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的老人仍估痴愛英語 學了90年從未間斷

2020-12-12 人民網重慶視窗

  上學時

  他羨慕英語教師一個月30塊銀元的薪水,種下教師夢

  工作中

  他先後從事翻譯和英語教學工作,實現兒時夢想

  退休後

  飯前睡前買菜間隙,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他都在看書學習

  現如今

  他102歲了,仍在用英語和自己對話,用英語「翻譯」生活

戴立朝老人的英文筆記

  清晨,迎著微風出門散步,他會站在樹下,眺望天空。「Life is easy(生活很簡單)!」

  出門買菜,今天的小桔子比昨天便宜一元,「Most at best price(物美價廉)」會立即浮現在他的腦海。

  看到一個不錯的句子,他會把它記在小本子裡:「Knowledge is weightless,a treasure you can always carry easily(知識沒有重量,它是可以隨意攜帶的珍寶)」。

  他,一定是一位時尚的英文達人吧!

  沒錯!但誰能想到呢,他是一位102歲高齡的老人!

  已經102歲的戴立朝老人,至今學不會怎樣做家務,也不知道出門要買什麼菜,但學習,卻像是融入他血液和骨髓的樂趣。哪怕是拿著放大鏡看書、寫字,他也樂此不疲。

  戴立朝老人說,能學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生的態度。

  30塊銀元,種下教師夢

  大渡口新山村街道鎖口丘社區,102歲的戴立朝是這裡的老居民了。

  對戴立朝老人而言,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出門買菜。可至今,他依然學不會做家務,更不會自己買菜。「老伴說買什麼,我就買什麼。」但對於家門口熱鬧的小菜市,戴立朝卻充滿期待。

  「carrots(胡蘿蔔)、onion(洋蔥)、spinach(菠菜),這些是我每天都要吃的蔬菜。瘦肉不能少,每天一個雞蛋。」英文夾雜著中文,眼前102歲的戴立朝老人神採奕奕,談笑風生,絲毫不顯暮態。他不管走到哪裡,看到什麼,他馬上就能用英文表達出來。

  戴立朝老人說,和英文結緣,離不開一個30塊銀元的故事。

  戴立朝老人念初中時,學校就開設有英文課。那時老師的工資是30塊銀元,而那會兒一日三餐、3葷3素吃上一個月,也才只要4塊銀元。

  「因為羨慕老師拿的薪水,我愛上了這個學科」,而隨後的一次課文背誦比賽獲獎,更讓戴立朝堅定了當一名英文老師的夢想。

  「我記得中學的英文老師是武漢大學畢業的,但那時學英文,沒有現在的條件,我們當時也沒有對話的能力,背誦課文,就成了衡量英文水平最常見的標準。」從那時起,戴立朝便與英文為伴,手不釋卷。有了這個目標,戴立朝感覺人生也變得充實而快樂。

  1940年,他考入西北聯大師範學院外語系。

戴立朝老人義務教鄰居學英語。 記者 楊新宇 攝

  樂在其中,一幹就是22年

  1955年,戴立朝回到了大渡口,在重慶鋼鐵公司從事文化教育工作。

  戴立朝說,那時,煉鋼煉鐵需要用到很多外文本,工程師們看不懂,就請他幫忙翻譯。後來,重慶鋼鐵公司還專門成立了業餘中學,很難請到專業的英語教師,就把戴立朝調到工程師班教授英語。

  戴立朝學習、教學很講方法,他概括起來就是「多通道協同記憶」,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感官,聽說讀寫,不斷強化,最後形成長久記憶。

  比如記單詞,他用一張白紙,一面寫中文,一面寫英文,然後放在兜裡,閒暇時,就拿出來看看,反覆識記幾遍之後,不斷鞏固加深記憶,完全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而說到口語的練習,戴立朝笑稱自己的方法就是,「不怕胡說,就怕不說」。比如,看到一個東西,就馬上用英文說出來,說錯了也沒有關係,有了熟練程度,日久天長,加上語法,就能應用自如。

