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售 | 讓孩子拓展思維、腦洞大開的寶藏繪本-吉竹伸介新作

2021-01-20 大J小D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吉竹伸介繪本,玩具的介紹請看第一條推送。



今年上海國際書展看上的新書

終於等到了


相信去了今年上海童書展的朋友一定對這個「蘋果」印象深刻,出版社用亮麗的「蘋果橙」、奇思妙想的蘋果房子打造了這個「熱門打卡地」


      

這顆「蘋果」就是來自日本現象級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的作品《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在書展第一天,他們展位真的都快擠爆了,編輯和我聊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只好找了個小旮旯,把更多的試讀機會和空間留個這些喜歡吉竹伸介的大小朋友們:

  

確實是一個有魔力的蘋果啊~


這次開團的就是吉竹伸介的最新作品,一共有4本:


·《好無聊啊好無聊》——引導孩子了解情緒,從無聊時間中受益


這4本書的主題也是家長們非常關注的,看起來有些嚴肅,但是吉竹伸介表達的方式絕對顛覆你看過的任何一本同主題的繪本。


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孩子,一個對自己、對世界都充滿好奇和想像力的孩子;他不會對這些問題下定論,而是邀請讀者去思考、去想像。


所以,如果問我這幾本書的閱讀年齡建議,我覺得是3歲以上都可以的,小學生、大人或者說3到99歲都OK的,因為我自己就從裡面受益很多。



下面我會分別介紹這套書,感興趣的可以看下我的解讀哦。


著急的可以點擊下面小程序下單:


定鬧鐘買書和玩具回來打卡的朋友們,也別忘了好好看這套書的介紹哦~



曾經團隊的小夥伴問過我一個問題,你選書有啥標準嗎?


當時就想到和出版的一個朋友聊天,她說更想推薦給讀者們有意思的書,讓人笑也能讓人哭的書,會讓你在加速生活裡願意為之停留的書,在危難之時給你力量的書,讓你清醒的書。


在看到這幾本書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幾個詞,讓人又哭又笑、為之停留、給你力量又能讓你清醒。



其實在出版行業,最難產的書應該就是日本的了。這幾本也不例外,出版社和我說,吉竹伸介本人是需要每個環節都要確認的,從定書名、封面設計、到文本編輯。


出版社也是談了5年才拿到版權,用了差不多1年時間出版,花了6年時間打造了這幾本書,聽完我還是被結結實實震驚了一把。



吉竹伸介是個我特別喜歡的作者,但是對於他本人我還是蠻好奇的,因為他這個代表作是他在40歲才出版的,沒想到「出道即巔峰」,後續出的幾本書也是維持著非常高的水準,只要他一出書,就會霸佔暢銷榜單。


所以我很八卦的和編輯打聽了下,你們和他們溝通了那麼久,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啊?



和編輯聊完,這才知道吉竹伸介是一個半路出家的繪本作家,他小時候是一個非常怕生、內向的孩子。

甚至他從小就不自覺地就認定「自己不論做什麼都一定做不好」,自卑、膽子小、非常討厭去上幼兒園,每天早上都哭著抓緊媽媽不放,或許你看過他的作品會很驚訝,是的,這些吉竹小時候都有過。



後來他大學畢業以後在一家設計公司工作,上班的時候也是經常開小差,在小本子上畫插畫,記錄自己想到、看到的有意思的場景。


但是,我記住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他本人最擅長的就是「提問」。


在成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之後,40歲他出版了第一部繪本作品《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他想通過這些書告訴大人和孩子們:


這樣就可以了、做自己就可以了,我想要持續將這樣能讓孩子們感到安心的訊息傳達給他們。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教孩子認識世界


小孩是用提問的方式認識世界的,剛剛我說了吉竹伸介是一個很擅長提問的作者,他的每部作品都是由一個問題開始的。


吉竹伸介在繪本中也回應了這些問題,但並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邀請讀者去思考、去想像,讓我們看到無數的可能性。



這本書的開篇是這樣的。有一天,男孩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放著一個蘋果,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這是蘋果嗎?不一定哦。」


由這個疑問開始,男孩的想像力無止境地膨脹開來: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你看,認識一個蘋果的過程,也是認識世界的過程。在我們眼中一直很普通的「蘋果」,如果不是蘋果,會是什麼呢?


