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就像扒八卦丨童年記憶裡的《小婦人》裡原來藏著這些事

2020-10-11 彩果糕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個觀念:每個人認為特別好吃的食物,往往是因為那個食物在最初與你會面的時候,帶給你了一段美好的記憶,後來我發現,不僅僅食物是這樣,書籍也是如此,一本好書時隔多年,你也許會忘記裡面的配角,會忘記很多情節,但是提到它的時候,永遠忍不住給它一個滿分,因為它曾經帶來的那段美好的光陰。可以說,《小婦人》就是這樣一本書。如果說要給小孩子挑一本名著來入門,那麼我會首推《小婦人》,因為這本書特別適合給那些還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寶寶以及寶媽看。

就像奧爾科特的第一位傳記作家艾德拉·切尼所說:「二十一年過去了,又一代人已經成長起來,但是《小婦人》仍然保持著穩定的銷量。母親們讀著這些姐妹們的童年,延續著自己當年的歡樂。」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這本書的光彩不但沒有消減,它仍然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將一代人與一代人聯繫起來。

因為這本書有著它特有的童真、平靜、純潔與美好。它是圍繞著一個非常有教養,又帶有玫瑰般絢爛的家庭講起的,正如書名一樣,書中的四個小姑娘在媽媽的教導下,逐漸都長成了成熟的小婦人。書中的勞倫斯老先生曾對這個家庭評價為:「在隔壁那座小修道院裡,馬奇太太做的比我們好多了。」小孩子哪怕是只拿這本書當做一個長長的小故事來看,也會有非常棒的體驗。



但是今天,小孩子長大了,想給這本在記憶裡褪色的故事上上色,便來藉助這本書,和你們說一說二刷名著的方法吧!你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當做在炒一道你們吃過的菜,但是這次,以自己的經歷作為調料,風味便獨特且美妙。

01、關聯作者自身經歷丨扒一扒路易莎生命中影響力最大的兩個男人



事實上,很多作者在寫作的時候,看上去是寫故事,其實是在寫自己。比如馬爾克斯在寫《百年孤獨》的時候,其中的宅院與很多故事,都取材於他自身的生活;比如說寫出《人間失格》的太宰治最終投水自盡;而寫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更是寧願匿名出版所有作品。可見她寫出的兩個女孩的成長與他們的心理歷程,是與作者自身的經歷息息相關的。甚至於2019年大火的《致命女人》中潔德給伊萊提供的驚險刺激,又極具報復性的劇情,也是為扒開她自身經歷做伏筆的。所以,讀名著也是一樣,當你看到了作者的一生,也就懂得了她故事的創作由來。

①愛默生·瑪格麗特·富勒



而《小婦人》也不例外,事實上,這本書的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是一個十分幸運的小姑娘,她的父親布郎遜·奧爾科特是以為自學成才的哲學家,也是一位超驗主義者,因為父親的關係,路易莎很小的時候就能和很多著名的學者來往,包括愛默生·瑪格麗特·富勒,亨利·戴維·梭羅等人,特別是愛默生一家,更是對她喜愛有加,愛默生的書房會完全的對路易莎開放,路易莎經常也確實經常去瀏覽各種書籍。

她曾經說:「愛默生永遠是我心目中摯愛的『大家』,就像他帶給其他眾多年輕生命思想啟迪那樣,他所給與我的,遠多於他自己所知。他所影響我的正是他簡單而美好的生活,以及他書中所展示的真實與智慧。他是一個典範,一個不被這個世界所誘惑、所腐蝕的極為偉大的典範。在他有生之年,他過的是一種高貴的生活,在他離開時,留給我們的是更加豐盈的思想寶庫」。

而路易莎16歲時的處女作《花朵的寓言》也是寫給愛默生的女兒艾琳·愛默生的故事,可見愛默生對路易莎的影響有多麼大。

②布郎遜·奧爾科特



當然,除了愛默生的書房,父親布郎遜·奧爾科特的書房也是路易莎最喜歡待的地方,她小時候就喜歡在父親的書房裡搭建「書塔」,「書橋」,和書本做著親切的遊戲。

根據路易莎的回憶錄來看,路易莎只上過她父親的學校,但是因為她父親堅持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注重孩子內心的發展的,那種隨性又具有創新型的教育方法並不被當時的大眾所接受,所以學校倒閉了,但是路易莎卻從中受益匪淺,因為父親這種開放包容的教學方式,才讓她愛上了所有的教學科目,因為父母都會把枯燥的學術變成故事講給她聽。

