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上百萬出國留學,回國月薪幾千」, 這個投資值嗎?

2020-12-11 掌上教育專家

杭州的小林(化名),父母賣房送她出國留學,6年間共花費180多萬,澳洲某大學金融碩士畢業的她,歸國被開的底薪才2000元。

《重慶晚報》報導,成都的張女士花費百萬送女兒到澳大利亞上大學,回國後女兒卻要當按摩技師,氣壞了張女士。

此前也有媒體報導,一女學生留學芬蘭花了40多萬元,回國後只期待能找到月薪1500元的工作。

英國某大學廣告學碩士畢業的郭雯,每年在國外需要花費20多萬,回國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期望薪資從8千降到了3千。

類似的報導不勝枚舉,曾經作為精英象徵的「海歸」,現在逐漸成為了「海待」,原先吃香的留學生這幾年不吃香了。某機構發布的2017年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44.8%的海歸初次就業月薪低於6千,月薪超過1萬元的海歸不足兩成,且有68.9%的海歸回國工資遠低於期望工資。

國外校園

如果教育是一種投資,自費留學這樣投資顯然是不划算的,動不動就是上百萬的學費,這與幾千塊月薪之間的差距,是那麼的明顯。

然而,中國的留學熱潮仍然只增不減。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長都有能力也意願將孩子送出國。以2016年為例,出國留學人54.45萬,其中自費留學49.82萬人,佔出國留學總人數的91.49%。

遙想100多年前,國人公派都不願意出國留學。1872-1875年的120名留美幼童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最早的留學生了(每年30人),1971年為湊足第一批30名留學生,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在上海設立預科學校進行篩選,尷尬的是,就沒幾個人報名,只能回鄉動員親友支持留學。最終,預科學校收到了100多人的報名,其中七成來自廣東,而來自廣東的人中,大半來自香山縣(容閎老家)。近代第一批留學生回國後,逐漸成為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人物,電報業、礦業的開山鼻祖,民國第一位總理、清華第一任校長、工程師詹天佑等等。

最早的留學生

1978年,新中國向美國派出了第一批52名留學生,翻開了現代出國留學的新篇章。至今為止,出國留學規模不斷擴大,各類留學生總數達到了400多萬,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輸出國之一。

為什麼熱衷出國?

一方面國外的教育水平相對較高。以博士為例,「海龜」博士相比「土鱉」博士更容易找到一個好平臺的工作。

「一流高校聘請「海龜」博士,二三流高校聘請一流高校博士,這已經最近幾年的普遍態勢。」

海外求學經歷就像給自己的文憑鍍了金,無論是進一流大學任教做科研,還是評職稱發論文,海外留學經歷都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或許都很難改變。

留學生們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海外留學的「回報率」很高,同時國內中小學教育競爭激烈、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對於有一定收入水平的家庭,送孩子出國留學,似乎是對國內教育缺失自信後的另一種選擇。隨著出國留學規模的增加,留學的「回報率」將不斷下降,前文中的例子便是最好的體現。

為什麼留學生「貶值」?

出國留學規模規模連年增長,不僅有利於中國文化向世界的傳播,也有利於推進國內大學的改革與發展。但是,對於個人來說,隨著留學生規模的增加,原先吃香的留學生這幾年不吃香了,就如前文的案例一樣,自費出國留學動不動就是上百萬的學費,很多人回國月薪並不高。究其原因:

一是國外大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相比天馬行空的思維和想法,對於「桀驁不馴」的留學生與「奉命執行任何事物」的國內大學畢業生,中國企業的老闆們更喜歡中國學生的執行力。引用《任正非正傳》書中一個最近不知道怎麼就火了的故事:一北大畢業生,剛到華為時,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原以為能夠得到老闆的重視,但結果任正非批覆:「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無獨有偶,馬雲也曾在公司內部郵件中說到(大概意思):剛來不到一年就給公司寫戰略報告、發展大計,就請離開。其實,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學歷固然重要,但能力是基礎,態度是一切,價值觀是根本。

二是各國教育機制、性質存在一定差異,有很多國外學歷學位很難被認可,同時,前幾年國外學歷認證存在一些漏洞,很多「濫竽充數」的留學生獲得認證,國外留學生的能力與學歷不匹配,導致很多企業在招聘留學生時會認真對待。

三是留學生中碩博研究生比重僅為35.51%,國內真正看中的還是世界名校的博士畢業生,這個比重很低,相當大一批留學生並非名校。

留學生

在蠢蠢欲動的留學浪潮下,「花費上百萬出國留學,回國底薪只有2000」是那麼的刺眼,但這也給越來越多的想要送孩子出國「鍍金」的家長們敲了一聲警鐘。

然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固然沒錯,但哪個階段適合出國、去哪個國家、哪個大學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家長們去思考。自費留學也需要慎重,就好比投資,投入與收益不成比例時,是否值得。

最後,留學生的安全事件也隨著留學生規模的增加而日趨增多,留學安全也需要我們去重視!