比如故事裡的牛頓定律、火山爆發、原始人、古代使者進貢、埃及金字塔、太空人,每個都夠給娃好好的拓展一把了,那這個就是帶著孩子一點點認識世界的過程啊。


而且這還是一本非常有「遊戲力」的書,也是一本非常適合親子互動拓展的書,可以讓孩子說一說或者畫一畫,這個蘋果也許是什麼?



書裡的每一頁,都是吉竹伸介想像力的呈現。而且,他的想像實在是太有意思了,也會吸引你不知不覺地跟著他一起打開腦洞,一起想像力大爆炸。


《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有趣的自我認知圖鑑


從認識世界,再到認識自我,吉竹伸介在這本書中邀請孩子一起說一說「我是誰」。


小健要定製一個機器人,把所有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交給它做,為了不讓替身穿幫,得讓機器人跟自己一模一樣才行。


那要怎麼向機器人介紹自己呢?來看看他是怎麼介紹的吧:



《機器人》像是一本自我認知圖解,吉竹用了12個主題,從外表、性格、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別人眼中的我是什麼樣的等等各個角度帶著孩子一步一步地認識自己、解析自己,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


這個外表的圖解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我分享幾個主題給大家啊,我真的是邊看邊笑的,相信很多小朋友會非常有代入感的:


我的外表是這樣的——看到過飛碟、睡相差、一興奮鼻孔就會變大、不會單腿跳、襪子經常有破洞;


可以點擊放大查看,很有意思的


我擅長的事情有:眨一隻眼睛、和看不見的敵人搏鬥、把青椒挑出來撥到一邊;


我不擅長的事情有:弄明白女孩的心思、一個人去超市的試吃區、解釋為什麼要買這個玩具。



這本書是可以讀好久的書,完全可以每天讀一頁,和孩子一起介紹自己,一起互動,比如和孩子一起介紹我喜歡的是什麼,我不喜歡的是什麼;


同時還通過一些孩子成長中的小難題,比如尿床這件事,通過討論讓大人和孩子都知道,哦,原來尿床是成長的痕跡


認識完自己,再認識人群中的自己,老師朋友和父母中的自己。


其實只有充分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害怕什麼,什麼時候會難過,做什麼事情時會感到高興,才能更好地和自己、和這個世界相處。


我非常喜歡在最後這段話:


我是獨一無二的。奶奶說,我們每個人都像一棵造型不同的樹。樹的種類是天生的,我們無法選擇。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去培育它,裝飾它。


樹的大小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自己的這棵樹。


這對於大人,也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



《後來呢後來怎麼了》

顛覆性的生命主題繪本


當孩子有一天開始意識到死亡的存在,問我們「死了以後會怎麼樣」,我們大人要怎麼和他探討,要給出一個怎樣的答案呢?很多父母覺得這是一個難題,要不要告訴孩子死亡的真相?孩子會不會害怕、傷心?在書展我看到的吉竹伸介的第一本這是這個故事,團隊小夥伴看到這本書終於有中文版了,高興壞了,推薦其他同事一定要看這本書。(然後她聽到我們團價還是鬱悶了一把,畢竟買一本就花了60多


她還找出來當時在朋友圈分享的圖片給我們看,這是英文版本,臺灣的版本叫做《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我看完真的覺得這是一本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死亡主題繪本。在故事裡,小男孩發現去世的爺爺留下一本筆記本,裡面描繪了天堂的模樣,在天堂的觀光計劃,下輩子想變成什麼,還有守護家人的方法。

在這裡死亡並不沉重,你可能會讀著讀著就笑了,有時又被戳中淚點,覺得很感動。比如在天堂能見到很多名人,能隨意變換髮型:



可以建各種造型的墳墓,比如燈塔墳墓、蹦床墳墓、大型滑梯墳墓,還有適合拍打卡紀念照的墳墓:



去世的人也不會消失,也許會變成挖耳勺、變成小貓咪、變成蘋果來看望親人。(這裡太有意思了,又想到了這是蘋果嗎?)


