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裡穴——人體天然的營養補品!

2020-12-20 百年養生

足三裡穴出自《黃帝內經靈樞本輸》,是隸屬於足陽陰胃經的一個非常重要穴位,經常對他按摩能夠起到很好的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疏通經絡、匡扶正氣的功效,足三裡穴是人體長壽保健大穴,是人體自帶的天然營養補品,一個穴位可以調理和治療來自五臟六腑的各種疾病,促進全身的健康。

臨床當中足三裡穴主要用於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腹瀉、腹痛、便秘、高血脂症、高血壓症、頭痛、眩暈、鼻塞、癲癇、半身不遂、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貧血、手足怕冷、溼疹、蕁麻疹、小兒咳嗽、小兒發熱等病症。

足三裡穴在人體的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三寸,犢鼻穴與解溪穴連線上。取穴時站立彎腰,同側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餘下四指向下,中指指尖處即是足三裡穴的位置。

刺激足三裡穴,可以採用按揉的方式,將拇指的指腹按壓在足三裡穴穴位上,以穴位為中心,施以一定的力度,進行旋轉按揉,左右兩側的足三裡穴每次各按揉5-10分鐘即可,每天可按揉數次。

相關焦點

  • 足三裡是人體強壯要穴! 足三裡穴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足三裡是人體強壯要穴! 足三裡穴的位置和按摩方法時間:2017-07-26 13:16   來源:中華養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足三裡是人體強壯要穴! 足三裡穴的位置和按摩方法 足三裡作用 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
  • 一按就長壽——人體四大強壯穴:關元穴、合谷穴、內關穴、足三裡
    誰都希望自己身體強壯,將疾病拒之門外,有人拼命健身,有人尋求各種保健品,而在中醫看來,人體與生俱來帶有自強的「按鈕」,即通過推拿按摩某些穴位,對強身健體有極大幫助。關元穴將手放在臍下,四橫指處即是關元穴。
  • 人體6大長壽保健穴,合谷、內關、養老、大椎、足三裡、三陰交
    誰都希望自己身體強壯,將疾病拒之門外,有人拼命健身,有人尋求各種保健品,而在中醫看來,人體與生俱來帶有自強的「按鈕」,即通過推拿按摩某些穴位,對強身健體有極大幫助。建議大家經常按壓合谷穴、內關穴、養老穴、大椎穴、足三裡穴、三陰交穴等六個保健穴位,可以達到很好的保健養生效果。
  • 足三裡穴——調理脾胃、補中益氣!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要穴,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扶正祛·邪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裡的食物只有及時的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臟器才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人才能夠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的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 足三裡是人體強壯要穴!按摩5個穴位等於吃補藥
    原標題:足三裡是人體強壯要穴!按摩5個穴位等於吃補藥   說起日常保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吃各種補藥、保健品等。其實,經常按摩某些特定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藥物。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針灸科博士後蔣可告訴記者,穴位按摩手法分補法、瀉法等,補法是較柔和地按摩,瀉法是力道比較大的刺激,即用屈曲的指關節頂穴位。
  • 如何按摩足三裡 人體長壽穴你按了嗎
    如何按摩足三裡足三裡位於外膝眼直向下四橫指處,是足陽明胃經的代表穴,也是人體重要的長壽穴之一。中醫流傳有「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的說法。艾灸足三裡是傳統的長壽養生要法,甚至講究灸至皮膚發泡、結痂。同樣的一句話,按摩足三裡穴十分簡單,我們只要找到足三裡穴所在之處,然後將手握成拳,用食指的第一指節輕輕的頂在足三裡穴上,在穴位上像鑽頭一樣,向下稍稍發力,便能夠有效刺激足三裡穴,保護身體健康了。
  • 艾灸足三裡穴的6個好處,你知道嗎?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重要的穴位,就是足三裡穴位。 這個穴位名字聽起來也許有些陌生,古今大量實踐都證實過,這是一個能夠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中醫經典介紹,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代表穴,也是最重要的長壽穴之一。
  • 水分穴,人體殘渣分離器!
    我們是連載的形式,按照經絡把所有穴位串起來講完,幫助大家解決記憶穴位難的問題,熟悉了穴位之後,針灸艾灸如何取穴,今天給大家分享水分穴,人體殘渣分離器!水分穴的位置在哪兒呢?標準定位:水分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 足三裡是胃經「合穴」 常按摩補益脾