相關焦點

  • 花百萬留學回國月薪4000,28歲海歸擺攤還債,自嘲不如普通大學生
    前陣子有28歲海歸女碩士,幾年留學花費100W+,回國月薪4K,晚上擺地攤還錢可沒想到轉正後,實際收入水平和自己的預期遠不成正比,月薪到手4000元。算算自己7年耗費近100萬學雜費,還有接近30萬是借的親戚朋友的,到現在還沒有還上,她覺得很對不起父母。「奔波於兩點一線,擠著地鐵上下班,領著幾千塊的薪水,晚上擺個地攤掙點外快還債,我和同齡人沒什麼差別。」小宋自嘲著自己的工作現狀。
  • 留學生哭訴:花幾百萬留學,回國後月薪幾千塊,何時才能回本?
    如今出國留學的盆友是越來越多了。留學需要大量的錢,這毋庸置疑。許多人覺得值,可漸漸也有人認為大把的錢砸出去根本不划算。上百萬花出去了,何時才能「回本」呢?近日,主頁君看到了這樣一篇報導,標題起得就很嚇人——留美學生講述經歷:花400萬留學 回本不知何年文章講述了一個在美國留學的男生吳凱。
  • 賣房留學,6年花費200萬,回國月薪只給2000元,留學還有用嗎?
    杭州一個女生小林,父母賣房給她在國外留學,在選擇留學專業的時候選擇了金融行業,在大三那一年掛科,並錯過了掛科必須要去的聽證會,於是被退學。當時小林在國外花費已經超過一百萬,為了不讓這段「留學經歷」白費,就轉到另一家稍微差一些的學校就讀畢業,結果又多花了一百萬,算下來200多萬花銷。
  • 花幾十萬出國留學值不值?聽聽留學生們怎麼說
    留學費用高昂到底值不值?聽聽從海南走出去的留學生咋說  花幾十萬出國留學,海歸月薪幾千元  他們卻說,這錢花得值!「因為當地的生活成本比較高,而我讀的專業又比較費錢,所以我的留學成本相對偏高。」  小芬認為,花錢出國留學,沒有值不值得這一說,「出國留學只是一種選擇,有這麼一個機會,而且父母也支持,我會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爭取日後回國能有所貢獻。」
  • 留學「致貧」:花一兩百萬去留學,回國只拿一兩千月薪
    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毫無目的的出國留學加上不加規劃的投入,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如果像開頭幾位一樣,在家境不好的情況下拿出老底來支持留學,那麼從回報率的角度看,說是致貧也是不為過的。 有兩個例子可供參考: 「杭州女孩小林家裡賣掉了唯一一套房子供她去澳洲留學,6年花費近200萬。
  • 出國留學一年50萬,回國月薪5千,父母賣房送孩子留學值不值?
    這個話題其實是一個很老的話題了,但今天我們還是要再提一下。畢竟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留學,母的也無非是希望孩子出國鍍金,回來以後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會更有優勢。但儘管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國留學的費用依然是很多中產家庭不小的開支。
  • 鄭州女孩40萬留學芬蘭 回國期待月薪僅為1500元
    (原標題:鄭州女孩40萬留學芬蘭 回國後期待月薪僅為1500元)
  • 留學花費100W+,月薪4K,晚上擺地攤還債,28歲海歸女:我太難了
    100W+,回國月薪4K,晚上擺地攤還錢宋靜今年28歲,是個土生土長的青島姑娘。可沒想到轉正後,實際收入水平和自己的預期遠不成正比,月薪到手4000元。算算自己7年耗費近100萬學雜費,還有接近30萬是借的親戚朋友的,到現在還沒有還上,她覺得很對不起父母。「奔波於兩點一線,擠著地鐵上下班,領著幾千塊的薪水,晚上擺個地攤掙點外快還債,我和同齡人沒什麼差別。」小宋自嘲著自己的工作現狀。
  • 父母賣房供孩子留學,花200萬回國月薪2千,留學淪為學渣出路?
    讓孩子出國留學已經成了一種潮流,許多家長認為讓孩子出國留學可以為他們增值。因此就算孩子沒有考上國外大學,父母也願意出錢讓他們出去鍍一鍍金。這樣,等孩子留學回來之後,就會有一個「留學」的背景,不管是找工作或者跟別人合作都更有優勢。
  • 在美國留學兩年花費100萬,回國就業值不值
    在美國留學兩年花費100萬,回國就業值不值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美國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在當地就業非常困難,再加上川普政府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驅趕中國留學生,使得今年在美國畢業的留學生的就業是雪上加霜。在美國就業難,他們不得不考慮回國工作,在美國讀碩士研究生2年花費超過100萬,值嗎?建於1754年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的哥倫比亞大學為例:往年畢業典禮非常隆重。在廣場上,人山人海,畢業生排隊和院長、校長握手,當校長把授予學位的卷宗遞給學生,學生們大聲歡呼畢業了!
