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聯手回收企業建立廢紡織品資源化利用閉環模式

2020-12-22 中國紡織網

  在上海迪卡儂(上海)體育用品賣場,時不時有市民前來將不用的舊衣物投遞到印有「舊衣零拋棄」的藍色紙箱內。

  這些衣物會統一交由上海創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回收並做初步分揀,非羽絨類舊紡織品將被廣德天運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源化利用製成託盤等工業產品,再生羽絨則被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回收加工成羽絨服用於公益捐贈。整個過程將接受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監督評估。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紡聯環資委)主辦,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並聯合服裝品牌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展的「舊衣零拋棄」品牌行動正式啟動,此次是迪卡儂品牌舊衣物回收高值化利用循環模式產業試點項目,也是「舊衣零拋棄」品牌舊衣物資源高值化利用專項行動之一。

  跨多行業產業鏈協作

  實現最大比例利用率

  「零廢棄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資源,將廢舊資源的浪費降到最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認為,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舊衣資源循環利用(與紡織工業體系對接)的閉環模式試點。通過以零售品牌牽頭、跨多個行業產業鏈合作,不僅可以做到最大比例的利用率,形成多個循環利用,如再生羽絨、聚酯類、棉等;同時,通過對整個循環利用過程進行跟蹤,對整個價值鏈進行評估,為舊衣資源化利用商業模式建立提供借鑑。

  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體育用品零售集團,迪卡儂之前在自身廢棄物處理方面已有嘗試。比如衣架回收項目,從2017年至今,迪卡儂已經回收了約400噸的衣架,這些回收衣架經過工業處理被循環利用。此外,迪卡儂在產品方面堅持做充氣床回收,賦予這些廢棄物第二次生命。

  「迪卡儂在2018年嘗試做過舊衣回收,但效果並不好,主要原因在於現有供應鏈生態圈無法處理所有面料種類的衣服,回收後,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再重新回到產業鏈作為原料的一部分。」迪卡儂品牌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監韋偉介紹,這次迪卡儂和中紡聯環資委合作,就是為了擴大迪卡儂環保行動生態圈,充分利用行業組織平臺所具備的豐厚資源,讓更多的回收衣服充分發揮它們的價值。

  保護生物多樣性

  轉變下遊消費理念

  作為此次負責羽絨回收再生的合作方,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2006年就設立了可持續發展部門,指導下屬13家分廠的節能減排工作,並與眾多品牌商一起開發使用再生滌綸、再生棉花,以及再生羽絨的產品。到目前為止,這家企業已研發出自動化羽絨服拆解設備,並完成了舊羽絨的分選、消毒、清洗、除雜等工藝技術研發,還拿到了國際認證,從2020年開始,將為TAGET、ZARA等品牌提供再生羽絨產品。

  「眾所周知,羽絨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保暖材料,由於其是鴨鵝食品行業的副產品,供應量有限。羽絨的特性決定了這種材料的使用壽命很長,歐洲很多羽絨被可以傳給下一代,直到現在在歐洲一些小鎮上還遍布著羽絨被翻新小店。」企業總經理助理郭紅測算,中國目前每年約有1000萬件舊羽絨服會被拋棄,折合1000噸左右的60%絨原料,2000噸左右的尼龍/滌綸面料將被焚燒或者填埋,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紡織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源消耗,廢舊衣物的回收利用能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同時對轉變下遊消費理念,倡導資源節約有著重要意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淡水項目總監任文偉透露,他們做過一項調研,發現全球跟人類社會意識相關的生產環節或者消費環節,都由全球三五百個品牌商或是零售商掌控著。因此,以品牌商為主導,推動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產業應用試點工作更有啟發意義。

  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項目主任姜濤也指出,此項目涉及多個產業的協作,延伸了綠色供應鏈,形成了多個循環利用閉環模式,不是單一的從舊衣物到再生衣物,而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是一種多生命周期和不同產品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為此品牌應起到引領作用,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時,不僅要開展產品綠色設計,還要擴大對綠色服務供應商(再生產品生產設計)的管理。

  據了解,迪卡儂2013年起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列為首要挑戰之一。2017年,迪卡儂加大了對排放量測量工作的監管力度,並於2018年將這些措施擴展到迪卡儂產品供應商。韋偉介紹道,截至目前,在門店和倉庫之外,迪卡儂生產辦公室、品牌部門以及電商均納入碳排放數據追蹤體系之中。

