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人貴有自知之明,不生搬硬套

2020-12-14 品詩賞詞

小草知道自己比不過大樹,於是學會堅韌,而不去爭高低;大樹也知道自己應該長得更高,而不去與花兒比美麗。人貴有自知之明,一頓能吃幾碗飯,自己應該最清楚。

鬼谷子說,如果條件相差甚遠,卻一味地生搬硬套,就會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此可見,保持自我,不盲目仿效,是成功辦事的前提條件。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的兒子,長沙劉氏的外甥。劉備到荊州,因為當時沒有兒子,就收劉封為養子。及至劉備入蜀,從葭萌還軍進攻劉璋,當時劉封二十多歲,有武藝,力氣超人,帶兵與諸葛亮、張飛等逆流沿江西上,攻無不克。益州平定以後,劉封被任命為副軍中郎將。

當初劉璋派遣扶風人孟達為法正的副手,各領兵二千人,讓他們迎接劉備,劉備就讓孟達統領這四千人的隊伍,留守江陵。蜀地平定後,孟達被任命為宜都太守。孟達準備進攻上庸,劉備私下擔心孟達一人難以勝任,於是派遣劉封從漢中順沔水而下統管孟達的部隊,與孟達會合於上庸。

自從關羽圍攻樊城、襄陽,連續傳呼劉封、孟達,命令他們派兵相助。劉封、孟達以自己山郡之地剛剛平定,不可輕舉妄動為藉口,拒絕關羽的命令。等關羽兵敗被殺,劉備對二人十分痛恨。加之劉封與孟達之間互相惱恨爭鬥不和,劉封不久搶走孟達的儀仗樂隊。孟達既恐懼自己所犯罪過,又十分憤恨劉封,於是上表向劉備告辭,率領自己的部屬投降魏國。

魏文帝讚賞孟達的才能容貌,任命他為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兼任新城太守,派遣徵南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同孟達一道襲擊劉封。孟達寫信給劉封說:「你與漢中王劉備,不過是道路相逢之人,沒有骨肉之親而握有權勢,並無君臣之義卻位居高官。自從阿鬥被立為太子,有識之人都為你感到寒心。我猜測劉備思慮內向,疑心在外,恐怕劉備左右的人一定以這種怨恨離間他。

如今你領兵在外,尚可暫時安穩,如果我們大兵推進,你失去根據地而回到朝中,我私下真擔心你的危險。魏文帝新受禪讓登基,虛心待下,以仁德懷柔遠方,如果你能翻然歸附,不僅可與我平起平坐,受到三百戶的封賜,而且更可擴大國土,成為首次受封之君。」可是劉封卻不聽孟達的勸說。

後來申儀叛變劉封,劉封兵敗逃回成都,劉備就責備他欺凌孟達,且不救援關羽。諸葛亮考慮到劉封剛烈勇猛,劉備死後最終難以制服駕馭,於是勸劉備藉此機會除掉他。於是劉備賜劉封死,讓他自盡。劉封嘆息說:「真悔恨沒聽從孟子度的勸說!」劉備為他流淚。

劉封的失敗有外部環境原因,也有人事變動的緣故,更多的是他自己不自量力。雖為劉備的乾兒子,地位和待遇都還不錯,但是比起關羽與劉備的感情,他還是差了很多。他就應該看清自己的能力只是一般,與劉備的關係不能超越劉禪,只是蜀國和劉備的一個棋子,不可盲目地把自己與劉禪相提並論。

指導意義:每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會順境的時候,切不可認為自己就是能力突出,才華過人,於是就目空一切,對他人也不理不睬。要知道這世界可能別的都缺,就是不缺能人。

而且時代在進步,如果自己依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甚至自鳴得意、生搬硬套,就一定會被無情地淘汰。