  • 出國留學,這些大學認可度高!世界100-200名的大學值得去讀嗎?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出國留學,哪些大學認可度高?世界100-200名的大學值得去讀嗎?而且,目前每年出國留學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五六十萬,且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過幾年會回國就業的,所以,留學本身已經並不稀罕,海歸也比較常見。
  • 留學要涼?留學花光幾百萬,回國月薪只有2000,海歸現狀堪憂
    現在相比於直接出國留學,中外合作大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緩衝」時間,也為那些有留學打算的學生營造了與「預備營」相似的適應環境。​而且事實證明,海歸的日子也愈發艱難,英國排名前十的名校畢業的碩士月薪比期望值大打折扣,澳洲留學六年之久
  • 杭州父母賣房供娃留學,花200w回國月薪2k,留學真的靠譜嗎
    讓孩子留學,已經成了一個風潮,父母認為讓孩子出國留學可以讓孩子「增值」,所以就算孩子沒有考上國外的大學,很多父母也願意出錢讓孩子去國外「鍍一層金」。這樣等孩子回來之後,有了一個「留學」背景,無論在找工作還是在跟人談合作,都會更有優勢。
  • 中國每年20萬留學生月薪不足6000元,出國留學真的值得?
    但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出國留學已不再是難以支付的事情,留學生海歸越來越多的今天,早已不是當年一「龜」值千金的時代,而留學神回國就業有時候似乎還抵不上一個稍有經驗的本科生,那麼現在出國留學還值得嗎?一.國內海歸越來越多根據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留學生就業創業報告》(後面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各種出國留學的人數已經高達519.49萬人,其中,313萬人會選擇在國外完成學業之後回國發展。
  • 花費百萬出國留學,為什麼回國後薪資這麼低?這五點你需要考慮!
    自己或者自己家的孩子出國留學回國後,找的工作薪資待遇比較低。有的孩子的薪資在北京,底薪只有6、7千元左右。在花費上百萬元出國留學後,卻拿著每個月6、7千的薪資,心理非常不平衡(當然事無絕對,並不是所有留學回國後的學生都是這樣,但是留學回國後低薪資的人至少要佔8成左右)。關於「留學生回國後薪資不高」這個問題。我也與家長們聊過很多。
  • 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八成月薪不到一萬
    改革開放至2013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305.86萬人,有72.38%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
  • 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留學生八成月薪不到一萬
    改革開放至2013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305.86萬人,有72.38%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
  • 留學花費100W+,現月薪4K,晚上擺地攤還債,28歲海歸:我太難了
    現在很多初高中的孩子就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留學之路了,覺得在大學畢業後可以出國留學深造一下,為自己「鍍個金」,回國後可以憑藉「海歸+碩士」的身份,一定會收到各大知名企業的入職邀請,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前途。
  • 花百萬讀書月薪只有6000,留學還值不值?
    (圖源:新華社)8月22日,《時代周報》刊發《失落的海歸:花百萬留學 回國後競爭激烈》一文,引發網絡熱烈探討:留學究竟值不值。主人公賴凱穎花費100萬元人民幣前往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學習會計和金融學,四年畢業回國後,賴凱穎面臨激烈的競爭,最後不得不找一份月薪6000元的金融工作。
  • 家境一般的學生能出國留學嗎?超半數留學生能接受的留學費用是這個...
    隨著留學門檻的逐步降低,出國留學生人數逐漸增多,到夢想大學留學的夢不再是頂尖家庭才可以達到的目標,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出國留學。 最後,能接受「50-70 萬」一年留學費用以及「70 萬以上」每年留學費用的學生佔比分別為 3.6%、0.8%。 家庭收入與留學關係大嗎? 家境一般的學生能出國留學嗎?誠然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是出國留學與錢的關係也不是非常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