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偉才幼兒園]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2021-02-28 源匯區偉才幼兒園
幼兒園去小學化,這是近年來廣大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在分組討論上,也引起了婦聯界女性委員們的激烈探討。為了「搶話筒」發表自己的觀點,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靜是相當的「拼」。李靜的這次發言機會可以說是「搶」來的,此前她剛就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出了建議。「這方面我確實做過深入調研。」李靜向大家解釋了「搶麥」的原因。李靜說,小學化是制約學前教育質量發展的一個瓶頸。「去小學化提了很多年,但現在依然存在,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家對小學化的理解存在偏差。」「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

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但如果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為什麼2×3=6,是可以的。」李靜還強調,學前教育是孩子前期經驗積累的時期,從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來看,要注重真正的體驗:「遊戲的核心是感知和體驗,要讓他們去聽、去看、去聞、去摸、去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從最初的甲骨文到現在的多種表現形式的字體,無時不刻在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文化在傳承中被不斷發揚光大。既然這樣,那我們的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認字是合適的呢?凡事都要遵從它一個發展規律,人的身心發展也是這樣。

專家指出:寶寶學識字和寶寶的感覺有關。中國的漢字形象上就和一個個圖形差不多,如果說寶寶已經能夠辯認生、熟人的面孔,或者會辨認一些幾何圖形,並且有一定的專注能力,就說明寶寶已經具備了識字的基本條件。這個時段大概是在寶寶二、三歲的時候。漢字其實也是一種圖形,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它是一種特殊的圖形。所以,在這個時候開始教寶寶認字是最好的。

教幼兒認字和傳統的小學生認字有著本質的區別。幼兒認字主要以環境渲染、生活認字、遊戲認字、隨機認字為主,沒有計劃,沒有進度的要求,一切以幼兒的興趣為主。


幼兒園認字大體上會有下面幾種方式:

1.卡片認字:通過圖文並茂的字卡,用遊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卡片的遊戲玩法有很多種,老師們會根據幼兒的年齡段和興趣點酌情設置,常見的有:圖卡識字、搶字卡、打字牌、拍字卡,找字卡等方式,這些方式設定的規則遵循的一個規律是: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遊戲中識字。2.生活(環境)認字:在幼兒經常接觸的一些物品上貼上與之相應的漢字,如,在袋子上貼上漢字「口袋」。這種看似隨意的教法讓孩子將抽象意義的漢字變成形象意義的感知,無一點兒違和感。3.兒歌(古詩)認字: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並容易接受的。父母或老師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兒歌背出來,再把兒歌裡有實際意義的漢字教給孩子。

4.講故事認字:給孩子講故事,邊講邊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關鍵情節在黑板上寫下來認一認,講完故事後讀一讀,讓孩子複述時再認一認。這樣既不影響講故事,認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節記得更牢。

說到寫字,大家往往會想到:鉛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等等,大家也都知道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寫字的壞處。

在幼兒園的玩沙區,讓孩子用手指或小木棍在上面畫字,這就是「沙字」;在玩水區,讓孩子用一些物品或一些筆桿比較粗的排筆讓孩子在牆上或案板上畫字,在觀察水的蒸發實驗中也學會了寫字,這就是「水字」;在美術區域設置一塊塗鴉牆,或塗鴉地板,讓孩子用彩色粉筆在上面寫字,這就是「牆字」或「地字」。

針對一些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幼兒園會讓孩子在課堂上寫「空氣字」。「空氣字」就是讓孩子在空中劃指寫字,這種寫字法對於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和空間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好處。

