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學化】幼兒園為什麼只玩遊戲,不教學?權威答案來了!

2020-12-12 騰訊網

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這個問題也是很大的事情。我們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的,沒有學過幼兒託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

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所以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看似是領先於別人,而實際上,過早學習知識是搶跑,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很多地方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幼兒園小學化,簡單地說,就是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將幼兒置於和小學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小學的教學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進行小學化教學。

何為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小學化」的具體表現包括幼兒園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室布置、評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學化。

提前小學化過早學習知識是搶跑,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因為超負荷或超年齡段的學習內容和教育會給孩子心理帶來壓力,有損孩子心理健康,至少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和厭倦。

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幼兒園小學化危害大

>>>>

違背教育和孩子成長規律

幼兒園小學化是把小學的內容提前給孩子學習,而這些內容基本都高於孩子認知、思維、動作發展的水平,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只能有礙於孩子發展。

>>>>

造成孩子在幼兒期就開始厭學

孩子在幼兒園就應付大量的任務,諸如寫字、算術、抄寫等,沒有太多時間玩遊戲,這些經歷只能使孩子提前厭學。

>>>>

奪走孩子歡樂幸福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應該在遊戲中成長,在遊戲中學習,遊戲中充滿了他們的歡聲笑語,遊戲中瀰漫著他們的成長足跡。對孩子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成人不能因為一己私利而奪走孩子的幸福。

>>>>

引起家長盲目競爭

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爭相把孩子送進教學味濃的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長所好,走上幼兒教育小學化之路。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知道幼兒園教育應該給孩子什麼,而不能向老師提出違背教育規律的要求。

>>>>

挫傷孩子自尊心

如果在幼兒階段過多地學習了小學知識,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會使這些兒童養成不愛動腦、不愛思考、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提前學習只能使孩子一時領先,讓孩子在學習上體會到的是一種由高峰漸漸滑向低谷的感覺,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

讓孩子失去幸福感

兒童教育專家盧勤痛心疾首地說:「我們很多家長和老師把仙女和王子趕出孩子童年的社會,讓他們從小就學算術和語文。早教如果沒有正確的航向,將摧殘孩子的童年。」

>>>>

摧毀教育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原則

在孩子不同的階段應該給予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內容,這叫教育的適宜性。每一階段的內容前後銜接,一起構成了大教育體系。如果提前讓孩子接受以後的內容,就會打破這個系統,產生不良的後果。

>>>>

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已引起政府高度關注。教育規劃綱要強調,「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孩子在幼兒園應該學什麼

>>>>

良好的習慣

在幼兒園裡,一日生活皆教育,老師們會在一日流程中教會孩子講衛生、懂禮貌、不偏食、不挑食、愛運動、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識等良好的習慣,而這些習慣才是奠定孩子未來教育的基石。

>>>>

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越強的人越能適應新環境,越敢於探索,也越自信。在幼兒園裡,老師會讓孩子自己動手,整理床鋪、自己進餐、穿衣、如廁等,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

學習能力

3-6歲,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間,幼兒教師會用孩子最感興趣的「遊戲模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習得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探索的能力,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

社交能力

對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小社會,在跟同齡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怎樣建立友情、怎樣保持友誼、出現矛盾時怎樣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也會學會幫助別人和感恩別人。