3歲的人有 3 歲的生死觀,80 歲的人有 80 歲的生死觀,如果大家能在健康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輕鬆幽默地聊一聊,聽聽對方的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這本書能讓大家發現,原來我們還可以用這樣一種好玩的方式談死亡。 而不是一味地再和孩子說「死是不對的,不能有這種想法」。對了,小助手說她女兒最喜歡的就是地獄那裡,超級搞笑。我隨便舉兩個例子啊,地獄那裡有地獄制服晚上睡前要聽悲傷的故事生日蛋糕超級苦,早晨需要把混在一起的兩種沙子分開、中午需要揭開纏在一起的線團、晚上有需要把貼紙摳的乾乾淨淨。這裡我就不分享超搞笑的畫面圖片了,大家腦洞一下吧,哈哈~



 「媽媽,我好無聊啊!」想必很多父母都曾聽到孩子發出這樣的感嘆,你是不是也像書裡的媽媽一樣對孩子說「你要不給自己找點兒事情幹」?


在《好無聊啊好無聊》裡,男孩沒有像媽媽說的那樣去做點什麼「把好無聊變得有意思「,而是不停地想各種無聊的事:



世界上第一無聊的遊樂場是什麼樣的?摩天輪很矮、過山車太慢、鬼屋一點也不嚇人、果汁是溫的等等。



一個人幾歲的時候最無聊?大人無聊時會幹什麼?

喏,你看,爺爺在這個故事裡也出現了


最後發現居然挺有意思的,裡面總是會有一些看透一切的那份通透:


「有的人看上去挺開心,其實很無聊吧」,抑或是「有的人好像很無聊,其實很開心吧」



「無聊」是一種很抽象、微妙的情緒,不管大人還是小孩,我們時不時都會冒出無聊的感覺。


但並不需要讓讓無聊消失,相反,正是無聊給孩子創造了感受和思考的契機,把孩子帶入想像力的世界,這些思考、探索的過程是特別好的成長動力。


而且編輯告訴我,在剛剛過去的11月,這本書還入選了《紐約時報》2019年度十佳繪本。


《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

有一天,男孩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放著一個蘋果,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這不是蘋果。」在我們眼中一直很普通的「蘋果」,如果不是蘋果,會是什麼呢?從質疑的那一刻起,想像力已經從概念的世界中成功越獄了:這本書裡的想像很放飛,很無釐頭,是一本能讓他們充分發揮這種好奇心和想像力,享受思考帶來的無窮樂趣的繪本,當然對孩子的表達能力的培養也很有幫助。


相信孩子如果能從中感受到「自由想像」的樂趣,一個人也可以樂呵呵地讀下去的。


每天都要寫作業,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好煩啊!我要訂做一個機器人,所有煩人的事都交給它去做。


機器人替身可不能穿幫,必須跟我一模一樣才行。我要怎麼向機器人介紹自己呢?



「我叫小健。我一興奮鼻孔就會變大,我討厭有鞋帶的鞋,我能同時爬兩棵樹,我不擅長說服媽媽給我買玩具……我長大後也許會成為一個超厲害的肌肉男玩具店老闆!」

一本有趣的自我認知圖解,帶孩子一步步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

爺爺去世後留下一本筆記本,裡面描繪了天堂的模樣,在天堂的觀光計劃,下輩子想變成什麼,還有守護家人的方法,請家人幫自己做什麼樣的紀念品……爺爺想像中的天堂是怎樣的呢?