奧爾科特說:「我父親用一種智慧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們發現他們性格深處的東西,就像一朵花兒的自然盛開,而不是像拼命給斯特拉斯堡呆鵝餵食物那樣,給他們填塞的多得他們遠遠消化不了」。

正是這樣一個充滿了愛的家庭,才讓路易莎可以活的「反叛又自我」,並寫出《小婦人》這種溫暖又帶有教育性的故事來。

而有趣的是,這兩個男人都或多或少在《小婦人》一書中得以窺見端倪,因為《小婦人》一書寫的其實就是作者的一家。在書中,路易莎把自己寫成了喬·馬奇,她的姐妹安娜、亞碧、伊麗莎 白則分別化身為書中的梅格、艾米和貝思。而從書中嚴肅又慈愛的勞倫斯身上,無疑能看到愛默生的影子,而對於路易莎的父親,雖然在書中著墨不多,但這種父親的長時間缺位,和她父親執著於理想,不承擔家中的擔子的樣子,又有些像,儘管如此,父親對她的影響仍舊很大,因為書中的喬,最終還是拒絕了英俊體貼又富有的勞裡,而選擇嫁了一位「學者」。

02、關注名著的書寫特點丨扒一扒路易莎的家庭氛圍與成長軌跡



從諸多名著來看,他們都有著不同的特色,比如說《洛麗塔》的特點在於裡面存在著諸多戲仿和雜糅的不同的寫作方式,感受到了這一點,才能說感受到了書中特有的魅力;而《尤利西斯》作為最難讀的書籍,最明顯的特點就在於各種標註和索引,涉及到諸多名家與著作,讀者想直接通過畫面感知其中的故事,並不是很難,但是真的領略到書中的精髓,要翻越諸多文獻;而《小婦人》的特色,在於家庭教育,雖然書中,父親從一開始就要去前線作戰,沒有陪在夫人和女兒們的身邊,但是馬奇夫人一直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母親,她不僅自己持家有道,還把女兒們教育的十分出色,在她的教育下,四個女兒都改掉了自己的壞脾氣,出落成有素養又幸福的女士。

從小時候勞裡的敘述中,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家庭的美好。


一個人在樓上的時候,我會忍不住朝你們家看,你們好像總是那麼快活。請原諒我這麼沒禮貌,但有時你們會忘了把窗簾拉上,就是那扇擺著花的窗戶。燈亮起來的時候,裡面美得像幅畫一樣。壁爐裡火光熊熊,你們和媽媽圍坐在桌前,她的臉正對著我,隔著花看真是美極了。


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窗邊的小豆豆》講述的是校園教育,而《小婦人》涉及的是家庭教育。但是兩本書的教育理念,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拒絕體罰,而是從內心去關注孩子們的所思所想,幫助孩子們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標準。所以,這樣的教育營造出來的地方,就像「世外桃源」般美好。

但是這樣的書,卻不讓讀者感覺到「被說教」了。因為一切的教育,都放在行為裡。所以所有的教育不像是單單對孩子的教育,也像是對家長們傳遞的一種教育理念與價值觀。

比如說梅格和喬去參加舞會的時候,臨走馬奇太太還要在樓上問她們,有沒有帶乾淨的小手絹,喬對此吐槽說:「我敢保證,就算遇上地震要逃命,媽咪也忘不了這個!」所以,因為馬奇太太的言傳身教,幾個姐妹自然而然的對於形態和禮儀重視起來。



對於脾氣的控制,馬奇太太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她認為:含怒不可到日落。當喬因為自己的心魔和脾氣,害得妹妹艾美差點掉進碎掉的冰面裡時,她懊悔萬分,馬奇太太卻用自己的經歷在寬慰著喬,她跟喬講,她自己其實也曾經是個年少就失去了媽媽的小姑娘,很長時間裡,她因為要強的性格,不得不獨自掙扎,因此受了很多罪,也很多次失去了對情緒的控制,但是因為碰到了一個好的伴侶幫助她,包容她,她自己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品德高尚,所以她必須要為了自己的孩子努力,而有了這樣的念想,努力看上去也沒那麼艱難了。這樣的故事讓喬深受感動,逐漸的學會控制自己失控的情緒,多寬恕包容他人。

