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被拖延症困擾?

2020-08-28 北陌離歌

其實我本人也是一個資深的拖延症患者。步入高中時成績下滑,每次考試都不理想,作業更是堆積如山,於是學習陷入了惡性循環,作業寫不完,考試更考不好,考試考不好,上課聽不下去總是打瞌睡或是因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自己悶頭學習。

當時整個人就像深陷泥潭,每天作業都寫不完,於是憧憬著明天一定要加快速度把作業補完,然而第二天一有時間,自己大腦又放鬆,速度提不起來,於是又期待著新的一天。如此往復,結果可想而知。於是我把崛起逆襲的希望全都壓在一輪複習上,然而一輪複習真的到來時,我發現我還是和之前一樣,永遠在和時間與效率爭鬥。

於是我又把希望壓在最後的寒假上,希望彎道超車。一開始到家,我癱在床上,想先放鬆一天,明天立刻寫作業,整理錯題,然而當天晚上熬夜,第二天起的很晚,索性第二天早上再瘋一上午,下午再寫。以此類推,我每一天都在內心中將明天安排的很好,計劃之周密完美每次都能感動我自己,然而,我卻總是拖延,一直到寒假結束,我帶著一顆充滿對自己的懶惰拖延痛恨又無奈的心去迎接高中最後的時光。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也是殘酷的,我沒有珍惜高中時間,我的高考也理所當然的失利。

高考結束後我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我報了許多學習雅思和編程的網課,然而我只堅持了一兩天,然後我的拖延症又一次出現,每天早上打開手機就忍不住刷刷視頻,看看小說,然後盯著微信發愣,微信一想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這應該不是無聊吧,是懶惰,是根植我骨髓的惰性,我總是把今天的任務推到下一天,然後陷入一個死循環。每天都會抱怨自己虛度年華,然而內掙扎過幾秒後,又轉身拿起手機,刷著視頻。我硬生生的把一個用來消磨碎片時間的短視頻變成了我的主業。

我與拖延症的賽跑長達二十多年,終於有一天,所有的矛盾積壓到了一起。試想,一個將近三十的男人,事業不順利,家人曾經對他滿心的希冀變成失望,所有的矛頭直指拖延二字。

我依稀記得那一天,我交往七年的女朋友指著我說:「一個大男人,整天懶懶散散,不求上進,空話連篇,你承諾我的那些,你有一個做到了嗎」。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小說裡,那應該是一個男主要逆襲的前兆。然而發生在現實中,尤其是主角還是我自己時,說實話我當時腦子很懵,我沒有反駁一句話,因為她說的都對,我當時大腦發懵,內心充滿愧疚,有對她的,有對父母的,更多的應該是對我自己,我的青春的確被我親手揮霍了大半。

後來我們和平分手了,七年的感情,很綿長,它消失的也很平靜。不能說這一切完全是我的懶惰和拖延症導致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確吞噬了我的大量時間,吞噬了我大量的朝氣和鬥志。

現實中的浪子回頭似乎並沒有什,多麼轟轟烈烈,只是之後的日子我不再懶惰和拖延,我制定的計劃也不再是擺設,我能夠不打折扣的完成,那之後,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充實感,從前懈怠懶惰的日子,時間看似多的讓我感到無聊,但其實我的內心無比空虛,我的每一天似乎都沒有留下什麼實際的東西。但是現在,雖然每天忙碌,白天上班,晚上做兼職,很累,但我很喜歡這種充實感,因為我不在被時間支配,我開始自己規劃我自己每天的時間。

時間,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敬畏的。如果,朋友,你也被拖延症困擾,我還是非常非常非常希望你能夠戰勝它,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身一人,我們承載著父母的希冀,當然每一個年輕人誰沒有一個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們自己最大的動力,我相信,每一個奔跑在追夢路上的人,不管多辛苦都是幸福的。

我的青春因我的懶惰和拖延而消散大半,但他沒有結束,我也沒有停止奔跑,我相信你得青春也沒有結束,因為只要你的夢想還在,青春就不會結束,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受拖延症困擾的朋友,都能夠走出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不要讓後悔二字出現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

不要過分期待明天,也不要將希望都壓在明天,活在當下,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每一秒,我們的人生絕對不能因懶惰和拖延而灰暗,從現在開始,注重行動,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相關焦點

