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蔡英文態度大變:下一步動作曝光震撼臺灣

2020-12-13 龍之鑑

打破外交慣例的川蔡通話被麻辣爆炒,蔡英文首度回應,通話並不代表美國未來的政策會有重大轉變。

而《紐約時報》指出,這通電話並不是外交生手的失態,而是臺灣精心策劃的結果。但重點是究竟能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呢?川普不羈的作風會給臺灣帶來怎樣的風險?中美博弈的新局,臺灣如何擺正位置?

打破外交慣例的川蔡通話被麻辣爆炒,蔡英文首度回應

盧琛:在臺北現場嚴教授,有人說蔡英文這通電話可能最終她是想對話的還是北京,但是您認為這樣的一個,繞的一個途徑,究竟能否達到她想要的目的?

嚴震生:我覺得不會,因為現在看起來兩岸的關係是叫做冷和的狀態,北京也說過要給蔡英文一段的時間,聽其言觀其行。

北京也說過要給蔡英文一段的時間,聽其言觀其行

甚至我們看到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也講到說,四個階段的觀察,然後到了施壓,我覺得那個觀察期差不多就到了,特別這通電話完了之後,可能就觀察期結束了。

所以我們也不能說這個電話,就代表了兩岸關係未來會走向惡化的開始,但是基本上兩岸關係如果說出現了什麼變化,在這個電話之前其實老早就開始了。

所以包括可能臺灣會擔心的「邦交國」可能會不會被挖走,像梵蒂岡,或者拉丁美洲的國家,和這一通電話我覺得幾乎都沒有關係。

臺灣所希望加入的國際組織,到最後的結果也沒有進去

另外我們也看過去這半年來,臺灣所希望加入的國際組織,包括國際民航組織也好,或者是國際刑警組織,我們看到美國是幫了很多的忙,到最後的結果也沒有進去。

美國今天就忽然有如神助,可以幫臺灣在國際空間上面有更多的拓展

所以就是這個是政治的現實。那我不認為說今天台灣接了一通,打了一通電話跟川普連上線之後,美國今天就忽然有如神助,可以幫臺灣在國際空間上面有更多的拓展,畢竟中國大陸的角色還是很重要的。

盧琛:好,一通電話並沒有能夠解決問題。

蔡英文日前給川普打電話,以"小動作"搞大挑釁。不僅如此,臺媒還稱,蔡下月赴中南美活動期間,可能自美"過境","不排除"有機會見川普。

蔡小動作?將付大代價!

對於蔡英文日前與川普通話的小動作,輿論普遍認為,這難改兩岸一中現實,但將讓臺灣在兩岸關係和"國際空間"等問題上,付出更大代價。

蔡當局似乎不想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得寸進尺 下月要見川普?

但蔡當局似乎不想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據臺媒報導,在證明"能與川普團隊有效互動"後,蔡英文下個月赴中南美活動時,將尋求自美"過境",正爭取與川普幕僚長蒲博思(Reince Priebus)等會面,也"不排除"有機會與川普碰面。

大陸對臺灣可採取"四步曲"―― 現在的蔡小姐雖為臺灣地區"總統",開創了中國現代歷史上女人作為地區大首領的先河,但現在的她則如"黑夜走路吹口哨"般的執政之路,早晚會跌倒。

蔡英文小姐的策略是傍"大款",軍事上以美為主,以日本為輔的政策

一、夜路吹口哨的蔡英文

蔡英文小姐的策略是傍"大款",軍事上以美為主,以日本為輔的政策。而從執行策略方向上,則以日本為重點強化,對美國則繼續加大利益供給以期取得美國"保護"的效果,強化與日本關係,則是更加重視日本的軍事能力。

強調臺灣地區作為日本遏制大陸的橋頭堡角色,為安倍現在執行的所謂"圍堵"中國的策略增加變量的辦法。如果說這種策略在巖裡政男時期敢於果斷實施

則當時的中國的能力與國際處境上看,中國要解決臺灣問題需要付出的代價要比今天多得多,而換到現在,沒有觀察到時局的演變仍然繼續這種策略則有點象盲人摸大象。

(一)力量的變化使大陸能隨時抓住藉口對臺灣進行各種層次水同手段的打擊。筆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說過,以現在的大陸能力,對臺灣可採取"四步曲"――懾臺、餓臺、鎖臺、平臺。

中國要解決臺灣問題需要付出的代價要比今天多得多

若臺灣地區的政客看不到這種力量的變化,或是仍然不願意承認這種變化已經出現質變,恐怕臺灣的未來日本不會好過,甚至因臺灣政客的錯誤判斷而出現使臺灣內部首先動亂的局面的概率都在增加。

臺灣媒體的愚民策略目前只能使臺灣局面向更加惡化,未來一旦大陸決心解決臺灣問題時,臺灣地區的民眾受到的傷害與損失只能是呈現幾何級數的增加,會更加痛苦與血腥。

大陸對臺灣問題的應對顯得越來越自信

大陸對臺灣問題的應對顯得越來越自信,手段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靈活。筆者曾經不厭其煩的解說一些可用手段,就是希望更多的臺灣民眾能看到真實的情況,包括筆者認識的幾個臺灣朋友能多宣傳這點,讓更多的人多醒醒腦。

