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地處東海之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有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也有原汁原味的清蒸菜餚,溫州人對於美食的眷戀與執著,已經超越了食物本身,融化在了骨子裡,成為獨特的地方記憶。
今天,
就跟著小布循著每一位老溫州
記憶中的美食地圖
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味蕾狂歡!
溫州特色主食
清晨的糯米飯、
夜晚的豬髒粉、
媽媽的清湯米麵、
除夕夜的炒年糕
……
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裡
承載著每一個溫州人記憶中的味道
豬髒粉
溫州餛飩
清江三鮮面
索麵
炒粉幹
炒年糕
糯米飯
米麵
溫州糯米飯
「溫州糯米飯」是溫州的一個特色早點,俗名炊飯。也是全溫州人和在溫州的外地人早餐的首選,非常地好吃。炊飯是由蒸熟的糯米,上面撒上油條碎末或油條塊和肉末湯組合而成的。一般吃糯米飯時,會搭配蛋湯、豆漿、豆腐腦、牛奶。
豬髒粉
豬髒粉主要由豬腸、豬血或鴨血、粉乾等配料配製而成。早在十幾年前,溫州豬髒粉在溫州的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遍地開花。豬髒粉清香撲鼻,鮮美無比,豬腸酥爛軟糯,豬血嫩滑可口,粉幹細嫩滑膩,尤其熱湯特別鮮美。
溫州索麵
溫州人喜歡用花雕酒做湯煮索麵,配以小蝦皮、香菇絲、雞蛋等佐料,與大蔥、生薑,或者最簡單的開水一滾,加點酒加點豬油就可以吃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索麵端上來時,香醇濃鬱的米酒味撲面而來,聞之欲醉。
炒年糕
溫州人小時候去親戚家吃分歲酒,第一道熱菜一定是炒年糕,寓意「年高」。溫州人喜歡用諧音、顏色來表達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江蟹炒年糕、蝦蛄炒年糕、包心菜炒年糕、青菜炒年糕……光是如何吃年糕,在溫州各地區就有N種不同的做法。
溫州米麵
永遠和母親的愛聯繫在一塊的,那就是米麵。那味道,作為一個溫州人再也熟悉不過。溫州米麵以米粉水磨後蒸製凝固而成,外表如白玉般剔透,口感輕味滑爽。用清湯煮,加以肉末、香蔥。肉末要選用豬的前腿肉,然後再放上豆芽,一點點鹹菜。
炒粉幹
炒粉幹遍布溫州地區的各大街頭小店和餐館。加入用本地豬肉熬出的豬油炒制,再搭配豐富的配菜和佐料,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炒出來後色香味俱全,吃上一碗簡直太過癮了。
溫州餛飩
說起溫州餛飩,溫州人耳邊就會響起夜深人靜時巷子裡敲竹梆的篤篤聲。這就是餛飩擔,也是老溫州人的回憶。溫州的餛飩有一個特點就是:皮薄餡多,它的配料也是特別的講究,有紫菜、蛋絲、肉鬆、 浸酒蝦米,湯清見底,形似花朵,味美爽口。
清江三鮮面
清江三鮮面注重的是味道,因此從選料到加工都很講究,將生薑剁末與雞蛋混合放入熱油中炒碎起鍋,再將跳魚、瘦肉、牡蠣等放入鍋內炒後加水燒湯,最後放入薑末雞蛋以及粉幹或者麵條和新鮮菜葉以及蔥段。
溫州特色菜
溫州菜以海鮮為主,
菜品口味新鮮,淡而不薄,
烹調講究輕油輕芡,注重刀工
紅燒的入味、水煮的純正
燒烤的香脆、做湯的鮮美、
清蒸的色正味美
蝤蛑
白落地溫蛋
水潺
蝦蛄
懷溪番鴨
墨魚餅
大黃魚
江蟹生
白鱣生
血蛤
鮸魚
敲魚
(溫馨提醒:由於疫情影響,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近日下發緊急通知。明確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暫不提供生食海鮮及肉類菜品,近期暫不生食海鮮肉類產品。)
大黃魚
大黃魚作為中國傳統四大海產之一,不僅肉質肥美鮮嫩,而且蛋白質、維生素的含量尤其豐富。溫州人有句俗話:「無黃魚不成宴,無好黃魚壓不住好年」,可見黃魚在當地宴席上常年佔據著霸主的地位。黃魚的做法多種多樣,或清蒸、或紅燒、或蔥油……每一道都能讓你鮮掉眉毛!