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點,孩子在幼兒園所學的東西,會伴隨孩子一生。而幼兒園小學化,就相當於讓孩子跳過基礎教育階段,直達小學教育,這樣,孩子接受的教育就好比空中樓閣,沒有支撐,終會顛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幼兒園教育看似簡單,卻是孩子人生的基石!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去「小學化」,孩子就不認字不學習了嗎?
    去「小學化」的制度進程近日,作為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今年立法計劃正式項目,《廣州市幼兒園條例(草案)》提請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一審。幼兒園去「小學化」正在成為既定規範的現在,也有很多家長有顧慮,孩子在幼兒園不學認字、不學算數,整天就是玩遊戲,以後上小學了能跟上嗎?
  • 還在擔心幼兒園「去小學化」?麻省理工教授已經提倡「終身幼兒園」了
    對於很多幼兒園的管理者和老師來說,難的不在於「去」還是「不去」,而是如何應對家長的懷疑和用腳投票:你們不教,我們就去外面學。今天我們就來從頭捋一捋,為什麼國家那麼重視「去小學化」?去了「小學化」,幼兒園還剩下什麼?圖片來源:喬智大叔「去小學化」就是什麼知識都不教不學了嗎?
  • 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幼兒園去小學化?
    幼兒園教學去小學化,不是教什麼的問題,而是怎麼教。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以來,家長們就開始了關於幼兒園教什麼話題的討論。今天我們來談談應該怎麼教的問題吧。把教學生活化,讓教學服務於生活。當下大多數人乃至教育者的認知裡,學校教學的最大目的是為了「考高分」,忽略這些技能如何運用到生活中去,使學校教育脫離了日常生活的應用。
  • 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能讓幼兒園成功去小學化嗎?
    其中明確提到,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去小學化,教育部早有明確要求。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曾下文要求規範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此次在《學前教育法》立法中,將幼兒園去小學化,作為法律規定,這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該規定的法律效力。但是,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會讓幼兒園成功去小學化嗎?
  • 幼兒園去小學化什麼意思?
    幼兒園去小學化,這是近年來廣大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在分組討論上,也引起了婦聯界女性委員們的激烈探討。為了「搶話筒」發表自己的觀點,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靜是相當的「拼」。「這個事情我再來說兩句!」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這方面我確實做過深入調研。」
  • 廣州幼兒園「小學化」最高或罰20萬,遊戲化教學成主流模式
    近年來,教育部發布了多項文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廣州作為全國學前教育的示範城市之一,在幼兒園「去小學化」方面開始動真格了。
  • 幼兒園的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 「這方面我確實做過深入調研。」李靜向大家解釋了「搶麥」的原因。李靜說,小學化是制約學前教育質量發展的一個瓶頸。 「去小學化提了很多年,但現在依然存在,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家對小學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 幼兒園去「小學化」才是真正的「領跑」
    其中,對於完善幼兒園評價則做了科學保教、規範辦園、安全衛生、隊伍建設、克服小學化傾向的要求。而近年來,肇慶市不少幼兒園制定合理課程,致力在源頭上減少幼兒園「去小學化」情況,確保幼兒教學合理科學開展。(12月14日 《西江日報》)肇慶市各幼兒園制定合理課程,引導「幼小銜接」確保幼兒園「去小學化」,值得推崇。
  • [漯河偉才幼兒園]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幼兒園去小學化,這是近年來廣大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在分組討論上,也引起了婦聯界女性委員們的激烈探討。為了「搶話筒」發表自己的觀點,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靜是相當的「拼」。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
  • 幼兒園去「小學化」 讓孩子體驗玩的樂趣(圖)
    檢查中將採取隨機推門的形式,檢查幼兒園的日常保教管理工作,特別要嚴查的是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也就是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搶跑」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  政策出臺後,陸續有家長向記者反映,學校之前發給孩子的練字帖、拼音學習冊等又都收回去了,政策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專家認為,此舉有利於保證孩子身心自然的發展。
  • 關注幼兒園去"小學化"|讓幼兒上識字班,是剝奪孩子的樂趣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負責人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對此,廣州市白雲區一所幼兒園的園長表示,關於去除小學化的問題,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曾發布了《關於規範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 包頭市幼兒園去「小學化」 全是大人的煩惱
    2018年11月7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在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內容中,明確提出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傾向,小學起始年級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堅持零起點教學。事實上,從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起,國家到地方均多次出臺了幼兒園去小學化的相關政策,甚至出臺行政命令予以管制。
  •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但如果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為什麼2×3=6,是可以的。」
  • 資陽:沙頭開展幼兒園「去小學化」教研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曹國軍 張芬)為進一步推進幼兒園去「小學化」教育工作,有效提升科學保教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12月9日,益陽市資陽區沙頭鎮中心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了2020年下學期幼兒園去「小學化」活動之區角活動教研,該集團各園保教主任、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積極參加。
  • 【汀水中幼•園長推薦】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這方面我確實做過深入調研。」李靜向大家解釋了「搶麥」的原因。李靜說,小學化是制約學前教育質量發展的一個瓶頸。「去小學化提了很多年,但現在依然存在,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家對小學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很多人都弄錯了!
    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 「這方面我確實做過深入調研。」李靜向大家解釋了「搶麥」的原因。李靜說,小學化是制約學前教育質量發展的一個瓶頸。 「去小學化提了很多年,但現在依然存在,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家對小學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 資陽:沙頭開展幼兒園「去小學化」教研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曹國軍 張芬)為進一步推進幼兒園去「小學化」教育工作,有效提升科學保教質量,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12月9日,益陽市資陽區沙頭鎮中心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了2020年下學期幼兒園去「小學化」活動之區角活動教研,該集團各園保教主任、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積極參加。
  • 為什麼要拒絕幼兒園小學化?這篇文章回答得太好了!
    最後的話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 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
  • (綠色●生活)幼兒園去「小學化」 全是大人的煩惱
    2018年11月7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在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內容中,明確提出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堅決克服和糾正「小學化」傾向,小學起始年級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堅持零起點教學。事實上,從十年前,也就是2010年起,國家到地方均多次出臺了幼兒園去小學化的相關政策,甚至出臺行政命令予以管制。
  • 禁止幼兒園教學小學化,部分家長陷入焦慮,家庭教育才是破局之道
    但是對於小學一年級的起點教學,卻未做好充分銜接,結果仍然按以往教學節奏走,使部分孩子出現不適應小學學習的尷尬書面。既然問題已經擺在桌面上,身為幼兒家長不得不圍繞自己孩子的做切身考慮。今天寒石冷月老師就針對幼兒園不得小學化教學新規,結合家庭教育工作給幼兒家長們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