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米估算 | 產品面試中的估算問題解法

2021-02-23 網際網路er的早讀課

前言:前段時間在分析大廠產品面試題,發現估算題目出現的概率蠻大。比如估算北京一年出租出去的房子數量,估算一個城市的加油站等,這類問題(Market Sizing)貌似沒有已知條件。查找相關資料後,才知道費米給出了一套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論。費米問題的本質在於將未知問題逐步拆解成已知問題,通過建模和生活經驗給出毛估。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費米估算和如何解決這類Market Sizing估算問題。

大綱:

1.費米估算:起源

2.費米估算的原理
3.如何用費米估算Market Sizing問題

4.案例分析

5.總結

1.費米估算:起源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一次芝加哥大學課堂上,費米問學生。芝加哥市有多少調琴師,學生們一臉茫然。費米提示把這個問題「分解成一些便於操作的小問題,然後鼓起勇氣作猜測和假設」。  

芝加哥有多少居民?可靠的估算是300萬;平均每個家庭有多少人?4人;多少家庭有鋼琴?大概三分之一,那麼全市大約就有25萬架鋼琴;一架鋼琴隔多長時間需要調音?平均5年,那麼芝加哥平均每年有5萬架次的鋼琴需要調音;每個調音師每天能為多少架鋼琴調音?4架;假設他一年工作250天,那麼他每年約為1000架鋼琴調音。由此,費米和學生們推測,芝加哥市大概有50位鋼琴調音師。

事後有人用電話號碼簿加以驗證,實際統計的結果與費米的猜測十分接近。

 

2.費米估算的原理

2.1費米估算的概念

費米估算指的是解決未知結果的估算問題,將複雜的問題拆解成小的、可知結果的部分。將拆解出來的簡單部分賦予實際意義,如果還不能得出結果,那就繼續再拆解,直到拆解後的所有部分問題變成一個常識問題或者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從而將一個未知結果的問題逐步變得清晰。

2.2平均律

在將複雜的問題拆解成小的、可知結果的部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估算,那麼這樣的估算會不會給最終結果帶來很大的誤差呢?

比如前面例子中,費米估算芝加哥有1/3家庭有鋼琴,如果當時估算的是1/4,那結果就會不準確了嗎?

其實在費米估算過程中,我們不是只有一次估算,我們會產生一系列的估算。比如估算芝加哥有1/3家庭有鋼琴,同時也會估算一架鋼琴平均5年調一次音。這些估算有的過高有的過低,相乘之後會相互抵消,回歸到較為準確的平均值。

費米估算不是萬能的,有個很重要的前提,我們的估算值是有實際數據或者生活經驗支撐的。估算值不能偏離實際結果太遠,要從實際結果、常識出發。比如費米在估算芝加哥每個家庭有4個人,換成我們來估算的話,我們不能拍腦袋直接估算芝加哥每個家庭有10個人。

這種脫離實際常識、數據的估算其實是瞎猜,瞎猜怎麼能對呢?

 

3.如何用費米估算Market Sizing問題

最近在分析些產品面試題,發現一些大廠喜歡出這樣的估算題目,比如:

估算杭州每年奶茶店的規模大小?

估算杭州一家奶茶店一天賣多少杯奶茶?

估算杭州有多少家奶茶店?

這類問題稱為Market Sizing問題,有些同學在面試時碰到這類問題,如果沒有提前了解這類題型,難以找到比較好的回答思路。

這類Market Sizing題型正好可以通過費米估算的法則來解決,將未知的數逐步拆解成已知的部分,從而將一個未知結果的問題逐步變得清晰。

Market Sizing問題在運用費米估算時,主要是通過需求端、供給端兩個角度切入將問題拆解。這兩個角度可以解決80%的Market Sizing問題,當然有些不涉及商品的規模、數量的問題,這兩個角度可能解決不了。

那就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數學分析,列出公式,從而拆解。

費米估算步驟:

