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出國留學已經成了一種潮流,許多家長認為讓孩子出國留學可以為他們增值。因此就算孩子沒有考上國外大學,父母也願意出錢讓他們出去鍍一鍍金。
這樣,等孩子留學回來之後,就會有一個「留學」的背景,不管是找工作或者跟別人合作都更有優勢。
前兩年有一則新聞:杭州一對父母賣掉了房子,讓孩子小林出國留學。小林在國外學了6年,花掉了200萬,回國之後的月薪卻只有2000塊。
父母賣掉的杭州房子,現在的估值已經遠超當初。而孩子在外面花費了巨資,回來之後,底薪卻只有2000元,怎麼看都是不划算的「買賣」。
所以,不少人統計了每年中國有多少留學生,其中幾乎80%的人最後都回國就業,而多數留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理想。
不過當我們仔細分析這個新聞的時候,會發現並非留學生在中國不吃香,而是能力不行的留學生在中國不吃香:
新聞裡的杭州女生小林,在選擇留學專業時選擇了金融這個行業,在大三那一年掛科,並且錯過了掛科需要去的聽證會,所以被退學。
當時她在國外的花費已經超過了100萬,為了不讓這些費用白白浪費,就轉到了另外一家稍差的學校就讀。
但是等回國之後,卻發現國內對留學經歷不再感冒,公司覺得小林沒有工作經驗,也缺乏出眾的工作能力,所以只能提供底薪2000的工作。
不少留學生憤憤不平:自己在國外花費了大價錢辛苦去深造,但回學後的這點工資也太少了吧。
難道留學真的就沒什麼用處了嗎?
當然不是,有留學經驗是一方面,有留學的學歷是一方面,能力是另一面,這三個方面並不能劃等號。
有網友說:自己的朋友在國外留學一年,一起玩、一起學習的都是國內的留學生人,最基本用來溝通的英語都沒學會,更不要說專業知識了,回國後因為能力不行,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不到兩個月就被開除了。
還有人說,自己有個同事是在澳洲知名的大學學習,中途放假時又去選修了另一門課程,非常努力。結果還沒畢業就在國外收到了offer,現在生活得很好。
從這些例子,能看出並非留學生貶值,而是現在的留學生能力良莠不齊,公司的目的是招收優秀的人才,而不是有留學經驗的人。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行,考不上好的大學也沒關係,多花點錢讓他們去國外混幾年,回來之後就有了留學經驗,工資也不會差。
然而現實卻不像父母想的那樣美,孩子在國外留學,許多語言都過不了關,而且在異國他鄉沒有堅定的學習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很容易放鬆自己,在回國之後毫無優勢。
留學是一件好事,能讓孩子開闊眼界,得到好的教育。是有個前提,就是你的孩子很優秀,非常努力,也懂得讓自己如何更加優秀。
如果孩子本身就學習不好,本身貪玩,沒有什麼上進心,那麼父母就要根據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孩子自身的情況,考慮清楚,到底要不要送他們出國深造了。
畢竟,留學生回國後成為優秀人才的很多,回國後月薪2000的也不止小林同學一個。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考慮讓孩子出國留學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