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娟 市骨幹教師
高三英語教學進入二輪複習階段後,老師和同學們的應考緊迫感更為增強。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裡創造儘可能大的效益?這是我們每個師生必須考慮的問題。
經過第一輪的複習和積累,學生們已比較紮實地掌握了基礎知識,因此二輪複習是在其基礎上的專項強化和能力提升。任務主要有:1. 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2. 按照高考題型結構,有計劃地進行專項訓練;3. 繼續強化閱讀和加強詞彙的記憶。在最後的百十天時間裡能否抓住機會,成功實現從語言知識到應用能力的轉化、提高應試能力,將直接決定高考英語的成敗。
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都旨在考查學生對語篇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這就要求學生每日必須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輸入量,要在規定時間內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完成閱讀任務,現場校對答案,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摸索出解題思路和技巧,進而提高解題的能力。我們年級每晚的英語限時訓練就給予了時間保證,學生們一定要堅持遵守。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生們進行閱讀訓練的功利心不能太重。每天的收穫不應只是題目都做對,而是自己每天堅持閱讀若干個題材的英語篇章,堅持限時訓練的這個過程。閱讀的過程是美麗的。人們常說「見多識廣」,「天道酬勤」。我們堅信當語言輸入積累達到一定量時,它自然會有質的飛躍。同學們應有點點耐心和信心。
英語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面對紛至沓來的周周清考試、自測、聯考等測試,雖然老師也會講解易錯或難題,但是學生們在考後自我反思,得出有自己特色的感悟顯得尤其重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總結:
1.評估自己的付出和收穫是否成正比,縱向和橫向比較自己的進步點。
付出和收穫成正比的同學當然學習會更有動力,這自不必多說。而有的同學比以前努力卻未考好,這時不要灰心,慢慢儲備知識,守得雲開見月明,做到厚積薄發。縱向比較不僅比較成績,更要比到細處,細化到知識點,如本次考試的非謂語題都做對了,這就是進步點。橫向比較是找出自己與他人的差距,確定下次目標。
2. 糾正錯題,建立檔案本,認真總結。
錯題就是一面鏡子,清楚地照出學生各自的薄弱點或不足。所以,糾正和整理錯題很有必要,可以快速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具體做法是:首先把語法填空、短文改錯的錯誤集中到錯題本上,評析原因,歸納相關知識點(詞法、句法、固定搭配和常見句型);其次把完形填空中的熟詞新意,閱讀理解中的高頻生詞,長難句解析也記到錯題本上,這些都是自己實戰中獲得的寶貴知識點,在以後的學習中經常拿出來複習和鞏固,逐步突破自己的難點和薄弱點,減少考試中重複丟分。可以肯定的是,你的這個有自己特色的錯題檔案本在後期英語成績的提高中功不可沒;最後統計自己的錯題分布與比例,審視自己是否粗心,是否不會審題,是否沒有忠實於原文,是否斷章取義忽視語境,是否忽視「關聯」。總結自己的不足,也發現自己的亮點,把考試當成學習的助推器,及時調整和訓練。
總之,學習如同長跑,貴在堅持。長跑是耐力的比拼,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好,事事做實,我們要做那個笑到最後的人。
作者:高三年級 付秀娟
責編:牛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