03、關注兩次閱讀的觀點變化丨扒一扒路易莎的擇偶觀



如果說《小婦人》留給人們最大的印象,無非是書中喬的選擇。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喬不願意選擇勞裡,因為勞裡看上去實在是像一個在古堡裡孤寂等待救贖的王子,而喬反而像是一個救贖他的怪騎士,把勞裡拯救出來。倆人有一個美好的開始,有那麼多年相伴的情誼,又有著相似的脾氣秉性,可以說,對於勞裡來說,喬永遠會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而勞裡對於喬來說,他足夠有趣,而且英俊又富有,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對象了。

但是喬卻避開了勞裡,而選擇了一位古怪的德國家庭教師巴爾。這個男人沒有英俊的外表,甚至已經不年輕了,更沒有一個成功富有的家境,卻成功PK掉了如王子般的勞裡。

但是成年後再看《小婦人》,卻能很輕易的讀懂喬的選擇。

就像傅首爾談到自己的婚姻時曾經說的那樣:「我和學霸談過戀愛,和才子談過戀愛,和搖滾青年談過戀愛……他們很不一樣,但也都一樣,他們說『我愛你至深!』但離開是悄無聲息,讓情話變成笑話。老劉不大會表達,也不說我如何如何愛你,但直到今日,仍在我身邊。」


在《做家務的男人》中,袁弘和張歆藝的愛情固然讓人羨慕,卻感覺遙不可及,多數生活中真實的甜蜜當如同傅首爾和老劉,傅首爾會裝作淡定的女皇模樣,表揚個人都要收斂故作姿態,但心裡卻藏著一個喝洗潔精水,為了見媽媽故意把自己弄生病的小女孩,她想要的那個人不需要才華橫溢,不需要英俊富有,只需要能在她囂張跋扈的時候,看到她心裡的小女孩,抱抱那個女孩,說永遠不離開,就夠了。

同樣,回到《小婦人》,對於喬來說,巴爾就是她的「老劉」,巴爾沒有那麼多酷炫的條件,但他像溫暖的爐火一樣,即使一貧如洗也總在送別人東西,他的大手是那麼溫暖有力,比說出的話更加意味深長。

小時候,大家都覺得,公主應該和王子在一起,灰姑娘更要和王子在一起。好像有了王子,生活就可以一路坦蕩幸福,但是長大後卻會發現,生活不是童話,生活有他自己的脾氣,所謂的王子永遠也在追求他心目中的公主,但這不意味著普通的小姑娘不可以有平凡的幸福,只要這個小姑娘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麼,有所取捨,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未來。

事實上,《小婦人》的作者曾經想讓喬一直單身,就像自己一樣,但是卻總是接到讀者的各種來信,不斷追問她:小婦人們嫁給了誰。她也曾經在日記裡吐槽那些出版商,但是她最終還是依從了大眾的需求,給喬創造了一個歸宿,這個歸宿受父親及那些他的好友的影響,一定是一位有些學問的,溫暖的可以支持她的先生。只可惜作者本人,最終受時代的影響,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她的「巴爾」。最終孤獨終老,並於1888年逝世。

綜合來看,《小婦人》像是一本會陪人長大的「童話書」,小時候看小婦人,會很輕易被這個童話般的家庭所打動,而長大了再看《小婦人》,我們讀懂了《小婦人》中那些日常瑣碎的艱辛;讀懂了開明的學者也會有他不擅長的地方;讀懂了頑皮有個性的小姑娘遇到王子不一定會最終幸福;讀懂了在那個時代的女性所需要的幫助和力量,但讀懂這些後,《小婦人》依舊可以作為成年人的童話,因為成年人的世界有他自己的選擇和甜蜜,她們不隨大流,也不看重名利,她們追求平淡生活中的自由與喜樂。而這,無疑讓《小婦人》成功成為『一部穿越百年的成長經典』,並被被美國國家圖書館評為『世界最暢銷的優秀作品之一』。

