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邊讀邊想像畫面的方法。【語文要素】
2.能根據詞語想像畫面,並和同學交流。【語文要素】
3.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繪所選事物,並寫下來。【語文要素】
4.整行書寫時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寫在橫線的中線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勻,養成提筆就練字的好習慣。
5.朗讀、背誦古詩《鹿柴》。
[教學重難點]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邊讀邊想像畫面的方法;能根據詞語想像畫面。
2.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繪所選事物,並寫下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邊讀邊想像畫面的方法。(重點)
2.能根據詞語想像畫面,並和同學交流。
3.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繪所選事物,並寫下來。(重點)
一、交流平臺
1.激趣導入,談話入題:同學們,請認真聽下面的錄音。(播放清晨樹林中鳥兒鳴叫的錄音)聽了這段錄音,你們想到了什麼?(指名說)
2.這段錄音能引起我們的聯想,喚醒我們的想像。同樣,很多優美的句子也能引起我們的聯想,喚醒我們的想像。
3.請同學們讀一讀下面幾個優美的句子,看看你能聯想出什麼樣的畫面。
課件出示:(1)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2)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聲裡銀光一閃……
(3)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
4.任選一個句子,讀一讀,在腦海中想像畫面,並把想像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
5.學生讀句子,並交流發言。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預設:讀《觀潮》時,我們通過讀潮來時的文字進行想像,仿佛看到了大潮浩浩蕩蕩奔騰而來的場面,體會到了大潮雄偉壯觀的樣子。
6.師總結:我們在讀文字的過程中,可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句子來想像描寫的場面。「邊讀邊想像畫面」是語文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要不斷運用這種方法,形成習慣。
二、字詞句運用
(一)第一小題
1.(課件出示課本中的8個詞語)在預習時,我們了解了每個成語的意思,請同學們把預習成果展示出來。(學生交流成語的意思)
2.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成語各有什麼異同?各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同:都是形容聲音的四字詞語。
異:第一行形容聲音大,第二行形容聲音小或者沒有聲音。
3.結合「交流平臺」總結的方法,引導學生根據詞語想像畫面,並在小組內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是什麼?讀詞語想到了什麼畫面?(點撥:先交流「鴉雀無聲」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想到的畫面,可以是安靜的圖書館、冬天的山林、考場等。)
4.全班匯報交流。可以交流想像到的畫面,或是用什麼方法想像的。
5.引導學生積累這些詞語,並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形容聲音的詞語,如「聲如洪鐘、振聾發聵、絮絮低語」。
(二)第二小題
1.(課件出示第二題)認真觀察加點詞語,找出這些詞語的相同點。學生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發現。(這些詞語都表示時間很短。)
2.選一個事物,用上一兩個加點的詞語描繪它。(教師啟發學生先想像與某種事物相關的場景,再進行描繪,並及時作出評價)
預設:忽然,美麗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它是那麼絢爛奪目。一陣風吹過,煙花忽然發生了變化,頓時,天空中更美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整行書寫時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寫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勻,養成提筆就練字的好習慣。
2.朗讀、背誦古詩《鹿柴》。(難點)
一、書寫提示
1.直接導入:俗話說「字如其人」,寫一手好字能讓人終身受益。那麼怎樣才能寫得一手好字呢?
2.(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範例書寫)看看這段文字的書寫,你認為這段文字的書寫好在哪裡?(整齊、美觀)
3.你覺得要想寫一手好字,需要注意什麼?(字的中心要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字距要差不多,標點符號和字之間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4.教師選擇本單元課文中的一個小片段讓學生練習書寫,並巡視指導。引導學生結合書寫要求進行自評、互評,並根據評價再次練寫。
5.展示學生書寫作品,進行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養成提筆就練字的好習慣。
二、日積月累
1.導入: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由此可見積累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素有「詩佛」之稱的大詩人王維寫的《鹿柴》。
2.生藉助拼音將古詩讀通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教師可作適當補充性講解。(點撥:「柴」在這裡讀「zhài」,同「寨」,是柵欄的意思。)
古詩大意: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見人影,只偶爾聽到有人講話的聲音。落日的餘暉射進幽暗的深林,又照在青苔上。
3.指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像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中的幽靜。指導想像時,可引導學生調動聽覺,仿佛耳邊聽到人說話的聲音;調動視覺,仿佛看到夕陽返照進深林裡,又照到了青苔上。
4.布置作業:朗讀古詩並背誦。
[教學反思]
從讀到賞,再到拓展延伸,本節課的教學遵循了教學應循序漸進的理念,結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將課內的知識向課外拓展延伸,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創造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由於四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處於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詞句段運用」這一版塊的內容還需要我進一步點撥,逐步引導,才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這堂課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該如何去想像,而且使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魅力。學生在感知、體驗、思索、理解的同時,也體驗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