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本人也是一個資深的拖延症患者。步入高中時成績下滑,每次考試都不理想,作業更是堆積如山,於是學習陷入了惡性循環,作業寫不完,考試更考不好,考試考不好,上課聽不下去總是打瞌睡或是因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自己悶頭學習。
當時整個人就像深陷泥潭,每天作業都寫不完,於是憧憬著明天一定要加快速度把作業補完,然而第二天一有時間,自己大腦又放鬆,速度提不起來,於是又期待著新的一天。如此往復,結果可想而知。於是我把崛起逆襲的希望全都壓在一輪複習上,然而一輪複習真的到來時,我發現我還是和之前一樣,永遠在和時間與效率爭鬥。
於是我又把希望壓在最後的寒假上,希望彎道超車。一開始到家,我癱在床上,想先放鬆一天,明天立刻寫作業,整理錯題,然而當天晚上熬夜,第二天起的很晚,索性第二天早上再瘋一上午,下午再寫。以此類推,我每一天都在內心中將明天安排的很好,計劃之周密完美每次都能感動我自己,然而,我卻總是拖延,一直到寒假結束,我帶著一顆充滿對自己的懶惰拖延痛恨又無奈的心去迎接高中最後的時光。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也是殘酷的,我沒有珍惜高中時間,我的高考也理所當然的失利。
高考結束後我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我報了許多學習雅思和編程的網課,然而我只堅持了一兩天,然後我的拖延症又一次出現,每天早上打開手機就忍不住刷刷視頻,看看小說,然後盯著微信發愣,微信一想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這應該不是無聊吧,是懶惰,是根植我骨髓的惰性,我總是把今天的任務推到下一天,然後陷入一個死循環。每天都會抱怨自己虛度年華,然而內掙扎過幾秒後,又轉身拿起手機,刷著視頻。我硬生生的把一個用來消磨碎片時間的短視頻變成了我的主業。
我與拖延症的賽跑長達二十多年,終於有一天,所有的矛盾積壓到了一起。試想,一個將近三十的男人,事業不順利,家人曾經對他滿心的希冀變成失望,所有的矛頭直指拖延二字。
我依稀記得那一天,我交往七年的女朋友指著我說:「一個大男人,整天懶懶散散,不求上進,空話連篇,你承諾我的那些,你有一個做到了嗎」。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小說裡,那應該是一個男主要逆襲的前兆。然而發生在現實中,尤其是主角還是我自己時,說實話我當時腦子很懵,我沒有反駁一句話,因為她說的都對,我當時大腦發懵,內心充滿愧疚,有對她的,有對父母的,更多的應該是對我自己,我的青春的確被我親手揮霍了大半。
後來我們和平分手了,七年的感情,很綿長,它消失的也很平靜。不能說這一切完全是我的懶惰和拖延症導致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確吞噬了我的大量時間,吞噬了我大量的朝氣和鬥志。
現實中的浪子回頭似乎並沒有什,多麼轟轟烈烈,只是之後的日子我不再懶惰和拖延,我制定的計劃也不再是擺設,我能夠不打折扣的完成,那之後,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充實感,從前懈怠懶惰的日子,時間看似多的讓我感到無聊,但其實我的內心無比空虛,我的每一天似乎都沒有留下什麼實際的東西。但是現在,雖然每天忙碌,白天上班,晚上做兼職,很累,但我很喜歡這種充實感,因為我不在被時間支配,我開始自己規劃我自己每天的時間。
時間,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敬畏的。如果,朋友,你也被拖延症困擾,我還是非常非常非常希望你能夠戰勝它,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身一人,我們承載著父母的希冀,當然每一個年輕人誰沒有一個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們自己最大的動力,我相信,每一個奔跑在追夢路上的人,不管多辛苦都是幸福的。
我的青春因我的懶惰和拖延而消散大半,但他沒有結束,我也沒有停止奔跑,我相信你得青春也沒有結束,因為只要你的夢想還在,青春就不會結束,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受拖延症困擾的朋友,都能夠走出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不要讓後悔二字出現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
不要過分期待明天,也不要將希望都壓在明天,活在當下,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每一秒,我們的人生絕對不能因懶惰和拖延而灰暗,從現在開始,注重行動,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