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為體,南宗為用,天才畫家陳少梅繪《遠山勝景》

2020-12-22 薩培喇談藝錄

陳少梅是近現代著名的國畫家,他祖籍湖南衡山,生於福建漳州。兩歲時陳少梅隨父親返鄉,所以他常說家在洞庭衡嶽間。陳少梅14歲那年來到京城,拜入大師金北樓的門下學習書畫創作。金北樓博才多學,金石書畫篆刻六藝精通。金北樓的繪畫技法十分全面,能夠創作山水、人物、花鳥等多種題材作品。陳少梅跟隨這樣的名師學習進步很快,到了他16歲那年已經可以在京城課徒教畫。想像一下,16歲還是少年,就有資格收徒弟當老師,這需要多麼強大的實力才能做到。僅此一點,就能看出來陳少梅的藝術成就不可限量。青年時期的陳少梅是京津兩地的畫壇驕子,他的作品在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過美術銀獎。這一年他才21歲。

陳少梅 遠山勝景

陳少梅22歲時定居天津,在湖社畫會天津分會授課。陳少梅的早期創作風格以臨仿古人為主,在古人的山水畫世界中徘徊,讓陳少梅的畫作古典氣息濃鬱。到了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他從師古轉入寫生創作,此時他的畫作中常有一股蓬勃積極的生氣。這幅《遠山勝景》只有名款,沒有創作年代,從風格上看,應該是陳少梅的後期作品。整幅畫在構圖上打破了全景式山水的模式,近景以特寫角度進行細緻描繪,遠山虛幻淡染,看上去仿佛身臨其境。對於畫家來講,風格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對於陳少梅這樣一位天才畫家也需要不斷積累,才能突破。

陳少梅 遠山勝景 局部

《遠山勝景》不是陳少梅的代表作,但從這幅畫中能夠看出來他在藝術創作上的不斷探索。近景實,遠景虛,虛實對比之間表現出傳統畫家對透視的理解。在20世紀初期,美術界已經開始強調寫實的問題了。在他們看來,仿佛解決了寫實的問題,國畫就成傲立世界藝術之林。只不過他們忘記了,國畫有其自身的表達手法,山水畫超越西方風景畫全憑清雅逸氣。如果畫中丟了種種氣韻,那也沒有國畫的特色了。從陳少梅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來,他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可以從構圖入手,增強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又能在思想藝術上不忘傳統情懷。

陳少梅 遠山勝景 局部

陳少梅在學習傳統時兼容並蓄,北宗為體,南宗為用。明末董其昌借用禪宗分為南北,把繪畫風格也分為南北宗。由於董其昌推崇南宗,貶低北宗讓這種不良習氣流傳數百年。陳少梅能夠擺脫前人的巢窠,一幅畫中融合南北宗技法十分難得。畫中雄奇渾厚的氣勢得益於北宗畫法,清逸淡雅的畫風又是南宗的靈魂。由此才有了《遠山勝景》這樣寓秀美於陽剛的清勁作品。

陳少梅 遠山勝景 局部

陳少梅的作品有多好,通過他的外號就知道了。他青年時有人稱讚他是「唐寅重生」,也有人稱讚他是晚明以來融合畫壇南北宗第一人。這樣的評價,對於陳少梅來講,一點也不過分。