分析是需求端問題還是供給端問題,或者兩個角度都不是對問題進行拆解時,我們提倡按照不重不漏(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ed)的原則 ,將問題層層拆解成子問題,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在對問題進行拆解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兩個問題。1、避免把未知數拆解成新的未知數,而應該使得拆解後的元素變得可解決
舉個例子,在「估算杭州一家奶茶店一天賣多少杯奶茶?」中,我們從需求端出發,先是估算杭州常住人口為1000萬,接著估算每天喝奶茶的人=常住人口*滲透率,假設滲透率是1%,估出每天喝奶茶的人是10萬,每人每天喝一杯。然後估算杭州有1000家奶茶店,最終得出每家奶茶店一天賣100杯奶茶。
問題來了,我們剛剛拆解杭州奶茶店這個元素,我們估算是1000家,其實這是個特別關鍵的值。這個值直接影響到了每家奶茶店平均賣多少杯奶茶。但杭州有多少家奶茶店這個值其實也是個未知數(並不能通過常識或者數據得知,別跟我說去百度一下)。從一個未知數繼續推出一系列未知數,這樣無法得出最終結果。所以拆解後的元素不能還是未知數,如果還是未知數則需要繼續拆解,使得拆解後的元素變得可解決。2、對拆解後的部分賦予數值時,避免改變數值真實範圍不改變數值真實範圍指的是在賦予計算公式中各元素以實際意義的時候,不擴大或者縮小範圍,按照數據或者經驗來賦予較為準確的範圍。前文也談論到,比如費米在估算芝加哥每個家庭有4個人,換成我們來估算的話,我們不能拍腦袋直接估算芝加哥每個家庭有10個人。我們的估算值應該是有實際數據或者生活經驗支撐的。在面試的時候碰到這類估算問題,千萬別直接說可以百度查找等這類回答,或者轉牛角尖死磕某一數據的準確性。面試官通過這類題目考察的其實是面試者的分析方法和邏輯,對於問題拆解的邊界考慮,答案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個思考過程才是面試官想要的。
Q:問的是杭州每年奶茶店的規模大小,規模大小具體指的是什麼?Q:奶茶店的銷售額是指僅僅銷售奶茶的收入,還是包括奶茶店裡別的飲料和麵包等食品?
A:奶茶店的銷售額指的是所有飲品(不統計麵包這類食品)4.1.2分析是需求端問題還是供給端問題,或者兩個角度都不是這個問題問的是杭州每年奶茶店的規模,是一個地域的市場規模,這類問題一般可從需求端(消費者)切入,因為杭州常住人口是一個可知的數字。初步判定可從需求端出發。杭州每年奶茶店的規模大小=杭州常住人口*滲透率*50*飲品單價*每人每周續購杯數杭州常住人口:杭州常住人口數是已知的,這屬於常識,目前是1000萬左右。滲透率:滲透率指的是有多少比例的人會選擇喝奶茶,這個比例需要我們估算。估算的時候要避免改變數值真實範圍,不能估算的太離譜。這裡主要是考察邊界問題,我們在回答的時候可以說通過樣本估算。比如我隨機選擇100位朋友,看100位朋友中有多少人是符合條件的,從而估算出滲透率。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問題,不同年齡段的人喝奶茶的頻率是不一樣的。根據生活經驗,年輕人喝奶茶次數會比中年人喝老年人高,所以我們可以通過MECE法則將杭州常住人口分為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計算公式依然沒有變,最終相加各類型的規模大小即可。飲品單價:根據我們的生活常識,蜜雪冰城的奶茶均價8元,喜茶的奶茶均價在30元一杯。所以飲品單價我們可取15元一杯。=(150*0.1*15*1*52)+(300*0.4*15*1.5*52)+(400*0.1*15*0.5*52)+(150*0.05*15*0.5*52)=170625萬4.2.2分析是需求端問題還是供給端問題,或者兩個角度都不是這個問題如果也從需求端出發,會發現很難拆解出有意義的元素,因為店裡的顧客人流是不確定。所以一般這種要從供給端出發,看奶茶店能提供多少杯奶茶。因為一般情況下,供給需求是平衡的。杭州一家奶茶店一天賣出奶茶杯數=工作時長*一窗口每小時賣出多少杯*售賣窗口
工作時長: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共12小時,已知數一窗口每小時賣出多少杯:以天為單位,存在高峰和低峰期。根據生活經驗,估算高峰期為12-14點和18-21點,低峰期為9-12點和14-18點。同時根據生活經驗,製作一杯奶茶需要3分鐘,高峰期一窗口每小時賣出15杯,低峰期一窗口每小時賣出5杯。售賣窗口:預估一個奶茶店有售賣窗口(製作機器)有3個。面試的時候碰上這類問題,可以從上面總結的四個步驟來分析:
2.分析是需求端問題還是供給端問題,或者兩個角度都不是面試官考察點不會是我們最終的答案準不準確,而是看我們對問題進行拆解時合不合理,看我們能不能對我們的估算給出合理的解釋。這類題型不必太在意細節和糾結於數字的精準度。當然啦,如果是面試時第一次碰到這類問題還是很難快速找到思路,所以日常的時候可以刻意分析下這類題型,學會費米估算對我們來說受益匪淺。
費米估算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通過拆解未知並利用身邊的信息來求解出結果。費米估算也給到了我一些啟發,即便有些事情看上去無法確定,但可以通過分析拆解,逐步逼近結果。面對不確定性,我們不應停滯不前,而是要懂得抓住身邊有價值信息,快速決策。

