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年,天下大亂,袁紹、袁術、曹操等群雄並起,爭相爭天下,雖然是東漢名門望族——汝南袁氏的後裔,還未登基,四世三公,這讓他們先佔了先機,得到了當時世家大族的支持,兩人帳下很快就聚集了大批人才,但曹操得到漢獻帝後,「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他抹殺了當時世家大族的優勢,還後來居上,佔據了道德高地。
在曹操得到漢獻帝後,雖然袁紹、袁術沒有聽從曹操的命令,不把曹操、他的傀儡皇帝漢獻帝當回事,但由於曹操擁有漢獻帝,還是有許多人選擇歸順曹操。比如西涼軍閥馬騰,他在曹操的遊說下,選擇了歸順漢獻帝,其實就是順從曹操。與此同時,曹操為了控制馬騰所控制的西涼勢力,還以漢獻帝的名義,讓馬騰和他的兒子入朝為官,使馬騰實際上成為曹操的人質。
入朝時,馬騰將兒子馬超留在西涼。但是馬超歸順曹操後不久,曹操派鍾繇、夏侯淵率兵出了河東,準備從馬超等地經過,向漢中的張魯發起進攻。也許馬騰已經歸順了漢室,曹操把西涼看作自己的領地,經過自己的領地不必事先知道當地的守軍。
於是,曹操未與馬超等西涼軍閥事先溝通,以致曹軍經過馬超的地盤時,被馬超誤會了,以為曹操是要派人進攻自己,搶西涼的地盤,於是聯合韓遂、張橫、梁興等人起兵反曹。
馬超,韓遂等人麾下十餘萬將士,帳下還有龐德等名將,鍾繇和夏侯淵不是馬超的對手,因此不久,曹操親自率軍徵討馬超,韓遂等人。但在交戰過程中,馬超不但數次擊敗曹軍將領,還擊退曹操割袍斷須,狼狽不堪,沒有曹洪趕到,與馬超力戰,曹操很可能被馬超殺死。
馬超人實在是太勇猛了,面對這個強悍的對手,曹操還說了一句:「馬不死,吾必死矣」。然而,曹操的謀士賈詡卻為曹操獻上了離間計,讓曹操設計挑撥馬超與韓遂之間的關係,讓馬超猜忌韓遂,這導致兩人開始反目,聯軍內部出現裂痕,使他們的戰鬥力大減,最後被曹操抓住機會一舉擊潰,韓遂率兵逃往西涼,馬超兵敗後,逃往漢中張魯。過去,基本不會出現大將、主帥陣前單挑之事,但在演義中,兩軍交戰前,各自陣營的名將,大多會與敵人領頭單挑。講演中,馬超是一名非常勇猛的悍將,曹營諸將誰能與他抗衡?
曹營諸將中,可能最勇猛的大將就是典韋。他跟隨曹操的時間不長,所以典韋與三國名將交戰的記錄也不多。但典韋的交戰記錄卻不多,都十分精彩,他和三國時期的悍將許褚曾有過兩次交戰,而且每回合都超過百回合,最後兩人戰平。並與呂布大軍有過幾次交手,他擊敗了高順等四大將將呂布帳下。這些戰鬥充分體現了典韋的勇猛與武藝。
典韋力大無比,勇猛無畏,還是那種願意為主公而死的大將,所以他在陣前遇見馬超,就絕對不怕馬超。馬超也是三國中的悍將之一,但遇上典韋這樣的大將,他就沒把握贏典韋,看好兩人平局。
許褚是三國時期三國名將之一,許褚對曹操的忠心不亞於典韋,也是為曹操願意死到底的大將。許將軍仍是悍將和猛將,他與許多三國大將有過交手,如張飛、呂布、馬超等,在潼關之戰時,他曾與馬超裸體作戰,對於這樣的一員並不要命,要和自己打到底,而且武功高強,馬超還拿不住對手,馬超心中也暗暗叫苦,實在不願意面對許褚,他也對許褚有些忌憚。
許褚是曹操帳下的猛將,肯為主公拼命,而馬超與曹操同為軍閥,比較惜命,自然不願意與許褚拼命。
曹操剛起兵時,他的部下沒有張遼、張郃等一批統兵精銳的名將,也沒有典韋、許褚等悍將,他最依靠的名將就是夏侯惇。討伐董卓的時候,被董卓大軍埋伏,被呂布追殺,是夏侯惇挺身而出,與呂布惡戰至天黑,才保住曹操的性命。夏侯惇也是一名非常勇猛的大將,在演義中,他能擋呂布,與他惡戰數百回合,不分勝負,自然也不怕馬超。但夏侯惇左眼受傷後,便逐漸退居二線,很少再上戰場殺敵。在有了徐晃、張遼等名將之後,曹營也不再需要他拼命前進了。
除典韋、許褚和夏侯惇之外,曹營諸將雖然人數眾多,但沒有誰能比得上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