  實現兒時願望,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戴立朝累並快樂著。

  後來,戴立朝調往重慶鋼鐵公司小南海子弟校任教,從新山村到小南海,那個時候要走路到大渡口火車站,再坐火車到「石場」站,然後爬坡上坎,才能到礦區的學校,單面路程往往要3個多小時,但戴立朝老人樂此不疲,直到退休。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父親,那就是誨人不倦。」戴立朝的小兒子戴世琰說,他記得家裡孩子多的時候有五六個,父親會給每個孩子擺好桌子、凳子,整理好學習資料……

  百歲高齡,仍「最愛」學習

  如果說作為人民教師,戴立朝酷愛英語是敬業愛崗;那麼,退休後他依舊樂在其中,則完全是因為植入血液和骨髓之中的愛!

  早上起床,閒著沒事,他會翻開案頭早已發黃的英文課本,看上一小段。年齡大了,眼睛花了,但這並不能阻礙他學習,他平常戴一副200度的眼鏡,看書學習時,還要再拿一副600度的眼鏡。有時,還得用放大鏡。

  飯沒做好,他看一會書;睡覺前,他看一會書;晚上睡不著,也會起床看一會書……

  戴立朝的小兒子戴世琰記得,父親退休後,被聘請做過108中的英語老師,做過大渡口區工會業餘學校的教師,也一直是重鋼老年大學的英語老師。直到2012年,父親96歲高齡,他才在家人的多番勸說下,離開老年大學。

  而在戴立朝的家裡,總有來補習的孩子、想學英文的街坊、老年大學的學生……直到有一年,戴立朝急著走路摔脫下面兩顆門牙,他才結束家教的經歷。「來家教的,多是小孩子,我摔脫了門牙說話漏風,發音就不準了!」戴立朝說,不能耽誤了小孩子。

  與書相伴,是長壽的秘密

  當不成英語教師,戴立朝並沒閒著,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著英文學習帶來的快樂。

  清晨時,他在小區的花園裡和自己對話;出門時,他用英語「翻譯」周圍的生活;閒下來,他沉靜在自己摯愛的書本中;喜悅時,他和書籍分享自己的快樂……

  前段時間,喜歡看時事新聞的戴立朝老人靈機一現,決定把一些重要的時政術語,通過自己的理解,用英文的形式翻譯出來,他翻譯了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能翻譯,還能一字不差地背出來。

  戴立朝說,翻譯得準確與否,對他來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生的態度和永不落伍的時代精神。

  最近,戴立朝老人又開始把視角瞄準「兩會」。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ed, and your mission can be accomplished。

  戴世琰說,這也許就是父親長壽的秘密!

  在小兒子戴世琰看來,父親沒有別的愛好,他不愛看電視,不抽菸、不喝酒,但就是愛看書,看得津津有味,視若生命。也許是看書的原因,父親一生坎坷卻開明樂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身在何處,始終執著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父親不會做家務,甚至不會買菜,唯獨他的英文筆記,整理得井井有條,一絲不苟。而將近90年堅持不懈的學習,也讓他擁有了好記憶。

  此外,也是因為愛看書,戴立朝老人很注重養生。「他對飲食有要求,每天都要有點瘦肉,有點油水,愛吃粉蒸肉、紅燒肉,保證每天一個雞蛋。」而除此之外,則以素食為主,菠菜、洋蔥、胡蘿蔔……每天一杯枸杞、紅棗、核桃配在一起的牛奶,他已經喝了好幾十年。記者 顧小娟

(責編:秦潔、張禕)

