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萊州:李永濤120天臨摹《清明上河圖》

2020-12-1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0日訊記者見到李永濤的時候,他正在與好友分享他前不久臨摹完成的《清明上河圖》。這幅清明上河圖長九米,全部是由李永濤一人臨摹完成。做為一名書畫愛好者,李永濤並沒有受過專業的繪畫學習,多年來,一直是自己苦練畫功,博物館與各類書畫展成為了他最常去的地方,2018年一次難得的機會使他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李永濤說:「2018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了清明上河圖,看了能有十分鐘吧,特別喜歡,後來我就一直想,我要把它畫出來。」

李永濤愛好山水畫,中國山水畫法博大的內涵和技法一直深深吸引著他。《清明上河圖》是傳世精品佳作,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各種牲畜、車、轎、船隻、房屋、橋梁等各具特色、不同場景和風俗的景致,創作之難,難以相像。這部作品是李永濤心中的藝術高峰,十幾年來,他頂禮膜拜,不敢輕易臨摹觸碰,只是用心地做著準備。

李永濤說:「我畫了好多年的山水畫,它前面的部分以山水為主,所以感覺很輕鬆,但是一步一步到了它的船的時候,我就一下就有點懵,它怎麼當時這麼細膩。你看我們最常見的這個紅橋這部分,人物就有一百多個,但是每個人物的表情神態各異,這個船的部分特別精彩,前面的吶喊者,撐篙者,上下的呼應,這種市井生活的細膩刻畫真的是一個縮影。」

雖說對臨摹工作做好了充足準備,但原畫作的細緻程度還是讓李永濤大為驚訝。原本他打算用三年以上的時間完成臨摹,而今年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李永濤有了試一試的決心和勇氣。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每天十六個小時都沉浸於桌案上的李永濤畫痴了,從構圖到運筆、從勾線到用墨,每一個小細節,他都不敢大意,更為難得的是,在臨摹過程中李永濤還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李永濤說:「記憶最深的是有一組人物,是賣劍的,古代人對中國畫人物的結構不會那麼精準地把握,我就按照我自己所學,把他所有的肌肉,臉部所有的結構我重新規劃了一下。」

對李永濤而言,這幅《清明上河圖》是他多年繪畫功力的展示和總結,裡面還有很多的遺憾和不足,這幅作品他將永遠珍藏, 雖說多年的夢想已經完成,但藝術的道路沒有止境,他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在中國畫的藝術殿堂裡探索前行。

