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研究】資源回收利用中政府和市場合作的三類模式

2020-12-13 環保在線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問題是準公共產品供給領域歷來爭論的焦點。從政府治理的實踐歷程來看,教育、能源、水資源的供給服務中都存在政府與市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經驗規律,

垃圾處理

服務目前也正處於從以政府為主導轉向探索市場化、產業化的階段。基於此,本文梳理出資源回收利用領域政府和市場分工的三類模式,力求對探索本市政府和市場合作路徑提供參考。 

  一、模式一:縱向一體化
 

  縱向一體化指的是把垃圾回收和利用兩個環節交由單一市場主體完成,在三種模式中市場化程度最低。縱向一體化模式下,市場主體一般會為居民提供混合垃圾處理的一站式服務,以激發居民參與垃圾投放的積極性,從而收集到更多的垃圾,以建立起規模優勢。該模式適用於資源化產能有較好基礎的地區,其優勢是可以通過縱向一體化平衡不同環節的成本壓力,實現回收網絡和再利用產能的有效對接,但也增加了對壟斷主體的監管壓力。
 

  1、美國「single stream」(單流)模式
 

  「single stream」是依託單一企業面向居民提供無需分類、一站式服務的典型模式,由美國Waste Management公司在2001年創立。Waste Management公司是美國固廢行業的龍頭,主營垃圾收運、中轉、填埋和循環再利用,2012年危廢填埋市場的市佔率第一、

固廢處理

和儲存市場市佔率第四。 

  「single stream」模式下,與WasteManagement公司籤訂服務合同的城市居民無需對指定可回收垃圾(包括紙、玻璃瓶、鋁製品、鋼瓶、塑料容器等)進行更加精細化的分類,而是由公司定時定點收運、集中分揀,由此激發了居民委託其收運垃圾的積極性,大幅提高了垃圾的收運率和循環利用率,使得垃圾收運量提高了40%。但該模式也受到諸多質疑:一是中轉運輸距離過長,二次分揀增加了約30%的成本;二是Waste Management公司兼營垃圾焚燒、填埋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業務,在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引導下,可能會傾向於選擇成本最低的填埋方式來處理垃圾,阻礙了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
 

  2、杭州「虎哥」模式
 

  杭州「虎哥」模式是僅需居民簡單分類,收運、分揀和再生利用一體化的O2O模式,運營方是九倉環境旗下的虎哥環境公司。「虎哥回收」是虎哥環境打造的「網際網路+再生資源回收」O2O立體服務平臺,專門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回收利用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舊物資等城市再生資源。「虎哥回收」極大激發了居民參與分類投放的積極性,推動杭州餘杭區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由2018年1月的12%提高到了11月的82%。
 

  「虎哥」模式下,居民只需對垃圾進行幹、溼分類,將幹垃圾放在「虎哥回收」專用

垃圾袋

中,即可以通過虎哥回收APP、虎哥回收微信號、400熱線電話、服務站服務電話、虎哥回收網站五種方式預約「虎哥回收」上門提供垃圾收集服務,所有垃圾專用袋上均貼有二維碼,用戶信息、垃圾重量等可以實時錄入監管系統;收集完成後,居民可按每公斤幹垃圾0.8元的價格獲得環保金收入,環保金可用於在虎哥商城或者「虎哥回收」服務站兌換商品。從居民處收集的垃圾每日將被清運至「虎哥回收」總倉,集中進行二次分揀,按照末端處理的需求做精細化分揀。公司二次分類類別達40餘個,使得可回收物的再利用價值最大化,回收的垃圾中有98%以上都進入下遊再生資源利用企業,只有不足2%的幹垃圾進入焚燒廠。 

  公司承擔了從幹垃圾上門回收、二次分揀到回收再利用的「一站式」服務責任,簡化了居民操作,有利於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增加了前端分類與末端資源利用能力的匹配程度。但該模式推廣複製有諸多約束條件,比如政府財力、「熟人社會」基礎和建倉的土地資源等。

  二、模式二:多元化協作
 

  多元化協作是指回收和利用環節交由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共同完成,市場化程度介於縱向一體化模式和專業化協作模式之間。多元化協作模式與縱向一體化模式的區別是末端處理企業更加多元,優勢是可以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規避壟斷引發的服務效率下降風險,推進廢棄資源精細化處理,但往往只能針對某類垃圾建立回收體系,增加了協調各類垃圾回收和利用網絡的難度。
 

  1、德國「綠點」模式
 

  「綠點」模式本質上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PR)的一種形式。根據德國1991年出臺的《包裝條例》,包裝物的生產者和經營者要承擔包裝物回收利用的義務,即生產者要承擔垃圾回收利用的責任。按照相關規定,二元體系協會(綠點公司的前身)是德國政府唯一授權從事包裝廢棄物收集、分選和再利用的政策執行和協調機構,德國包裝物生產經營企業須到二元體系協會進行註冊,向協會繳納綠點標誌使用費並獲得綠點標誌的使用權,使用費按照包裝物材料的種類、重量計算,只有貼上了綠點標誌的包裝物材料才會被協會統一收運和循環利用,具體的回收、利用工作由綠點公司招標遴選相關企業完成。
 

