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長相不佳,又沒什麼性格,為何慈禧太后會選中她

2021-01-11 筆寫趣史

古代被皇帝討厭的皇后不少,被皇帝廢掉的皇后也不少,一生未得皇帝寵幸的皇后也有。但一生未得寵幸,還被皇帝視為仇人的皇后,恐怕就只有一人了,那就是清朝的隆裕皇后。

隆裕名為葉赫那拉·靜芬,是光緒皇帝的原配嫡後,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女。而隆裕皇后悲慘的一生,就是由慈禧太后一手造成的。其實慈禧太后不止靜芬這一個侄女,可她最後卻偏偏選中了靜芬,導致其一生幸福斷送。

從後世流傳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隆裕皇后真實的樣子,而在文獻中,我們也能找到別人對她的描述。比如美國傳教士赫德蘭,當初就見過隆裕皇后真實的樣子,所以他這樣描述:

「長得一點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卻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她稍微有點駝背,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

正因如此,光緒皇帝在見了隆裕皇后一眼後,便打心底裡不喜歡她。不得皇帝寵愛,雖然有慈禧太后在背後撐腰,也可想隆裕皇后的日子過得有多煎熬。前面說了,慈禧太后不止靜芬這一個侄女,靜芬還有靜榮、靜芳兩個親姐妹。

根據記載,不論是靜榮還是靜芳,都比靜芬長得漂亮。而且這兩人都十分有性格,相比之下,靜芬真的是沒什麼特點。既然隆裕長相不佳,又沒什麼性格,為何慈禧太后會選中她呢?

其實這就是慈禧太后的一己之私了,在《我所知道的隆裕皇后》一書中,記載了隆裕三姐妹的性格。首先大姐靜榮,家中一直很慣她,所以打小養成驕躁的性格。其次三妹靜芳,性格十分暴躁,但凡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便會大發脾氣。

相比之下,隆裕的性格就溫順得多,這樣的性格雖說沒什麼特點,可也正因為這樣,慈禧才會選中她。隆裕平時不怎麼說話,但為人卻很能幹,這樣一個老實的人,才利於慈禧太后掌控。

至於長相方面,隆裕皇后的外貌確實不好,但根據《清稗類鈔》記載,清朝在為皇帝選秀的時候,最基本的兩個門檻是品德和出身。也就是說,秀女的外貌如何,反倒不是挑選的重點。

不僅如此,如果秀女長得太漂亮,反而還選不上,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太后還是大臣,都會擔心皇帝沉迷於美色,從而荒廢朝政,也就是所謂的「紅顏禍水」。相比之下,長相不好但品德出眾的秀女,更為大家所推崇。

那麼或許有人說了,就算再怎麼不看外貌,好歹也該找個看得過去的,隆裕皇后確實也太不漂亮了。但大家要想想,慈禧的人選,就在這三個親侄女當中。其中靜榮和靜芳,不是嬌生慣養,就是脾氣暴躁,都不能確保她們嫁進宮會乖乖聽話。而隆裕在性格方面最適合,只是外貌恰好差了點,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能夠成為一國之母,是多少古代女子夢寐以求的事,可靜芬自從嫁給光緒,成為大清皇后之後,就沒有過過一天幸福開心的日子。姑姑慈禧太后只是為了利用她,丈夫光緒又仇恨她。在光緒和慈禧先後去世後,她又不得不肩負起,主掌清朝的重任。

終於在民國二年,親自宣布清帝遜位的隆裕太后,於長春宮去世,享年46歲。我想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葉赫那拉·靜芬,一定寧願嫁給一個平常人,做一對尋常夫妻,體驗夫妻恩愛,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稗類鈔》《我所知道的隆裕皇后》)