  • 你是否也有拖延症的困擾,快來看如何擺脫
    沒有了並肩作戰的研友,也沒有了自習室、圖書館奮筆疾書的氛圍,不少人都產生了懈怠的感覺,你最近是這種情況嗎?都說考研是一場持久戰,長線作戰。能幹到最後的才是贏家。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克服拖延症的小技巧。幫助大家克服懈怠,找回狀態!
  • 《拖延心理學》:拖延症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一旦我們計劃要做某一件事,但卻遲遲不開始的時候,就是拖延症犯了。這樣的場景大家是不是曾經有有過類似的體會?拖延症是怎麼產生的?在《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中告訴我們拖延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恐懼所以才產生了拖延行為。
  • 專業心理測試:你是否有拖延症?
    明天就要交季度的工作報告了,你打開文檔上,是否文檔之內一片空白,但是現在的你並不會急躁,只是慢慢的點了一根煙,心想我還有一晚上的時間,先看看電影.....如果你跟上面的情況類似,那麼就不要大意,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下面是拖延症心理測試,看看你的拖延症有多嚴重吧!
  • 你有拖延症嗎?這3個步驟幫助你安排一個好的時間
    你是否曾經一直被拖延症困擾著?對待拖延症最好的辦法就是減緩拖延症,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拖延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狀況,不管是多麼成功的人,都會被拖延所困擾。因為拖延這一狀況只有你開始管理自己的時間時才會發生,而開始你的時間管理就說明了你對自己是有追求的。
  • 從「再等等」到熬通宵,超97%大學生被拖延症困擾
    從「再等等」到「死線」來臨熬通宵——超97%大學生被拖延症困擾王小花熬了一個通宵,只在凌晨2點到3點之間睡了一個小時。鬧鐘一響,她趕緊爬起來坐在電腦前,把鍵盤敲得「啪啪」直響。她自稱是「典型重度拖延症患者」,身邊所有同學和朋友都知道她的「拖延症」已經進入了「晚期」。和王小花一樣認為自己有「拖延症」的大學生不在少數。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199所高校的大學生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7.12%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或偶爾有「拖延症」。就連吃晚飯這樣日常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點,比如楊小米,再餓也「拖」不動習慣性「床上癱」的自己。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領導安排的工作報告明天要交,今天心情不佳,明天交明天在寫吧……明明可以提前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可是拖延的心裡讓自己一拖再拖,到最後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感到很痛苦。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一、通過認知、情緒和行為方法來終結拖延症你是否會擔心一旦被拖延的習慣給粘上了,就甩不掉了呢?拖延是我們生命中的竊賊,它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盜走你的熱情、機會,消磨你的鬥志,讓你在生活的原地不停的打轉。但是,這個拖延症也並非是無藥可救的。我們要實現自我,取得成績,就要和拖延症做鬥爭,面對導致拖延的每一種原因都要戰鬥到底。我們要知道,每解決掉一個問題,我們就朝著戰勝拖延症更近了一步。只要我們付諸行動,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就能徹底戰勝拖延症。
  • 《再也不見,拖延症》:告別拖延症,重寫你的人生
    因為在克服拖延症的時候,你會取得較大進步,也會遇到挫折與失敗,你要清醒地認識到這種狀況,不達目標不罷休。第五步:不斷練習直面問題當你繞過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並不會消失,它會長久困擾你,直到把你拖垮。要想解決它,只有直面。我們要勇敢地直面問題,能解決的把它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要學會與它和平共處,而不是逃避。
  • 親測有效:困擾當代職場人的拖延症其實有個清晰的解決思路
    拖延症是個不是病的病。當代人,尤其嚴重,職場人拖延,孩子上學拖延,可以說困擾著我們芸芸眾生。市面上也有很多治療拖延症的方式方法,洋洋灑灑說了很多很多。接著,我把自己作為實驗者經歷了三個月,把自己從拖延症晚期拯救了回來。
  • 嚴重拖延症,每天都焦慮到死?三管齊下,終結拖延症不是夢
