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說「長大了就會了」,「懂事了就好了」之類的話,還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前絕對不讓孩子學習,認為這樣是對孩子特別的愛,讓孩子在上學前盡情的玩。
自古以來咱們老祖宗就有句俗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說根據孩子小時候的言行舉止,可以判斷孩子未來的行為。雖然隨著時間的發展還會慢慢改變,但基本上能有一個大概的判斷。
其實孩子6歲前的腦容量十分驚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一個2歲的孩子基本上和7歲孩子的閱讀能力沒有區別,如果這段時間不及時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是會隨著時間的增長慢慢降低的,所以建議各位家長不要讓孩子在你的溺愛中失去閱讀能力和數學技能。
對此,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此事做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用了50年追蹤了1.7萬人,最後結果表明,孩子7歲前具不具備閱讀能力和數學技能這2項能力,會影響他們長大後的收入水平。得出的數據顯示,7歲兒童的閱讀水平每提升一個檔次,42歲時的收入就會有7750美元的增長。
由此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小時候沒對孩子進行這兩方面技能的培養,可能孩子的能力沒有辦法得到提升,甚至影響孩子一生。想要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首先需要孩子愛上閱讀。
前面說了6歲前的孩子腦容量驚人,吸收能力也很強,所以在孩子2-6歲這個時間段只要他們想學就要支持,不要擔心他們消化不了,這個時間段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另外孩子剛開始接受新鮮事物,對於閱讀會產生極大的興趣。
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想像力較為豐富,而且求知慾很強,喜歡聽故事,可以說是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麼在等著你,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覺得煩,孩子這是在積累知識呢。反而在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們應該多陪伴孩子看書,多給他們講故事,讓他們對讀書產生足夠的興趣。
首先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專門給孩子設置一個讀書角,或者小書架,多買一些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籍,幼兒時期還不識字,可以買繪本配合爸爸媽媽的講解,孩子更容易理解,並能根據書中的繪畫展開想像。避免枯燥的文字書,會讓孩子有排斥心理,反而不利於好習慣的養成。
在培養孩子產生閱讀興趣的時候要多給孩子做榜樣,不要手機等電子產品不離手,吃完飯空出一些時間陪著孩子看看書,既能讓孩子愛上閱讀,也能在閱讀時增進親子感情。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寫作文的時候寫不出來老師會說回去多看點書, 其實閱讀是一個積累文學素材的過程,閱讀的書籍多了,在寫作的時候就有靈感,同時閱讀有助於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讓孩子注意力集中,提高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
孩子多讀書還能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家長的知識面畢竟是有限的,而孩子的好奇心又特別重,他們的十萬個為什麼就讓他們去書中找答案吧。
給大家推薦一套國學經典繪本,現在下單只需58.8,共20冊,一本不到3塊錢,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孩子學習成語故事。
孩子有了閱讀能力,慢慢地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了。
數學能力並非簡單的數學成績好,1-3年級可能還不明顯,因為有些題目死記硬背的含量很高,但3年級之後,孩子會有舉一反三的題目,這就要求孩子思考問題,而不是死記公式了。所以鍛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步入社會之後,生活在上層社會的人都善於獨立思考問題。這也是他們可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們還發現,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邏輯推理能力都比較強,所以我們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多家長可能對這方面的教育不太敏感,不知道該怎麼入手,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套被很多家長認可的《神奇的邏輯思維遊戲》。
通過書中的遊戲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幫助家長更好地培養孩子,書中設置的遊戲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哦。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思考,學會分析,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給孩子買玩具的錢,不如給孩子買這套鍛鍊邏輯思維的書,說不定你的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把學習成績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