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說:想要成大事就一定要受到相應的苦難。想不到長高也是如此,身為家長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家的寶貝長的高高的,但是當孩子出現快速發展的時候,又總會出現這裡疼、那裡疼的現象。
前幾天,家中的小侄女總是囔囔著腿疼,尤其是在早上,剛開始,家裡人都因為是晚上踢被子凍著了,便沒有當回事,但是很快就發現,小侄女根本沒有踢被子的習慣呀。於是便猜測,小侄女可能出現了&34;。
那麼什麼是&34;?
生長痛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只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長的速度有所不同,所以每個人表現出來的疼痛反應也會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身體中的骨骼快速發展,但是肌肉卻跟不上骨骼發展的速度,從而出現牽拉疼痛。
一般情況下,生長痛主要集中在下肢,也就是腿部。所以,當自家孩子開始出現腿疼,但是檢查卻一切正常的時候,多半是生長痛在作祟。
第一個是時間
一般生長痛在夜間最為明顯,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出現哼哼唧唧,翻身頻繁,並且早上一起床就抱怨自己腿疼的情況時,十有八九是生長痛了。因為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中的激素分泌較多,以至於下肢生長的速度加快,疼痛的感覺就會更加明顯。
第二個是位置
通常情況下,生長痛會出現在下肢,而上肢則很少出現,也就是說,大小腿還有膝蓋區域的疼痛最為明顯。但是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已經語言表達能力並沒有很強,以至於他們在描述的時候只會說自己腿疼,不能準確地說出是肌肉疼。
其實,生長痛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家長便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對孩子進行及時的護理以及其他的一些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孩子緩解因為生長痛帶來的不適。
首先,補充營養元素。一旦孩子出現生長痛的現象,說明他們進入了身高猛漲期,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元素。除了平常補充鈣片之外,家長也可以多讓孩子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比如骨頭湯、雞湯等等,但是要注意&34;。
其次,放鬆腿部肌肉。晚上用熱水泡一會腳,可以對肌肉進行放鬆,之後家長在睡覺之前對孩子進行腿部按摩,尤其是小腿、大腿、膝關節附近,這樣可以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因為迅速的生長產生疼痛感,或者出現腿部抽筋。
最後,轉移注意力。白天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玩耍,從而轉移大腦對疼痛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候就不要帶著孩子做一些劇烈運動了,防止孩子的肌肉變得較為緊繃,加劇生長痛的出現。可以做一些安靜的事情,比如做做手工,玩一些有趣的小遊戲等等。
還有一點,家長在平時可以多教孩子一些拉伸的動作,因為生長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肌肉不能適應骨骼的迅猛增長。適量的拉伸動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種情況。
當孩子出現生長痛的時候,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只要進行相應的護理,並且表現出自己對他們關心和愛護,往往就可以讓他們順利度過生長痛的階段。但在這之前,家長還是要帶孩子到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查,避免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小孩感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