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測有效:困擾當代職場人的拖延症其實有個清晰的解決思路

2020-09-06 八零後虎爸

拖延症是個不是病的病。當代人,尤其嚴重,職場人拖延,孩子上學拖延,可以說困擾著我們芸芸眾生。

市面上也有很多治療拖延症的方式方法,洋洋灑灑說了很多很多。

但至於說對自己是不是有用就仁者見仁自己,一直在尋找一個方式。

接著,我把自己作為實驗者經歷了三個月,把自己從拖延症晚期拯救了回來。

下面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梳理成以下八個方式重點,來幫助大家脫離拖延症的苦海,下決心解決去這個問題。

重點來了,大家記好筆記。

1. 如果拖延讓你開始自我批判,請放過自己。

你不是做不到,只是缺乏正確的方法。

2. 先找一個「外掛大腦」,把你腦子裡的待辦事項全部轉移過去。

「奇妙清單」和「印象筆記」APP都可以。當待辦事項轉移出去之後,你的焦慮會減少一大半。

3. 把待辦事項分成兩類:「花」和「草」。

「花」是那些需要整塊時間(半小時以上)做的比較重要的事,比如寫報告、做方案等。

「草」是那些瑣碎的、用時不到半小時、相對沒那麼重要的事,比如回復微信、郵件等。

4. 保證每天花少於五件。

如果多於五件,必須劃掉多餘的,選擇最重要的五件事來做。

5. 每天用80%的時間處理「花」,用20%的時間(可以上午和下午各留一小時)集中處理「草」。

這樣既確保完成重要事務,又能及時處理瑣碎事務。

6. 開始工作前可做10分鐘左右的冥想。

冥想會幫助你穩定思緒,使大腦清晰平靜,這樣你會更清楚要優先做哪些工作。

7. 定期檢視自己是否在做最重要的事

工作時設定鬧鐘,每次設在時針為豎直方向,工作長度大於或等於30分鐘。

比如9點開始工作,設9:30的鬧鐘。10點10分開始工作,就設11點的鬧鐘。每當鬧鐘響起的時候,把自己抽離出來,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正在做最重要的事嗎?」如果不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事。

8. 保證「單核」工作。

  • 一次只做一件事,集中全部精力去做當下的事。手機靜音,電腦微信關掉。有人請你幫忙跟TA說稍後。這是大腦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其實你在解決這個拖延問題的時候,不用想得太多。

首先想到立即就去做就對了,然後再考慮怎麼做能夠有更大的效率更優的匹配時間,所以,怎麼樣,是不是非常簡單實用?下周的工作,你就可以試著把以上的八個要點用起來,如果有效,下周記得告訴我。