拓展閱讀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無顏見江東父老的項羽

設色妍美脫俗,運筆剛柔並濟,王時敏壯年佳作《丘壑天成》

筆墨自由,描繪山水美景的生命力,陸儼少繪《松壑鳴泉》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古代畫家的高級審美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南宗以柔取韻,重於用筆;北宗以剛取勢,重於用墨!
    [2]受張彥遠筆墨觀點影響,距李思訓、李昭道時代不遠的山水畫家荊浩,在其著述《筆法記》中對這些畫家略有評論:「吳道子筆勝於象,骨氣自高,樹不言圖,亦恨無墨。」[3]「李將軍理深思遠,筆跡甚精,雖巧而華,大虧墨彩。」[4]雖然被後世傳為真偽參半的《筆法記》令人疑惑,但許多學者仍沿舊說。大、小李將軍為唐朝宗室,以畫名於當時,舉家五人,並擅丹青。
  • 用環境烘託人物性格,陳少梅繪《名士吟嘯》
    人物畫的歷史要早於山水畫,在人物畫發展的漫長歷史中,畫家對人物畫的創作觀相對比較統一。要畫就畫有性格的人物。性格不是僅靠筆墨丹青能夠畫出來的,需要有多個視角進行判斷,從而才能得出觀點。針對繪畫作品而言,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還是相對單一一點。
  • 南宗寫意山水祖師巨然,畫中既有江南煙雨溫柔,又有北宗粗獷大氣
    導語:北宋沈括稱之曰:「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後人多以「董巨」並稱,視之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巨然是我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僧人大畫家,他是南宗山水開創宗師董源的徒弟,以南宗寫意山水著稱。畫史上將其與荊浩、關仝、董源並稱為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人稱「前之荊、關,後之董、巨,闢六法之門庭,啟後學之矇瞶皆此四人。」對後代影響較大。
  • 禪宗的南宗和北宗之爭,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大談頓悟,很大原因在這
    我們試看當時的佛教徒,以不立文字而輕棄一切經卷,以無念為宗而指斥修習有為,以定慧齊等而反對坐禪入定,以立地成佛而破除三劫五乘,以機鋒肆應而馳鶩空談玄辯,莫不舍難趨易,棄實崇虛,積習相承,每況愈下,馴至不知聖教究何所說,不知修行應何所依,正信還未生根,便說已經開悟;菩提尚沒發心,侈談已經見性。更不要說那些等而下之不堪言說的自欲以下的事實了。於是佛教亡矣。然則南宗本不及北宗麼?這又不然。
  • 孔氏家廟還分北宗南宗?衢州還有一座,比曲阜晚1731年
    不為人所熟知的是,自宋朝以後,孔氏分成了」北孔「和」南孔「兩宗,」北孔「還在山東曲阜,而」南孔「則在浙江衢州,這兩處都有孔氏家廟,這個家族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衢州孔廟面積不算大,佔地20多畝,大約只有曲阜孔廟的1/15左右,也沒有來來往往的遊客,顯得非常安靜,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風格的花園建築。
  • 南宗孔廟,這裡有末代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
    中國大地上,除了山東曲阜有一個孔廟之外,在遙遠的南方,浙江衢州,還有一座孔廟,為南宗孔廟,這是怎麼回事呢?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春秋時魯國人。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歷代帝皇奉為聖明。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就是孔子所創立並源遠流長的。
  • 尋源南北宗 藝術名家縱論山水畫
    在翁山詩書畫院創辦十周年之際,「南北宗一——中國當代山水畫名家邀請展」的舉辦和「南北宗與中國當代山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粵北地區人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對當地藝術、文化的發展,想必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全真教為什麼分為南宗、北宗?
    即:嵩山少林寺為北少林,福建莆田少林寺為南少林。傳說少林寺十三棍僧救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性命,因此太宗皇帝特許少林寺建立南少林。在中國道教的發展歷史上,全真教也曾分為南宗和北宗。與南北少林同源創建不同,全真教的南、北兩宗分別由不同的祖師創建。北全真的創教祖師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王重陽。王重陽是文武全才,曾參加科舉考試,沒考上;轉而參加武舉,一下子便考中了。
  • 文何南宗,穆倩北宗
    明末清初篆刻家程邃篆刻講堂八十六清代·魏錫曾《論印詩》有論程邃一首云:「蔑古陋相斯,探索倉沮文,文何變色起,北宗張一軍。」清代篆刻家黃易亦有印款中有「文何南宗,穆倩北宗」。這其中將程邃與開明清流派篆刻的宗師文彭、何震並列,足見程邃在篆刻史中的地位。
  • 佛教通史 學習筆記-70-(禪宗)無念為宗-如來禪
    但是,這個問題——就是佛性的問題,心性本淨的問題,其實南宗和北宗沒有區別,跟神秀門下沒有關係。但是神會卻在這裡反覆地解釋、反覆地論證,說明什麼?說明在北宗之外,神會還有論敵,而且這個論敵還很厲害。 我們看,心性這個東西跟什麼通著?跟佛性通著。佛性跟什麼通著?跟阿賴耶識通著。阿賴耶識跟什麼通著?阿賴耶識有沒有淨染?有啊。那就質疑了心性的「淨」。
  • 江南社會文化與孔氏南宗
    此後,南渡族人以衢州為中心,在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省分衍出眾多支派,從而形成了支派眾多、族人遍布各地的孔氏南宗。孔氏南宗族人秉承家族傳統,以明道弘道、化民成俗為己任,推動了江南社會文化的進步發展。  孔氏南渡以後,繼承和發揚孔氏家族深厚的宗族文化,以詩書禮義教育族人,其注重經世、強調致用的教育理念對江南士風具有特殊意義。
  • 金丹道南宗的研究現狀(上)
    一授遼陽進士劉操,號海蟾子、明悟宏道真人,操授宋張伯端,號紫陽,伯端授石泰,號杏林,泰授薛道光,號紫賢(又名道淵,嘗為僧,自號昆陵禪師),光授陳楠,楠授白玉蟾,蟾授彭耜,此南宗也。一授金王嚞,嚞授七弟子曰丘處機、譚處端、劉處元(玄)、王處一、郝大通、馬鈺、鈺妻孫不二,世謂之七祖,此北宗也。
  • 衢州南宗聖地遊孔廟
    素有「四省通衢」的浙西衢州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南孔聖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氏南宗家廟就廣坐落在衢州古城區。衢州孔廟是因為宋皇室的南遷而建。孔子48代孫衍聖公端友為始祖,此後,宋高宗賜孔氏宗子寓衢。衢州孔廟古樹名木眾多,院內的銀杏樹枝葉繁茂,果實纍纍。
  • 濟南掛牌27宗土地 涉及郭店、蓮花山、孫村、工業北等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帥 濟南報導7月2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了解到,濟南市掛牌出讓天橋、歷城、高新區等27宗土地,總面積約1492畝,含12宗住宅用地、5宗商業商務用地、1宗其他商服用地及9宗工業用地,掛牌截止時間為
  • 董其昌山水畫以天真幽淡為宗,追求寧靜淡遠的藝術境界
    《畫史繪要》評價董其昌山水畫為「煙雲流潤, 神氣俱足」。董其昌認為「畫家之妙, 全在煙雲變滅中……然山水中當著意升雲, 不可用粉本染, 當以墨漬出, 令如氣蒸, 冉冉欲墮, 乃可謂生動之韻」。為此, 他特別推崇米家雲山墨戲。畫中煙雲不僅可以氣韻生動, 而且可以怡神養氣, 臻於虛靜, 從而延年益壽。
  • 大隱隱於市的衢州南宗孔廟
    時光流轉,各地孔廟迭出,最正宗的一個在山東曲阜,而另外一個便在浙江,位於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城市——衢州,熟稱南宗孔氏家廟。作為地地道道的衢州人,這麼多年去過孔廟數次,卻從未好好的看過她。2016年遊覽了曲阜孔廟,反而觸發了好好看看大衢州的南宗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