  由此,以第三方組織(德國綠點公司)為橋梁,既可以保證企業繳納的相關費用專款專用,又可以充分組織市場力量參與資源回收利用,發揮企業的專業化能力,同時可以集中組織回收體系,避免重複建設收運網絡。
 

  2、日本「仙臺」模式
 

  與「綠點」模式類似,仙臺專門成立了環境治理公社來組織三類廢舊資源的回收、處理工作。與「綠點」模式不同的是,公社的主要參與者是廢品回收商,而不是廢棄物的利用、生產商。仙臺環境治理公社由市政府和廢品回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由市政府出資委託公社專門收集空瓶、空罐和廢電池三類垃圾。公社每兩周使用專用回收箱收集一次空瓶、空罐和廢電池,再轉運到仙臺市的兩個資源再生中心,進行更為精細化的分揀,最後將分揀後的廢舊資源銷售給下遊企業。目前公社銷售廢品的收入已足以覆蓋員工工資、篩分回收成本等運營費用。
 

  三、模式三:專業化分工
 

  專業化分工是將部分末端處理工作由專業化公司承擔的模式,市場化程度最高。專業化分工模式和縱向一體化模式的區別在於公司只參與某幾類垃圾處理或垃圾處理中某些鏈條的分工,沒有對全類別垃圾的全流程處理進行壟斷;與多元化協作模式的區別在於沒有第三方組織參加分工。該模式的優勢在於通過引入專業化的企業,讓市場機制在某一領域自發配置資源,減輕了政府負擔,推動了產業發展。但專業化公司僅能針對某些附加值較高的垃圾建立回收利用體系,無法獨立建設面向所有類別垃圾的回收體系和利用低價可回收物。
 

  1、成功案例:「愛回收」「奧北環保」
 

  「愛回收」模式是市場機制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領域發揮作用的成功案例。該模式由上海悅易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主要依託線上平臺(如APP、微信、)、線下回收站,面向消費者回收各類二手電子產品,再將廢舊電子產品進行質檢分級後轉賣給零批企業、其他回收商、維修商或出口。到2018年,公司年交易額已超過70億元,處理了約1000萬臺二手電子產品。
 

  「奧北環保」模式則是市場機制在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領域發揮有限作用的成功案例。該模式由成都奧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成功的關鍵點在於設立了會員註冊制,只有註冊成為公司會員才能獲取公司服務。註冊會員需先以10元/個的價格購買aobag獲得專用投放袋的使用權,再按不同垃圾類別的價格獲取收益,收益可直接提現到微信零錢。截至2019年10月,公司已在成都、西安、北京三地累計發展近4.8萬名個人會員和347個機構會員。
 

  但該模式只能證明市場機制在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中的有限作用,一則奧北環保只針對14類回收物提供回收服務,再則其通過會員制自動篩選出對垃圾分類有意願的群體,僅面向這類群體投放回收站店和設備,以有效控制成本。
 

  2、失敗案例:「小黃狗」「好嘞社區」
 

  「小黃狗」「好嘞社區」與「奧北環保」的模式相似,都屬「網際網路+環衛」模式,依託線上APP和線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有償回收」激勵居民參與分類投放,並對不同類別的回收物設置了不同價格。但二者均告失敗,「小黃狗」2019年9月提交了破產重整申請,「好嘞社區」則自2018年1月起不再公布新增項目。
 

  二者與「奧北環保」的區別在於:一是「小黃狗」模式的擴張採用了「廣撒網」策略,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發展了900萬個住戶,而「奧北環保」則選擇有意願群體「精準投放」。二是「好嘞社區」的回收服務面向所有垃圾類別,而「奧北環保」只針對14類垃圾提供回收服務。三是「好嘞社」區模式投放的「好嘞便民服務亭」集合了社區代收和配送快遞、物業服務以及提供免費wifi、家用五金部件、藥箱等功能,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建設設施,弱化了「網際網路+」模式的輕資產優勢。這也說明低價可回收物的收運服務和規模化的回收體系建設是市場機制失靈的領域。
 

  四、相關建議
 

  以上三類模式不存在絕對的優劣,但有各自不同的適宜條件。縱向一體化模式的推廣需要以全能型企業、政府財力為前提,多元化協作合作模式則更適宜於作為對主流回收體系的補充,專業化分工模式在附加值較高的資源回收領域更具優勢。基於本市已形成了以焚燒為主導、以國企為主體、以屬地責任為支撐的生活垃圾處理格局,筆者對本市政府與企業的合作提出建議如下:
 