相關焦點

  • 隆裕是亡國太后,為何她去世後全國服喪、下半旗為她哀悼?
    隆裕是亡國太后,為何她去世後全國服喪、下半旗為她哀悼?1913年3月19日,太和殿一改往日的金碧輝煌,被北洋政府精心設計成一個大靈堂。所有柱子都被包裹上白布,祭文密布,靈堂上方懸掛著一條「女中堯舜」的橫幅,花圈輓聯擺滿大殿,身穿清朝喪服與民國軍裝的儀仗隊整齊的站在靈堂前。
  • 清朝的最後一次朝會是什麼情景?隆裕太后痛哭流涕:無顏面對祖宗
    當慈禧在位的時候,清朝已經成了一個沉沒海洋的大船,誰也救不了誰。慈禧去世前,詔命只有3歲的溥儀繼承光緒皇帝的大統,由於溥儀年幼,所以載灃是溥儀的生父,隆裕太子代為掌權。作為光緒皇帝的妻子和親侄女,隆裕太后對慈禧來說只是她手中的一個工具,用來監視光緒皇帝。而且隆裕太后便夾在兩人之間,艱難度日。
  • 光緒為何生前從不臨幸隆裕皇后?來欣賞一下她的尊容,你就懂了
    隆裕太后在1912年被迫頒布了退位詔書之後,抑鬱成疾,於1913年初病逝於北京。無論是在電影還是電視,隆裕太后總是不起眼的,在光緒與珍妃的愛情裡,她是失敗者,可是她卻比這倆人都長壽,成了大清帝國最後的主宰者。
  • 清朝最後一次朝會是什麼情景?隆裕太后痛哭流涕:我無顏面對祖宗
    隆裕太后便是光緒皇帝的妻子,與此同時也是慈禧的親侄女,對於慈禧而言隆裕太后不過是她手中的工具,用來監視光緒皇帝的。而隆裕太后便夾在兩人的中間,艱難的度日。 慈禧去世後,隆裕太后以為自己能有翻身的時候了,可是很快辛亥革命的炮火打響,清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
  • 清朝最後一次朝會:大臣不再跪拜,隆裕太后大哭道:無顏面對祖宗
    但他這一生終究跟大清,跟封建王朝捆綁在了一起,掙不開,逃不過。 清朝滅亡的最直接負責人隆裕太后跟溥儀都不過是可憐的犧牲品,他們的人生早早被慈禧太后所操控,當慈禧太后撒手人寰後,獨留孤兒寡母面對這亂糟糟的世界。
  • 乾清門侍衛臨終解密,慈禧太后的葬禮上有你不知道的9個秘密
    富察建功(以下簡稱富察)曾經在紫禁城當過大內侍衛,慈禧太后去世,他作為大內侍衛裡的精英,曾經被選入「慈禧遺體」保衛「小組」, 實施晝夜兩班不間斷的護衛工作,慈禧太后的梓宮奉安普陀峪定東陵期間,富察曾經騎著馬一路持扈,富察還曾經走進過定東陵地宮,總之一句話,他對慈禧太后葬禮的整個過程所知甚詳,後來他在臨終的時候
  • 姑侄五人參加選秀,只有她被選中,卻成為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清朝選秀女的範圍在滿蒙漢八旗之內,因此,時常會出現同一家族的姑侄或是姐妹同時參選秀女的情況,不過,這並不代表她們都會被選中,被選中者雖然可以風光榮耀,卻是一入宮門深似海,那些沒有被選中的或許可以嫁給親王福晉,享受一生清福。
  • 新婚之夜,光緒為何不入洞房而是痛哭不止?說出1句話讓隆裕認命
    新婚之夜,光緒為何不入洞房而是痛哭不止?說出1句話讓隆裕認命隆裕太后作為光緒帝的妻子貴為皇后,光緒帝死後又貴為皇太后,雖然身份尊貴,可這個女人的一生卻是不幸、悲劇的一生。她這一生遭遇了太多不幸的事情。這第一件最不幸的事情便是她的婚姻。她作為慈禧太后的親侄女與光緒帝的婚姻是被慈禧欽定的。慈禧為了繼續垂簾聽政,把控朝廷大權,就派自己的親侄女去監督光緒。據說光緒帝原本是想立聰慧機敏且姿色出眾的珍妃為後的,可是因為有慈禧在,他根本不可能做主。
  •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什麼條件都答應,唯有一事不肯退讓半步
    她宣布退位時和袁世凱談了一系列條件,什麼都同意,唯有一事不肯退讓半步。 裕隆太后出生於1868年,她是慈禧的侄女,17歲時入宮選妃,在慈禧的強硬態度下,光緒不敢順應自己的心意只好放棄了鍾意的珍妃。次年,葉赫那拉氏被封為皇后,光緒卻連她的寢宮都不願意踏進。據《清史稿》記載,她「個性溫和,對史書頗有涉獵,但是個貌寢。」
  • 慈禧家族珍貴上色老照片:圖1是其親生母親,圖8兒媳婦長相漂亮
    這張照片中就是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 桂祥。桂祥是慈禧太后的二弟,同時也是隆裕太后的親生父親。 照片中就是慈禧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和妹夫奕譞。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婉貞也曾參加過秀女選秀,但是並未被選中,於是慈禧就勸鹹豐帝將自己的妹妹指配給皇弟奕譞做嫡福晉。
