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竹伸介:告訴孩子世界不是非此即彼

2020-12-22 澎湃新聞

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的書從2019年開始引入到中國,第一本書《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受到好評,這個故事的導火索僅僅是孩子的一個小疑問——有一天,男孩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放著一個蘋果,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這不是蘋果呢?」由這個疑問開始,男孩的想像力無止境地膨脹開來:機器蘋果,蘋果雞蛋,蘋果房子,宇宙墜落的小行星,蘋果的兄弟,蘋果過去曾到過的地方……

《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書封。最近,吉竹伸介的新書《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和《看得見看不見》引入到中國,這兩本書也繼續探討著作者一直關注的怎樣與孩子共情以及如何突破我們思維定勢的局限的問題。雖然只是寥寥幾頁的繪本,但無論是吉竹伸介講述故事的方式、還是設置的小場景和對話都發人深省。最近,這兩本新書也舉辦了落地活動,中文版譯者毛丹青、心理專家汪冰與遠在日本的吉竹伸介連線,各自分享了對這兩本的書的觀點。

讓想像力飛一會兒

《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這本書的書名是吉竹伸介的口頭禪,也是他一直踐行的思考方式。這本書關注的是可能性的問題:喝湯只能用勺子嗎?海螺殼也可以吧。只能去幼兒園上學嗎?動物園也可以吧。只能洗澡的時候洗頭嗎?下雨天散步也可以吧……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關於選擇的問題,這個和那個,你選哪一個?喜歡還是討厭?好還是壞?仔細想一想,答案並不是非此即彼。

《看得見看不見》插圖 。吉竹伸介說道,自己有時也會被一些既定觀念束縛,覺得某件事「必須這麼做」「是不是不應該那樣」,陷入自我懷疑,這種時候如果有人對他說一句「沒關係的」,就會立刻放下心來。所以,他希望自己能一直做那個對孩子說出「沒關係」的人。也希望通過這本書能給大家帶來更多啟發,遇到難題的時候,想一想「真的只能這樣嗎」,一旦轉換視角也許就會發現很多新的樂趣和可能。在《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中,哥哥對妹妹說,大人告訴我未來的世界全是可怕的事情,可能會有瘟疫、會生病,這讓妹妹陷入了憂心忡忡,而這場關於未來的討論得出的最後結論是:「大人連預報天氣都說不準,我們憑什麼相信他們說的未來就一定會到來。」

汪冰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解放,實際上我們的肉身永遠是沉重的,但只有想像力或者沒有想像力是真正自由的事情。「所以有時候和孩子討論生命的真相會催生什麼?會催生認清局限之後的創造力。比如書中說的,因為我不愛吃胡蘿蔔,我以後就要推動一場禁食胡蘿蔔運動。想像力背後有很多孩子未來的夢想和路徑,我們不要一談真相就說生老病死,你太小了,你不懂,你不要談。」

吉竹伸介說:「我自己有兩個孩子,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給孩子提出一個選擇項,但是選擇項太少的話就好像是一種限制,然後就有了這個繪本裡面所描繪的故事:未來有很多種樣子,所以應該給孩子更加寬泛的選擇。」

《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插圖。而不僅僅是孩子需要調整「非此即彼」的這種觀念,或許大人可以從中得到更多啟示。現場嘉賓講到一個故事:有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特別黏爸爸,但是爸爸總是加班非常辛苦。現在看似只有兩個選項,你要麼陪孩子玩兒,要麼就是不好的爸爸。這個媽媽腦洞大開想了一個辦法,她買了一沓白T恤,因為小孩很喜歡小火車,她在白T恤上畫了很多火車軌道,給孩子爸爸穿上,這樣爸爸即使是挺屍在客廳,孩子也可以拿著小火車跟爸爸玩。

汪冰談道,在《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孩子對爸爸說「我喜厭你」。「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情緒力度,一個情緒越細膩的人,越能用豐富的語言兼容一些矛盾的情緒,這樣的孩子長大有什麼好處?他知道自己哪不好、出了什麼問題。而情緒力度比較粗糙的孩子無法很好地表達情緒體驗,他長大以後覺得不舒服,他不知道是情緒問題,他可能會喝酒會濫用藥物等等。所以說到『喜厭』的情緒,能夠包容複雜矛盾的東西本身,這是吉竹書的一個特點,也是一個細節體驗。」成年人生活在一個是非、對錯、黑白的概念化的世界裡,但是孩子生活在更感受、更形象的世界裡,而在形象的世界裡,人不能被塞到分門別類的筐子裡,你的感受只屬於你自己。

