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何承受功利的重擊?

2020-12-17 人民網

娛樂面前,歷史是無助的。因為票房和收視率,很多歷史事實被戲說、被穿越,流風所及,薰染得小學生也能寫出「孫悟空娶白骨精,生下慈禧」之類的奇文。功利面前,歷史是脆弱的。為了城市建設和土地開發,很多歷史遺存被「保護性」拆遷、商業化運作,凝固的歷史在推土機下變身一堆瓦礫而不知所終。

最近又出現三個與歷史有關的輿論焦點:西安興教寺因「絲綢之路聯合申遺」而面臨強拆;濟南「萬人坑」遺址將用於商業住宅開發;香港演員成龍向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捐贈4棟明清古建築。

從漸趨明朗的情況看,之前媒體曝光確有片面之嫌,圍觀者不明究竟也不免一邊倒地批評。回顧以往,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媒體片面、誇大才引起相關方面「高度重視」,由於圍觀者一邊倒地批評才得以 「切實解決」。公眾見過較多的拆舊建新、毀真造假,所以,此類消息一出,自然就群體性地一邊倒。

資訊時代,公民社會,輿論是不甘於寂寞的。現在的問題是: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勢在必行,而興教寺內還有一些不是文物、與寺塔環境風貌不相協調、對興教寺文化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造成負面影響的新建築,「妥善處理」還需協調各方、續以時日;濟南「萬人坑」遺址,雖然目前「沒有針對這塊地的新規劃,也沒有接到任何單位關於辦理這宗土地規劃審批的申請」,但難保今後不會有,因為此前已經有開發商前來考察、商量租售事宜;4棟古建築已經遠在新加坡了,成龍還有6棟在手,是繼續留在手上還是捐贈出來、是無條件還是帶「附加條件」捐贈、是捐贈給國內還是如成龍之子日前透露的「搞不好還會送給別的國家」,目前尚難以預測。

難以預測的就不說了,相信有關方面和當事人會「妥善處理」的,如成龍回應輿論質疑時說的「不會做對不起民族的事」。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這些事情上明白一些道理。如果說戲說、穿越是對民族歷史從內容上進行解構,那麼,很多拆遷、開發則是對民族歷史在形態上予以消滅。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尊重歷史,是一條務必堅持的原則、務必堅守的底線。

——如何對待歷史,檢驗我們的民族情感。我們應該牢記歷史、銘記屈辱。牢記歷史不是泥古不化,而是為了更好與時俱進;銘記屈辱不是要報仇雪恨,而是為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譬如濟南「萬人坑」遺址,記載著中華民族的屈辱,銘刻著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不但要保留下來,而且一定要保護好。不能與「抗日神劇」不約而同地「文武結合」,抹掉那一段屈辱歷史;說得再嚴重一些,不能與那些極力否認侵華歷史的外國極右勢力「遙相呼應」,「幫助」他們毀掉這個鐵的罪證!

——如何對待歷史,考驗我們的社會理性。古建、遺址,既不可多得,更不可再生,拆除了是消失,保護不好也是「消亡」。中國是文明古國,近代又歷經百年屈辱,各類古建、遺址很多。以往自然損毀、人為損壞已經不少了,時至今日,尤其不能重複以往的錯誤,不能因眼前功利而忘了千秋大義。如果真有公眾和輿論所懷疑的「幕後推手」在「另有所圖」,所在地的政府和相關方面應警惕被功利者「綁架」,更要當心在功利面前「昏了頭」。

——如何對待歷史,鍛鍊我們的集體智慧。歷史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民族要振興,決不能斷根!民族歷史,承受不起功利的重擊;保護民族歷史遺產,我們應該抵擋住功利的重擊。戰亂年代尚有那麼多有勇有識之士千方百計護國寶,今天,我們更應該「算」好這筆「帳」,大處著眼,從長計議。先不說我們創造和留下了什麼,起碼必須保護和傳承好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再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縱有萬貫家財(姑不論其性質),也架不住不肖子孫「海天盛筵」般的折騰;再悠久燦爛的歷史,也經不起後代們功利性的消耗與摧殘!