如果天堂真的像爺爺寫的那麼好玩,我就安心了。爺爺雖然去世了,但好像仍然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著,在一邊看著我們,守護著我們。



看完爺爺的筆記本,主人公小男孩也開始興奮地計劃自己去天堂之後的事情,可很快就發現——有很多很多現在就想做的事!


與其死後再做,不如現在就開始吧!


4

《好無聊啊好無聊

什麼是無聊?西瓜蟲會無聊嗎?盤子裡剩下的胡蘿蔔會無聊嗎?世界上第一無聊的遊樂場是什麼樣?



300 個無聊的人聚在一起,會不會變成300倍的無聊?


男孩後來高興地發現:一直想各種無聊的事,還挺有意思的!

「無聊」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當孩子嚷嚷「好無聊」,甚至因此煩躁不安時,我們不妨趁機和他們聊一聊什麼是無聊,為什麼會無聊,引導他們認識並接受自己的情緒,和無聊和平共處。




這套吉竹伸介繪本系列一共有4冊,分別是《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後來呢後來怎麼了》《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好無聊啊好無聊》。前三本是16開(263*211*8mm),《好無聊啊好無聊》開本略大一點點。

封面是無光銅版紙包紙板,覆了UV,非常精美;內文是顏色和質感都是很棒的藝術紙;這系列的書都是專色印刷,用的是特別調配的日本DIC專色油墨,和日文原版書同一個油墨品牌和色號。

這套書《做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和《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是11月出版的,定價分別是59.8元/冊;《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和《好無聊啊好無聊》是8月出版的,定價分別是49.8元/冊。


這套書一共是219.2元(4冊),這次的團購價是129元(4冊)精裝繪本,每本主題不重複,非常推薦的一套書了。



開團日期: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0日(周五)上午7:00至12月23日(周一)晚20:00截止或售完為止大陸地區中通快遞包郵,除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偏遠地區除外。港澳臺地區:不發貨部分地區因特殊原因,可能會有發貨收件延遲情況,急件慎拍可以電子發票。下單備註開票抬頭+納稅人識別號+郵箱地址(確認收貨後,7個工作日左右開具)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店鋪,也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大J小D店鋪。關於付款問題以及團購疑問,可以諮詢店鋪裡的「在線客服」。