若蔡英文繼續這種策略,時間的節點全很快到來。中共十九大之後若從事布局順利,在軍事部署時就提前展開且無論是軍事理論還是在軍事政府指導下的軍事手段與軍事裝備準備都大體到位的情況下,臺灣隨時會感受到大陸的軍事壓力的局面明年下半年開始就會實現。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態度變軟,兩岸可進行對話?
    導讀:隨著川普下臺和拜登勝選,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也將隨之發生轉變。據相關專家表示,拜登很有可能弱化川普當政時對中國的敵視態度,也將弱化「以臺制中」的政策,而去尋求一種新的中美交往方式。對此民進黨當局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
  • 蔡英文態度變強硬了?
    臺灣「海委會」:東沙南沙若遭攻擊,將授權指揮官發炮回擊。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海委會」日前對外宣稱要修改法規,未來東沙、南沙太平島及臺海巡艦艇若遭「武力危害或攻擊」時,可以在必要限度內動用火炮。據報導,民進黨當局「海委會」在12月初公告,聲稱近年臺灣地區周邊海域的安全威脅提升,部分「敵對行動」涉及準軍事性質的武力危害或攻擊,考量相關處置的敏感性及妥適性,「海委會」修改法規將對類似案件的使用火炮權力,由海巡部門主管的位階升為「海委會」主管。
  • 蔡英文分化臺軍視頻曝光!國民黨怒:她是臺灣最大敵人
    △蔡英文分化臺灣軍隊的講話視頻曝光蔡英文 臺灣地區領導人我們的軍隊跟民進黨比較不親,因為國民黨執政那麼久,他們都跟國民黨在一起。現在民進黨又回來執政,兩三年跟我們軍方溝通、合作,現在他就跟我們一樣同心。
  • 蔡英文揚言「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是何居心?
    很顯然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拉攏臺灣」就成為美國首選的「抗中」武器。 前不久,美國派遣美國次卿克拉奇「訪問」臺灣地區,這造成不小的轟動。當時蔡英文還特意設宴款待這位來自美國的「貴賓」。據說,臺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也參與了這次接風活動。
  • 港媒:「臺獨」大動作逼迫蔡英文攤牌
    原標題:港媒:「獨」派大動作逼迫蔡英文攤牌距離臺灣11月24日九合一地方選舉只剩4個月,民調低迷的蔡英文向「獨」派取暖跡象日益明顯,獨派也大動作逼迫蔡攤牌。美國宣布對所有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5000億美金加徵關稅,加劇美中貿易戰火,並要求聯合國全面執行安理會制裁朝鮮決議,「臺灣牌」、「朝鮮牌」交叉運用,美中尖銳對抗下的兩岸僵局轉換成危機的可能性不小。
  • 布吉納法索「斷交」震撼臺灣 蔡英文惱羞成怒攻擊大陸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昨天突然宣布與臺灣「斷交」,這已是蔡英文上臺兩年來的第四個,當晚,上臺不到3個月的臺「外長」吳釗燮引咎辭職。蔡英文昨夜發表講話,將「行政院長」賴清德、「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都拉了出來,分擔壓力。
  • 蔡英文利用香港推動「臺獨」,臺灣間諜洩密案被曝光!
    作者:鄧鄧 審閱:臨既 近日,隨著央視曝光了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之後,在島內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民進黨惱羞成怒,島內綠媒更是紛紛為那些間諜們「脫罪」。
  • 520臺海報告II(一):蔡英文對陸態度可能變強硬_鳳凰網
    蔡英文對陸態度將趨強硬                          又到一年「520」。 因此,未來蔡在兩岸維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可能更加不顧忌大陸、藍營的反彈,「更加我行我素、以我為主」,展開與大陸的全面較量。 簡單講,就是直接的、高敏感的「法理臺獨」我不敢做,但間接的、敏感度低一些的為「臺獨」打基礎的動作我會做,而且會多多地做,快快地做——趁民進黨掌握執政權,且有「立法權」護航。
  • 臺報分析:蔡英文凍「凍獨」 以拖待變應付局勢
    臺報分析:蔡英文凍「凍獨」 以拖待變應付局勢 2014-07-22 11:26:49臺灣《中國時報》22日時論文章稱,蔡英文憂慮一旦支持「臺獨黨綱」案在黨員大會中通過,恐怕兩岸及臺海將恢復到原先的緊張局面。所以「以拖待變」應是最符合蔡英文的輔選策略。  文章說,理論上這是一場全黨代表大會,但該議不議,並把議題的爭議延伸到中執會,恐怕屆時的決議,將不足承擔這項議案通過與否的壓力,反而會爆發黨內部更大的衝突,這是蔡英文處理態度招人疑惑的地方。
  • 深綠再拱"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閃躲 昔日挺扁的陳菊態度也變了
    近日,深綠團體再次炒作「赦扁」話題,對此事一向閃躲的蔡英文再次迴避,而去年還曾聯署「赦扁」提案的陳菊這次態度大轉變,明確表示沒有「特赦」問題,讓外界頗為意外。臺當局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卸任後,陳水扁動作頻頻,外界關切新「法務部長」蔡清祥上任後,是否可能處理「赦扁」問題?