《看得見看不見》書封。《看得見看不見》:如何將成年人的世界告訴孩子比起之前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和《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側重於對思維的開拓和邏輯方式的轉變,《看得見看不見》更側重於讓小朋友習得一種更加得體地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的本領。

看得見看不見內文。《看得見看不見》誕生之前本書的創作靈感來自東京工業大學博雅教育研究院教授伊藤亞紗的作品《不用眼睛才能看到的世界》《看得見看不見》的故事部分是由吉竹伸介和伊藤亞紗討論之後完成的,兩位作者在創作中遇到了什麼難題,這本繪本是怎樣誕生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背後的故事吧當孩子說「看起來好好玩」時,要如何回應呢?吉竹談道:小時候看到盲人在走路,就問母親:「那個人在幹什麼?」母親回答:「他的眼睛看不見,所以要拄著拐杖走路。」我聽完便說:「看起來好好玩!」結果,母親嚴厲地批評了我:「那個人又不是自己願意看不見的,你不要一直盯著人家看,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新書發布會現場。「我那時覺得自己做了天大的壞事,非常愧疚。但前陣子我兒子在電視上看到盲人時,也說了一句看起來好好玩。我突然明白了,因為不知道什麼是盲人,所以這種在看不見的狀態下走路的方式,對孩子而言,就像在夏日海灘上玩蒙眼切西瓜的遊戲一樣,緊張又興奮。」吉竹說。這就面對著如何將成年人的世界以一種合適的方式轉述給小孩子的問題,當成年感覺到不得體時,常會嚴厲地批評或者是條件反射般地禁止孩子「不行,不可以」「不要一直盯著看」,這反而沒有留下餘地去猜測或者理解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為了避免畫盲人時總是會出現的「他好可憐」的觀感,《看得見看不見》將故事放在外星球,講的是地球人來到外星球發現三眼星人並和三眼星人發生的一系列趣事。三眼星人發現地球人只有兩隻眼睛,非常驚訝。同時,在三眼人星球上地球人成了「看不見」的另類人,變成了不正常的人……