相關焦點

  • 日本當紅繪本作家吉竹伸介帶來腦洞大開新作重新定義「正常」
    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日本當下最紅的繪本作家,吉竹伸介以腦洞大開聞名。他日前攜新作《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看得見看不見》在線上與中國讀者見面,引來數十萬粉絲的預約觀看。吉竹伸介在日本的新書首印量達7萬冊,對於繪本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日益冷淡的日本出版界也實屬罕見。
  • 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最新萌作《夏美變變變》來華
    《夏美變變變》,[日]吉竹伸介著,特桃譯,雲南美術出版社2018年6月版創作繪本僅五年,橫掃日本乃至亞洲各大獎項吉竹伸介,百萬級銷量繪本作者,已連續三屆獲得日本最具影響力專業繪本獎各個繪本橫掃日本乃至亞洲各大獎項。他的每一本作品都能即刻在各大社交平臺造成熱門話題,而他從真正開始創作繪本至今只有五年。吉竹伸介出生於1973年,在藝術研究系綜合造型專業畢業後,以插畫家身份活躍於童書插畫、裝飾畫、廣告設計等多個領域。現在他還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 吉竹伸介
    之前安利深見春夫系列得到了很多媽媽的好評,那我們再來一個腦洞大開的作家吧!在物理界,蘋果因牛頓而出名!
  • 書單|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吉竹伸介吉竹伸介,被稱為「日本繪本界新生代神級代表」「國際繪本界頂級流量」……獲獎無數:他本人非常擅長「提問」,事實上,孩子就是用提問的方式認識世界的。這不僅是一本繪本,而是一部關於書的奇思妙想、腦洞全開,是送給所有愛書人的浪漫與治癒。它滿足了人們對書的美好幻想,讀起來毫無壓力,處處會心,讓人平靜。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大人來讀。每一頁都讓人享受其中,跟著一起大開腦洞,不僅僅是閱讀,是一本會讓你更喜愛書的書。
  • 書單 | 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吉竹伸介吉竹伸介,被稱為「日本繪本界新生代神級代表」「國際繪本界頂級流量」……這不僅是一本繪本,而是一部關於書的奇思妙想、腦洞全開,是送給所有愛書人的浪漫與治癒。它滿足了人們對書的美好幻想,讀起來毫無壓力,處處會心,讓人平靜。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大人來讀。每一頁都讓人享受其中,跟著一起大開腦洞,不僅僅是閱讀,是一本會讓你更喜愛書的書。
  • 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的魅力在哪裡?
    在由12萬小讀者評選的「我喜愛的童書」總決選榜單中,吉竹伸介一人佔據了TOP10作品中的4部,成為最受歡迎作家;2013年至今,他5次獲得「MOE繪本書店大獎」冠軍,該獎是日本最具影響力專業繪本獎,也是父母給孩子購買繪本的重要參考。可以說,作為童書作家的吉竹伸介,其關注度之高、國民認可度之廣泛,可比肩村上春樹、東野圭吾這樣的超級作家。
  • 吉竹伸介:做個對孩子說「沒關係」的人
    近日,吉竹伸介的新作《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看得見看不見》新書首發活動舉行,該書的作者吉竹伸介、中文版譯者毛丹青,在日本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三聯生活周刊》主筆陳賽、心理專家汪冰及新經典國際童書集團CEO李昕等一同參與了活動。近日,「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吉竹伸介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圖為吉竹伸介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現場活動。
  • 疫情下依然最受歡迎的國際頂流繪本作家吉竹伸介最新物權教育繪本
    小女孩開始腦洞大開,用橡皮筋可以鍛鍊身體玩遊戲,用橡皮筋可以捆一大堆信,還可以用來捆住全世界的壞人,用橡皮筋可以「嗖——」的一聲把自己發射到想去的任何地方,甚至用橡皮筋擊退外星人拯救地球……翻開這本書前,我可真想不到橡皮筋可以有這麼多神奇的用法聯想,原來思維導圖式的發散思維,可以被這樣應用到圖畫書裡,來展現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實在太有趣了
  • 吉竹伸介新作,了解孩子的物權意識
    《我的橡皮筋不給你》這本繪本,剛好符合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把孩子這個時期的反應刻畫得非常準確,父母看了這本書,也可以更加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這本書是日本作家吉竹伸介的又一作品,中信出版社出版。吉竹伸介擅長從任何家庭都會發生的平凡小事中尋找樂趣,收集我們常常會忽略的小確幸,帶給孩子幽默樂觀積極的力量。
  • 吉竹伸介:告訴孩子世界不是非此即彼
