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事事
定稿:貝貝豆
其實看似純真的孩子們,身上也都藏著一些「虛榮心」和「攀比心」,當他們接觸到複雜的「環境刺激」後,藏在內心深處的虛榮和攀比就會一個個地「冒出頭」來,使得他們開始在同伴面前互相炫耀吹噓。
「我們家最有錢!」「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大房子裡!」「我吃的零食都是進口的!」小孩子們的表達方式總是淺顯而直白,不加修飾的交流方式讓他們更童言無忌,可當這種虛榮被放大時,或許就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了。
幼兒園女童因Gucci書包被孤立,格格不入的並非孩子,而是家長
李先生(化名)是一名上市公司的高管,同時他也是一名單親爸爸。在與前妻和平分手後,他便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但是李先生最後還是給孩子選擇了一所普通的幼兒園上學。
用李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我不希望孩子因為單親家庭而受到過多關注,所以想要刻意低調一點。」
可是李先生的一片良苦用心,最後卻因為一個書包付之東流。
當天李先生送女兒去上學,慌亂中拿錯了孩子的書包,等到上課需要拿出課本時,女兒這才有所發現,隨即告訴了老師。
老師瞥了一眼女兒的書包後,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複雜,原來李先生拿錯的其實是一款限量版的Gucci雙肩背包,價值上萬元。
隨後老師在家長群裡@了李先生,並且拍下了孩子書包的照片。
李先生這才發現自己拿錯了,於是趕緊抽空又把孩子的書包送去了學校,本以為這件事這樣就算了,可是一周以後孩子卻哭著回了家。
原來老師發在家長群裡的照片引發了其他家長的關注,家長們暗自議論並且告訴自家孩子離李先生的女兒遠一點,「人家是有錢人,一個書包就上萬,咱們給碰壞了可賠不起,還是離得遠點安全!」
就這樣李先生的女兒被孤立了,沒有同學願意和她玩,甚至在背後還會故意指指點點,最後連老師都有些抱怨地說道:「上學背奢侈品,這不是給我們老師增加看管負擔嘛!真沒必要炫富!」
看著女兒這麼小就遇到了老師同學的冷暴力,李先生心疼極了,可是對此又束手無策。
天性純良的孩子們變物質了?格格不入的並非孩子,是家長的妒富心
其實李先生女兒之所以遭遇冷暴力,和幼兒園的孩子們完全無關,只不過是家長和老師的「默許」和「慫恿」才導致這一幕出現。
畢竟孩子們天性是純良的,他們也不會知道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包包有多值錢,更不會因為這個拒絕交友,而當家長和老師們,有意無意的傳遞一些「金錢」信號後,孩子們就很容易錯誤理解,從而才造成了「孤立現象」的發生。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都有這種「妒富心」,這種表現也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1)家長的妒富心妨礙了孩子的價值觀發展
對於小朋友們而言,他們身上的價值觀是在生活環境中逐漸學習和積累的,這其中家長們的價值觀對此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
當家長們身上有著明顯的妒富心時,「看不得他人過得比自己好」的心理就會漸漸的影響到孩子。
孩子們缺少對自身嫉妒心理的把控,這就很容易導致他們的價值觀形成發生偏差。
2)家長的妒富心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認知
當孩子受到家長的嫉妒心影響改變了對於同伴最簡單直白的看法之後,孩子的社交認知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孩子會遠離家庭條件好的同伴,甚至還會故意地歧視他們,這種不健康的社交認知不僅會妨礙孩子們對於友情的獲得,還會影響孩子們對於社交中對自我的看法。
3)家長的妒富心讓孩子更注重物質攀比
在孩子的成長中,擁有適度的攀比心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發展歷程,只要將攀比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對於孩子的言行其實是會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可是當家長們被妒富心所裹挾時,孩子們身上的攀比心就只會成為注重物質攀比的驅動力。
不想孩子因「家境」而被冷待,不論窮富,都不如裝「中庸」穩妥
1)給孩子最好的,不如給孩子真正需要的
很多家長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本能地希望能夠給予孩子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但是當孩子身處於集體環境中時,這種給孩子最好的心理卻有可能將孩子置身於被過度關注的狀態之中。那麼此時最好的就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集體生活中,孩子們需要的是和同伴們打成一片,這並非是「最好的物質滿足」。
2)不要讓孩子的行為處事過早地被物質所侵染
不管家庭條件是好是壞,家長們應該考慮的是能否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且沒有心理負擔。
如果擔心昂貴的衣物會被弄髒,而不敢去嬉戲玩耍,那麼此時的物質滿足反倒成了束縛孩子獲得快樂的妨礙,相比之下,隨性、實用的日常搭配反而是更適合孩子的。
3)不要讓孩子過於「不同」
當孩子融入集體之中時,過於不同的特質反而讓他們容易陷入格格不入的社交窘境之中。
聰明的父母為了能夠幫助孩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他們會更加明白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和其他人差不多的樣子。
撇開外在上的明顯差異,孩子們所能獲得的是更加相對公平的社交對待。
總結
孩子們對於金錢的認知遠不如大人深刻,在對於孩子金錢觀、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父母們要懂得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概念上的引導。
這其中父母自身擁有端正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物質攀比只會帶給孩子短時間內的心理滿足以及更長久的困惑。
少一點妒富心的家長更加能夠培養出擁有平常心的孩子。大家對於家長們自身存在的妒富心理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