來源 |蘇Eddies(ID:suEDDIETCT)

作者 | 槽值小妹;編輯 | 放開那芒果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焦點

  • 費米估算|產品面試中的估算問題解法
    費米估算可以解決產品面試中的估算問題。本文介紹了費米估算的起源、原理、方法和案例,與大家分享!前言:前段時間在分析大廠產品面試題,發現估算題目出現的概率蠻大。比如估算北京一年出租出去的房子數量,估算一個城市的加油站等,這類問題(Market Sizing)貌似沒有已知條件。
  • 思維模型系列12——費米估算
    網上流傳著各種各樣大公司的面試題,其中有一類是這樣的:估算一下北京有多少家加油站?請問中國人一年吃多少煎餅果子?
  • 產品面試系列:如何回答估算問題?
    本文是產品面試系列第三篇。產品面試系列文章旨在通過結構化思維和具體案例解決你在面試中遇到的問題。在產品經理的面試過程中,除了產品設計和產品改進問題,最常見的問題還有估算問題,例如:請估計上海有多少加油站請估計學校中秋節可以賣出多少月餅請估計一個房間裡可以裝下多少桌球面試官通過提出估算的問題,以評估你的量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新技能Get:面試中常見的「費米估算」要怎麼破?
    在面試中,Fermi Problem往往能間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你是否有在面試中遇到過這樣的奇怪問題?…在產品和市場的面試或者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對於對某項指標的估算問題。有些是對某個市場的估算,有些是對行業未來預測。需要被考察者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資源的情況下,對問題進行分析,最終得出一個經得起推敲的答案。這類問題英文稱之為Fermi problem。
  • 有趣有用數學(初中)——費米估算
    最先發出歡呼聲的,是義大利裔美國物理學家恩裡克·費米。在爆炸之前,費米就從筆記本上撕下一張紙,再撕成碎片。當他感到第一陣震波時,便把碎片舉過頭頂,然後鬆開手。碎紙片紛紛揚揚地落在他身後大約2.5碼(約22米)處。經過一陣心算,費米宣布,這顆原子彈的能量相當於1萬噸TNT炸藥。複雜的儀器經過幾個星期對震波的速度和壓力的分析之後,證實了費米即時的計算正確無誤。
  • 產品面試系列:你如何估算Google AdSense產生的收入?
    產品面試系列文章旨在通過結構化思維和具體案例解決你在面試中遇到的問題。本文結合案例,分享了回答預估問題的思路和具體步驟。在我們產品面試系列的文章裡, 我們系統的討論了如何回答產品面試時的估算問題。下面我們試圖探討下這個估算的問題怎麼進行計算。一、面試官在考察什麼?面試官主要考察你的以下能力:在解釋你的估算方法時,你是否條理分明,邏輯清楚?你進行計算時,是否會讓面試官理解你的意圖?
  • 產品經理面試策略:針對問數量、估算的「面試問題」如何進行思考和...
    產品經理面試時,面試官總會提出些「刁鑽」的問題,讓你無從下手;面試官出這類題的目的是什麼?面對這類問題應該如何思考和回答呢?在產品經理面試中,是否有曾遇見比較奇葩、無從下手的問題,類似如下的:深圳有多少個學校?
  • 三年級數學易錯題型 估算問題
    三年級的數學易錯題型喵喵君已經為大家分享了很多期了,並且也分享了各種不同易錯題型的解法。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掌握呢。今天,喵喵君將繼續為小朋友們分享三年級數學易錯題型中的估算問題。小朋友們肯定會問:估算是什麼?在數學上,估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課程在數學題中估算能為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
  • 費米估計學習筆記
    一個經典而又老套的問題,這個問題時常被拿出來作為引入費米問題的案例,也作為本篇文章的開篇案例一次芝加哥大學課堂上,費米問學生,芝加哥市有多少調琴師?學生們一臉茫然。費米提示把這個問題「分解成一些便於操作的小問題,然後作猜測和假設」。拆解:芝加哥有多少居民?可靠的估算是300萬;平均每個家庭有多少人?4人;多少家庭有鋼琴?
  • market size 估算的一類問題應該怎麼思考?
    作者:知乎用戶 曲凱你所在的城市有多少家理髮店?怎麼估算一個城市內加油站的數量?你所在國家的人平均一天用鍵盤打字的時間有多長?甚至,知乎有多少個註冊用戶?這些問題就是諮詢行業內常說的Market Sizing的問題,這類面試題目在諮詢行業內是必考的,在其他行業比如金融、網際網路等領域也是經常遇到的。
  • 面試題解析:如何估算煎餅攤大媽一個月的收入?