  一是以政府為主導,推進兩網融合體系建設。垃圾收運網絡建設的前期投資大、風險高,市場主體缺乏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需要發揮政府調控政策的「補位」作用。對於處理規模較大、處理方法同質程度高的幹垃圾和溼垃圾,可以採用縱向一體化模式,由相關部門把各區的幹垃圾收運、焚燒服務或溼垃圾收運、處理委託給某個企業,以充分發揮垃圾處理的規模效應;同時要在資金使用、服務質量、汙染排放等方面加強對企業的監管,避免壟斷引發服務效率下降。對於處理主體和方式較多元、單體處理設施規模較小的可回收物,可以採用多元協作模式,採用「一套班子、多塊牌子」的方式,利用行業協會等既有力量,設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協會,統一組織可回收物的收運、分揀;各類可回收物企業通過付費、以會員身份加入協會等方式,享受協會提供的資源回收、分揀服務。
 

  二是以市場為主導,激發企業在資源綜合利用中的潛力。對於電子產品、電器、廢金屬等再利用價值較高的可回收物,可以採用專業化分工模式,鼓勵企業直接面向消費者推廣個性化的收運體系。對於彩色玻璃、牛奶瓶、啤酒瓶等混合收運價值低、單獨收運價值高的可回收物,可以採用多元協作模式,鼓勵有相關需求的企業積極與垃圾廂房志願者、協會、零售網絡(便利店、超市、直銷企業等)對接,依託已經參與垃圾分類、收運的第三方組織開展更為精細化的分揀;也可鼓勵相關企業直接面向消費者推出押金或積分制度,在消費者購買相關商品時須支付一筆押金,消費者向企業退回某一類回收物時可以贖回押金或獲得積分。
 

