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誰的本領大》

2020-09-05 屈老師教案課件

活動目標

  1.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領,理解梅花鹿和小猴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節。豐富詞彙:抓耳撓腮、合作。(重點)

  2.能大膽表達自己摘果子的辦法,嘗試用語言、表情和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對話。(難點)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初步了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互相幫助合作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課件、音樂、視頻資料、幼兒在幼兒園遊戲中各種合作的照片等。


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入活動,幼兒初步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

  教師出示小猴、梅花鹿課件。

  提問: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麼本領?

  你認為誰的本領大?

  2.播放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學說對話,初步了解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

  (1)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引導幼兒理解——雖然梅花鹿和小猴都有各自的本領,但是也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提問:故事裡的小猴和梅花鹿都有什麼本領?(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它們是怎樣誇自己的?

  聽了剛才的故事你認為誰的本領大?

  (2)幼兒討論交流摘果子的辦法。

  提問:有什麼辦法能讓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幼兒討論、猜測)

  (3)教師續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問: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豐富詞彙:合作)

  小猴和梅花鹿是怎麼說的?

  3.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合作本領更大。

  4.結合課件,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1)師幼互動,比較小猴、梅花鹿摘果子前後的不同表現及不同心情,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會讓我們更加快樂。

  提問:為什麼一開始小猴和梅花鹿沒有摘到果子?沒摘到果子它們的心情怎麼樣?(豐富詞彙:抓耳撓腮)

  (2)後來是怎樣摘到果子的?摘到果子後它們的心情怎麼樣?

  現在你們知道誰的本領大了嗎?

  小結:小猴會爬樹、梅花鹿會過河,它們用自己的本領互相幫助一起配合就摘到了果子,合作讓本領更大了。

  5.幼兒表演故事,引導幼兒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動物們合作摘果子的情節,進一步感受合作的快樂。

  (1)幼兒自主選擇角色。

  (2)幼兒表演故事,重點啟發幼兒能夠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對話。

  6.集體分享交流,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

  (1)引導幼兒講述、交流生活中的合作。

  提問:在幼兒園裡做遊戲的時候你們是怎麼合作的?

