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卷的翻譯部分往往是廣大考生薄弱的環節,根據統計,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在3分到5分之間,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那麼考研翻譯究竟難在哪裡?是結構複雜?生詞太多?缺乏技巧?領域陌生?雖然這些方面都有可能,但是,通過系統的訓練和複習,以上方面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克服。毋庸置疑,翻譯的質量取決於譯者兩種語言(源語言和目的語)的水平。而考研英語要求的是理解和表達較複雜的英語材料的能力,因此難度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說英語的人的思維和說漢語的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差異,同樣,英語和漢語本身也有很大差異。這往往是初涉翻譯的人的最大的鴻溝。
下面就為廣大的2014年考研同學們總結一下英語和漢語的幾個重大的差別,希望同學們多家體會和注意,減少對考研英語翻譯的恐懼心理,從而提高翻譯能力和水平。
1 英語形合,漢語意合 2 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 3 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4 英語多替代,漢語多重複 5 英語重省略,漢語重補充 6 英語重心在前,漢語重心在後 一、形合和意合不同的語言中句子內部或外部連接幾乎都使用句法、詞彙、詞義這三種手段。用前兩種手段連接稱為形合,用後一種手段連接稱為意合。就英語和漢語來說,英語是強調形式上緊密結合,漢語是強調意義上結合緊密。具體來講,英語的句子是通過一整套完整系統的語法結構和連接詞將單詞和詞組組合在一起,強調結構上正確,邏輯上嚴密,思維上嚴謹。而漢語則不然,就是說一個漢語句子的分句與分句之間,或是短語與短語之間,在意思上有聯繫,但很少用關聯詞。使用每一個分句或是短語的意思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句子的。大家在從高中考大學的時候也一定做過語文中有一種題讓我們根據意思來為一篇文言文斷句,那麼斷句的基礎是什麼呢?是不是通過每個文字的意思以及整個文章的意思來斷句的,那麼就是說漢語是通過意義來緊密結合起來的,表面上可以看起來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漢子,但是組合在一起卻意義深刻。
比如我們看下面這個句子。這個句子是美國林肯總統《蓋茨堡演講》結尾的一句。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 (參考譯文:我們在此立志誓願,不能讓他們白白死去--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從地球上消失。)
在本句中,「We here highly resolve......」是整個句子的主句,作者通過「that」引導「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等三個從句,那麼在最後一個從句之前還用了「and」這個連接詞將幾個從句連接起來。 而缺少 「that」, 「 and」這幾個連接詞,這個句子在英語中就不能表達現有的意思,而且也是不符合英語的語法的。
而漢語的意合呢,就是說漢語造句少用或是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事理順序,功能意義,以神統形。即漢語句子意連形不連。
例如,漢語說「他不來,我不走」。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完全通過意義聯繫起來,兩分句之間不用任何連詞。而如果翻譯成英文則必須用連接詞語,即:I won’t go unless he comes. 或者我們說:I will stay until he comes.
下面我們舉一個2003年考研的題目來看一下。
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 forms to their own peculiar ideas and fancies.(參考譯文:而且,人來還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從而使所有其他形態的生命服從人類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想像。)
仔細對比這個句子和譯文,我們會發現正如which在漢語中並沒有找到對應的詞。也就是說,如果要看到一個詞翻譯一個詞的話,遇到which我們就會犯難。原因就是英語和漢語的這種差別造成的,英語中需要一個連詞去實現這種邏輯關係,而漢語則通過語義表達。英語和漢語的這個差異要求我們,在拿到考研英語翻譯題的時候,要首先分析整個句子的結構,根據英語原文的語法結構以及連接手段所攜帶的信息,合理地組織漢語語言並且調整語序。儘量避免逐字進行翻譯。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