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惟有自知,方能知人!

2020-12-14 百家號

有一位老師, 常常教導他的學生說: 人貴有自知之明, 做人就要做一個自知的人。惟有自知, 方能知人。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道: 「請問老師, 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 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師想, 「嗯, 我回去後一定要好好觀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個性, 我自己的心靈。」回到家裡, 老師拿來一面鏡子, 仔細觀察自己的容貌、表情, 然後再來分析自己的個性。首先, 他看到了自己亮閃閃的禿頂。「

嗯, 不錯, 莎士比亞就有個亮閃閃的禿頂。」 他想。他看到了自己的鷹鉤鼻。「嗯, 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世界級的聰明大師就有一個漂亮的鷹鉤鼻。」 他想。他看到自己的大長臉。「嗨! 大文豪蘇軾就有一張大長臉。」 他想。

他發現自己個子矮小。「哈哈! 魯迅個子矮小, 我也同樣矮小。」 他想。他發現自己具有一雙大撇撇腳。「呀, 卓別林就有一雙大撇撇腳! 」 他想。於是, 他終於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偉人聰明人的特點集於我一身, 我是一個不同於一般的人, 我將前途無量。」第二天, 他對他的學生說。

故事啟思:

嗚呼, 如此「自知」, 還不如「無知」為妙。

尼採曾經說過: 「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 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正確認識自己, 才能使自己充滿自信, 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

正確認識自己, 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只有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 並充滿自信, 為之奮鬥終生, 才能此生無憾, 即使不成功, 自己也會無怨無悔。

紀伯倫在其作品裡講了一隻狐狸覓食的故事: 狐狸欣賞著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說: 「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作午餐! 」 整個上午, 它奔波著, 尋找駱駝。但當正午的太陽照在它的頭頂時, 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 於是說: 「一隻老鼠也就夠了。」 狐狸之所以犯了兩次截然不同的錯誤, 與它選擇「 晨曦」和「正午的陽光」作為鏡子有關。晨曦不負責任地拉長了它的身影, 使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萬獸之王, 並且力大無窮、無所不能, 而正午的陽光又讓它對著自己已縮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大師筆下的這隻狐狸為上述故事中老師那樣的人做出了最好的譬喻。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的人, 千萬別忘記了上帝為我們準備了另外一面鏡子, 這面鏡子就是「反躬自省」 四個字,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靈上的塵埃, 提醒我們「時時勤拂拭」,使我們認識真實的自己。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人也一樣, 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正確認識自己, 既看到自己的長處, 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給自己正確定位, 這樣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機遇和挑戰, 創造更多的成功和歡樂。

心靈感悟: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不可能了解自己, 更談不上了解別人。正確認識自己是了解別人的前提。