相關焦點

  • 他102歲仍痴愛英語 學了90年從未間斷
    但誰能想到呢,他是一位102歲高齡的老人!已經102歲的戴立朝老人,至今學不會怎樣做家務,也不知道出門要買什麼菜,但學習,卻像是融入他血液和骨髓的樂趣。哪怕是拿著放大鏡看書、寫字,他也樂此不疲。戴立朝老人說,能學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生的態度。
  • 這才是真的學霸:重慶102歲老人堅持學英語90年
    而在重慶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102歲的戴立朝,像是把學習的樂趣融入到血液和骨髓中一樣,哪怕戴著600度的近視眼鏡看書、寫字,依然樂此不疲。在昨天(22日)的採訪中,戴立朝表示,能學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生的態度,活到老學到老。
  • 102歲老人學英語 耄耋老人演繹一個勵志故事
    102歲老人學英語 耄耋老人演繹一個勵志故事時間:2018-03-15 19:46   來源:第1眼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2歲老人學英語 耄耋老人演繹一個勵志故事 第1眼消息,如果100歲,你會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
  • 102歲老人學英語 退休後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102歲老人學英語 退休後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時間:2018-03-15 19:05   來源:第1眼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2歲老人學英語 退休後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第1眼消息,如果100歲,你會選擇怎樣的一種生活?
  • 102歲老翁說英語"槓槓滴" 現場考英語得80分
      於老先生答起題來一絲不苟   已經102歲的於老先生寫字依然工工整整。   當交流的時候,他會用有神的大眼睛觀察對方,並隨時插話表達自己的意見;每天看新聞,對於當前國內外大事擁有清晰的思維;最神奇的是,對於簡單的日常口語單詞,他不僅能用標準的發音讀出來,還能現場英譯漢……你絕對想不到,這是一位102歲的老人能做到的事情。16日上午,記者來到中韓街道大麥島社區於瑞雨老人的家中。
  • 建德這個做法很贊,志願者給空巢老人送餐,365天從未間斷
    從物資採購到洗切烹飪,再到分裝配送到空巢老人家中,他們風雨無阻地奔波在愛心送餐路上,365天從未間斷。每天上午11點左右,送餐志願者陸續敲開困境老人的家門,給他們送上熱氣騰騰的飯菜。老人們總是激動地拉著志願者的手不停道謝。對於他們而言,除了可口的飯菜,還有志願者的陪伴和關心讓他們感動。
  • 老人50歲開始自學英語 今90歲寫了33本英文日記
    90歲的酈德火在做學習筆記。      寫日記不稀奇,堅持寫日記的人也不少,但永康有位90歲的老先生連續寫了20年日記,而且用的還是英文。  昨天,當9旬老人酈德火拿出他珍藏的33本英語日記本,英文水平和漂亮的書寫,驚呆了眾人。  33本英文日記  堅持寫了20年  昨天中午11點,剛給學生們上完課的酈德火老人收拾好書本,接受了記者採訪。
  • 九旬老人孜孜不倦學英語
    2 無意間迷上了英語  一開始,他選學的並不是英語,而是書法。等學完一學期後,在一次無意中得知學校將推出英語課時,讓喜歡鑽研的他有了學習的動力。英語現在越來越有用,年輕的時候沒學好英語,何不趁此機會補補課。從此,他下決心學英語,這一學就是13年。  學好英語對中學生乃至一些大學生都不是輕鬆的事。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感覺又將如何呢?
  • 90歲爺爺住院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歲爺爺都這麼愛學習,年紀輕輕的你還好意思不好好學習嗎?」這段時間,有一位老人在不少金華人的朋友圈裡成了「網紅」。因為這位90歲的老爺爺坐在病床上打著吊瓶學英語。老爺子這股子學習精神感動了不少人,網友們紛紛點讚。爺爺為何對學英語如此執著?12月7日下午,記者在金華市人民醫院的病房裡找到了這位「網紅爺爺」。他叫何志超,虛歲90。因心臟早搏、咳嗽咳痰等原因,老爺爺正在住院接受治療。他的床邊有一大本學英語時留下的筆記。
  • 學英語 愛繪畫 69歲臨沂老人以學為樂晚年充實
    年輕時愛學習卻沒機會 留下了遺憾  8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解放路與羲之路交會處的銀都小區,一提起張洪芝老人,許多居民都豎起了大拇指。聽說記者來了,張洪芝熱情地親自下樓迎接記者。記者注意到,老人家住6樓,她從樓上下來後接著又快速地走上去,這麼高的樓層,老人走得很輕鬆,真看不出她已有近70歲的年齡。