相關焦點

  •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者避禍
    中國有句古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古人的智慧只能敬佩嘆服,他們總結的這一真理貫通古今。自知對於人的一生太重要了,不自知的人常常取禍損人害己,有自知之明的人常能避禍利己悅人。若李建成有古人的智慧,審時度勢,在李淵被大臣頂撞無法違祖宗禮法廢嫡立幼之時,在李世民聲望日增擁兵自重之時,在李世民一次次徵戰功勳卓越之時,知繼承大統之事不可為,若主動退讓假意沉迷於酒色,讓滿朝大臣皆認為太子無能,也能給李淵一個廢太子立秦王的機會,也給自己一條活路。可李建成偏偏舍不下權勢,勤於政務,把行政部門牢牢地攥在自己手裡。
  •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臘一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同樣意思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哲學三大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由此觀之,只有自知,才能自勝;只有自知,才能知足;也只有自知才能不忘初心,不失本心。之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是因為"自知"很難,有了自知之明事業愛情人生便取捨有度,事半功倍,一帆風順。
  •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中國有句諺語「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意味著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並稱自己的自知之明為「寶貴的」。這表明一個人了解自己是多麼困難。自知之明,即自知是智慧的體現。了解別人不容易,但了解自己就更難了。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自知之明呢?
  • 人貴有自知之明。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非常苦惱和迷茫的,不知道現處什麼層次。每個人生來都不是完美的,有優點就有缺點。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樣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發掘自身的寶貴財富。有人說,我有缺點,但是我也有優點,優點可以彌補我的缺點。這完全是看缺點的程度大小,一坨狗屎,插上兩朵鮮花,也掩蓋不了那股臭味,讓人噁心。更有人說,我有缺點,我不改,總會有人會接受我的缺點。對,除了父母以外,能夠無條件接受你許多缺點的人,只有傻逼。
  •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懂得多少?
    契河夫說:「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根本特徵之一」。在寧靜中,如果知道了白晝和黑夜的奧秘,聽到了心靈對知識渴求的聲音,對懶惰的自己進行呼喚;看到了智慧的火花在黑夜裡閃爍著,而且內視到自身的不足、弱點,則是自知之明。
  • 人貴有自知之明,惟有自知,方能知人!
    有一位老師, 常常教導他的學生說: 人貴有自知之明, 做人就要做一個自知的人。惟有自知, 方能知人。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道: 「請問老師, 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 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嗯, 不錯, 莎士比亞就有個亮閃閃的禿頂。」 他想。他看到了自己的鷹鉤鼻。「嗯, 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世界級的聰明大師就有一個漂亮的鷹鉤鼻。」 他想。他看到自己的大長臉。「嗨! 大文豪蘇軾就有一張大長臉。」 他想。 他發現自己個子矮小。「哈哈! 魯迅個子矮小, 我也同樣矮小。」 他想。他發現自己具有一雙大撇撇腳。
  • 《菜根譚》: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誇自傲
    又說:「一個暴富的窮人不要老是向人家誇耀自己的財富,誰家的灶臺裡不冒煙呢?」這兩句諺語,一句是用來勸說那些看不清自己的人,另一句是用來忠告那些炫耀自己財富的人,這些都是做學問的人應當徹底戒除的。每個人都希望有值得別人敬重的尊貴之處。家裡雖有萬貫財寶,可是卻要學者乞丐沿街乞討,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妄自菲薄的人不去思考自己的價值。
  • 鬼谷子:不可避免的3個人性缺點,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
    人性有很多弱點,很多人都在追尋著個人的進步,但是如果不了解自身的弱點,自己的進步也可能偏離方向。在幾千年以前,鬼谷子系統地總結了人性的「弱點大全」,下面我們就跟著他的步伐,來了解3個最有代表性的人性弱點。一、兩歲學言語,一生學戒言。
  • 自知之明: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
    自知之明: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丨放下抱怨,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古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有古詩名句,有民諺俗語,也有名人名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古詩——簡單幾句話、其中有真意。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這首詩出自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修訂的《增廣賢文》,意思是:在沒有足夠的能力的時候,就不要做不該做的事,也可以理解為這個社會還是很殘酷和很現實的。