數字也叫阿拉伯數字,它有很多含義:表示數量,年齡、時間、價格等等。

感知數字的含義就要把它放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對於數字含義的感知,幼兒園是這樣教的:1.生活教學:如,老師會拿起一本書讓孩子回答,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教具教學:教具一般由與所學內容呼應的實物或圖卡兩種形式。如,這種教具便於全班幼兒整體操作,增強幼兒的自主操作意識。如,老師讓小朋友們先拿出畫有一個「書包」的圖卡,再找出表示書包數量的數字。把它們拼擺在一起。這種操作形式既滿足了孩子人手一個的願望,也能體現孩子的競爭合作意識(比賽誰先拼擺出來。我來幫你找到這個圖卡),同伴之間的互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學習算數的前提是感知數字的含義,感知了數字的含義,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有些家長往往會這樣說:我的孩子知道一個蘋果和兩個蘋果在一起是兩個蘋果,但是,問他一加一等於幾,他不知道。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抽象思維很差,要解決抽象的問題就需要用形象的事物來表示,這是幼兒園對算數的一貫做法。幼兒園會讓孩子玩一些數卡,圖卡來操作、加深孩子的算數體驗。4歲之前的孩子學算數都是操作卡片或實物感知。4歲以後。孩子的抽象思維逐漸增加就會很自然的過渡到對算式形式的感知,也就到了真正意義的算題階段。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的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 「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
  •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但如果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為什麼2×3=6,是可以的。」
  •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很多人都弄錯了!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 「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
  • 【汀水中幼•園長推薦】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但如果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為什麼2×3=6,是可以的。」
  • 幼兒園去「小學化」,孩子就不認字不學習了嗎?
    去「小學化」的制度進程近日,作為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今年立法計劃正式項目,《廣州市幼兒園條例(草案)》提請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一審。幼兒園去「小學化」正在成為既定規範的現在,也有很多家長有顧慮,孩子在幼兒園不學認字、不學算數,整天就是玩遊戲,以後上小學了能跟上嗎?
  • 幼兒園去小學化什麼意思?
    「不少人覺得去小學化就是讓小孩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這樣一來,很多家長不接受,因為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會影響自信心。」「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但如果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為什麼2×3=6,是可以的。」
  • 為什麼要拒絕幼兒園小學化?這篇文章回答得太好了!
    最後的話 幼兒園去小學化,不是讓孩子不認字、不寫字、不算數! 「去小學化最重要的不是內容的小學化,而是方法的小學化!」 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李靜說,學前教育跟學校教育有本質區別,前者主要是讓孩子去體驗、去感知,調動他們的抽象思維。「比如2×3=6,如果僅僅是把算式教給孩子,這就是小學化。
  • 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
    現在有些家長受到了一些不好的蠱惑,比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階段開始對孩子進行小學知識的教育,幼兒園不教就去上輔導班,看似先人一步,實則後患無窮,我下面說一下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一、造成孩子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對周圍的世界還未充分的認知,充滿著對各種各樣事物認識的好奇心
  •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園時期,我有幾句話要叮囑你
    《@所有人》演講者張釋文說:「城市越來越大,家長的焦慮已經從高考下沉到了小學、再到幼兒園,逐年下沉。」這的確成了一種事實,包括我婆婆有時也會跟我不到三歲的女兒說,跟哥哥學寫字,被我拒絕了。不是我不重視女兒的教學,而是她太小,根本沒必要那麼早開始學習認字、算數,不符合她的發展規律。
  • 幼兒園存在「小學化」的五個常見表現,可不只是提前教拼音學算數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不少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報名幼兒園的時候,會非常關心幼兒園老師教不教拼音和學算數。在教育部三申五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後,明確了超前教育的危害,還是讓很多家長放下了擔憂,還給了孩子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今天略略就與家長們分享,幼兒園存在「小學化」的五個常見表現,可不只是提前教拼音學算數。在為寶貝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喲!
  • 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 學齡前兒童應該學什麼
    日前,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地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對辦園教學行為不規範、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小學及社會培訓機構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問題頻發、社會反映強烈的,實行年檢一票否決,並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面對教育部的最新《通知》,部分網友紛紛叫好:幼兒園就應該有幼兒園的樣子。
  • 一年級語文老師哭訴:幼兒園不教拼音,你就放手孩子玩?別心大了
    因此公辦園肯定不敢教,民辦園只能偷偷教。2.咱幼兒園老師真的教不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拼音寫字和算數就該由小學老師來教,咱幼兒園老師真的教不好!因為咱們幼兒園老師大學學的是學前教育,而不是小學教育。
  • 幼兒園「小學化」再次被叫停:超前教育不可取,早期教育不能少
    不少家長表示:「幼兒園可以不教,但是請學校對待一年級新生認真些,不要一帶而過,這不就是間接的逼家長報課外班嗎?」「幼兒園什麼都不教,上小學進度又太快,孩子根本就不適應。還是建議大班開始慢慢有些過度的好。或者一年級剛開始進度不要太快。」
  • 學寫字、學英語,幼兒園小學化,家長一言難禁
    微信裡老師說,開學後要教小朋友寫字,包括數字、漢字、拼音……我雖然覺得孩子太小,筷子還使不好就要寫字,可家長群裡,大多數家長很贊同,還有的家長說XX幼兒園3歲的小朋友就開始寫拼音,教孩子數100以內的數和連加、連減法了……」劉丹說,兒子3歲上小班時,幼兒園就開辦了收費的輔導班,教小朋友數數、識字、學拼音,現在4歲上中班,又要開始教孩子們寫字了。
  • 幼兒園不讓教拼音和寫字,一年級跟不上,家長哭訴輔導作業要氣炸,這...
    而現在教委嚴令禁止幼兒園教學「小學化」,要求一年級新生零起點,入學以後才開始教授新知識。而對於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來說,認字還好,但拼音這部分內容,真的真的非常難教。對於學生呢,學習起來也特別難接受。除了拼音還有寫字,幼兒園不讓寫,到了一年級作業多,握筆都不會,寫字更是難上加難。
  • 重拳丨嚴查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小學化到底有多可怕?
    「小學化現象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近年來,中央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各類監督檢查工作,嚴查「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但是現實中幼兒園小學化卻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 關注幼兒園去"小學化"|讓幼兒上識字班,是剝奪孩子的樂趣
    受訪者供圖■關注幼兒園去「小學化」教育部發文要求糾正幼兒園「小學化」,「補習班」卻屢禁不止,家長、園方都很無奈「寶寶說中班不想上識字班了。」幼兒園放假了,一位從小班開始為孩子報名「黃金識字班」的廣州媽媽發現孩子有了「厭學」情緒,於是有了這樣的感慨。
  • 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幼兒園去小學化?
    幼兒園教學去小學化,不是教什麼的問題,而是怎麼教。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以來,家長們就開始了關於幼兒園教什麼話題的討論。今天我們來談談應該怎麼教的問題吧。當下大多數人乃至教育者的認知裡,學校教學的最大目的是為了「考高分」,忽略這些技能如何運用到生活中去,使學校教育脫離了日常生活的應用。
  • 【去小學化】幼兒園為什麼只玩遊戲,不教學?權威答案來了!
    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這個問題也是很大的事情。我們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的,沒有學過幼兒託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 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
  • 幼兒園去「小學化」,是對學前教育的糾偏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9月7日 《人民日報》)不知何時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句話已然成為了大多數家長心中的至理名言。不論是幼升小、小升初,還是初升高,這些學習過渡階段的超前輔導才是王道。只有自家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優秀一些,哪怕別被「落在後面」,家長們才能稍稍放下一些對孩子將來的擔憂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