  • 20餘年從未間斷 陳守仁家族福利基金會累計捐資超1.8億元
    近日,陳守仁家族福利基金會到鯉城區福利院和江南街道王宮社區走訪慰問,共慰問160餘名老人和兒童。  據了解,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陳守仁家族福利基金會每年都會在清明、中秋、冬至等傳統節日期間,為家鄉福利院和王宮社區的老人送去慰問金或生活用品,連續20餘年從未間斷。  「根在中國,根在老家。」
  • 西藏貧困老人每天升國旗堅持45年,從未間斷,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從一九四九年建國到現在,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無論颳風下雨也從未間斷過。升旗儀式所帶給人們的心靈震撼是無法代替的。西藏貧困老人,54年來堅持每天升收國旗,從未間斷。期間也有許多記者前去採訪這位老人,老人也願意為這些記者們講述背後的故事其原因,令人感動。
  • 90歲的他從70歲開始自學英語 老人說就是圖個樂趣
    浙江在線02月23日訊  在婺城區雅畈鎮雅桑園村有位叫董光裕的老人,今年90歲了,從20年前開始每天堅持學英語。說起這學習的毅力,連許多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董光裕不服老,他不覺得年紀大了就應該扔下書本不再學習了,他一直堅信,只要有興趣有愛好,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和激情。
  • 90歲的浙大老學長病床上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90歲爺爺都這麼愛學習,年紀輕輕的你還好意思不好好學習嗎?」
  • 父親帶著6歲腦癱兒做義工,4年從未間斷
    父親帶著6歲腦癱兒做義工,4年從未間斷文/夕陽狠美 本文由夕陽狠美獨家原創,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現在社會上提倡做義工,志願者和公益,很多人都響應這個號召加入到這個隊伍當中。他搬著箱子直徑走向車跟前,因為他只有6歲,箱子都遞不上車。這樣簡單的事情對於大人來說是輕而易舉,一個6歲的小孩能做到這樣的付出多少啊!別看他人小做起事情來還是有模有樣的。旁人看見後就向孩子的家長了解情況,就問道: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義工的?孩子的父親說:14年,他是12年的10月31日出生的。咱們也不能把孩子放在溫室裡成長。
  • 太原這位90歲老人,英語說得特別溜!
    90歲的張鳴和老人,是太原老年開放大學學員,11月19日,得知老人家剛剛獲評「2020年太原市百姓學習之星」,記者進行了採訪。愛英語背誦課文沒問題2018年6月22日,是張鳴和老人「永生難忘的一天」,因為他製造了一場「轟動」。
  • 太原這位90歲老人,英語說得特別溜
    90歲的張鳴和老人,是太原老年開放大學學員,11月19日,得知老人家剛剛獲評「2020年太原市百姓學習之星」,記者進行了採訪。愛英語背誦課文沒問題2018年6月22日,是張鳴和老人「永生難忘的一天」,因為他製造了一場「轟動」。
  • 90歲老人寫33本英文日記 曾跟著收音機自學英語
    寫日記不稀奇,堅持寫日記的人也不少,但永康有位90歲的老先生連續寫了20年日記,而且用的還是英文。昨天,當9旬老人酈德火拿出他珍藏的33本英語日記本,英文水平和漂亮的書寫,驚呆了眾人。33本英文日記堅持寫了20年昨天中午11點,剛給學生們上完課的酈德火老人收拾好書本,接受了記者採訪。儘管已經90歲高齡,但酈老先生依舊耳聰目明,說起話來也是條理通順、中氣十足。幾乎每個早晨,酈老都會出現在永康香樟公園,精神抖擻地快走。
  • 這才是真的學霸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這才是真的學霸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3/3) "← →"翻頁
  • 徐州102歲老人動手術 從體內取出兩顆螺絲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徐州邳州市102歲老太太湯陳氏,因右側髖部骨折內固定物鬆動到徐醫附院求醫。昨天,醫生經過半個小時的努力,成功將其體內兩顆不鏽鋼螺絲取出,術後,老人身體狀況良好。  通訊員 張景良 任中華 現代快報 (微博)記者 劉清香  據老人的小兒子湯先生介紹,老母親家住官湖鎮新華二村,1913年1月出生,育有3個兒子、3個女兒,老大今年已84歲了。 「如今,我們一家五代同堂,第5代也有十五六人,年齡最大的12歲,最小的今年才1歲多。」湯先生說,現在,他們全家有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