    黃執中所說的「人的本性」,就是讓你焦慮到死的拖延症!拖延症,是不是很多人都曾有過拖延症,是不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克瑙斯博士的《終結拖延症》這本書告訴我們,用上認知方法、情緒方法、行為方法,三管齊下,讓拖延症乖乖對你說「Bye bye。」
  • 會制定目標就能克服拖延症?你對拖延症一無所知
    你有沒有遇上過這種情況?這就是時間管理能力薄弱的結果。大多數人常用另一種說法,就是自己被拖延症拖了後腿。說到拖延症,這可是個背鍋俠。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就會把它掛在嘴邊,急著用它來頂一頂自己能力欠缺的鍋。而說到克服拖延症的解決方法,通常的建議都是分解目標,把關鍵任務分解為更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以減少執行難度,從而克服拖延。
  • 你有拖延症嗎?——文/雨晴
    你有拖延症嗎?文/雨晴1 我是一個有拖延症的人,從學生時期到工作,明知道一項任務提前完成會輕鬆很多,但總是拖著不去做,總是會等到最後一刻:加班做。然後做的馬馬虎虎,質量很差,錯誤百出,也為此損失過很多東西,但還是不知悔改。介於以上原因,我買回來這本《別讓拖延症毀掉你》,看書的這半個月,可以說我的心情是有點低落的。
  • 《拖延心理學》①:人人都有拖延症
    你可能圖個新鮮,去嘗試一兩次,但很難堅持一直用。無法改變的原因不是方法不對,而是心態調整的不到位。真正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是要從更高的角度全面梳理自己的生活,調整心理狀態,找到改變的內驅力,才能從根源上改變,番茄鍾使用與否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就是「道」與「術」,「道」是深層次的源頭,「術」是表面的方法。莊子曾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 「拖延症」罪魁禍首竟是「完美主義」,告別拖延症,原來如此容易
    拖延症患者總有無數個「明天」,卻始終把握不住一個今天。但是,你知道嗎?拖延症心理的最根本動機竟來自於完美主義。拖延症太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了,克服失敗的拖延症的心理的最根本的動機是來自於完美主義。what?完美主義?是不是很顛覆認知?
  • 克服拖延症的感覺比做愛還爽?
    多少勇士,沒有倒在艱巨的工作任務面前,而是倒在了拖延症上。拖延症不僅給他們帶來學業、工作和人際關係等生活層面的糟糕後果,還給他們帶來情緒上的嚴重困擾——滿滿的負罪感、挫敗感,並且越來越討厭自己。我自己也曾是「戰拖大軍」中的一員,曾經火急火燎改論文到凌晨三四點,曾經因為屢屢推遲完成工作而自責萬分。基於自己的感受還有身邊夥伴的要求,我們組織了第一次關於拖延症的沙龍。
  • 孩子時間觀念差,大多有拖延症,家長如何帶領孩子擺脫拖延的困擾
    時間觀念越來越被現代人所看重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要教育孩子擁有正確的時間觀念,但是很多家長卻會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懶散拖延,一點時間規劃都沒有,事實上這是大部分孩子對待時間的外在表現。美國心理學家曾表示,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差,多半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 喜歡拖延有解決的方法嗎?三管齊下,讓你搞定拖延症
    那拖延有沒有方法去解決呢?答案是肯定的,改變消極思考方式,緩解壓力情緒,採取積極主動行為,從認知、情緒和行為這三方面三管齊下,讓你搞定拖延症。認知方法:磨亮自我察覺、改變拖延思維拖延不是一個簡單的逃避行為,而是一系列的想法情緒和行動,這些東西連在一塊才會形成一個拖延症。
  • 來測測你拖延症的程度吧
    今日只有一個小測試,測測你拖延症程度幾何?將這9道題的分數相加所得總分,即你的拖延症的得分。19分及以下:10個人中有1個人是這樣,完全沒有拖延症。你的口頭禪是:「今日之事今日了,不然留著過年啊?」 20—23分:佔人群的15%,偶爾有拖延行為,但是基本上能夠有計劃地按時完成任務。24—31分:大部分人的狀態,有拖延行為,但是還沒有到嚴重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步。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2020年1月,有英國研究學者通過問卷調查形式詢問10000受訪人群是否會有拖延習慣,只有15.6%的人聲稱永遠不會拖延,超過84%的人有拖延習慣。換句話說,我們認識的人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男性和女性在各個年齡段都受到的影響大致相同,拖延症是我們所有人都面對的問題。
  • 拖延症天天說,但到底怎麼治?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嘴裡喊著要減肥,但計劃拖了一天又一天;本來計劃下午看書,但卻刷了一下午的手機。但當你感到你在拖延某事時,說明你已經開始排斥它了。這就是「拖延症」,許多人都被這個問題深深困擾。那麼,如何克服拖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