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杭州一個女生小林,父母賣房給她在國外留學,在選擇留學專業的時候選擇了金融行業,在大三那一年掛科,並錯過了掛科必須要去的聽證會,於是被退學。
當時小林在國外花費已經超過一百萬,為了不讓這段「留學經歷」白費,就轉到另一家稍微差一些的學校就讀畢業,結果又多花了一百萬,算下來200多萬花銷。
然而等回國後,她卻發現國內對留學經驗不再「感冒」,留學生身份貶值了。而且面試官認為小林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過硬的工作能力,公司能接受的就只有底薪2000元的工資。
這是不是很讓人驚訝?是不是很尷尬?之前在國內,小林高中是在杭州某重點中學讀書,成績中等,想必考進一本還是很有把握的。但是,她父母認為與其進國內一所普通大學,還不如直接留學拿一張國外名校的大學畢業證。
就這樣,小林父母給孩子辦理出國留學手續,小林最初成功申請就讀的是澳洲莫納什大學,這所學校歷史排名甚至一度高於北大清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莫納什的學位在澳洲是很出名的,學生的認可度非常高,在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定知名度。而她讀的金融專業嚴苛的掛科率據說能達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所以,對於小林的父母來說,選擇留學世界名校的名專業,不失為一個提升未來就業競爭力的選擇。但是,這樣一所學校其實國內很多單位並不知道,也未必認可。
這些年,小林的留學花費都是父母賣房子的錢,這種賣房為了孩子留學的做法真的好嗎?本來小林的父母並不富裕,賣了房子給孩子讀書,最想到是這種結局。
小林回國後找工作,沒想到大家並不在意她的留學生身份,再說,學校也沒怎麼聽說,很多單位不認可,最後找到了一個月薪2000的工作。
通過這個故事不難發現,今天還是有不少父母迷信留學,以為孩子只要能混個留學生身份回國找工作無憂。其實,很多人花了錢不說,孩子最後因為自理能力差等因素,在國外還學壞了。
賣房留學如同賣房炒股,風險極大,我們佩服父母的韌勁,但是教育不是這麼做的,了解清楚,不盲從,有自己的清醒的認識,孩子的歸宿才會更好,莫把孩子的大好前途葬送在無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