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

2020-12-14 scholar小青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非常苦惱和迷茫的,不知道現處什麼層次。

每個人生來都不是完美的,有優點就有缺點。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樣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發掘自身的寶貴財富。

缺點

缺點就像刺一樣,總是會有意無意扎到別人。

說到缺點,每個人都能列出很多,比如,虛偽,暴躁,自私等等。因為在人際交往中,相處不融洽,聽到最多的就是指責自己的缺點。

缺點,會引發很多摩擦和爭吵。

缺點難就難在,接受和改變。

就像我之前寫文章,明明寫的爛如狗屎,還不接受,只會讓自己保持現狀,遭人反感。

有人說,我有缺點,但是我也有優點,優點可以彌補我的缺點。

這完全是看缺點的程度大小,一坨狗屎,插上兩朵鮮花,也掩蓋不了那股臭味,讓人噁心。

更有人說,我有缺點,我不改,總會有人會接受我的缺點。對,除了父母以外,能夠無條件接受你許多缺點的人,只有傻逼。如果你還以此沾沾自喜的話,那你就是傻逼中的戰鬥機!只會讓你的缺點,在腐爛的土壤裡生根發芽。

有缺點並不是壞事,要能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真實的缺點,這才是真實的自己。

不斷改善缺點,才能減少對自己和別人的傷害。

優點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優點就像這金子,可以讓自己閃閃發光。

對於優點,我聽過最多的回答,卻是我不知道優點是什麼或者沒有優點。

優點其實有很多,有與生俱來的,也有後天養成的。比如,真誠,善良,開朗,唱歌好聽等等。

只不過不善於發現自身的優點,也可能是因為生活節奏加快,而被埋沒。

發現並了解自身的優點,並把一些優點用在合適的地方,就是人生的大致方向,把優點運用好了,就可以成就自己。

那怎麼去發現呢?有人會覺得習慣做某事,就是優點。其實並不是,有些習慣不過是長時間之後形成的。

比如,我開始不會喝酒,我喝了三年之後,酒量變好一點了,喝個五六瓶就醉了,狀態好的時候最多喝個七八瓶。這不代表著能喝酒,只不過長時間喝,對這個熟悉了,適應了。

發現優點,要先從自己的性格開始,先去判斷自己是屬於外向還是內向的人。

外向的人,比較熱情,活潑,善於交際;而外向的人,喜歡安靜,靦腆,不經常與陌生人接觸。

以自己的性格為線索去尋找優點才是明智的。

比如,我性格內向,我不喜歡跟陌生人接觸,雖然與現有的朋友交談不多,但是我對他們真誠,這就是我的優點之一。

只有發現自己的優點,才能增強對自己的信心,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自己的最大價值能夠在哪方面體現。

只看缺點,容易產生自卑,導致心態會變得病態;只看優點,容易產生自負,導致孤高自傲,目中無人。

優點和缺點就像掌心和掌背,都是屬於自身的,要對真實的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不能單看一面。

人必須要有自知之明,客觀地認識自己。

揚長避短,正視自己,了解自己,接受並改善缺點,發現並利用好優點,才可以做更好的自己,攀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高峰。