相關焦點

  • 關於拖延,這是我目前親測最有效的方法
    我在昨天已經講過了我們為何會拖延。這其實是我們大腦的特性所決定的。(詳見移步個人主頁查看文章)知道了我們拖延的原因顯然還不夠,因為這無法讓我們徹底根治拖延行為。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將為你給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徹底解決拖延症。劃重點:這是羅sir目前親測最有效的方法。
  • 職場拖延症有多可怕?這幾招讓你克服拖延難題
    後來小朱上網查詢自己的情況,才確認自己有職場拖延症,總是無法很快地把工作完成,總是要拖到最後,毫無效率和質量可言。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小朱這樣的困擾,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個克服職場拖延症的小妙招。制定合理的目標每一個有拖延症的人都會制定目標,但是有時候給自己制定的目標不切合實際,一旦開始執行就發現無法進行下去,這樣自然沒有了動力。所以大家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目標不要太大、太困難,但也不能很容易就實現,最好是保持專注和努力就能夠完成的。
  • 職場「拖延症」危害巨大
    你有這樣的情形嗎?說好今年要開始健身的,但是因很多原因至今沒開始;明明知道今天是deadline交稿日,還是有很多理由幹這幹那就是打不出一個字;那件火燒眉毛的事,因各種瑣碎拖住或者只是偷個小懶而沒辦成。從心理學上,這是一種叫做「拖延症」的病狀。
  • 隱藏Killer:職場拖延症
    第一招:變換思維模式拖延症很多源於得過且過,沒有當機立斷的思維模式。我們需把「應該」的思維模式,轉換為「必須完成」。很多時候,正向心理刺激對人有推動作用。很多人受習慣性思維模式影響,進而不斷拖延。第一個任務周日23點才完成,當完成任務後持續給自己必勝的暗示,拖延症也就此終結。很多工作拖延症患者,缺乏自信及必勝的信念,我們需變換思維模式,將工作必須完成的信念植入心中。第二招:選擇不做異常重要很多職場人士,列出了長長的待辦事情清單,並採用了第一步必勝的信念,結果導致很難完成。
  • 2020已過半,我們該如何有效的去克服拖延症?
    我想大部分朋友應該都是因為一個「拖」字造成的,其實最浪費時間及害人的便是拖延症。工作拖延,生活拖延,感情拖延造成了大部分計劃無法完成,最終影響了自己的狀態。可以說,拖延症是影響升職的頭號殺手。今天教大家如何徹底擺脫職場拖延症?
  • 五個步驟,幫你解決孩子的拖延症
    正常情況下,98%的人在遇到自己不想做的事時傾向拖延,所以孩子偶爾的拖延是一件正常的事。而「拖延症」是一種無論大事小事都要拖延的固定行為模式。對於父母來說,區分孩子偶爾的拖延行為和「拖延症」是首要任務。
  • 如何克服嚴重的拖延症?
    我有一個報告已經拖了兩個星期,每天提心弔膽,生怕老闆突然問我要,而我拿不出來。這個報告不是我不會寫,相反我打了很多腹稿,想到很多創意,可就是因為角度太多,變得難以取捨,只能一拖再拖。 我心裡清楚,如果老闆上午跟我說下午要看報告,半天的時間我也能寫個大概。可就是因為他沒說,以至於兩個星期我都沒「抽出」這個半天。
  • 喜歡拖延有解決的方法嗎?三管齊下,讓你搞定拖延症
    拖延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拖延,只是輕重程度不同,所以不要給自己貼上「拖拉機」的標籤,這不但會影響自己的自我評價,還給老闆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而且有時候是給自己的拖拉找藉口,反正我有拖延症。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當然除了死亡這件事是肯定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事是必然的,所以也沒有那麼多的失敗。
  • 舒輔 | 如何有效地遠離拖延症?
    %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北京晚報、新華網等多家機構的調查也顯示,86%的職場人士稱自己有拖延症。總之,從學生到科學家,從it碼農到銷售員,拖延的問題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人。通過核磁共振,對拖延症患者進行腦部掃描後發現,拖延症患者的大腦中,除了有一個理性決策者以外,還有一隻及時行樂的猴子。
  • 幾種有效方法幫你治癒拖延症
    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拖延,就是因為遲遲不願邁出第一步,其實凡事只要你敢於邁出第一步,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要想擺脫拖延,如何開始邁出第一步就很關鍵。如果你把這個目標拆解為一個個的小任務,變成每天只閱讀兩頁,那你做起來就會更加容易了,慢慢的當你喜歡上看書,習慣了看書的這個動作,你就可以逐漸增加看書的時間。所以說,越是簡單的事情,越會容易開始行動。另外,給自己行動和完成任務一些獎勵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這個分為有內在的獎勵和外在的獎勵。
  • 你是否也曾被拖延症困擾?