相關焦點

  • 管鮑之交:人格拼不過成敗,歷史終究是功利的
    那鮑叔牙是如何看的呢?從來都是好話不出門,壞話傳千裡,管仲的這番話,在發表之後很快就被傳揚開來了。人們都為鮑叔牙憤憤不平,可鮑叔牙卻出人意料地回答:「這正為我薦管仲的理由:精於事、忠於國,不徇私情。使我為司寇尚可,但使我為相則不足。管仲可謂知我也!」
  • 愛不可功利,卻也最讓人功利!
    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如何去愛對方。沒有愛的能力,在愛情面前也只能是失之交臂,即便匆忙開場,也會落得慘澹收場。很多人認為,愛情是使人變得功利的利器。因為要去愛一個人,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愛當今社會,兜裡沒有幾個錢,還真不敢輕言「愛」這個字。一是沒有底氣,二是窮讓「愛」變得奢侈。所以人們不得不功利,不得不從最實際的想法出發,去獲得愛情的保障和安全感。
  • 流放之路:永暈流重擊 Shaper變木樁,破浪錘重擊無限暈
    5.如果不追求「永暈」的話,選擇勇士或者冠軍的暴擊流重擊可以達到更高的傷害。-此重擊這個技能具備降低25%眩暈門檻的效果,也是整個BD的核心。缺點-重擊作為近戰技能,具備100%的擊退效果,十分影響輸出-重擊是一個純粹的單體技能註:技能特效不好看這是一個完成度非常高高的BD。
  • 剛剛的高考作文題目:管鮑之交,人格拼不過成敗,歷史終究是功利的
    那鮑叔牙是如何看的呢?從來都是好話不出門,壞話傳千裡,管仲的這番話,在發表之後很快就被傳揚開來了。人們都為鮑叔牙憤憤不平,可鮑叔牙卻出人意料地回答:「這正為我薦管仲的理由:精於事、忠於國,不徇私情。使我為司寇尚可,但使我為相則不足。管仲可謂知我也!」管仲與鮑叔牙之間,可謂心志相知、肝膽相照!
  • 如何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保持快樂?
    如何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保持快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小的問題,說它大是因為它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說它小是因為它其實也就是一個人內心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是樂觀者?樂觀者可以有多大的力量?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以及他的經典語錄,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都可以看出毛主席的超級樂觀精神,這種樂觀之力是可以改變世界改變歷史的力量。
  • 思想者|周中之:慈善公益如何應對功利考量
    隨著中國慈善捐贈邁入「千億」量級的新時代,如何看待有關慈善的種種紛爭、中國慈善將走向何方無疑值得思考。近日,上海師範大學慈善與志願者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周中之教授在由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上海市倫理學會、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聯合主辦的「財富的分配正義與共享發展」研討會上就慈善倫理進行了演講。他認為,在眾多紛爭中,釐清慈善與功利的關係是一條重要的紅線。
  • 清華大學錢穎一:在最「功利」學院做最不「功利」的改革
    「你還能找出比我們學院更『功利』的領域嗎?但恰恰是在這個最『功利』的學院,我們在推行最不『功利』的教育。」
  • 功利也沒什麼不好!
    功利的境除了滿足作為動物的本能外,還有對金錢權利等物質方面的追求。存在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利己的過程,為自己而做各種事情的過程。他所做的都是為了利己,具有功利的意義。我們發現當下這個社會,我們大多人基本上都是處於功利的境界。那這種境界我們是否需要批判呢?
  • 《敢達OL》兩大重擊扭蛋登場
    《機動戰士敢達OL》為各位玩家們準備了一份夏日前的驚喜,在網頁扭蛋機上推出了兩款新的重擊型機體:敢達試作3號機(重擊裝備)和加貝拉·迪特(重擊裝備)。除此之外,還有敢達試作3號機(強襲特裝型)、加貝拉·迪特,狂飆卡爾斯。
  • 大學生如何摒棄功利學會與人相處
    當年,柏拉圖在阿卡德米學院設立的「沒有學問者不得入內」的碑文,早已被恥笑並當作歷史的垃圾扔向了爪哇國。    學生們必須面對這樣的環境,這樣的社會存在,無法逃脫。他們將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人生最美好的時光——4年、6年,甚至更長。這一段時光留下的印記,將內化為文化基因滲入其骨血,影響其一輩子的內質與走向。
  • 集體主義:功利倫理與奉獻倫理的辯證統一