  (作者:羅楠,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
 

  原標題:【發改研究】資源回收利用中政府和市場合作的三類模式

相關焦點

  • 淺談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基於此,本文將通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意義,著重研究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關鍵詞:環境保護工程;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環境和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經濟正常運行和社會和諧發展的根本保證。
  • 陸海環保——網際網路+廢棄包裝材料回收再生利用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3萬億元。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體質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完善資源循環利用制度。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國辦發〔2016〕99號)提出了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生產者落實廢棄產品回收處理等責任。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目錄,對複合包裝物等低值廢棄物實行強制回收。
  • 舊鞋服回收市場亟待政策護航
    記者了解到,甘肅蘭州目前正通過投放回收箱、設立慈善捐助點等多個方式,回收廢舊衣物,以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但在實際過程中,當地尚未建立有效的廢舊衣物回收、處理、加工和再利用方面的系統和運行模式。業內人士建議,舊衣等資源的綜合利用潛力巨大,相關部門應建立和完善回收體系、加工體系等以及相關的政策法規與標準評價體系,在實現環保理念的同時,形成再生資源產業。
  • 解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有利於保護環境和社會安全,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利於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對於加快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目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困難:一是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形成。
  • 嗨回收入選商務部再生資源創新回收模式案例
    商務部近日公布了2018年再生資源創新回收模式案例評審結果,經過各地商務部門報送、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初評、商務部委託協會組織專家評審會等流程,上海霖承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網際網路+」家電回收服務平臺嗨回收成為最終入圍的14家企業之一。
  • 服裝品牌聯手回收企業建立廢紡織品資源化利用閉環模式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紡聯環資委)主辦,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並聯合服裝品牌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展的「舊衣零拋棄」品牌行動正式啟動,此次是迪卡儂品牌舊衣物回收高值化利用循環模式產業試點項目,也是「舊衣零拋棄」品牌舊衣物資源高值化利用專項行動之一。
  • 海爾衣聯網探索衣物回收∶多方資源助力衣物循環利用
    許多人想到了舊衣回收,目前對於舊衣回收難、衣物種類不達標、舊衣用途不明確等問題正在成為新的困擾。即日起到9月30日,海爾衣聯網旗下雲裳物聯小微正在舉行「日捐一衣,愛不打烊」的舊衣回收捐贈公益活動,一方面讓人們更好地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另一方面,這一活動也解決了困擾大多數人的衣物種類分類不達標和舊衣用途不明確的問題。
  • 美英兩國多方協同育人中的政府作為及典型模式研究
    ⑦開展合作教育、企業履行相關責任,包括入職培訓,指定企業導師,提供合作教育項目中要求的培訓,支付學生薪水,在學生完成企業工作後書面給出對學生的總體評價等。  美國合作教育模式以育人為主要目的,形成了合作各方共贏的局面。企業獲得了自身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提高了人才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度。高校提高了在就業界的聲譽、就業率,並且與企業、政府和社區組織建立夥伴關係。
  • 江蘇舊衣服多數回收再利用 循環利用遭遇瓶頸
    「自從小區有了回收箱,每次換季都捐出去十多件衣服。」家住揚州奧都花城小區的顧青說。但也有人發出疑問:回收箱中的舊衣服,究竟去了哪裡?   是做「公益」,還是做「生意」   根據廢舊紡織品聯盟協會初步統計,我國每年淘汰舊衣服高達2000多萬噸,回收再利用的經濟價值高達百億元,民間回收、捐贈舊衣的需求和呼聲很高。
  • 2020-2026年電子垃圾回收與利用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第一篇 電子垃圾回收與利用第一章 我國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狀況研究  1.1 電子垃圾產生總量    1.1.1 綜述    1.1.2 電子垃圾總量巨大    1.1.3 每年報廢家電量預測分析    1.1.4 2015-2019年報廢家電量  1.2 國內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現狀分析
  • 新玩家大舉衝入動力電池回收!一個370億元藍海市場爆發在即
    2018 年 3 月 2 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 務 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構建回收利用體系,探索多樣化商業模式,鼓勵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和密切合作,以滿足市場需求和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建立穩定的商業運營模式,推動形成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規模化市場。
  • 廢棄電子電器回收網絡缺失 二手市場監管無序
    所以,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EPR執行模式應是「分階段,有步驟地選擇性實施」,具體說是要分為近景、中景、遠景3個階段。  近景目標是建立合理的收集網絡與機制,保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定向安全有序流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杜絕二次汙染。這就需要建立「有償收購為主的多主體、多渠道、開放式收集網絡」,在EPR執行模式的選擇上,生產者可只承擔經濟責任,實物責任由政府承擔。
  • 廢舊衣物回收市場前景廣闊 產業鏈待完善
    不過廢舊衣物的再循環利用亂象嚴重,不容樂觀,甚至出現廢舊衣物回收桶「蒙塵」,質疑聲、憤怒聲不絕於耳的情況。專家表示,廢舊衣物回收利用市場廣闊,產業鏈亟待完善。我國是紡織服裝產品消費和出口大國,紡織服裝行業年產值高達9萬億元,但紡織服裝行業也是資源依賴性和環境敏感性很高的產業,我國對不可再生和自然資源的消耗很大。
  • 蘇州市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蘇報訊(記者大秋)日前,蘇州市財政局與相關部門聯合修訂出臺《蘇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通過加大各級財政引導,完善全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據介紹,該政策進一步深化「三級網絡體系」建設。
  • 中移雄研諮詢洞察:我國數字政府發展現狀(附案例研究)
    這兩套體系,一套是從數據標準的角度,一套是從信息資源的支撐體系角度。政務大數據的發展中,數據是核心資源和關鍵基礎設施。通過構建大數據驅動的政務新機制、新平臺、新渠道,可以全面提升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履職能力,形成「用數據對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用數據創新」的現代化治理模式。
  • 再生資源有償回收
    一些年輕人隨手扔進了垃圾桶,將「資源」放錯,年長的居民,收集了「資源」,尋不到合適的回收站點。  由於沒有統一的市場規範,小區再生資源會出現回收不及時、價格混亂、缺斤少兩等問題,不僅影響生態及市場環境,還會衍生出一系列的社會隱患。但是,這一問題目前已經有了解決方案。
  • 線上線下整合處理,宅再生的廢品回收或許是門好生意
    2016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總值約為5149.4億元,目前本行業還處在藍海,市場的空間非常大,這個領域的玩家有再生活,笨哥哥,淘棄寶,回收幫,回收哥,盈創回收,主要模式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廢品回收行業的美團,人對人,點對點,一對一,貨幣結算,差價銷售盈利。
  • 環嘉集團安陽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正式籤約
    全市各有關部門要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堅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環境,提供一流服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盡的貢獻。  環嘉集團董事長王金平、副總經理武玉成,市領導李文斌、王希社及安陽縣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籤約儀式。  馬林青在講話中說,安陽是河南省重要的工業基地。
  • 日本、韓國保障資源安全政策機制研究
    3.跨國公司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主要以勘查礦、股本礦和購買礦三種方式與國際性金融機構、有歐美背景的跨國礦業公司及資源國當地公司合作,籤訂長期穩定供應合同。對海外有前景的礦地產,加強直接投資(股本參與)。 韓國和日本的做法基本類似。韓國政府在全面開發利用國際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推動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引路、扶植、監督檢查、牽引、推進的主導作用。
  • 從海關通關分析:東南亞塑料資源回收利用現狀與未來趨勢
    」,發表主題為「東南亞國家塑料資源回收利用的現狀與未來趨勢」的演講。 巴淡島:廢料進口量約佔印尼總進口量的一半,主要以進口PE廢膜加工成顆粒後發到中國市場。 03 馬來西亞廢塑料行業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