  (2)欣賞視頻,進一步感受合作本領大帶來的快樂。

  小結:只要我們能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我們的本領會更大,我們也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屈老師中班語言優質教案《小象的心願》
    2.用表情、動作、語言等表現小象給夥伴帶來快樂的故事情節。  3.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且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1.小朋友們過生日的時候都會對著蛋糕許個一個心願,誰能來告訴老師你許的心願是什麼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機器人學本領》教案模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機器人學本領》教案模 http://www.hteacher.net2013-07-03 16:03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屈老師中班健康教案《節約用水》
    設計背景  中班孩子小很好玩對有的事物很感興趣分辨事物的能力差每天都要喝水,生活中離不開水知道水的重要性,要節約用水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了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活動目標  1、能隨手關緊水龍頭,懂得節約用水。  2、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摘果子》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性質,初步學習摘果子的動作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總結並歸納出與動作相一致的語言提示,並根據語言提示模仿學習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摘果子的樂趣。活動準備  《摘果子》的音樂、PPT(果園豐收視頻)。
  • 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春雨的吉他》
    《春雨的吉他》語言CD(盒帶)、《大自然的聲音》音樂CD(盒帶)。  3.《春雨的吉他》教學掛圖。誰能學一學?花婆婆聽到了春雨的聲音是怎樣做的?(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蝸牛弟弟、蝴蝶姐姐又做了什麼?  春雨的聲音為什麼會讓花婆婆豎起了耳朵,蝸牛弟弟伸長脖子,蝴蝶姐妹停止了飛舞呢?  小結:春雨的聲音好聽、美妙,讓花婆婆豎起了耳朵,蝸牛弟弟伸長了脖子,蝴蝶姐妹停止了飛舞。  4.完整播放《春雨的吉他》語言CD(盒帶)。
  • 屈老師中班主題教案《有趣的刻畫》
    1.老師帶來了幾幅畫,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師:「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的畫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呢?」「他們為什麼要把這些畫刻在石頭呢?」  2.幼兒討論:  3. 教師小結:很久很久以前沒有紙和筆,可是人們又很想把看到的、喜歡的東西畫下來,怎麼辦呢?
  • 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一座小房子》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座房子,小朋友們看看它是用什麼做成的?咱們看看房子裡都有什麼?那你們想一想小房子的心情是怎樣的?之後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一幅圖。  3.出示圖二,提問:圖上都有誰?小房子會對他們說什麼?(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小動物們會說什麼?之後教師進行講述。  4.出示圖三,提問:後來誰到了房子裡?小房子還是空空的嗎?
  • 中班科學教案:大樹媽媽本領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大樹媽媽本領大   目標:   1.讓幼兒在體驗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樹木與人類的基本關係,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 屈老師中班主題教案《飼養員請客》
    中班的孩子們也特別想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每次談到動物,孩子們都能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動物、接觸動物、愛護動物,為此開展了此次活動《飼養員請客》。讓幼兒能了解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動物,知道動物的習性、特徵等,培養愛護動物、願意和動物做朋友的情感。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動物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大饅頭》
    活動準備:  1.已看過幼兒用書《大饅頭  教師:誰知道這是什麼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2.教師依次提出歌詞中有關生產饅頭的各個問題,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擺放相應的圖片。  教師:那我問你們,大大的饅頭哪裡來?
  • 屈老師中班健康教案《我知道的蔬菜》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激趣  我們每天都需要吃蔬菜,(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你知道哪些蔬菜?  二、 同伴交流  引導幼兒用自己帶來的蔬菜圖片,結合自己的經驗,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哪些蔬菜,他們分別長得什麼樣子,比一比,看誰知道的蔬菜。  三、認識蔬菜  教師展示各種蔬菜實物,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等。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小樹》
    幼:老師好——!  師:寶寶,寶寶,早上好——!  幼:老師,老師,早上好——!  二、小朋友欣賞flash,了解一些常見的樹師:今天有好朋友來我們班來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啊?  幼兒:樹師:這都是什麼樹呢?(柳樹、楊樹、蘋果樹、松樹、芙蓉樹)幼兒同老師一起看flash說出樹的名稱。
  • 屈老師中班美術教案《果樹》
    [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今天,我們做的山楂樹是用紙和紙球粘貼的。怎樣做成的呢?先要在作業紙上畫出山楂樹簡單的樹形(樹冠可以畫成大圓形,也可以畫成大三角形);隨後,將紫紅色縐紋紙用力團成一個個小紙球,再把團好的紙球蘸上膠水,粘貼在樹冠上;然後把樹葉粘貼在適當位置;最後,用彩筆把樹幹塗滿顏色。一棵豐收的山楂樹就做好了。  4.交待要求,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 屈老師中班上學期社會教案《家鄉真美》
    (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哪個地方最好玩?  (2)自由結伴觀察圖片,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並說出都認識圖片中的哪些地方。  (3)觀看視頻片段,有序引導幼兒了解家鄉的風景和文化,並請幼兒提出疑問,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熟悉的,教師進行梳理  3.師幼交流,激發幼兒愛護家鄉的情感。  說說自己家鄉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 屈老師中班數學教案《5以內的數》
    媽媽還特意給他準備了一隻大蛋糕。(出示蛋糕)  師: 2.小豬要過幾歲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蠟燭表示一歲,讓我們一起數一數蠟燭吧,有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有許多小動物們也來給小豬來過生日了,他們會是誰呢?  1) 「喵喵喵」是誰呀?小貓,看小貓還給小豬帶了生日禮物,是什麼呀?(西瓜)有幾個?可用數字幾來表示?師總結:小貓給小豬送了一個西瓜,我們就用數字1來表示。
  • 屈老師中班遊戲教案《貼人》
    活動準備  《圓圈舞》音樂光碟、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和你們玩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遊戲  2、遊戲開始,追逐者與被追逐者沿圈快跑追逐,在跑的過程中,被追逐者可跑到任何一對幼兒的前面站住(貼人),這時被貼的這對幼兒後面的一名幼兒就變成被追逐者,[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並立刻沿著圈外快跑,追逐者繼續追,如果被捉到則另換追者和被追者,如果被追者連續貼換三次仍未被捉到,就應另換追捉者,遊戲重新開始。
  • 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頑皮的小雨滴》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活潑歡快的情趣,理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小雨滴的語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發對雨天的興趣。活動準備  下雨的聲音、教師教學資源、掛圖。(鼓勵幼兒大膽回答)那誰能告訴我,雨是從哪裡來的?(幼兒回答)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  基本部分:  (一)欣賞兒歌第一段,並出示《頑皮的小雨滴》相應畫面  1.師:這是什麼樣的小雨滴?從哪裡能看出頑皮?(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初步感知雨滴的頑皮)他們都是怎樣頑皮的呢?我們接著往下聽?播放散文詩第一段。
  • 屈老師中班音樂教案《好朋友》
    (1) 用猜謎的方式,講好朋友的主要特徵,請小朋友猜猜他(她)是誰?  (2) 幼兒之間介紹自己的好朋友,說說為什麼喜歡他(她)。  2.學習歌曲,能用歡快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 教師示範演唱歌曲,提問:歌曲中唱了什麼?(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小朋友之間是怎樣相互幫助的?幫助幼兒理解並掌握歌詞。
  • 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老師的手》
    2.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幹,願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3.激發幼兒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1)展示紙工「小鴨」,老師的手,真巧!折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強調動詞「折」與「搖」,下同。)(2)展示泥工「小狗」: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 衝我直叫。  (3)展示繪畫「小羊」: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 要吃青草。
  • 屈老師小班語言教案《我會變》
    2.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願望。活動準備:  《我變小了》語言CD、《比大小》課件等。(老師瞪大眼睛),老師的眼睛怎麼了?(變大了)  老師的眼睛變大了表示老師的心情怎樣?(生氣了)小朋友想個什麼辦法讓老師的變回去?(小朋友坐好了,老師笑一笑,眼睛就變小了)  2.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變大變小?(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手、眼、嘴、臉、胳膊、腿、肚子等)  3.看課件(圖片大雞和小雞、大狗和小狗、大熊貓和小熊貓、大腳和小腳)  小朋友看圖中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