  • 隆裕太后葬禮上的罕見照:火車專列移靈,北洋政府出動儀仗隊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長春宮薨逝,享年46歲。溥儀上諡號「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隨即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參議院除下半旗外,於2月26日休會一天,2月28日為祭奠之期。不僅如此,袁世凱還親自臂戴黑紗,舉哀致祭。
  • 慈禧太后真實長相,年輕時漂亮,晚年慈禧不怒自威
    慈禧太后,是清朝最後一個實權最高領袖,她的死亡,基本宣告了清朝結束,而她治下的近半個世紀清朝,也褒貶不一,有人說如果她在1898年死了,那就名聲會很好。因為時代的發展,在慈禧晚年時候,照相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慈禧留下了不少照片,故宮保存的有數百張。
  • 慈禧人生最後幾天,留下的三個決定一道口諭,為何被世人斥為糊塗
    作為一個治國不怎麼樣,但是玩宮鬥一流的「女帝」,慈禧太后。她的闔然離世,也是晚清一個不小的動蕩。 慈禧去世的時間是1908年11月15日下午,距離光緒帝去世時間還不到24小時,好不容易成為大清第二個太皇太后,慈禧僅僅享受了一天的榮譽,就不得不追隨光緒帝的腳步離開世界。這個掌控了中國半個世紀的女人,臨死前留下了三個決定和一道口諭,這道口諭卻被人斥為糊塗之極。
  • 清宮老宮女回憶光緒寵愛珍妃,疏遠隆裕的真實原因,與慈禧無關
    作為晚清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光緒這輩子女人並不多,僅一後二妃,分別是皇后隆裕,和珍妃、瑾妃姐妹,這樣的後宮規模,在大清,乃至我國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
  • 慈禧太后崩逝後,大清的最高權力被誰掌握?仍然是葉赫那拉氏
    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囚禁於瀛臺的光緒皇帝病重,而此時的慈禧太后雖有疾在身,但「說話仍如往日、聲音洪亮堅厲,其堅強不改常度,見者皆驚」,全然沒有20小時後便崩逝的模樣。僅就此來看,光緒皇帝駕崩以後,甚至是慈禧太后崩逝以後,實際掌握軍國大政的攝政王載灃,無疑會掌握大清的最高權力。自鹹豐皇帝駕崩就牢牢掌控晚清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真就那麼輕易的將最高權力交付出去?更何況,此時的慈禧太后尚未出現病危狀態;更何況,此時的後宮中還有她即將升級為皇太后的侄女——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后。
  • 慈禧太后去世,李蓮英忠心守孝百日,然後去了哪裡?
    在慈禧太后的身邊有一位最得寵,也是最有權勢的太監,陪伴慈禧太后前後長達五十三年,不僅會解決慈禧太后的種種煩惱,而且也是最會服侍的,他是慈禧太后晚年生活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這位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便是——李蓮英。
  • 老照片揭秘,教會慈禧噴香水的格格,最後一張袁世凱想納她為妾。
    老照片揭秘,背黑鍋的李鴻章,教會慈禧噴香水的格格,最後一張袁世凱想納她為妾。圖為年輕時的李鴻章,與年邁的李鴻章比,處處透著精悍。他是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也是剿滅太平天國的主導者,更被朝廷視為晚清的最後一個支柱。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只是在老太后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放肆。倒是光緒非常值得同情的。這裡不談他的政績,只談他的生活,尤其是愛情。
  • 慈禧為何要處死珍妃?光緒帝寵愛是一方面,她自己也犯了個大錯
    1875年同治皇帝病逝,為了繼續實現自己的垂簾聽政,慈禧太后選擇擁立同治皇帝年僅4歲的侄子載湉為傀儡皇帝,史稱光緒帝。光緒帝長大之後,慈禧仍在訓政,還安排了自己的侄女,光緒帝的表姐成了光緒帝的隆裕皇后。
  • 李蓮英真的與慈禧太后有私情,才被她所恩寵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有一個故事說慈安太后有一次到慈禧的宮中找她商量事情,因為時值正午時分,慈禧在午睡,太監、宮女都在發困、偷懶,在沒來得及通報的情況下,慈安就進了慈禧的寢宮, 映入眼帘的是慈禧太后和太 監李蓮英並排躺在床上,見此情景,慈安太后大怒道:「大膽奴才,不守規矩,給我拉下去杖責一百,交敬事房嚴加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