    其實我本人也是一個資深的拖延症患者。然而發生在現實中,尤其是主角還是我自己時,說實話我當時腦子很懵,我沒有反駁一句話,因為她說的都對,我當時大腦發懵,內心充滿愧疚,有對她的,有對父母的,更多的應該是對我自己,我的青春的確被我親手揮霍了大半。 後來我們和平分手了,七年的感情,很綿長,它消失的也很平靜。不能說這一切完全是我的懶惰和拖延症導致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確吞噬了我的大量時間,吞噬了我大量的朝氣和鬥志。
  • 《再也不見,拖延症》:告別拖延症,重寫你的人生
    患拖延症的人皆不自信,因為低自尊,對自己能掌控局面的能力不確信,因此陷入自我懷疑。有人也許會說,對失敗的恐懼我可以理解,但為什麼對成功會恐懼呢?你要知道,患拖延症的人都是不自信的人,因此他們很怕改變,就算成功了,要應付新的局面,他們害怕自己不能勝任,也會因焦慮有意識地逃避。
  •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這三個辦法,可以快速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學習的「攔路虎」,是很多人都有的病,是指在我們自身明明清楚會造成不好的結果,但是還是會去把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往後推延,說白了,就是不夠自律,就是懶。在做完一件事後,可以在那一項前面做一個標記,這樣長期下來,我們不僅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些什麼,同時也記錄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除此之外,看著自己做的那些標記,還會很有成就感。在處理比較複雜、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項目時,我們可以將它拆分成一個個小項目,根據我們的自身情況,規定每天做多少就可以了。
  • 你有拖延症嗎?怎麼解決?學會時間管理,受益無窮
    帕金森定律:帕金斯定律是源於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書的標題而得名,指的是職場上官僚主義現象的一種別稱,是形容職場上平庸的領導嫉賢妒能,選用更平庸的下屬,從而造成組織機構臃腫,效率低下,是一種頹廢的官場文化。
  • 有職場拖延症的人,是因為對行為後果估計不足
    一天,老闆想抽菸了,身邊有煙卻沒有打火機,司機也剛好不在。於是,老闆就給身邊的副總說,請他幫忙去外面買個打火機。不知什麼原因,這個副總一去就是半個小時,等他回來時,老闆都等著急了。考慮到對方的副總身份,老闆並沒有說什麼責怪的話,但這件事給老闆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
  • 普通職場人戰勝拖延症的3個方法
    我想,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是被拖延症拖垮的年輕人。但拖延症其實不可怕,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戰勝。下面就介紹幾個方便又簡單並且能戰勝拖延症的小竅門。找個等級高的人監督你人在公開場合裡更重視自己的形象,特別是在等級高的人眼裡,更是想去維持好的形象。我跟朋友圈裡一些大神聊天時,還有心潮澎湃的緊張感。比如,每次跟貓叔聊天,我都緊張的打錯字,偏巧,貓叔有次說我寫作問題時,就講過錯別字的問題,讓我很是尷尬。
  • 《拖延心理學》①:人人都有拖延症
    今天我們開始閱讀《拖延心理學》。今天的文章會比較長,除了領讀之外,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選這本書。01 為什麼選這本書?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看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書籍或者乾貨文章,看的時候很受啟發,但真正執行的時候卻很難。比如你知道番茄鍾很有效,但你不可能把每一天切割成一個個番茄時間。
  • 幫娃戰勝「拖延症」,這幾個小技巧,親測好用
    拖延症是人類的世紀難題之一,孩子通常都會有拖延的毛病,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正如《尚書·周書·周官》所言: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克服拖延症大有必要。  關於拖延症的治療方法,要是在網上書城搜索「拖延症」三個字,會跳出成百上千個條目,都是各種關於拖延症的書。
  • 有效改善拖延症
    看到這些表現,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數據調查顯示,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情況。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調適科心理治療師楊啟璠表示,拖延症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疾病,更多的是行為能力的失調。拖延症有時其實並不是生理上的懶惰,更像是心理上的無法控制。 調整節奏改善拖延情況 拖延症是如何患上的呢?
  • 分析拖延症
    這種現象被稱為「拖延症」,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通常都是基於對任務內容的排斥,或是自身單純的懶惰。但這只是最表面的理解,此為第一種「拖」。而筆者將在下文中對拖沓情節做出更深層次的推斷與詮釋:造成拖延症、拖沓情結的特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