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26日訊 瀕臨渤海和黃海,山東大陸海岸線長達3345公裡,佔全國海岸線1/6長。近日,記者梳理發現,伴隨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通過的青島等5市海岸帶保護條例,山東沿海7市均已實現了海岸帶保護立法全覆蓋,我省也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沿海城市全部制定海岸帶保護法規的省份。
2019年9月27日,省十三屆人大會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批准通過了《日照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11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通過了《青島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東營市海岸帶保護條例》《煙臺市海岸帶保護條例》《濰坊市海岸帶保護條例》《濱州市海岸帶生態保護與利用條例》。除此之外,2018年5月省人大常委會已批准通過《威海市海岸帶保護條例》。至此,我省沿海七市均已制定海岸帶保護法規,實現了海岸帶保護立法全覆蓋,我省也是全國第一個實現沿海城市全部制定海岸帶保護法規的省份。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法規四處處長劉源介紹說,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實省委建設海洋強省、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的工作部署,2018年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主任會議提出,省人大常委會要加強立法統籌,推進沿海設區的市海岸帶保護立法工作,並將該項工作列入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
行動宜早不宜遲。2019年2月,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向煙臺、東營、濱州、濰坊市人大常委會書面發函,督促四市啟動海岸帶保護立法工作。針對審查保護條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在省自然資源廳、省海洋局、省生態環境廳等單位,以及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山東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有關專家的共同參與下,就海岸帶保護範圍的劃定、海岸建築退縮線距離和圍填海等有關問題達成共識。劉源說:「省人大統籌推進沿海各市海岸帶保護立法,實現山東省海岸帶依法保護利用全覆蓋,是立法方式的重要創新。」
青島:留住海灣又看得見發展
海岸帶是青島城市特色的精華所在和寶貴資源。1995年青島市就制定了全國第一部海岸帶管理的地方性法規《青島市海岸帶規劃管理規定》,使青島海岸帶保護與利用工作步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在此基礎上,結合青島山、海、城一體的城市特點,2019年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青島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加強重要海灣保護,合理布局工業項目。其中規定,丁字灣、鰲山灣、唐島灣、靈山灣、古鎮口灣、龍灣海岸帶範圍內,禁止新建或者擴建化學製漿造紙、化工、印染、電鍍、電解、釀造、煉油、製革、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岸邊衝灘拆船以及其他嚴重汙染海洋環境的工業生產項目。
東營:油氣開採「且採且環保」
油氣開採是東營重點監管領域。作為全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東營油氣開發帶來的環境汙染日益嚴重。《條例》就海岸帶範圍內的油氣勘探開發、化工項目管理等作出詳細規定,對兩區範圍內的油氣勘探開發項目分別提出了要求,即重點保護區內已有油氣開發項目,應當依據採礦權期限制定方案,有序退出;一般保護區內油氣勘探開發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標準規範要求配備環保設備設施和應急器材,定期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加強應急演練,消除環境事故隱患。同時還對海岸帶範圍內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作業產生的汙染物如何處置作出原則性規定。
煙臺:織就嚴密的保護法治網
煙臺瀕臨黃海、渤海,海岸線長1038公裡,佔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海洋資源優勢是煙臺最大、最突出的優勢。《煙臺市海岸帶保護條例》嚴格貫徹「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立法理念,禁止擅自侵佔、移動和損毀海岸帶保護界樁或者保護標識、禁止改變沙灘自然屬性建設建築物、構築物、禁止擅自圈佔沙灘和礁石、禁止毀壞海岸防護設施、沿海防護林等內容,並針對違法行為分別設置行政處罰,切實有效地加強對海岸帶的保護。
濰坊:彌補溴素科學利用空白
天然滷水是濰坊北部沿海地區的重要礦產資源,其開採後直接衍生的產品為海鹽和溴素兩種。目前濰坊的天然滷水儲量和開採量在全國佔據重要位置,僅昌邑市生產的海鹽佔全國的六分之一,溴素佔全國的四分之一。為了進一步規範濰坊天然滷水開採,有效管控無證開採、超範圍開採、開採後浪費等亂象,《濰坊市海岸帶保護條例》對天然滷水的開採管控及溴素生產企業管理等事項作出明確規定,並對違法開採天然滷水,溴素企業擅自開機等行為規定了相應的處罰,彌補了礦產資源法及《山東省實施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溴素科學生產、節約利用的空白。
日照:解決海水養殖汙染問題
日照市以「藍天、碧海、金沙灘」的優美環境而聞名,優美宜居環境特別是海景資源是日照的城市名片。《日照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為解決海水養殖帶來的汙染問題,規定在海岸帶陸域範圍內禁止新建或者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在海岸帶海域範圍內應當依法劃定禁養區和限養區,禁養區內禁止各類水產養殖活動。限養區內陸地範圍禁止新增抽取地下水養殖的水產養殖項目,不得擴大養殖規模。限養區的近岸海域,市、區人民政府可以劃定一定的範圍禁止筏式養殖、網箱養殖等水面設施養殖,鼓勵離岸式養殖。
威海:保障市民合法親海權利
威海市是全省乃至全國的海洋大市,自然岸線保有率超過47%,海洋功能區達標率100%,是全國海水水質最好的城市之一。作為我省首部海岸帶綜合保護立法,《威海市海岸帶保護條例》在無直接上位法依據和成熟經驗可循的情況下,將做好制度設計作為首要任務,明確規定保障市民遊客合法合理的親海權利,規定除港口管理區、軍事管理區、海洋特別保護區等經依法批准封閉的區域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圈佔沙灘、海域和礁石,不得限制他人通行和親近海洋活動,從立法層面解決實踐中的「頑疾」。
濱州:為大海留住最美貝殼砂
濱州貝殼堤島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貝殼堤島與溼地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貝殼砂資源被作為礦產大量開採,導致資源嚴重流失,貝殼堤島面積縮減。《濱州市海岸帶生態保護與利用條例》將濱州貝殼堤島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劃為嚴格保護區,明確禁止海岸帶範圍內非法開採貝殼砂資源,並針對該違法行為規定了法律責任,嚴厲打擊非法開採貝殼砂活動,有效保護了貝殼堤島和溼地生態環境。(據山東商報)
[責任編輯:楊凡、單提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