    中醫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強健脾胃的效果,足三裡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個穴位。有句俗話,叫做"常拍足三裡,勝吃老母雞"。足三裡是胃經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調理陰陽、健脾和胃的功效。經常按摩此穴不僅能補益脾胃,對於消除疲勞、恢復活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找穴:足三裡怎麼找呢?
  • 足三裡,原來還有這個功效
    2.主消化,腸胃問題  足三裡是胃經的穴位,主消化系病。有「腹收於三裡」之說。  對於腹部疾病,如胃腸虛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洩、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臟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等灸足三裡穴相當有效。寶寶也能灸。
  • 常揉足三裡,功效嚇到你!
    在中國古代,女人生完孩子坐月子時,能夠每天吃上一隻老母雞,那絕對是最好的滋補,因為老母雞富含了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成分不過,在幾千年對疾病的摸索與治療的過程中,廣大人民和醫者發現,按揉足三裡,跟吃老母雞有相同的功效,而且還不上火。因此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裡究竟因何魅力,贏得如此美譽呢?足三裡取穴位置:小腿外側,膝蓋骨往下3寸。取穴時,用自己的手橫著,從膝蓋骨往下4橫指處即是。如果找不準穴位,也不要緊。
  • 勝吃老母雞的足三裡怎麼找穴?什麼時間針灸或按壓最好?
    足三裡這個穴位,在針灸上算是一個大補之穴,所以民間流傳「常灸足三裡,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其性屬土經土穴。「合治內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有一種說法「諾要身體安,足三裡常不幹」,講的是若想要身體安康,就要經常刺激足三裡穴,讓這個穴位裡的氣血物質不乾涸。
  • 神奇的人體要穴 神闕
    一、神闕的來龍去脈 神闕,經穴名,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位於臍窩正中。神闕穴出自《外臺秘要》,《外臺秘要》又名《外臺秘要方》,公元752年天寶十一載由唐人王燾輯錄唐以前的許多醫藥文獻而成的綜合性醫書。距今已經1200多年了。
  • 常按5大穴位護心養腎又長壽:太溪穴足三裡穴
    原標題:常按5大穴位護心養腎又長壽:太溪穴足三裡穴   導讀:在中醫中,按摩人體的穴位被視為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常按摩六穴位能夠護心養腎延年益壽。  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絡」穴,中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的核心用穴。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2寸處。堅持按摩一個月後,患者呼吸憋悶、心煩心悸等症狀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太溪穴:慢性腎病的良藥  適宜症狀:腎臟疾病,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古代又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重在補腎。
  • 長壽穴——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外膝眼直向下四橫指處(如圖),是足陽明胃經的代表穴,也是人體最重要的長壽穴之一。中醫流傳有「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的說法。意思是常年堅持艾灸足三裡,可改善身體虛弱、緩解胃腸消化系統疾病。其次,它還對眼、鼻、口、齒等部位的病症有一定療效。
  • 經後養穴找足三裡、太溪穴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長期經量不規率可通過按揉足三裡、太溪穴來調理:《素問·亡篇·刺法論》中有:「腎之源,出於太溪。」太溪為足少陰經原穴,腎陰腎陽皆可補之,五臟之疾皆可治之。如《循經考穴編》中有:「腎家虛冷,陰痿不起,月事亂期,血氣閉塞。」
  • 雙腿乏力,走點路就酸痛的厲害,足三裡穴就可解決雙腿乏力的症狀
    足三裡穴,隸屬於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很多朋友都知道,足三裡這個穴位是我們人體一個重要的保健穴位,從前面我們已經知道,肌無力的病理核心為脾腎虧損,精微不足,肌肉失養,而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刺激該穴就可為脾胃補充充足的氣血,起到的補中益氣,調理脾胃、疏通經絡、匡扶正氣的作用。
  • 牢記這首人體八要穴歌,不花錢,能治病!
    例如,這首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人體八要穴歌」。肚腹三裡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坐骨刺環跳,腿疼陽陵透「人體八要穴歌」原本叫做「四總穴歌」,只有前四句,原載於明代朱權所著的綜合性醫書《乾坤生意》,後又被
  • 寒冷時節「足三裡」穴位養生
    除了藥補、食補外,艾灸、按揉足三裡也可以達到健脾溫陽之效。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胃的下合穴。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足三裡是補脾胃、益氣血的最重要的穴位,同時它又有通經活絡、調和陰陽、抗病祛邪、防病保健的作用。因其在膝下三寸,故名足三裡。
  • 常說足三裡可養生 怎麼按摩效果最好?
    足三裡是中醫術語,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