相關焦點

  • 童年記憶裡的故事
    隨著時光的流逝,關於童年的記憶也漸漸的就是這些碎片一次次翻出來品味、回憶......童年的記憶中有一臺單反,無論你身在何處,總是鏡頭中的焦點。通過石頭剪刀布,輸的人要趴在大樹上、電線桿上或者牆上,剩下的人藏起來。數到100再開始找,先找到誰,下一輪誰再尋找,可反覆進行。
  • 彝良人的童年,原來藏在這裡!
    彝良人的童年,原來藏在這裡! 文:甜甜 誰還沒有童年呢 放學就會去小賣部買一些小零食吃 如今這些兒時的零食僅僅存在於我們那一份記憶中
  • 童年記憶裡的螢火蟲
    童年記憶裡的瑩火蟲晨 流《白浪情》網友夏天,望著漆黑的夜空,我便常想起那些在童年記憶裡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山鄉的夜很靜,也很寂寞。在哪些沒有煩惱,沒有憂傷的童年時光裡,黑夜也沒能關住我們快樂的童心。寧靜的星空下,最誘人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追捉那些提著燈籠飛來飛去的塋火蟲了。螢火蟲是光的使者,那一盞又一盞忽閃忽閃的小燈,點亮起山鄉的黑夜,也點亮起我和小夥伴們的快樂心情。山鄉的夜很靜,蟲的鳴叫聲,劃破夜的寧靜安祥。
  • 鐵柵欄裡的童年......
    上班時間到又到了,年輕的媽媽抱起年幼的兒子,滿懷不舍地放進車間的空鐵柵欄裡。那個柵欄應該是平時塔吊上運送建築材料的!年輕的母親只是簡簡單單地鋪上了一張稍厚些的紙板,便成了孩子童年的搖籃!真的不希望這些酸楚會留在孩子童年的記憶裡!
  • 那些童年裡的體育記憶
    那些童年裡的體育記憶 發布時間:2020-06-02 來源:中國體育報 字體: 大
  • 「818八卦節」,英文裡的「八卦」都怎麼說?
    ,免費訂閱精選口語資訊,即時翻譯您的微信對話內容,還可獲得價值288元的1對1外教課【老朋友】回復「我要跟好外教學口語」,也能獲得免費外教課!平時裡想說又不好意思說的八卦,今天就別再憋著了!盡情抖料的時刻到了!中文裡,「八卦」這個詞源於中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但為什麼大家用這個詞表示「小道消息或緋聞」還是個迷,而英文裡通常會用gossip來表達這個意思。
  • 老街會玩樂丨尋味·新年之爆米花,找回記憶裡的味道
    在重慶,有許多有趣的民風民俗,承載著老重慶人的美好記憶,凝結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魂。馬上就過年了,在「老街會玩樂」中,將帶您找回記憶中的年味——一種經久不衰的童年零食爆米花的獨特回憶,那滿口不可替代的味兒,卻裝滿了整個童年。
  • 友誼就像春草一樣茁壯成長,《小婦人》小說經典語錄10則!
    一在等待的日子裡,我們都該努力工作,不要虛度時光。五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友誼就像春草一樣茁壯成長。六要拿出來炫耀,再出色的天才也會被驕傲、自大毀掉。真正的才華或品行,就算別人看不到,也不是什麼壞事。《小婦人》小說經典語錄10則!
  • 致童年 那些回不去的童年記憶只能珍藏在照片裡
    童年的記憶要從冬天說起,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喝一罐奢侈的露露能讓一整天都沉浸在甜味中,多少年了,喝的越來越多了,但是永遠也喝不出童年露露、健力寶甚至1毛錢一袋的那種汽水了。童年過年的時候,鄉村裡的民俗非常豐富,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似乎已經在慢慢消失甚至已經只能靠記憶留存,一場盛大的社火表演,召集了成百上千的村民、兒童一起表演,那種熱鬧場面,似乎都已經沒有了,只留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童年的記憶就是在小水坑戲水,自己玩的沾了一身的泥還是不亦樂乎的悠哉悠哉。
  • 記憶裡的童年是什麼模樣?
    >因為童年是最真實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為童年是會得到最大的溫度與愛的。在孩童的眼睛裡:生活就是美好,簡單就是純粹。討好小朋友,你只要和他一起玩耍就好了。拿起相機拍照至今有一年半之久了,在這期間,每每外出拍照,看到小孩就會下意思的想要定格他們玩耍的畫面,不會打擾,只要靜靜的看著,就這樣抓拍,看著他們開心的玩耍也好。
  • 關於《小婦人》你不知道的10件事