  「2018年,迪卡儂每件售出商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48千克,同比下降2%(不包含產品本身的碳含量);戰略合作供應商可以自主記錄碳排放數據。」韋偉表示。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再利用率不足20% 舊衣資源化利用閉環開啟
    相關政策的指引下,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廢舊紡織品回收、分揀、拆解、加工利用的產業鏈,除了傳統的在小區校園內放置回收箱舊衣回收模式,市面上出現了很多舊衣回收的新模式。比如非羽絨類舊紡織品將被廣德天運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源化利用製成託盤等工業產品,再生羽絨則被上海東隆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回收加工成羽絨服用於公益捐贈。
  • 迪卡儂等探索循環利用新模式!中紡聯環資委啟動「舊衣零拋棄」品牌...
    文|本報記者王育楠為落實《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目標,促進廢舊紡織品中再生產品的回收、分揀、生產、採購循環利用體系的建設,1月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紡聯環資委)主辦,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並聯合服裝品牌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展的
  • 廢玻璃 回收價值低白送也不要
    為何原先可以瓶補差價換酒的啤酒瓶不再回收?致公黨上海市委「上海生活廢棄物『三化』利益機制重建研究」據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應採取專業企業無償回收、有償利用的模式,儘快構建以專業企業為主體的居民廢玻璃資源化回收利用體系,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予以支持和幫助,打通產業鏈和價值鏈,切實解決居民廢玻璃的資源化回收利用問題。
  • 歐洲服裝和紡織工業聯合會出紡織品廢料循環利用計劃
    歐洲服裝和紡織工業聯合會在不久前推出了一個創新的紡織品廢料循環回收利用計劃「ReHubs」。ReHubs計劃有兩部分,首先是希望在歐盟區域內建立5個紡織品廢料回收和處理中心,用以減少紡織廢料堆環境的危害。
  • 舊衣服等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前景分析
    據測算,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率達到60%,年可產出化學纖維940萬噸、天然纖維約470萬噸,相當於節約原油1520萬噸,節約耕地1360萬畝,將有效緩解紡織工業資源緊缺問題。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的潛力巨大。當前我國廢舊紡織品主要分為廢紡織品和舊紡織品。
  • 廢舊紡織品處理將是筆大買賣 正規化回收利國利民
    快時尚品牌H&M在淮海路門店地下一層的收銀處放置了一個綠色箱子,綠底白字寫著:不要讓時尚被白白浪費!他們呼籲舊衣回收再利用。事實上,95%的面料和衣物都可以被重新利用。具有「最靠譜的舊衣回收公司」之稱的I:Collect(簡稱I:CO)公司擁有目前最先進的紡織品循環處理工廠和示範性的工藝控制體系,這個體系每天可處理400噸經過分類的棄置紡織品。
  • 一件舊衣服的回收之路 廢舊紡織品回收體系如何建成
    邱淑芳所在的長江路東方花園小區擺放的衣物回收箱,來自新疆舊貨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這是廢舊紡織品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項目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今年烏魯木齊重點項目之一,將在全市擺放2000個這樣的廢舊紡織品回收箱。一件舊衣服投進回收箱後,會經歷哪些旅途呢?現在,請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探訪烏魯木齊廢舊紡織品回收循環利用體系。
  • 高端戶外品牌始祖鳥推出二手服裝回收服務
    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很多服裝品牌都推出了二手服裝回收項目,以喚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減少資源浪費。  據了解,消費者可以將不再使用的戶外品牌裝備送往始祖鳥的門店或通過網頁上的預約功能進行回收。  始祖鳥希望通過該項服務延長商品的使用壽命,在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同時,減少品牌對環境的影響。  始祖鳥總經理兼總裁Jon Hoerauf表示,始祖鳥不僅是戶外用品的製造者,也是推動整個行業改革的媒介。對於品牌來說,以嚴格的標準製作全球領先的戶外用具早已成為本能。現在,他們正在以同樣嚴格的標準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
  • 專家建議:打造回收體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紡織品回收難的挑戰一直在全球範圍內存在。「回收肯定是為了再利用,把它變為一種資源,而不是垃圾。回收的舊衣物要資源化、回到生產領域,也就是再生產、再消費和再利用這樣一個體系。但現在在回收方面,回收的渠道不夠健全。
  • 「無廢之城」的「許昌模式」
