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孩子名叫孔融,他有5個梨子,一開始,他將梨子從大到小,分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到最後,只剩下最小的一個留給自己。可是孔融眼巴巴地望著家人手裡更大的梨,竟然傷心地哭了起來。最後,家人們紛紛用更大的梨來跟孔融換那個最小的梨……
等等,這個故事好像不太對呀?「孔融讓梨」不是講分享的美德嗎?這裡面的孔融怎麼變小氣了?
別急,這個版本的《孔融讓梨》,來自一個5歲的小朋友。
這個小朋友是原創繪本《月出》的作者王書音的學生,在書音老師的繪本課裡,小朋友把自己代入了孔融的角色,故事梳理下來,他開始感同身受,覺得好委屈,開始哭起來,為什麼自己有那麼多梨子只能分給別人,最後還只能得到最小的梨?然後小朋友畫的繪本最終就變成了一開始是孔融給所有人讓梨,最後是所有人看到他哭了以後又來給他讓梨。
書音老師在講完這個案例後,提出了很有趣的問題,「不願意讓梨的小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了嗎?」
其實在孩子年幼時,就是有這樣的一個階段,會對自己的東西格外在意,不願意分享,我們要尊重和理解這一階段孩子的天性,不要輕率粗暴的給孩子貼上「小氣」或「自私」的標籤。
01物權意識是什麼?強迫分享會受傷,主動分享才有愛。
聽完書音老師的分享沒多久,正好看到一本圖畫書,日本超人氣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的《我的橡皮筋,不給你》,看完後才更深刻的理解了那位畫《孔融讓梨》的小朋友的心情,也第一次認真的理解了一個詞——物權。
在書裡,小女孩從垃圾桶旁,撿到了媽媽準備扔掉的一根橡皮筋,僅僅是一根在我們大人看來幾乎可以隨意丟棄毫無價值的橡皮筋,卻讓小女孩珍惜備至,無論洗澡睡覺都要帶著它,因為,「它不是哥哥用過的東西。不是要分享的東西。也不是借來玩一會兒的東西。它不屬於其他任何人,是只為我一個人而存在的橡皮筋!」
哪怕是橡皮筋這麼小的東西,我們的家長們也要明白,物體的價值不在於它是否值錢,而在於它屬於誰。即使是自己的孩子的東西,我們家長也不能任意處置。
說來我們國內的教育,從小就很少被教育要有自己的物權意識,大人們常常都是要求孩子要善於分享,甚至更多時候是強行大方,尤其是有了二胎的家庭,也不管孩子到底有多不願意,硬生生把自己孩子的東西轉手就給了別的小朋友或更小的弟弟妹妹,還覺得自己是為孩子好,殊不知強迫分享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被尊重,導致孩子的物權安全感匱乏。而家有二寶的家庭,不知不覺就讓兩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心肝寶貝之間有了更多衝突與矛盾。
當2歲以上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以後,就會通過「佔有」來探索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尤其在5歲以前,孩子會常常說不,家長們如果想培養孩子正確的物權意識,就要儘可能接納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
只有孩子形成了良好的物權意識,有了較高的物權安全感,知道某件東西是自己的,就算與其他人分享,也不會削減自己的所有權,更不用擔心會失去,才會願意分享。而只有在主動分享中,孩子才能體會到分享的樂趣,而不是被迫分享帶來的傷害。
02思維導圖在繪本中的神級應用
如果還沒看過《我的橡皮筋,不給你》這本書的人,只把它當成理解或培養孩子物權意識的繪本,聽起來似乎有些無趣呀!那就太冤枉它了!
來,我們來看看小女孩得到橡皮筋以後發生了什麼?一根橡皮筋而已,能做什麼呢?
沒想到吧!小女孩開始腦洞大開,用橡皮筋可以鍛鍊身體玩遊戲,用橡皮筋可以捆一大堆信,還可以用來捆住全世界的壞人,用橡皮筋可以「嗖——」的一聲把自己發射到想去的任何地方,甚至用橡皮筋擊退外星人拯救地球……
翻開這本書前,我可真想不到橡皮筋可以有這麼多神奇的用法聯想,原來思維導圖式的發散思維,可以被這樣應用到圖畫書裡,來展現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實在太有趣了!
不得不感嘆,吉竹伸介可真厲害呀!這本書能讓我們在平凡溫馨的日常生活裡,看懂孩子的腦洞,喚醒大人的想像力。
或許,看過這本書,我們的孩子也能學會用思維導圖來畫出屬於自己的想像畫呢!
與孩子共讀這本書的家長,不妨也問問自己家的孩子,「如果是你,你會用橡皮筋做什麼呢?你有沒有隻屬於自己的寶貝呢?你又會用你的寶貝做什麼呢?」
03疫情下依然最受歡迎的頂流繪本作家
用思維導圖的來畫繪本,吉竹伸介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他40歲出版的首部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就把思維導圖式的發散思維應用得淋漓精緻,也在一出版後就讓他迅速躋身國際頂流繪本作家行列。並且從此之後,一路開掛,充滿想像力的一系列作品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作品長居各大暢銷書榜單,被翻譯為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7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1000000冊。
一起來看看吉竹伸介的獲獎記錄:
2019紐約時報兒童圖書年度插畫獎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年度繪本獎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豆瓣2018年度讀書榜單溫暖·治癒第-1-名、繪本·漫畫第-2-名日本12萬小學生票選的TOP.1受歡迎的作家3000位一線店員評選的MOE繪本書店大獎連續兩年五連冠記錄第61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獎日本達·文西圖書大獎第-1-名日本全國私立幼兒園評選的「希望爸爸媽媽讀給孩子的繪本「劍淵繪本之鄉大獎第二屆長野縣書店大獎當代部門獎……
人氣火爆的吉竹伸介的繪本引進國內後,也是立馬收割源源不斷的好評。即使在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出版商務周報》剛剛統計出的2020年上半年賣得最火的新書裡,我們都熟知的童書品牌愛心樹賣得最好的新書Top1,就是吉竹伸介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系列(4冊)》,半年內火爆發行6.4萬套,碼洋高達1400萬餘元,甚至遠超同樣知名的童書品牌蒲蒲蘭發行了2.4萬套的防疫繪本《我們身邊的病毒系列(5本)》。
國內著名的繪本創作者向華就曾表示吉竹伸介的畫曾讓他大吃一驚,並發出感嘆:
「天吶,為什麼我沒有想過這樣的繪本?每一本書都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北師大兒童文學教授陳暉也毫不吝惜讚美:
「0-99歲的讀者都可以和他的作品建立深刻的聯結,並從中獲得智慧和啟迪。」
是呀,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的吉竹伸介,太善於從日常生活出發,為孩子創作出充滿想像力又能講述他們心聲的作品了。比孩子更懂孩子,比大人更懂大人,叫人如何不愛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