    也許你已經讀過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但下面這些事實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2019年版《小婦人》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1. LOUISA MAY ALCOTT DIDN'T WANT TO WRITE LITTLE WOMEN.
  • 那些藏在周杰倫歌詞裡的風景,在重慶也能找到!
    說起青春時期的歌曲,有一個人必定會被提及,他的音樂承載了無數80、90後的青春記憶。一字一句,一弦一律,聽的是青春,回憶的是過往,讓人不自覺沉醉其中。 其實那些年,藏在周杰倫歌詞裡的風景,在重慶也能找到。那些經典的周氏歌詞和重慶風景放在一起,一幀一幀如電影般浮現,美得讓人心醉。
  • 隨筆丨藏在飯菜裡的思念
    在異鄉打拼的這些年,最讓我開心的事情莫過於能夠常回家看看;在吃怕了外賣的日子裡,我時常想念爸媽做的可口飯菜,那些藏在飯菜裡的思念,你可曾有過? 來到車公廟站換乘地鐵1號時,我看到這個四線換乘站沒有了昔日人潮擁擠的景象,地鐵上的乘客也比平時少了很多,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很多人都已經回家過年了,而我卻無法回家,有點難過。 除夕那天清晨,當我還在夢裡熟睡時,接到了老媽的電話:「楚鑫,放假了嗎?過年真的確定不回家了嗎?」
  • 說說童年記憶裡的未解之謎
    那個箱子裡通常只是放著一個裹著衣物的嬰兒,其他相關信息都不會有。雖然父母不給我去看,但我總是很好奇,偷偷靠近去看過幾次,我發現立面的嬰兒是有缺陷的,以前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個樣子,現在我知道那叫兔唇。我總是覺得那個嬰兒好可憐,卻又沒有辦法。印象中,那裡出現過棄嬰的次數不止一次,但我知道被棄的一定不會是男嬰。
  • 童年美好記憶:露天電影,鄉下人生活裡的精神文化享受
    而在我的童年時代,要等到村委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通報時,才會放場電影。看電影成了一種奢侈,如盼星星盼月亮般,一年也就三兩回。回憶童年露天電影01.露天電影將要放映的消息通告場景我的童年是在梅州客家一個小村莊裡度過的,看露天電影幾乎成了鄉下人生活裡主要的精神文化享受。
  • 午休丨老屋裡的時光
    有事嗎?此刻仿佛時光交錯,走錯了門。告訴來意,欣然讓進了門。不遠處,是被孩子們稱為童年樂園的大河灣。放眼望去,興隆山脈綿延起伏,山泉順流而下。水不大,足可以讓人感受潺潺清泉的愜意。依水相伴,依山而居,樂山樂水,滋潤著人的秉性。天然形成的河道,如今換了模樣,防洪大堤初具規模,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同樣是假期想犯懶,來看看《小婦人》裡的「放任自我」實驗
    恰好,剛看了近期上映的電影《小婦人》,又在原著裡讀到四個青春有活力的女孩如何在假期裡犯懶,而母親馬奇太太卻順水推舟,反而讓姑娘們重振向上的細節。 讀到這些有趣的細節時,真是啞然失笑:原來古今中外的孩子真是一模一樣的套路(150
  • 記憶裡的「小人書」,是童年最美的夢
    是它們陪伴我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也通過小人書,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知識,那個時候的我們,可能還看不懂大部頭小說的年紀,通過小人書養成了我們的閱讀習慣,也是通過小人書第一次認識到了家門外的世界。在那個年代,精神和物質生活相對匱乏,少有電視,更不用說電腦。很多孩子的課餘時間,都是通過閱讀一本巴掌大的小人書來打發時間。
  • 再聽《童年》才發現,中年後一直缺少的東西,原來就在歌詞裡
    那小東西改變了路線,跌落草叢裡。跟過去看,原來是一隻蟬,正在掙扎著撲稜翅膀試圖飛起來,只是正過來反過去,總是不能掙脫草地的束縛。那時候才發現,原來夏天要過了。旁邊一隊幼兒園小朋友在排練節目,音響裡傳來童聲版的《童年》。聽著聽著,腿漸漸邁不動。中年,不負夏天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聲聲叫著夏天小時候不明白,「知了叫夏天」,明明不順的句子,為什麼聽起來卻很舒服?
  • 小婦人:生活一定有雨點落下
    七夕節上映《小婦人》,這部已經不知道被改編了多少遍的名著,又雙叕被拍成電影了。此次導演是格雷塔葛韋格,女性導演細膩的鏡頭下,又為這部100多年前的故事增加了新的解讀。(以下內容,涉及劇透!就像喬說的:真不敢相信我們的童年已經結束了。電影最戳我的情節是貝絲病重的片段對比:年少時:喬睡醒發現床上沒有貝絲,焦急地衝下樓,長鏡頭一直拍到喬走到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