  • 《鬼谷子》書中有這樣10句話,更是為人處世的法寶!
    鬼谷子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書傳世。
  • 《鬼谷子》10句話,為人處世的法寶!
    鬼谷子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 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有《鬼谷子》一書傳世。
  • 人貴有自知之明,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有克己之能
    《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家主張回到原始社會,過簡樸的生活,認為追名逐利、滿足欲望會引發爭鬥,帶來災禍。這種觀點適應了亂世知識分子不隨波逐流,保持高潔的需要,也有助於讓老百姓免受戰亂,安於貧困。而儒家有所不同。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其弟子子夏說: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 鬼谷子識人術:人一生,務必記住4句口訣,識破人心反敗為勝
    鬼谷子是著名的謀略家,還是兵家、縱橫家的代表。門下的弟子都是當時傲視群雄的精英,鬼谷子很厲害,教了很多會遊說術的弟子們,鬼谷子的核心思想現實而一針見血。有些人說鬼谷子到底有多厲害,那就得從識人術說起了。鬼谷子曾說一個人總是被坑,只要記住這四點,識破人心反敗為勝。
  • 鬼谷子:有這幾種特徵的人,不得不防,知人知面不知心
    鬼谷子是我國歷史上的有名人物,最早記載鬼谷子旳是司馬遷旳《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鬼谷子原名王禪,因為他的臉上長有四顆痣,又隱居在鬼谷,所以自稱鬼谷子。鬼谷子是有名的縱橫家,兵家,他的才華橫溢,他對識人有著更深遠的見解。今天,我們來講鬼谷子的識人之術。
  • 鬼谷子教你識人:沒福氣之人、身上有這三個特徵,有則改之
    那時候的思想碰撞是十分的激烈的,有諸多的學派在其中爭辯,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碰撞時期。在那個年代之中有一個學派,雖說不被文人認可,但是卻培養出了大量的有才之士,像是龐涓、孫臏、張宜、蘇琴都是縱橫派著名的弟子。那麼作為縱橫派的鼻祖的鬼谷子是可以想像他的能力是多麼的突出的。並且他的很多學說,對於現代人的啟發都是非常大的。鬼谷子曾經說過,越是沒有福氣的人,越是會讓自己變成這三種人,十有九準!
  • 鬼谷子10句話,做人當如水,善化萬物,要學會變通,做個精明人
    有《鬼谷子》一書傳世。《鬼谷子》一書,被世人譽為「曠世絕學,智慧禁果」,無論是從政、外交、經商、管理還是公關等等,都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謀略。《鬼谷子》書中有這樣10句話,更是為人處事的秘密法寶!1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
  •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以為很紅的「公式相聲」,被一場商演徹底打臉
    之後李宏燁表示:我們是交大的博士,自創了和傳統相聲不一樣的公式相聲,跟您不一樣,我們有自己的方式。而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人聽了極度的不舒服,李宏燁看郭德綱似乎有疑問,沒等老郭說話,他直接說:沒事,您有什麼不懂得,我指點您。這話一說出口,全場一片譁然,可能此時別人的內心就是:幾個菜啊,喝成這樣?這麼大的口氣。
  • 福禍自由天定,人生不順時請謹記鬼谷子的三句話,福報會不請自到
    在這個世界上,難道真的有些人能夠一生順遂,不存在挫敗和磨難嗎?小編覺得,肯定是不存在的。如同李白詩中所云:「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人生的路,有坦途,便會有坎坷。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鬼谷子就告知了人們三句人生箴言: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麻煩事之起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
  •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周冬雨出道以來,在角色選擇上頗有自知之明,所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小女生的形象,挺符合她的長相和年齡段的。不符合她形象定位的電影,即使片酬再高她也不會隨便接。有一次,某導演要拍一個大型古裝連續劇,想讓周冬雨演一個世紀美人,周冬雨一聽就推掉了,導演很是不解。
  • 《易經》:人生的智慧,是有自知之明
    二不懂得知足的另一個層面,其實也存在著沒有自知之明的因素。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如果沒有經歷過一些挫敗和磨難,又怎麼能夠達到有自知之明的狀態,只有經歷過暴風雨的洗禮,在無數的跌倒中爬起來,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看到自己真正的狀態,讓自己更接近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