    2008年,許昌市通過對市區建築垃圾清運特許經營公開招標,將建築垃圾清運、無害化處理工作推向市場,打造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特許經營、循環利用」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許昌模式」:城市管理部門不需要支付一分錢費用,較好地解決了建築垃圾私拉亂運、圍城堆放等難題,監管之手卻並未放鬆;中標企業金科公司吃下「定心丸」,捨得在資金等方面加大投入,探索以科技手段綠色處置建築垃圾的方式方法。
  • 「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形成覆蓋研究內容的技術專利與標準體系(申請技術發明專利10件以上,形成國家、行業或團體標準及規範徵求意見稿3項以上),建立商業化推廣創新模式。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形成覆蓋研究內容的技術專利與標準體系(申請技術發明專利10件以上,形成國家、行業或團體標準及規範徵求意見稿3項以上),建立商業化推廣創新模式。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
  • 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利潤可觀,背後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廢紡織綜合利用聯盟專委會(以下簡稱廢紡專委會)的秘書長王凱介紹,在山東一共有23000多個廢舊衣物回收箱,廢紡專委會成員企業每年能回收廢舊衣物30萬噸。   在棗莊,坐落著山東最大的舊衣回收處理企業——棗莊市普聯環境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目前工廠一年的廢舊衣服回收量在3萬噸左右。」總經理駱桂軍說。
  • 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 利潤可觀,背後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廢紡織綜合利用聯盟專委會(以下簡稱廢紡專委會)的秘書長王凱介紹,在山東一共有23000多個廢舊衣物回收箱,廢紡專委會成員企業每年能回收廢舊衣物30萬噸。在棗莊,坐落著山東最大的舊衣回收處理企業——棗莊市普聯環境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目前工廠一年的廢舊衣服回收量在3萬噸左右。」總經理駱桂軍說。
  • 2019年再生資源行業廢舊紡織品回收價值漲幅最大
    自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提質改革總體方案》並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制度以來,國家領導始終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制度的健全和推廣。垃圾分類既有利於保護環境又能實現資源回收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多部門聯合監管,助推再生資源行業發展為應對天然資源的日益枯竭、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已經上升到我國國家戰略層面。
  • 靖邊智能舊衣回收箱廣東生產廠家
    遵循減量化、資源化、 無害化的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加快「兩型社會」建設,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智能垃圾回收系統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物聯網+智能回收」 新模式。
  • 「無廢城市」建設讓生活更美好
    餐廚垃圾利用處置我市現有日處理能力130噸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對主城區餐飲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食堂和食品加工企業日產生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處置。目前,日處理餐廚垃圾量為130噸,餐廚垃圾利用率已達到50%以上。
  • 【發改研究】資源回收利用中政府和市場合作的三類模式
    縱向一體化模式下,市場主體一般會為居民提供混合垃圾處理的一站式服務,以激發居民參與垃圾投放的積極性,從而收集到更多的垃圾,以建立起規模優勢。該模式適用於資源化產能有較好基礎的地區,其優勢是可以通過縱向一體化平衡不同環節的成本壓力,實現回收網絡和再利用產能的有效對接,但也增加了對壟斷主體的監管壓力。
  • 【每家每克】定位大環保事業,重磅入局「網際網路+廢品回收」行業
    廢品去處,首先用作二手貨,其次是拆成零部件,接著是焚燒能源化利用,最終是填埋。截至2018年底,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十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為4.42億噸,同比增長18%。但是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利用率還嚴重不足,廢品回收的循環再利用是跟我國環保事業和再生資源事業緊密相關的。
  • 鐺鐺一下平臺舊物回收,助力資源循環再生
    2018年11月1日,「網際網路+」低碳回收平臺「鐺鐺一下」參與了第六屆國際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發展論壇。來自廢舊紡織品再利用行業的專家學者,專精企業以及政府部門領導齊聚一起,從不同的角度講解了廢紡專業回收和再生的重大意義。
  • 廢舊服裝回收企業十年搬了五次家 直面垃圾分類的痛點難點
    原標題:廢舊服裝回收企業十年搬了五次家 直面垃圾分類的痛點難點   12月17日下午,2020東灘論壇在上海市政協舉行,專題研討「持續推動源頭減量,大力促進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