而究竟什麼才是正常?「正常」會因為所處的時代或國家、名族、信仰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沒有統一的標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吉竹伸介
    在繪本界,蘋果因吉竹伸介而出名!吉竹伸介小時候是個怕生、內向的孩子,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後來因為想當一名製作電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藝人,學了筑波大學藝術研究科的綜合造型專業。畢業後,他進入一家遊戲公司,為了緩解壓力,常在工作間隙畫插畫,30歲時才出版了自己首本插畫集。在成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之後,吉竹伸介40歲時出版了首部繪本作品《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 吉竹伸介:做個對孩子說「沒關係」的人
    在成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之後,吉竹伸介出版了第一部繪本作品《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孩子能從書中感受到「自由想像」的樂趣,一個人也可以樂呵呵地讀下去。這部繪本獲得3000位日本一線店員評選的「MOE繪本書店大獎」第一名、12萬日本小學生評選的「我喜歡的童書」總決選第三名、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獎。由此,吉竹伸介成為日本繪本界備受矚目的作家。
  • 吉竹伸介的「蘋果」:到底是小行星,還是隔壁阿姨的頭?
    意識的盈餘表明了我們的意識具有極大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這就是為什麼吉竹伸介能夠創造出一個如此多姿多彩的蘋果世界的原因。但通常,我們看到蘋果是不會去想這是不是蘋果,如果不是,它又會是什麼的問題。因為很少有大人能像繪本家這樣恢復對於事物的驚奇觀照和其最初在場的完整世界。
  • 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的魅力在哪裡?
    在由12萬小讀者評選的「我喜愛的童書」總決選榜單中,吉竹伸介一人佔據了TOP10作品中的4部,成為最受歡迎作家;2013年至今,他5次獲得「MOE繪本書店大獎」冠軍,該獎是日本最具影響力專業繪本獎,也是父母給孩子購買繪本的重要參考。可以說,作為童書作家的吉竹伸介,其關注度之高、國民認可度之廣泛,可比肩村上春樹、東野圭吾這樣的超級作家。
  • 吉竹伸介:做個對孩子說「沒關係」的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吉竹伸介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圖為吉竹伸介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現場活動。 在成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之後,吉竹伸介出版了第一部繪本作品《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孩子能從書中感受到「自由想像」的樂趣,一個人也可以樂呵呵地讀下去。
  • 吉竹伸介:不僅有想像力,還有「人」
    哦,還可以是月亮啊,當然,還有吉竹伸介知名的蘋果。還有挖耳勺、小板凳這樣日常的東西,治療小傷疤的創口貼,隨風飄過的塑膠袋,還有偶遇的嬰兒......想到親人就在這些日常中守護著我們,我們就可以對他們,對自己都放心了吧。死後的世界,很開心,是嗎?這小孩也越看越興奮——簡直開始期待去世了(囧,腦洞爆棚)。可是就這樣了嗎?吉竹伸介就只是描述一個可愛的死後世界?
  • 吉竹伸介的新書看了十幾遍,想真誠地對作者說一句:受教了!
    她進而想到,未來的樣子不是非此即彼,它其實有很多可能。後來才了解到,這本書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東京工業大學博雅教育研究院教授伊藤亞紗的著作《不用眼睛才能看到的世界》,其初衷是希望幫助孩子理解視覺障礙者的世界,其中有的部分是兩人討論之後完成的。這本書的主人公不是一個被煩惱擊中的普通地球小孩,他是一個太空人,專門去探索不同的星球。
  • 「愛心樹」引進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代表作
    日前,吉竹伸介系列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愛心樹」童書總編輯李昕與旅日作家、譯者毛丹青及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現場交流了對吉竹伸介作品的看法,分享各自的繪本閱讀體驗和感受。     「愛心樹」吉竹伸介系列新書中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於2013年在日本出版,綜合造型專業出身的他從與孩子的相處中得到靈感,以稚拙、生動的繪畫風格將童心、幽默、想像力通過一個小男孩對一個蘋果的觀感、想像充分表達出來,這部繪本作品問世後先後得到「MOE繪本書店大獎」第一名、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獎等日本繪本獎項,同時取得良好市場反響
  • 日本當紅繪本作家吉竹伸介帶來腦洞大開新作重新定義「正常」
    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日本當下最紅的繪本作家,吉竹伸介以腦洞大開聞名。他日前攜新作《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看得見看不見》在線上與中國讀者見面,引來數十萬粉絲的預約觀看。吉竹伸介在日本的新書首印量達7萬冊,對於繪本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日益冷淡的日本出版界也實屬罕見。