    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的書從2019年開始引入到中國,第一本書《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受到好評,這個故事的導火索僅僅是孩子的一個小疑問——有一天,男孩放學回家看到桌上放著一個蘋果,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這不是蘋果呢?」
  • 吉竹伸介:做個對孩子說「沒關係」的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近日,吉竹伸介的新作《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看得見看不見》新書首發活動舉行,該書的作者吉竹伸介、中文版譯者毛丹青,在日本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三聯生活周刊》主筆陳賽、心理專家汪冰及新經典國際童書集團CEO李昕等一同參與了活動。
  • 「愛心樹」引進日本繪本作家吉竹伸介代表作
    日前,吉竹伸介系列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愛心樹」童書總編輯李昕與旅日作家、譯者毛丹青及悠貝親子圖書館創始人林丹現場交流了對吉竹伸介作品的看法,分享各自的繪本閱讀體驗和感受。     「愛心樹」吉竹伸介系列新書中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於2013年在日本出版,綜合造型專業出身的他從與孩子的相處中得到靈感,以稚拙、生動的繪畫風格將童心、幽默、想像力通過一個小男孩對一個蘋果的觀感、想像充分表達出來,這部繪本作品問世後先後得到「MOE繪本書店大獎」第一名、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美術獎等日本繪本獎項,同時取得良好市場反響
  • 吉竹伸介兩本新作首發預告!今年我們最愛的日本繪本大叔,沒有之一!
    驚喜的是,吉竹伸介的書,最近兩年每一年都有童書社引進,而且每一本都是大熱。 尤其是今年,簡直是「吉竹伸介」年,愛心樹一口氣引進了6本!12萬小學生票選TOP作者吉竹伸介代表作。 ★一本有趣的自我認知圖解,帶孩子一步步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
  • 《看得見看不見》吉竹伸介新作兒童繪本
    《看得見看不見》這本書是作者吉竹伸介又一本關於嚴肅話題的探討,顯示了吉竹伸介的終極關懷,再次回應了一個 哲學問題,正常與異常的邊界在哪裡。地球人在外星探險中遇到三眼星人,這個星球上的人有三隻眼睛。所以原本正常的地球人在這樣的環境裡成為了一種異常,也得到了並不想要的同情與關照。當他遇到後眼天生就看不見的外星人,因為相同,又感到了踏實。
  • 這是蘋果嗎、好無聊……日本繪本屆頂流吉竹伸介代表作推出中文版
    吉竹伸介代表作《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等的中文簡體版書封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這是蘋果嗎?在「這也許不是個蘋果」的想法驅使下,書中的小主人公開始想像它會是什麼:外星人?蘋果房子?吃完會變大的神奇水果?
  • 作者|吉竹伸介——繪本界的幽默大師
    在本期開始之前,我想讓大家想一想一下幾個問題:在挑選繪本時,自己購買的標準會是什麼?是繪本裡要有精美的插圖嗎?或是溫暖人心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有沒有哪一位作家的書只要一出版就會引起你們的好奇心?那麼言歸正傳,今天我要來分享的繪本作家很特別,他是吉竹伸介。
  • 國際繪本界「流量擔當」吉竹伸介系列作品首發,「好無聊」的繪本...
    國際繪本界「流量擔當」吉竹伸介系列作品首發,「好無聊」的繪本為啥這麼有趣?因為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日本著名繪本作家吉竹伸介系列作品,其中一本就叫做《好無聊啊好無聊》。如果你還不知道吉竹伸介是誰,那你可就OUT了。他是當下日本繪本界的「頂級流量擔當」,作品長期霸佔各大書店C位。2013年憑藉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吧》出道,迅速躋身TOP作家行列。
  • 吉竹伸介 | 13本最全作品合集 · 為童心世界代言
    「繪本大師合集」的第三位就來推薦下不止一次CUE到的當紅辣子雞,出道即C位的內向宅男作家,腦洞極其清奇的吉竹伸介!!吉竹伸介,出生於1973年,日本插畫家、繪本作家。筑波大學大學院藝術研究系綜合造型專業。
  • 吉竹伸介:不僅有想像力,還有「人」
    哦,還可以是月亮啊,當然,還有吉竹伸介知名的蘋果。還有挖耳勺、小板凳這樣日常的東西,治療小傷疤的創口貼,隨風飄過的塑膠袋,還有偶遇的嬰兒......想到親人就在這些日常中守護著我們,我們就可以對他們,對自己都放心了吧。死後的世界,很開心,是嗎?這小孩也越看越興奮——簡直開始期待去世了(囧,腦洞爆棚)。可是就這樣了嗎?吉竹伸介就只是描述一個可愛的死後世界?
  • 吉竹伸介丨再一次,我被「不可思議」的他治癒了
    吉竹伸介繪本作家、插畫家。1973 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吉竹伸介因為想當一名製作電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藝人,學了 筑波大學藝術研究科的綜合造型專業。畢業後,他進入一家遊戲公司,為了緩解壓力,常在工作間隙畫插畫,30歲時出版了自己首本插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