    秋風乍起,銀杏黃了,楓葉紅了,一年一度的秋招季又到了,大家開始瘋狂的投簡歷、為了面試馬不停蹄的在全國各地來回奔波。回想自己以前春、秋招面試的場景,如今也歷歷在目。近幾年在求職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各大公司的面試題目越來越有深度,考察的範圍越來越廣。
  • ,這種坑爹面試題怎麼答?了解費米問題
    在很多招聘需要具備一定數據分析能力的職位的面試中,考官都喜歡問應聘者這樣的一些問題:「估算一下全國有多少寵物醫生?」「估算你所在的城市,每天產生多少噸垃圾?」「估算此時此刻的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開車?」……這種看似無釐頭的問題,其實卻是在考察應聘者的一些基本數據思維。如果應聘者胡亂猜一個數字,或者只是憑不成體系的感性分析,通過比較簡單的一個估算過程,給出一個數字,那麼他就可以去準備下一場面試了。
  • AI產品經理必備思維方法——費米推論
    機器的本質是代碼,代碼的核心是算法,機器有機器算法,AI產品經理也必須有產品經理該有的算法,或者提升自己機器商的算法。什麼是費米推理,首先先思考一個問題,北京市有多少加油站?經過初步估算, 費米宣布這顆原子彈的能量為1萬噸TNT當量。後來,相關專家經過幾個星期的分析研究,證實了費米當時現場估計的準確性。費米解答問題的方式是推理思維,估算只是方法,對問題分解是推理的必然過程。這個思維過程就是——哪些真實存在的因素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
  • 面試官:「上海有多少扇窗戶?」,3個步驟,回答HR的「估算題」
    (谷歌)請估算今年全國通過網絡參加考研培訓的人數?(網易)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有點無釐頭,甚至有些刁難人的味道,有的問題還被一些影視劇拿去當做段子調侃。然而,儘管如此,估算題還是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在各種面試場合中。
  • 解題 012 | 請估算一個城市的計程車數量
    在產品經理的面試中,估算問題非常常見,如果你想把所有答案都背下來,或是你的知識儲備足以讓你在5秒鐘之內說出正確答案,算你單純。
  • 說說估算(二)——誤差、計算複雜性與估算的評價
    這就涉及到對估算的評價的問題。簡單的說,評價估算,主要不是用「對」與「不對」來評價,而是以「好」與「不好」來評價。評價一個估算好還是不好,通常有兩個維度。一個維度叫計算複雜程度,另一個維度的精確程度。這裡說說精確程度,精確程度就是誤差大小。誤差有多種,慢慢說來: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通常要對實際問題進行簡化,進行抽象,簡化與抽象後的問題,總是對實際問題的近似。
  • 做好軟體項目估算的實用技巧
    軟體項目是指軟體開發的完整過程,從需求收集到測試和維護,按照執行方法在規定時限內開展,實現預期的軟體產品。軟體項目管理對於結合用戶需求、預算限制和時間限制必不可少。軟體項目估算包括範圍規劃和項目估算。項目經理可以使用廣泛認可的技巧對所列因素進行估算。這種技巧假定軟體是各種組合的產物。規模估算主要有兩種模型:① 代碼行數估算,對軟體產品中代碼的行數進行估算。② 功能點估算,對軟體產品中功能點的數量進行估算。
  • 費米問題,理科生的腦筋急轉彎
    估算對計算能力的要求最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足以應付),其次是知識儲備,而對知識運用的能力要求最高——如何用簡單的常識去解釋看上去八桿子打不著的現象。這一點知識遷移就猶如文章裡一則巧妙的比喻,頗值得玩味,比如在剛才那個估算樹葉數目的例子裡,光合作用的運用,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估算領域,最有名人物的是物理學家費米。
  • 三年級數學:用「估算解決問題」你學會了嗎?
    估算時方法不同,估算的結果也會不同。估算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同時,選擇數據的精度不同,結果也會不同。但在這些方法中會有某一種估算方法,對於解決這個問題更具合理性。在用「估算」解決問題時,應注意什麼問題呢?我們以下面的解決問題題目分析一下:1、一臺複印機每分鐘能複印48頁紙。要複印一份265頁的書稿,5分鐘能複印完嗎?
  • 為何成熟團隊都已放棄點數估算?
    組織觀察對估算行為有反作用放棄點數估算,不止在於上面案例中提到的原因。類似量子力學的觀察者效應,組織對估算的觀察會影響到估算者的行為。這是定義估算體系時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也是我們反對用點數來進行估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