    功利倫理與奉獻倫理既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倫理類型,也是倫理的兩個層次。亞當·斯密認為功利倫理以利己為鵠的,其正義原則在實踐中只是消極的防預性規範,因而是低層次的「德性」;奉獻倫理以利他為己任,其仁愛原則要求人們為他人的幸福而放棄自己的利益,因而是高層次的「德性」;馮友蘭則把「功利」和「奉獻」視為人類所能達到的兩種「境界」。一種觀點認為,功利倫理與奉獻倫理是絕然對立的,說功利就扯不上奉獻,談奉獻就不能有功利。
  • 天下3首推80戰場套 天機營重擊路線打造心得
    身邊一些基友們,都感覺最近的80套和玄修都在變相和諧會心流並提升重擊流,有轉走重擊流的計劃。作為一個從世界套會心流轉業到戰場套重擊流的天機,有點體會,寫出來供有上述想法的基友們共參。體會貼,作點科普工作,大神們不要笑話。1、第一是恆心,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重擊流也絕不會一下子成型,哪怕你是花錢如流水的闊少闊奶,想要通過砸錢快速的把重擊堆起來,也是基本很難實現的。
  • 我喜歡功利的自己
    或許也正是心底的這份功利才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行。我兩歲就成了留守兒童了。你能想像一個剛會呀呀囈語的孩子,挨個房間找爸爸媽媽的場景嗎?奶奶說後來我就不找了,乖乖吃飯乖乖上床睡覺。是的,人生的第一課就是接受。後來女孩慢慢長大了。你一定認為她刻苦努力成績優異。再或者認為她不服管教逃課叛逆。
  • 湄洲媽祖赴臺給民進黨「去中」一記重擊
    民進黨正在加速「去中國化」,包括歷史、文化甚至宗教,都妄想建立以臺灣為主體的論述。湄洲媽祖赴臺巡安,無異給民進黨「去中國化」一記重擊!社論摘編如下:睽違20年之後,大陸福建湄洲媽祖金身日前再度赴臺,將到35座宮廟,展開17天的繞島巡安。這項宗教典儀、信仰盛會無關政治,顯示兩岸宗教一脈相傳,無法阻擋;同時證明兩岸文化交相融合,無法切割。
  • 文藝工作者如何面對功利與浮躁?馮遠徵這樣說
    如何去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提升幸福感,如何通過文化、文藝去引導人民群眾更加團結奮進、幹事創業,培養和塑造我們當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如何在國際舞臺上更加彰顯我們的文化軟實力等等,這些都是黨中央對文藝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二是堅定信心。
  • 功利的社會最單純
    功利主義的思維,是追求結果效益最大化的思維,功利的社會,是只用效益和產出來衡量事物的社會,效益和產出都轉化為一個代名詞——錢。這樣功利的社會最單純,什麼東西都是可以用錢衡量的。對於錢這個東西,我們都不要自視清高,在這樣一個功利的社會下,連感情都可以用錢買,誰又能抑制對錢的欲望呢?
  • 人民日報:讀書的「功利」是讀厚人生
    有人說,這是一種讀書的「功利」思想,但這種「功利」思想激勵著無數的學子懸梁刺股,也成就了國家無數的人才。   與之相對,近年來又泛濫起來另一種「功利」的說法,那就是讀書無用論。在一些人看來,今天的書中早已不再有「黃金屋」和「顏如玉」。有的農村父母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認得幾個字就算了,讀大學有什麼用?掙的錢還不如打工的。
  • 功利足球 result football
    當巴西人黯然離去,森巴舞蹈華麗難現時,全世界都在抨擊本屆世界盃功利足球當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荷蘭隊,連一貫華麗的橙色軍團都放下了架子,「唯利是圖」,讓人感嘆世界盃的觀賞性漸行漸遠。好在藝術足球的代表終於還是突破了功利的重圍。
  • 《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在這個功利的社會,你夠段位了嗎?
    咪蒙的代表作《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寫給不斷努力變得優秀的人。我不斷往上爬,不是為了被世界看見,而是想看見真箇世界啊。這句話相信很多人看過,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就喜歡上了。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這個世界承認每一個人的努力。這句話讓我很燃,更加激勵每個默默努力的人。即使這個社會有很多不公平,但是它再不公平,也會眷顧堅持努力的人。有人覺得功利的社會,都是靠金錢和關係。
  • 老林談教育|正確區分合理的教育成績與教育功利
    穀米文化創始人音樂教育專家林海標老師在文中以藝術教育為例,深刻剖析了合理教育成績與教育功利的區別,希望對各位讀者有所啟發。◆ ◆ ◆記得三年前,有一位學生家長直白地「拷問」我,「我是做投資的,假如把教育視為一種投資,那麼如何評估我讓孩子學鋼琴的『投資回報率』?如果回報率很低,那我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