨立脫英的嘗試,英國首相梅姨也支撐不住準備下臺,現在的英國脫歐脫不出來,內部離心離德,也算是一種報應了。

英國民眾

歡迎大家關注於野觀文明!請各位動動手指點一點關注,這對於我們很重要!您的關注是我們不斷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英國是歐洲公認的「攪屎棍」,但亞洲的「攪屎棍」卻不是日本
    英國是歐洲公認的「攪屎棍」,但亞洲的「攪屎棍」卻不是日本   英國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作為一個國家它的生存戰略很簡單,那就是做一根攪屎棍子,把歐洲各個國家攪得發動戰爭,然後他在旁邊坐收漁翁之利。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就是惡人都有相應的懲罰制度。這種制度下,善良具有壓制邪惡的實力。這種社會定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揚善抑惡」?告訴你,善不是揚出來的,靠揚善也抑不了惡;惡不是抑出來的,是懲出來的。善良不重要,重要的是懲不懲惡,惡被懲了,善自然就揚了。即「懲惡揚善」!其次,在一個非法治社會。什麼叫非法治?
  • 【觀影娜】看破產姐妹,學英語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怎麼說?
    Max可絕不會讓自己的好姐妹受委屈。這不,找那醫生理論...結果...回答驚呆了寶寶我: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是個看臉的世界,應該不止...啥都看... 但是一個人的錯,真的要讓整個家庭都陷入這種錯嗎? 算噠算噠...或許做好自己才是真。
  • 英國號稱歐洲「攪屎棍」,那亞洲的「攪屎棍」是誰呢?這才是真相
    英國號稱歐洲的「攪屎棍」主要是因為多年來它並沒有真正融入歐洲,有時還會對歐洲一體化起反面作用。英國成為歐共體、歐盟成員之後,它在很多方面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
  • 歐洲各國的照妖鏡,美國還在此時當攪屎棍,右傾勢力走上政壇
    歐洲各國的照妖鏡,美國還在此時當攪屎棍,右傾勢力走上政壇我們都知道,歐洲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那裡的國家都是把握住了各個時代的節點,早在最開始就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發展的速度,在其他國家十倍之上。儘管遭遇了兩次世界大戰,現在依然還是保證了非常高的經濟。
  • 英國為什麼被叫做歐洲攪屎棍?如果沒有英國,歐洲早就統一了
    近來英國深陷脫歐困境之中,英國首相詹森若想要順利脫歐就必須得看歐洲各國的態度。面對現在處境的英國,歐洲國家很多熟悉歷史的人都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英國越混亂他們就越開心,最好英國從此一蹶不振了才是最好。為何歐洲國家人民這麼討厭英國呢?這得從歷史上的英國說起。
  • no zuo no die,從球員到球隊,終是惡有惡報
    no zuo no die ,要求交易失敗的哈登又開始作妖,頂著全球積極防疫的風口浪尖作案,去夜店是聯盟明令禁止的,可是哈登卻非要去做,。近日哈登接受了聯盟關於他聚會的調查。哈登本人告知調查人員,他並不是去夜店進行派對,而是在一個朋友家中。
  • 歐洲各國從始至終無法統一?最大的問題點就在一個「攪屎棍」身上
    歐洲各國從始至終無法統一?最大的問題點就在一個「攪屎棍」身上我們翻閱歐洲的歷史可以發現,其實在之前的時候很多君主都把歐洲土地成功徵服並統一。曾經個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的納粹德國。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常做這兩件事的人,肯定會遭報應的
    不管什麼事情都有因果關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一句話相信每個人都特別熟悉,但有很多的人對這句話半信半疑。感覺好人並不一定就會有好報,但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卻可以任性妄為。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正確的,一個經常做壞事的人,並不會立即就得到應有的報應,可能是很多年後才會得報應。
  • 惡有惡報?哥倫比亞一女子網曬「斬首貓頭鷹」視頻,半年後被亂槍打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建東】惡有惡報?英國《每日郵報》15日報導稱,哥倫比亞共和國21歲女子奧爾達娜(Mileydis Aldana)半年前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段「斬首貓頭鷹」的視頻,引起眾怒。當地時間13日,她在自家門口被摩託車槍手亂槍打死。
  • 孔德祿:涼州現代民間故事連載之《惡有惡報》
    涼州現代民間故事連載之《惡有惡報》作者 孔德祿   古人云:人,生性屬善。而人群中之所以有惡人,是受後天環境影響所致。又有古人云:人,生性屬惡。是說世界上的好人是受教育才改惡從善的。迥然不同的斷言延續了幾千年後,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也無法測定哪位古賢的論斷是正確的。
  • 澄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正含義,這才是科學的
    此滅故彼滅:這些因自己作業障而派生的世界,構成了自己痛苦的人生,因此要了生死滅苦悲,就是要首先要停止繼續作業障,那麼與之相關的世界隨即消失。此有故彼有:每一個業,派生一個世界的面外,還因此派生與這個面環環相扣的連環世界。
  • 【韋達哲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善良無辜人受到不公的對待,或者一個已經貧苦的人還要歷經各種侮辱和磨難,我們不禁會說:「哦,他是這樣一個好父親,為什麼他要這樣受苦?」同樣地,當我們自己遇到挫折或者莫名的不公,亦或受到看似不合理的安排,大多數人都會好奇甚至慍怒,為什麼老天爺不出來做主?為什麼是我?我到底做了什麼?韋達文化中的業報法則可以解釋這些問題。
  • 原創 | 從華盛頓到香港:誰在扮演攪屎棍角色?
