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的古樓東大街
1958年以前,
聊城地委專署機關(道署街)、專區醫院和聊城縣直屬機關、百貨公司(古樓東南角)、新華書店、長途汽車站等都在古城內。
北關水橋
聊城東昌路第一個名字叫北順河街。
1958年以前,那時候從聊城去濟南,要從設在古樓北大街北門裡路東原「相府」的長途汽車站乘長途汽車,經過北關水橋,在北關街、聊堂路路口聊城地區公路段處,沿護城河北岸向東北行,公路的北面是「北壩」,至老王口橋(今王口橋之南)再向東到板橋出聊城,這一段公路(309國道)就是東昌路的前身,當時叫「北順河街」。
五十年代的聊城長途汽車站(原相府)
北順河街「順」的不是古運河,而是護城河,東昌湖舊稱護城河、環城湖,1995年更名為東昌湖。
聊城東昌路第二個名字叫東方紅大街。
1958年大躍進中,北順河街更名為東方紅大街。當時以東方紅大街和柳園路口為中心,稱作「東北新區」。東北新區南至聊城劇院和對面的柳園村,聊城劇院南邊商業大廈(今銀座商城)處是個大水坑。東北至聊城地區結核病防治所(後來的聊城市結核病防治中心、腫瘤醫院)。
東風池(刁瑞生攝於上世紀七十年代)
東方紅大街和柳園路口西南角是東風池,在現在的百大三聯處,大門朝北,是三層樓,下面兩層是澡堂,上面是辦公室之類。每一層樓都有大大小小的幾個水池子,熱水從後面的鍋爐房用管子通過來,在這個鍋爐房裡有一個豆腐坊,是聊城人買豆腐的唯一去處。東風池從早晨八點至晚六點上班,分為男女兩個堂子,男賓在一層,女賓在二層。有人專門搓澡,要多交一毛錢才行。
原聊城縣飲食服務公司副經理、老攝影師刁瑞生說:「這張照片的背景是東風池,論建築風格,它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聊城縣(今東昌府區)最好、最先進的西式建築;說到實用價值,它是計劃經濟時代聊城唯一的一座國營浴池。」。
「東風池平日人還少點,每逢星期天就人滿為患,節假日更是如此。挨號買牌的人排起長隊,有幾十米遠。」刁瑞生說,這種現象常出現在冬天,尤其是在臘月裡。每當此時,工作人員就會反覆督促,請洗完的趕快走。夏天裡少人洗澡,最熱的時候一般會放假兩個月。因為池子裡的熱水一天一換,人們都願意早去,以便用上乾淨的水。他說,東風池建於1958年,拆於1992年。作為那個時代一座規模較大、較有品位的知名建築,拆掉後總讓人感覺有點惋惜。
【人物:那些老人】
刁瑞生在樓北大街路西居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刁瑞生加入飲食總店,在攝影門市部師從攝影名家郭兆仁學徒,1960年參加了商業部在上海主辦的攝影進修班,經過刻苦鑽研,成為聊城縣飲食服務公司的業務骨幹。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山東省人像攝影展覽,刁瑞生本人被聘為聊城地區人像攝影培訓班主講教師,是當年聊城地區為數不多的國家級人像攝影技師,成為攝影行業的佼佼者。八十年代後期,他擔任聊城地區商業技術考評委員,負責攝影人員的定級評分工作,後為聊城縣飲食服務公司副經理。
刁瑞生老人回憶:當時洗澡,大浴池每人收費兩角,單間為三角。買個牌子進去,有人就會給安排鋪位,手錶等貴重物品一般都放到櫃裡保管。大廳裡有四排床鋪,兩床之間各有一個小桌。每張床上都有兩塊浴巾,洗完可以躺一會兒。「裡面有理髮師,也有修腳的。有位擅長中醫骨科的劉洪祥師傅,就在這裡工作,經常有人找他接骨、正骨。那時講為人民服務,給人治病分文不取。」
說到劉洪祥,還要從劉德成先生說起,民國年間,東關大街路南有一位擅長骨科的劉德成先生,是鎮國將軍劉通的十六世孫,原籍聊城湖西辦事處十二裡營村。他對跌打創傷諸症頗有研究,患者經其治療後立即見效。其子劉洪祥繼承了家傳正骨技術和優良醫德,成為當代聊城正骨名醫,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被調入聊城地區中醫院中醫外科。
東方紅照相館
東方紅大街和柳園路口東北角是東方紅照相館和建築公司,再向東路北是軍分區,軍分區以東建起了兩座四層大樓,準備將地委和專署由城裡遷來,這兩座大樓1959年為「聊城地區毛澤東思想展覽館」和聊城鐘錶廠。
東方紅大街和柳園路口以西路北,依次為聊城賓館、聊城地區百貨公司倉庫、聊城三中、聊城專區糧食局直屬庫和後來建的地區人民醫院。路南東風池以西是聊城農校和小任莊,此外就沒有其他單位了。
1958年夏聊城工業專科學校成立,聊城工業專科學校和聊城三中合併,東阿縣委書記賈濤調來任校長,1961年聊城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聊城農機學院,學校校址新建在聊城三中西鄰,1962年聊城農機學院撤銷,聊城北順河街小學遷至此處,1992年正式更名為北順小學。
東方紅大街和柳園路口東南角,1958年開工建設聊城百貨大樓,不久由於進入三年困難時期打好地基後被迫停建。1978年才建成,建設工期歷時二十年。
在這之前,聊城沒有一家像樣的百貨商店。
東方紅大街文革後才叫東昌路。
東昌路是聊城的一條重要街道,它東起聊城東外環,西至聊城火車站(站前街),全長11.7公裡(柳園路南北長7.5公裡),路寬40米。
2016年6月份,東昌路大修工程竣工後,部分路段的路口及公交站臺位置出現了公交專用車道。
2017年9月份,東昌路上的「車讓人」正式上線。
2017年11月份,東昌路和柳園路路口的「人車分離」紅綠標線出現在聊城人的視野中。
現在,東昌路還有了闖紅燈抓拍大屏幕
東昌路,在改變。
春節期間「彩燈路」
▼
落葉繽紛「秋天路」
▼
東昌路上大轉盤
▼
看過了不同時期的東昌路
了解不同時代的聊城地標
是不是喚起了你記憶中的老聊城?
如果你正好有空
一定要記得來東昌路走一走
她還在繼續變化
還在等著我們去發現,去記錄
走在東昌路
你會發現聊城不一樣的美
長按二維碼 識別關注
政治堅強 業務精通
作風嚴謹 紀律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