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的山水畫,以李成、範寬、郭熙、燕文貴、王希孟等名家最有成就。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將關仝與李成、範寬並列為五代宋初最有影響的「三家山水」,認為「關、李、範」「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一時成為山水畫的典範。範寬一生勤奮創作,《宣和畫譜》著錄有他的58件作品。以「峰巒渾厚,勢狀雄強」為其繪畫風格,被稱之為「與山傳神」。
《雪景寒林圖》是範寬的傑作之一,收藏於天津博物館,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畫面布局雄奇而巧妙,近景描繪細緻入微,質感強烈,中景挺拔蒼秀,遠景空靈而幽遠。這是範寬的典型特色,山峰巍峨挺拔,給人以高曠雄奇之感。《雪景寒林圖》中高峰巨壁式的峰巒,在中段穩定著畫面的重心,使人產生震撼的視覺效果。用留白體現雪的質感,洋洋灑灑鋪設開來,主次分明,營造貫通之氣韻。近景低垂,通過對雪地中寒林細緻入微地描繪,來拉開畫面的層次,產生縱深之感。眼前之景為一片靜逸的湖水,在雪景的映襯下,顯得寒冷而清曠。遠景格外的幽深,能看到很遠的地方,目之所及皆為幽遠的雪景寒林。《雪景寒林圖》是中國山水畫法中「高遠」與「深遠」的經典之作。
我國古代文人追求清淨高雅的隱居生活,常將自己置身於一片幽靜的山林之中,來吟詩作畫,體會自然美景中的內涵。北宋在經濟上的富足,促使文化和藝術得以復興。在藝術上有著大唐的遺韻,並形成了北宋特有的帶有文人氣息的藝術氛圍。宋代是山水畫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繪畫創作異常活躍,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範寬在北宋畫壇的地位極高,2004年,美國《生活》雜誌將範寬評為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之一。範寬的筆墨技法出神入化,妙筆生花之處彰顯大家風範。在《雪景寒林圖》中,我們能看到範寬的用墨特徵,用墨厚重而潤澤,細節描繪精緻傳神。用濃重的筆墨,在最醒目的位置突出了主峰的雄偉氣勢,在畫面中確立了視覺的中心。並以留白為雪,渲染出了一片蕭疏幽靜的雪景寒林之景。
範寬(950年—1032年),字中立,北宋繪畫大師,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活動在長安、洛陽等地。範寬的山水畫追求雄偉的氣勢和幽深的意境,對後世的山水畫有著深遠的影響。範寬通過對雪景寒林的描繪,寄寓著自己高雅的文人情懷。《雪景寒林圖》是範寬的精品之作,就像前面我們所講到的一樣,這幅畫立體感極強,用水墨畫出了樹石、雪景的質感,畫面整體看去,有好萊塢大片的既視感,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