  • 蔡英文表述模糊 何能點亮臺灣?
    他說,對蔡英文而言,面對北京第一項動作,就是不去挑戰大陸對臺灣的立場。許信良強調,當全世界都不會挑戰「一中」,請問你想挑戰什麼?當有這種基本態度,才可能思考如何與大陸互動。  而針對蔡英文「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為題發表聲明,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說,蔡英文要點亮臺灣,請先打開天窗說亮話!讓大家一窺她究竟如何想,且到底想怎樣?
  • 蔡英文:媽祖保佑下今年臺灣景氣比較好
    據香港中評社24日報導,長達9天8夜,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的「大甲媽祖繞境」將在24日晚間11時起駕,蔡英文下午2點在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的陪同下來到大甲參拜媽祖。蔡英文表示,「三月請媽祖」是臺灣傳統盛事,也受到全世界關注,在媽祖保佑下,今年臺灣景氣感受到有「比較好」,她會更努力讓大家有好生活。
  • 叫囂臺灣已經「獨立」!蔡英文此舉狂妄至極,不要讓臺灣陷入困境
    蔡英文再次當選,叫囂臺灣已經「獨立」,狂妄至極蔡英文第1次當選,是因為偷換概念模糊「九二共識」,讓不明民眾難以判斷,可是當選之後,她的所作所為都是在「搞臺獨鬧分裂」,這一次她連任,而且高票讓她心裡有了底氣,她認為自己的「臺獨」論調獲得了民眾支持,因此她現在完全不顧民眾的生活, 強硬態度搞「臺獨」,豈不知她現在完全就成了別人手中的棋子和槍手
  • 臺灣媒體人:現狀變了,蔡英文還能維持什麼?
    此前以「維持現狀」為競選賣點的蔡英文如何接招?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11月8日在臺灣雅虎新聞網撰文稱,原本準備以「維持現狀」混過「政治X光機」的蔡英文被識破了。「習馬會」創造了一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合理、必要的兩岸新狀態。這個現狀,蔡英文註定無法維持。蔡英文要維持什麼現狀?如何維持現狀?都遇到重大難題。
  • 袁周:蔡英文代表臺灣人民「正告北京當局」?神邏輯!
    昨天巴拿馬與臺灣「斷交」了,臺灣的「邦交國」只剩下20個。蔡英文的「國安」團隊早已掌握訊息,臺灣媒體和網民的預測也神準。一切盡在意料之中,可這一天的到來,還是令蔡英文無法淡定。畢竟巴拿馬是臺當局最拿得出手的「邦交國」,也是其混「國際」的顏面。一年前,蔡英文還親自參加了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的開通典禮,當時還吹噓「『兩國』的關係現階段算是穩定的。」
  • 臺灣中天被關停:蘇貞昌鷹派強勢推進 蔡英文默不作聲
    扣除陳耀祥,NCC其餘6名委員中,3位態度保持中立;另外3名林麗雲、王維菁、蕭祈宏等鷹派成員認為,中天違反新聞專業,反對讓中天續拿執照,再加上陳耀祥投票前積極遊說其他委員消息曝光,最終才以7:0方式過關。
  • 蔡英文對「習馬會」態度強硬 恐現與美裂痕
    (中新社)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臺灣方面領導人7日在新加坡會面後,美國方面表示歡迎,民進黨2016「大選」參選人蔡英文則嚴詞譴責,外媒分析稱,蔡英文先前訪問華盛頓期間曾在兩岸問題上展現真誠的互讓意識,然而在「習馬會」後卻展現更強硬的對大陸姿態,可能暴露出美國政府與民進黨之間的裂痕。
  • 解放軍有大動作 蔡英文緊急捅出一張圖 島內炸鍋
    近來,解放軍密集出動,接連進入臺海區域,據臺媒9月25日報導,解放軍軍機25日早上再次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高度在2000米左右。據悉,這是解放軍軍機連續第十天進入此一空域。臺媒宣稱,臺軍廣播內容則維持常態性的喊話,「位於臺灣西南空域高度2000米的大陸軍機注意!
  • 蔡英文:合理條件下對訪問大陸持開放態度
    對於「訪陸」議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稱,只要大陸不設置所謂「不合理條件」,她對到訪中國大陸一事持「開放態度」。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環球網11月25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對於是否可能到大陸進行訪問一事,蔡英文在接受外媒訪問時稱,「基本上大陸對民進黨並不『認識』,她希望雙方能有更好的溝通」。她還稱,只要大陸不設置所謂「不合理條件」,她對到訪中國大陸一事持「開放態度」。
  •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
    民進黨7月20日召開第16屆第一次「全黨代表大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前表示,「認同臺灣、堅持獨立自主已變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如何凍結、廢除?」讓黨內「凍獨派」鎩羽而歸。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此舉可謂是向「獨派」交心,民進黨再度吹響「臺獨」號角,臺灣持續「統獨對立」,經濟面則將因朝野對立,加速臺灣的邊緣化與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