    2  為啥民主黨是攪屎棍為啥民主黨是一根攪屎棍?前兩年民主黨逮著通俄門死咬川普,可惜最後沒有成功;最近又弄出一個通烏電話門,借著這個機會,民主黨對川普啟動了彈劾程序。然而彈劾一個在職總統下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彈劾成功需要眾議院超過半數贊成票,要參議院超過三分之二的贊同票。
  • 什麼是「惡業、惡報」?
    《太上感應篇》說:「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行善得福,作惡得禍。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之報,鑑之甚速,絲毫不爽。「惡業」指做的壞事、起的壞心、說的壞話等。「惡報」指得到報應。
  • 終極鬥羅:直男劉鋒傻有傻福,渣男丁卓涵惡有惡報,腳踏兩船活該
    然而相親大會裡有那麼兩位男嘉賓 在一前一後的出場中,形成了一種鮮明對比,一心放在修煉上的鋼鐵直男劉鋒,傻人有傻福地獲得了仙子的倒追表白,至於渣男卓涵惡則是惡有惡報,畢竟「腳踏兩條船」的他實屬活該!明明已經在最開始時表達了自己專注修煉的心 卻依然有人為他留燈,劉鋒雖然嘴笨 說出「謝謝你、對不起、你是個好人」這些傻瓜回復,但最後還是抓住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與幸福~在臺下的不僅是藍夢琴在罵他,就連好兄弟藍軒宇差點沒忍住上去把他狠揍,然而被星璇抱住的一刻,劉鋒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悸動,雖然他像是一塊木頭一樣一動不動,但那甜蜜入鼻的馨香讓
  • 英語諺語|1:惡有惡報,善有善報.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4 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a statement to emphasize what you are going to say用在句首,用於強調您要說的話
  • 我親身遭遇的邪淫墜胎現世惡報
    功與過記錄得一清二楚,然後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根據人的善惡功過給予獎勵或懲罰,即獎善懲惡,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報即福報),我已是年近古希之人了,對我一生中的福報與惡報感受最清楚明白,絕對是因果報應的具體表現,下面我就簡單摡括地先說說我一生中的福報:我一生中福報很多,比如我從一個年年虧損的廠礦能調入國家事業單位工作;從一個學徒工晉升為技術員,又從技術員破格晉升(無大專文憑只是破格晉升)中級技術職稱
  • 惡有惡報!23年前白冰女兒被綁架「撕票」,幕後主犯被執行槍決
    隨著她的年齡增長,她也有了自己的目標與夢想。她渴望紙醉金迷的娛樂圈,希望能像鏡頭前的女星一樣怡然自得。不管是抓住那個機會,都將會有不俗的成績,但人生就是這樣一切都在一瞬間。她沒有抓住任何的機會,反而是在日本愛上了一個大自己20多歲的男人。
  • 觀眾對《三十而已》的結局唯一不滿的是,沒有讓惡有惡報落實到底
    任誰也沒有想到,林有有這個被千夫所指的,顧佳和許幻山之外的感情破壞者,竟然能安然的全身而退,這太讓人惱火了。不是說惡有惡報嗎?惡報在哪裡?難道所謂的惡報就是失了全部尊嚴,離開這個城市嗎?這個城市從來都不屬於她,尊嚴,在她主動舔許幻山冰激凌的時候,在她有事兒沒事兒的給已婚男士發微信的時候,在她辭了工作倒貼追愛的時候,在她同有婦之夫在賓館開房的時候……早就失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