  • 開售 | 讓孩子拓展思維、腦洞大開的寶藏繪本-吉竹伸介新作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教孩子認識世界小孩是用提問的方式認識世界的,剛剛我說了吉竹伸介是一個很擅長提問的作者,他的每部作品都是由一個問題開始的。吉竹伸介在繪本中也回應了這些問題,但並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邀請讀者去思考、去想像,讓我們看到無數的可能性。
  • 吉竹伸介丨再一次,我被「不可思議」的他治癒了
    吉竹伸介繪本作家、插畫家。1973 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吉竹伸介因為想當一名製作電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藝人,學了 筑波大學藝術研究科的綜合造型專業。畢業後,他進入一家遊戲公司,為了緩解壓力,常在工作間隙畫插畫,30歲時出版了自己首本插畫集。
  • 吉竹伸介新作,了解孩子的物權意識
    但是當孩子出現「我的」「你的」這些劃分界限的詞時,說明孩子的物權意識出現了。這個時候父母並不是焦慮,而是應該開心,因為這是孩子自我意識又一次飛躍成長,也是孩子終生追逐內心充盈的起點。《我的橡皮筋不給你》這本繪本,剛好符合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把孩子這個時期的反應刻畫得非常準確,父母看了這本書,也可以更加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這本書是日本作家吉竹伸介的又一作品,中信出版社出版。吉竹伸介擅長從任何家庭都會發生的平凡小事中尋找樂趣,收集我們常常會忽略的小確幸,帶給孩子幽默樂觀積極的力量。
  • 作者|吉竹伸介——繪本界的幽默大師
    那麼言歸正傳,今天我要來分享的繪本作家很特別,他是吉竹伸介。他的繪本跟以往我們我們認知的繪本「該有的樣子」似乎有些出路。他的插圖可能稱不上是最優秀的,他的故事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根本也不是個故事。但是,他的繪本絕對是我至今閱讀過的最好笑最幽默的。
  • 書單|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吉竹伸介吉竹伸介,被稱為「日本繪本界新生代神級代表」「國際繪本界頂級流量」……獲獎無數:他本人非常擅長「提問」,事實上,孩子就是用提問的方式認識世界的。這些書告訴大人和孩子們:這樣就可以了、做你自己就可以了。他的繪本充滿對童心世界的敬畏,他並不急於讓孩子解決現有的問題,而是邀請孩子去思考、去想像,讓孩子看到無數的可能性。
  • 書單 | 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吉竹伸介吉竹伸介,被稱為「日本繪本界新生代神級代表」「國際繪本界頂級流量」……這些書告訴大人和孩子們:這樣就可以了、做你自己就可以了。他的繪本充滿對童心世界的敬畏,他並不急於讓孩子解決現有的問題,而是邀請孩子去思考、去想像,讓孩子看到無數的可能性。
  • 吉竹伸介 | 13本最全作品合集 · 為童心世界代言
    吉竹伸介的作品以創意點為中心,把日常的小事無限放大。蘋果、麵團、普通的橡皮筋和脫不下來的衣服,都能成為他作品中的主題。他的繪本有對童心世界的敬畏,會讓你獲得想像力、包容力、和更開放的態度。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從中看到純粹童真的、有點兒不完美的自己,從而獲得慰藉與治癒。鋪墊有點寫high了,今天松子醬就梳理下吉竹伸介漢化的13部作品,帶大家參觀他的童心世界。精彩都在下面不要走!!
  • 《看得見看不見》吉竹伸介新作兒童繪本
    《看得見看不見》這本書是作者吉竹伸介又一本關於嚴肅話題的探討,顯示了吉竹伸介的終極關懷,再次回應了一個 哲學問題,正常與異常的邊界在哪裡。地球人在外星探險中遇到三眼星人,這個星球上的人有三隻眼睛。所以原本正常的地球人在這樣的環境裡成為了一種異常,也得到了並不想要的同情與關照。當他遇到後眼天生就看不見的外星人,因為相同,又感到了踏實。
  • 這是蘋果嗎、好無聊……日本繪本屆頂流吉竹伸介代表作推出中文版
    吉竹伸介代表作《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等的中文簡體版書封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這是蘋果嗎?在「這也許不是個蘋果」的想法驅使下,書中的小主人公開始想像它會是什麼:外星人?蘋果房子?吃完會變大的神奇水果?
  • 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最新萌作《夏美變變變》來華
    《夏美變變變》,[日]吉竹伸介著,特桃譯,雲南美術出版社2018年6月版創作繪本僅五年,橫掃日本乃至亞洲各大獎項吉竹伸介,百萬級銷量繪本作者,已連續三屆獲得日本最具影響力專業繪本獎吉竹伸介出生於1973年,在藝術研究系綜合造型專業畢業後,以插畫家身份活躍於童書插畫、裝飾畫、廣告設計等多個領域。現在他還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 國際繪本界「流量擔當」吉竹伸介系列作品首發,「好無聊」的繪本...
    新書首發活動現場,著名旅日華人作家、吉竹伸介系列作品中文版譯者毛丹青,和愛心樹童書繪本主編白佳麗,共同給大小朋友講述吉竹伸介的魅力。在由12萬日本小讀者評選的「我喜愛的童書」總決選榜單中,吉竹伸介一人佔據了TOP10作品中的4部,成為最受歡迎的作家。今年,吉竹伸介在日本出版的最新作品,僅首印量就高達7萬冊。與此同時,他曾5次獲得「MOE繪本書店大獎」冠軍,這個獎項也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繪本獎。可以說,在日本,吉竹伸介的國民認可度堪比村上春樹、東野圭吾這樣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