相關焦點

  •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者避禍
    中國有句古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古人的智慧只能敬佩嘆服,他們總結的這一真理貫通古今。自知對於人的一生太重要了,不自知的人常常取禍損人害己,有自知之明的人常能避禍利己悅人。若李建成有古人的智慧,審時度勢,在李淵被大臣頂撞無法違祖宗禮法廢嫡立幼之時,在李世民聲望日增擁兵自重之時,在李世民一次次徵戰功勳卓越之時,知繼承大統之事不可為,若主動退讓假意沉迷於酒色,讓滿朝大臣皆認為太子無能,也能給李淵一個廢太子立秦王的機會,也給自己一條活路。可李建成偏偏舍不下權勢,勤於政務,把行政部門牢牢地攥在自己手裡。
  •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聽過的最有智慧的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臘一座神廟大門上,也寫著同樣意思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哲學三大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之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是因為"自知"很難,有了自知之明事業愛情人生便取捨有度,事半功倍,一帆風順。
  •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人貴有自知之明幾天前,我讀了一本書,看到了一個小故事。這很有趣,引發了我對「自知之明」這個話題的思考。在古代,有一個人字寫得不好,但自我感覺良好。他喜歡給別人題詞。一天,他遇到一個熟人,看到另一個人拿著一把白紙扇子,上面一個字也沒有。他抓起它,要題字。
  •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懂得多少?
    契河夫說:「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根本特徵之一」。在寧靜中,如果知道了白晝和黑夜的奧秘,聽到了心靈對知識渴求的聲音,對懶惰的自己進行呼喚;看到了智慧的火花在黑夜裡閃爍著,而且內視到自身的不足、弱點,則是自知之明。
  • 人貴有自知之明,惟有自知,方能知人!
    有一位老師, 常常教導他的學生說: 人貴有自知之明, 做人就要做一個自知的人。惟有自知, 方能知人。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問道: 「請問老師, 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 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嗯, 不錯, 莎士比亞就有個亮閃閃的禿頂。」 他想。他看到了自己的鷹鉤鼻。「嗯, 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世界級的聰明大師就有一個漂亮的鷹鉤鼻。」 他想。他看到自己的大長臉。「嗨! 大文豪蘇軾就有一張大長臉。」 他想。 他發現自己個子矮小。「哈哈! 魯迅個子矮小, 我也同樣矮小。」 他想。他發現自己具有一雙大撇撇腳。
  • 《菜根譚》: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自誇自傲
    每個人都希望有值得別人敬重的尊貴之處。家裡雖有萬貫財寶,可是卻要學者乞丐沿街乞討,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妄自菲薄的人不去思考自己的價值。天下萬物,獨一無二,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了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優缺點,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 鬼谷子:人貴有自知之明,不生搬硬套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頓能吃幾碗飯,自己應該最清楚。鬼谷子說,如果條件相差甚遠,卻一味地生搬硬套,就會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由此可見,保持自我,不盲目仿效,是成功辦事的前提條件。劉封本是羅侯寇氏的兒子,長沙劉氏的外甥。
  • 人貴有自知之明,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有克己之能
    這更符合人的本性,人總是有七情六慾,渴望富裕、權勢和榮譽。在當今中國,一方面,知足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人們謀求富足、渴望與時俱進的現實;另一方面,弄虛作假、貪汙腐化、青少年犯罪上升又令人青睞於老子名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有克己之能。比爾·蓋茨在讀哈佛大學時,退學經商。
  • 自知之明: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
    自知之明: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丨放下抱怨,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古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有古詩名句,有民諺俗語,也有名人名言。而詩中所表達的核心內容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有些人卻不這樣想,更沒有這樣做。明明自己沒有能力去助人,卻為了面子硬撐,導致自己的生活捉襟見肘;明明自己說話並沒有什麼份量,卻偏要處處摻和,把自己當成無所不能的賢者。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想要面子反而丟了面子,想當能人最後卻成為庸人。
  •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以為很紅的「公式相聲」,被一場商演徹底打臉
    在一檔綜藝節目《相聲有新人》中,郭德綱作為評委及主持人,在這檔節目中他就遇到了別人對他的挑戰。大家也都知道說相聲的那嘴皮子溜索的很,但是這次的「對手」也是不容小覷,他們就是上海交大的博士,公式相聲的發明人-李宏燁夫婦。
  •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4個跡象
    周冬雨出道以來,在角色選擇上頗有自知之明,所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小女生的形象,挺符合她的長相和年齡段的。不符合她形象定位的電影,即使片酬再高她也不會隨便接。有一次,某導演要拍一個大型古裝連續劇,想讓周冬雨演一個世紀美人,周冬雨一聽就推掉了,導演很是不解。
  • 《易經》:人生的智慧,是有自知之明
    九四是屬於陰爻剛毅,接近尊位的九五,實力與君位相當,有能力,又在君王旁邊,當然是容易達到願望,然而九四的身世如果凌駕於君王之上,就難免被猜疑,也就有危險,所以要心存誠信,不過分追逐,才不會有災禍,這句話說明的道理就是:做事情要遵循原則,不要過分的追逐名利,也就是我們經常所理解的適可而止,如果過於貪婪,就會一無所得。
  • 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我們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時光越老,人心越淡。曾經說好生死與共的人,到後來老死不相往來。歲月是賊,總是不經意地偷去許多,美好的容顏,真實的情感,幸福的生活。也許我們無法做到視若無睹,但也不必幹戈相向。畢竟誰都擁有過花好月圓的時光,那時候,就要做好有一天被洗劫一空的準備。
  • 人貴惜福,你得積攢自己的福報
  • 中考優秀英語作文範文:人貴有自知之明
  • 人應該有自知之明,生活囧迫不得已,也無所畏懼
    我總得有點自知之明,那麼我想告訴大家,你是牛人。這個和道德經都有關係。如下圖。這個人才是真正的「牛人」,他是「牛人」的祖宗。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人應該有自知之明。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應該有自知之明這句話好像就是長輩,老師教育孩子的一句話。
  • 《雪心齋·綴連瑣碎》——人貴風骨,藝寫天真。
    《雪心齋·綴連瑣碎》——人貴風骨,藝寫天真。在祖國繁榮昌盛的今天,人們難免稍有浮躁。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時很難做到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自由轉換。往往過多在意物質享受,卻忽略了精神層面的追求。
  • 人高在忍,人貴在善,人傑在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自知之明,老子和蘇格拉底共同推崇的哲理
    蘇格拉底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老子,也提出要認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做事情才能成功。就是說,能承認自己有很多事情不明白的,是明白人。不知道的事情,硬裝作知道,是毛病。聖人之所以沒有缺點,是因為他能承認自己有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有些人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只往外宣揚自己的優點,不敢承認自己的缺點。有些人為了得到利益,不懂裝懂欺騙別人。高智慧者則不同,不懂的事能承認不懂,自己有缺點也能承認。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認清,才是真正認清了自己。
  • 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遲緩是一種人生智慧
    「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這句話出自《禮記》,意思是:越是深水之流越是流得緩慢,水面上雖然風急浪大,沉在深處的水則會保持著緩慢的速度,而高貴的人說話一般都經過思考,所以才顯得遲緩,他們只是不輕易表態,不輕易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