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梅是近現代著名的國畫家,他祖籍湖南衡山,生於福建漳州。兩歲時陳少梅隨父親返鄉,所以他常說家在洞庭衡嶽間。陳少梅14歲那年來到京城,拜入大師金北樓的門下學習書畫創作。金北樓博才多學,金石書畫篆刻六藝精通。金北樓的繪畫技法十分全面,能夠創作山水、人物、花鳥等多種題材作品。陳少梅跟隨這樣的名師學習進步很快,到了他16歲那年已經可以在京城課徒教畫。想像一下,16歲還是少年,就有資格收徒弟當老師,這需要多麼強大的實力才能做到。僅此一點,就能看出來陳少梅的藝術成就不可限量。青年時期的陳少梅是京津兩地的畫壇驕子,他的作品在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過美術銀獎。這一年他才21歲。
陳少梅22歲時定居天津,在湖社畫會天津分會授課。陳少梅的早期創作風格以臨仿古人為主,在古人的山水畫世界中徘徊,讓陳少梅的畫作古典氣息濃鬱。到了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他從師古轉入寫生創作,此時他的畫作中常有一股蓬勃積極的生氣。這幅《遠山勝景》只有名款,沒有創作年代,從風格上看,應該是陳少梅的後期作品。整幅畫在構圖上打破了全景式山水的模式,近景以特寫角度進行細緻描繪,遠山虛幻淡染,看上去仿佛身臨其境。對於畫家來講,風格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對於陳少梅這樣一位天才畫家也需要不斷積累,才能突破。
《遠山勝景》不是陳少梅的代表作,但從這幅畫中能夠看出來他在藝術創作上的不斷探索。近景實,遠景虛,虛實對比之間表現出傳統畫家對透視的理解。在20世紀初期,美術界已經開始強調寫實的問題了。在他們看來,仿佛解決了寫實的問題,國畫就成傲立世界藝術之林。只不過他們忘記了,國畫有其自身的表達手法,山水畫超越西方風景畫全憑清雅逸氣。如果畫中丟了種種氣韻,那也沒有國畫的特色了。從陳少梅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來,他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可以從構圖入手,增強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又能在思想藝術上不忘傳統情懷。
陳少梅在學習傳統時兼容並蓄,北宗為體,南宗為用。明末董其昌借用禪宗分為南北,把繪畫風格也分為南北宗。由於董其昌推崇南宗,貶低北宗讓這種不良習氣流傳數百年。陳少梅能夠擺脫前人的巢窠,一幅畫中融合南北宗技法十分難得。畫中雄奇渾厚的氣勢得益於北宗畫法,清逸淡雅的畫風又是南宗的靈魂。由此才有了《遠山勝景》這樣寓秀美於陽剛的清勁作品。
陳少梅的作品有多好,通過他的外號就知道了。他青年時有人稱讚他是「唐寅重生」,也有人稱讚他是晚明以來融合畫壇南北宗第一人。這樣的評價,對於陳少梅來講,一點也不過分。
拓展閱讀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無顏見江東父老的項羽
設色妍美脫俗,運筆剛柔並濟,王時敏壯年佳作《丘壑天成》
筆墨自由,描繪山水美景的生命力,陸儼少繪《松壑鳴泉》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古代畫家的高級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