萊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靜 趙信為

相關焦點

  • 300初中生臨摹20米《清明上河圖》巨幅畫卷!中華中學美術實踐課太...
    300多人,8個班級,為期3個月,繪成一幅精美的新版《清明上河圖》……這是南京市中華中學初中部初二年級的一次美術實踐。11月30的晨會上,學校美術老師馬敏向全校師生展示了這一凝聚了全年級心血的畫作。記者了解到,後期這幅20米長,0.84米寬的畫作將被裝裱並在校園內展示。
  • 孝義:田海奎用鋼筆畫出《清明上河圖》(圖)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訊(李竹華)日前,一幅十分引人注目場面浩大的大型鋼筆版《清明上河圖》在孝義市誕生。這是該市田海奎先生耗時18天用鋼筆畫的技法創作而成的,觀者無不嘆服。田海奎先生的鋼筆畫《清明上河圖》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哪幅《清明上河圖》才是張擇端原作? 《清明上河圖》在金代就已經被「爭相收藏」,歷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數。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畫卷後面楊準跋文中提到的裝裱師傅以仿本偷梁換柱。因為元代統治者的書畫鑑賞能力弱於宋、金,這幅畫只是放在秘書監內。後來一位裝裱師傅用臨摹本替換出真跡,將《清明上河圖》盜出宮外。
  • 推理的奇蹟:《清明上河圖》還有姊妹卷?它在哪裡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故宮博物院藏)  這就是《西湖爭標圖》,繪的是北宋宮俗之一的龍舟奪標賽,它的摹本是一張元代無名氏的畫作,與《清明上河圖》同在故宮博物院,卻一直不為人所知。你或許也不知道,《清明上河圖》最初是張白描畫。這是環環相扣的邏輯推理,也是一次精心的考證。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引發模仿熱,推動市肆風俗畫發展   該圖感染力強,欣賞價值高,內行人能看出大門道,外行人能看到大熱鬧,深受世人的廣泛喜愛,因而自古以來臨摹該圖之風就很盛行,形成一股《清明上河圖》熱。早在明代,沈德符就說:「今《上河圖》臨本最多。」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宋徽宗趙佶曾在《清明上河圖》卷首題五籤,詩中有一句「水在上河春」,後世因此公認這幅畫描繪的是春天景色,然而1981年《美術》雜誌第二期開封市教師孔憲易先生發表的《清明上河圖的「清明」質疑》一文卻認為是秋天景色,理由大致有:1、畫卷右首有馱負10簍木炭的驢子,為農曆十月汴京始進暖爐炭;2、從畫中細節,比如人物拿扇、孩童赤身嬉戲追逐、出現草帽、竹笠、「口暑飲子」、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瀏覽數:576 摘要:河北唐山農民企業家斥資1.5億打造泥塑《清明上河圖》,該泥塑《清明上河圖》許多人物好似在奔跑,栩栩如生
  • 《清明上河圖》:一副傳世佳作,作者用心良苦,可惜帝王不識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動態影像再現了《清明上河圖》上,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華景象。那麼,你是否想過《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是什麼季節?「清明」,指的是節氣,還是形容「清明的」盛世呢?「上河」又指的是什麼呢?作者張擇端畫這幅圖的初衷是什麼,他想表達什麼呢?讓我們先從《清明上河圖》的坎坷命運說起吧。
  • 耗時3個多月 揚州一男子烙出8米多長《清明上河圖》
    記者昨了解到,揚州一男子耗時3個多月,用烙鐵烙出8米多長的《清明上河圖》。烙出這幅畫的男子叫錢恩榮,自幼殘疾,自學布衣畫獲得成功,建立義工聯殘疾人助殘服務部,將自己獨特的手工布衣畫技藝傳授給殘聯的孩子,讓這群「折翼天使」在創作中獲得快樂。2018年他曾被選為「揚州最美殘疾人」。「以前沒嘗試過,火候很難掌握。」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用英語介紹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一幅傳世畫作。It captures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and the landscape of the capital, Bianjing, today’s Kaifeng,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 瀏陽六旬老人耗時5年,絲絹上烙出9.6米《清明上河圖》
    這是一幅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烙畫摹本,其繁雜的樹木、亭閣與數百人物都與原作一般無二。今年66歲的潘敏芝老人,花了5年時間,在9米多長的絲絹上精心烙制了這幅長篇巨作。   文/圖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   1800天伏案烙畫,還原古市風貌   《清明上河圖》原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為體現這幅作品的波瀾壯闊,潘敏芝挑戰自我,將原作進行1.8倍比例放大,同時採用雪白輕薄的絲絹為底稿,花了5年時間1800多天,最大限度還原了原作。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活動來源:  《清明上河圖》教育活動是一節美術欣賞課。該欣賞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欣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幼兒了解、認識祖國經典繪畫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其目的是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古代藝術及文化啟蒙的種子播灑在幼兒心中,為幼兒今後的成長鋪路。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
    一朝入北宋,一夢皆繁華,鳳凰吉象和故宮出版社聯合推出《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全新上市啦!作為中國的審美典範,《清明上河圖》所傳達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都值得兒童了解、認識、學習。
  • 煙臺鮮的七次方活動走進萊州
    2020年12月14日上午10:00,「煙臺『鮮』的七次方」之煙臺「蟹」兒:「萊州蟹黃·品海鮮」實播活動,走進位於山東煙臺萊州市海邊,帶您一起品嘗肥美的梭子蟹和海參等萊州海鮮,享受初冬時節的美味,並依託權威平臺進行傳播推廣,助力農民增產增收。讀者和網友可以進入「學習強國」APP「推薦」頻道「強國實播」專題收看實播。
  • 《清明上河圖》可以有更多讀法
    作者最後指出:「我們今天關於《清明上河圖》的許多知識,包括眾多研究專家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在錯誤的觀看方式的基礎上所產生的認識。」 「觀看」方式的差異,對我們重新審視《清明上河圖》具有點醒作用。 事實上,手卷作為一種特殊的圖畫形式,它不僅僅是空間的,更是時間的,是敘事的圖像呈現。
  • 再現大宋風華:5米長卷立體書《清明上河圖》推出
    來源:經濟日報五米巨幅、原作比例、精準還原《清明上河圖》。10月25日,由故宮出版社、紫禁太和、葫蘆弟弟聯合推出的立體書《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在故宮博物院外東華門99號院線上發布。與此同時,套裝也在網上引發轟動效應,眾籌上線22天,金額突破210萬元,繼立體書《打開故宮》之後再度引爆國內書市。讓「國寶」融入大眾《清明上河圖》立體書預售獲萬人關注3秒鐘,早鳥售罄;1分鐘,眾籌目標達成;1天內,眾籌金額超20萬元;眾籌上線22天,獲得了近萬人關注,眾籌金額突破210萬元。
  • 2020廣州清明上河圖3.0展覽什麼時候結束?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  時間:2020年5月20日-6月4日>  地點: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重新開展啦!2020年5月20日-6月4日,最後倒計時16天,它曾在故宮展出,引發141萬人次參觀,現在購票,還送價值28元的270°球幕影院門票,還沒去看的小夥伴抓緊最後時間!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寫成新書《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清明上河圖》裡的「城市副中心」《清明上河圖》裡的官宦之家過了虹橋了,就已經非常接近內城了,車水馬龍,非常繁忙。大酒家開始出現了,賣香料的、賣藥的、各種高級的旅館,包括兩戶官宦之家的大宅。算是城市副中心。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