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裡培林的心智技能理論
技能可以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對於操作技能來講,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認知技能,它是一種藉助於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如心算、閱讀、記憶等都屬於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觀念性、內潛性和簡縮性。在這個部分進行複習的時候,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區分出不同的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做什麼的,能夠從一些案例題的選擇題中判斷出來是屬於哪個階段的心智技能。
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是前蘇聯心理學家加裡培林,他於1959年提出了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加裡培林把心智動作的形成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首先是活動的定向階段,即準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預先熟悉活動任務,了解活動對象,知道將做什麼和怎麼做。不管是操作技能還是心智技能,如學習一套廣播體操的時候,應該先知道怎麼做一套廣播體操、包括幾個動作、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等; 而同樣地如果是學習心算的時候,剛開始也應該知道什麼心算、心算包括了幾個步驟等。所以活動定向階段強調的是知道「做什麼和怎麼做」的階段。以下的幾個階段都是從心算的例子中進行的分析,方便各位考生的理解和記憶。
第二個階段是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物質活動是藉助實物進行活動,物質化活動是指藉助實物的模型、圖片、樣本等代替物進行活動。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從事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掌握活動的真實內容。如在學習心算的時候,剛開始知道什麼是心算後,慢慢地就開始進行練習,而在開始不熟練的時候會藉助外界的事物,如計算器、電腦、算盤等幫助自己進行運算,尤其是一些大的數字,如4599*8583這種大的數字的時候藉助了一些外界的工具能夠幫助自己進行初始階段的記憶。所以考生在做題的時候只要是看到了藉助外界的工具來進行運算的都屬於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
特點是心智活動不直接依賴物質或物質化的客體,而是藉助出聲言語的形式來完成的。如在進行心算的時候在嘴裡念著「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等,通過藉助這樣的出聲的外部言語來幫助自己進行運算。
第四個階段是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從出聲的外部言語向內部言語轉化。增加了更多的思維成分。在這個階段,和出聲的外部言語不一樣,出聲的外部言語是直接念出聲音的,但是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雖然是無聲的,但是也還是處在外部言語階段,這個有點像我們通常講的「在心裡默念」,即使不發出聲音,也還是在心裡默默地念著一些口訣來幫助自己進行運算。
第五個階段是最後一個階段,即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其特點是心智活動完全藉助內部言語完成,高度簡要、自動化,是很少發生錯誤的熟練階段。在這一階段,心智活動以抽象思維為其主要成分。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心算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個比較熟練的狀態了,不再藉助外部的工具以及出聲或無聲的外部言語來進行運算了,而是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大的數字運算等,如243434*34343439,像這個時候就能夠在腦子裡以抽象思維進行運算了。
以上就是《關於加裡培林的心智技能理論》,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回復「教育理論」下載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時政熱點」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教招面試答題思路及面試技巧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