相關焦點

  •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者避禍
    中國有句古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古人的智慧只能敬佩嘆服,他們總結的這一真理貫通古今。自知對於人的一生太重要了,不自知的人常常取禍損人害己,有自知之明的人常能避禍利己悅人。若李建成有古人的智慧,審時度勢,在李淵被大臣頂撞無法違祖宗禮法廢嫡立幼之時,在李世民聲望日增擁兵自重之時,在李世民一次次徵戰功勳卓越之時,知繼承大統之事不可為,若主動退讓假意沉迷於酒色,讓滿朝大臣皆認為太子無能,也能給李淵一個廢太子立秦王的機會,也給自己一條活路。可李建成偏偏舍不下權勢,勤於政務,把行政部門牢牢地攥在自己手裡。
  •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臘一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同樣意思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哲學三大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 《老子·二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人貴有自知之明幾天前,我讀了一本書,看到了一個小故事。這很有趣,引發了我對「自知之明」這個話題的思考。在古代,有一個人字寫得不好,但自我感覺良好。他喜歡給別人題詞。一天,他遇到一個熟人,看到另一個人拿著一把白紙扇子,上面一個字也沒有。他抓起它,要題字。
  • 人貴有自知之明。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非常苦惱和迷茫的,不知道現處什麼層次。每個人生來都不是完美的,有優點就有缺點。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樣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發掘自身的寶貴財富。就像我之前寫文章,明明寫的爛如狗屎,還不接受,只會讓自己保持現狀,遭人反感。有人說,我有缺點,但是我也有優點,優點可以彌補我的缺點。這完全是看缺點的程度大小,一坨狗屎,插上兩朵鮮花,也掩蓋不了那股臭味,讓人噁心。
  •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懂得多少?
    能夠自知的人,總會時時反省自己,從而又激勵自己,以此力求上進;自知是一面鏡子,謙虛的人常以此來映鑑自己的不足;與其去觀察他人的言行舉止,不如靜下心來,窺視自己的靈魂。契河夫說:「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根本特徵之一」。
  • 《菜根譚》: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誇自傲
    這兩句諺語,一句是用來勸說那些看不清自己的人,另一句是用來忠告那些炫耀自己財富的人,這些都是做學問的人應當徹底戒除的。每個人都希望有值得別人敬重的尊貴之處。家裡雖有萬貫財寶,可是卻要學者乞丐沿街乞討,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妄自菲薄的人不去思考自己的價值。天下萬物,獨一無二,自有其存在的價值。
  • 鬼谷子:人貴有自知之明,不生搬硬套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頓能吃幾碗飯,自己應該最清楚。鬼谷子說,如果條件相差甚遠,卻一味地生搬硬套,就會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此可見,保持自我,不盲目仿效,是成功辦事的前提條件。劉封本是羅侯寇氏的兒子,長沙劉氏的外甥。
  • 人應該有自知之明,生活囧迫不得已,也無所畏懼
    我總得有點自知之明,那麼我想告訴大家,你是牛人。這個和道德經都有關係。如下圖。這個人才是真正的「牛人」,他是「牛人」的祖宗。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人應該有自知之明。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應該有自知之明這句話好像就是長輩,老師教育孩子的一句話。
  • 人貴有自知之明,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有克己之能
    這更符合人的本性,人總是有七情六慾,渴望富裕、權勢和榮譽。在當今中國,一方面,知足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人們謀求富足、渴望與時俱進的現實;另一方面,弄虛作假、貪汙腐化、青少年犯罪上升又令人青睞於老子名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有克己之能。比爾·蓋茨在讀哈佛大學時,退學經商。
  • 張海濤談人的說明書:以知我為源 解讀人生密碼
    人貴在自知,難在自知>  俗語有云:「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張海濤老師提到,人是有說明書的, 但是全世界99.99%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的這本說明書是什麼,人的說明書在哪 ,其實人的說明書就在我們老祖宗的易經裡面,我們將易經用數字符號解讀為更容易上手的數字易經,它就是一本人的說明書。這本「人的說明書」用來做什麼的,它是用來解讀人生密碼的。
  • 心靈雞湯勵志短文章:人貴有三知,知自愛,知自尊,知自省
    心靈雞湯勵志短文章:人貴有三知,知自愛,知自尊,知自省 人生在世,
  • 自知之明: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
    自知之明: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丨放下抱怨,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古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有古詩名句,有民諺俗語,也有名人名言。而詩中所表達的核心內容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有些人卻不這樣想,更沒有這樣做。明明自己沒有能力去助人,卻為了面子硬撐,導致自己的生活捉襟見肘;明明自己說話並沒有什麼份量,卻偏要處處摻和,把自己當成無所不能的賢者。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想要面子反而丟了面子,想當能人最後卻成為庸人。
  • 自知之明,老子和蘇格拉底共同推崇的哲理
    老子老子《道德經》講:」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就是說,能承認自己有很多事情不明白的,是明白人。不知道的事情,硬裝作知道,是毛病。聖人之所以沒有缺點,是因為他能承認自己有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有些人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只往外宣揚自己的優點,不敢承認自己的缺點。有些人為了得到利益,不懂裝懂欺騙別人。高智慧者則不同,不懂的事能承認不懂,自己有缺點也能承認。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認清,才是真正認清了自己。承認自己的優點是容易的,難的是承認自己的缺點。
  •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以為很紅的「公式相聲」,被一場商演徹底打臉
    在一檔綜藝節目《相聲有新人》中,郭德綱作為評委及主持人,在這檔節目中他就遇到了別人對他的挑戰。大家也都知道說相聲的那嘴皮子溜索的很,但是這次的「對手」也是不容小覷,他們就是上海交大的博士,公式相聲的發明人-李宏燁夫婦。
  • 夜讀丨越是愚蠢的人,卻越「自信滿滿」
    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固然是好事,可當自信過了度,變成了盲目自信,自信就成了自負。自信與自負,只一字之差,卻悖文甚遠。越沒能力,越容易高估自己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 心學|人難得有自知之明,概因心不勝習
    也就是說中國人是最薄涼的種族……什麼時候人人感覺到自己被冒犯了,就反抗他娘的…那個時候,人們讀不讀書都是有希望的。某次跟一個農村大學研究生交流,他居然問我有沒有跟人交際的書籍…我當時恨不能一爪子拍死他。看吧,底層有機會讀更多的書麼,誰給的邏輯?!問題是底層找書都是困難戶。多數人難得有自知之明,概因心不勝習。
  • 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遲緩是一種人生智慧
    「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這句話出自《禮記》,意思是:越是深水之流越是流得緩慢,水面上雖然風急浪大,沉在深處的水則會保持著緩慢的速度,而高貴的人說話一般都經過思考,所以才顯得遲緩,他們只是不輕易表態,不輕易下定論。
  •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自知,就是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把人的自知稱之為「貴」,可見人是多麼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稱之為「明」,又可見自知是一個人智慧的體現。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自知之明呢?以下4個維度供你參考。也許這個導演從來沒碰到過這麼有自知之明的女演員,不像很多女演員不管角色是否適合自己,都是爭著搶著上,因此導演對周冬雨大為讚賞。作家李思圓說:「一個聰明的人,應該懂得,自己有多少能力,和別人吹噓你有多大的能力,其實是兩回事。」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哪些事是自己能駕馭了的,哪些事是自己做不到的,懂得量力而行,不勉強自己。
  • 人高在忍,人貴在善,人傑在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易經》:人生的智慧,是有自知之明
    二不懂得知足的另一個層面,其實也存在著沒有自知之明的因素。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如果沒有經歷過一些挫敗和磨難,又怎麼能夠達到有自知之明的狀態,只有經歷過暴風雨的洗禮,在無數的跌倒中爬起來,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看到自己真正的狀態,讓自己更接近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