水潺
龍頭魚,溫州俗稱水潺。這種魚通體雪白,渾身只有一條軟骨。最經典的做法一定是紅燒水潺。把水潺去頭,去尾,去內臟,然後切段。輔以料酒、醬油炒制而成。一放進嘴就像豆腐一樣融化,絕對是一場超值的味蕾盛宴!水潺味鮮,不論是椒鹽,還是剁椒,都是很常見的做法。
血蛤
血蛤一直是溫州人喜愛的傳統貝類,酒宴上長登的冷盤。它肉質嫩滑,鮮美肥滿,汁水如血。據說有補血,養顏之功效。血蛤需要「燙」字來操作。清水放黃酒,薑絲,等沸時放入血蛤迅速抖動幾下,待欲開殼時撈起,整個過程不能超過十秒。將硬殼掰開,露出鮮紅晶亮的肉色,令人色心大動,看起來血腥,吃起來甜美。
敲魚
乍聽之下,以為敲魚是一種魚,其實名字隱藏著一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是用魚片和生粉經過無數次捶打成的片狀魚肉皮,有點類似於肉燕。不同的是,肉燕是用豬肉做的。吃起來也是Q彈有嚼勁,一般是做成敲魚湯。
敲蝦
敲蝦是浙江溫州地區傳統名菜,選用鮮大河蝦為主料,熟火腿、熟雞脯肉、水發香菇、綠蔬菜為輔料,加雞湯、紹酒、精鹽、味精、幹澱粉、熟豬油等調味品。此菜用大河蝦敲制而成,形狀如扇,紅、白、黑三色鮮明,湯清味鮮,滑嫩爽口。三片敲蝦,蝦鮮湯清色豔、海味清香撲鼻、蝦片嫩滑鮮美、湯汁淡中味鮮、配料清口爽脆、浙南風味一絕。
蝤蛑
雙味蝤蛑是浙江溫州地區傳統名菜,溫州人習稱青蟹為蝤蛑,此菜用清蒸和鍋貼肉烹製,先將肥膘煮熟後切成圓形的片,然後放入蝦料,再在外層放入魚茸,放入2成熱的油鍋中養熟之後撈起,擺在盤子裡,然後把蝤蠓蒸熟後用刀進行暗刀處理,也同樣的擺放再盤子裡。蟹餅排列在盤中央,間隙處襯以香菜、薑絲,帶醋兩小碟上桌,此菜形態活潑,色彩豔麗,肉如膏脂,鮮美異常。
江蟹生
江蟹生屬於浙菜系溫州菜冷食,用於家庭,只是普通的「酒」菜,搬上酒宴,便成上等冷盤,吃起來不粘殼不帶腥,撅嘴輕輕一吸,蟹肉便脫離蟹殼滑入口中。江蟹生就是生的江蟹涼拌的菜,江蟹是一個泛指,一般約定俗成的是甌江中的梭子蟹。
蝦蛄
蝦蛄,溫州方言稱之為「蝦口彈」,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倍受人們喜愛。蝦蛄最受溫州人喜愛的吃法無疑是白灼,蘸上獨得溫州人恩寵的「醬油醋」,頓時間,滿嘴的鮮味瀰漫開來。
白鱣生
魚生,溫州人也叫白鱣生,咋一看是一堆紅乎乎的不明物體。其實是用一種淡鹹水交匯處的近海小帶魚製成,這種小帶魚條子細而勻稱,肉肥而骨軟,需在特殊的時節捕獲,大了小了都不行。加紅曲(一種釀酒用的酵母),糯米,再以形絲似魚的白蘿蔔絲伴之,在罐子裡密封醃製三,四個月,然後開壇食用。 觀之,色澤紅豔,食之,滿口鹹鮮,是一味絕好的配飯菜。
懷溪番鴨
無論哪個季節,最具「溫州味」的滋補品莫過於老酒燉鴨。懷溪番鴨以懷溪本地養的番鴨、紅酒、生薑為原料,經獨特的方法烹調而成,與其他酒店烹製的番鴨具有截然不同的風味,其中主要歸結為懷溪特有的飼養環境方法和加工手法,用懷溪特定的烹飪手法作出的懷溪番鴨香味四溢,嘗一塊番鴨,鴨肉有嚼頭,纖維細緻,舀一勺湯,濃鬱中帶著清甜,令人胃口大開。
白落地溫蛋
白落地溫蛋是溫州文成當地的傳統美食,是文成當地聚會家宴都必不可少的美食。白落地是一種可以當良藥喝的野菜,是一味清熱去火的良藥,鮮葉可用來泡茶,泡的茶汁清澈碧綠,好看爽口。白落地和雞蛋炒起來吃,雞蛋是嫩黃的、葉子是綠色的,色彩鮮明,吃起來絕對美味。
溫州特色小吃
溫州特色小吃種類繁多,
各種香味飄滿大街小巷,
刻在每個土生土長溫州人的記憶裡
有松糕、米麵、炒粉幹、馬蹄松、
燈盞糕、麥餅……
俘獲了一代又一代溫州人的胃
清明餅
永強泥蒜凍
矮人松糕
溫州魚丸
魚餅
鍋貼
永嘉麥餅
燈盞糕
燈盞糕
燈盞糕是浙江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屬於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麵粉,包裹蘿蔔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魚餅
溫州魚餅均以東海的鮸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採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製而成。溫州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豐富,即可以享受魚肉的鮮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煩,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魚丸
溫州魚丸,以新鮮的魚肉為主料,正宗的溫州魚丸有三大特點:即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溫州魚丸是一道浙江溫州的傳統名點,水鄉人家常見的風味小吃食品,與世界各地製作的魚丸都有所不同,湯色澄清微酸辣味,魚丸有彈性,多為不規則長條形,並呈半透明的玉白色。
永嘉麥餅
永嘉麥餅原出永嘉沙頭。沙頭歷來是舴艋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此地麥餅別有風味。往來旅人常備為乾糧。一個麥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磷蝦、味精。包攏後,用木槌捶成扁圓形,入在平底鐵煎至兩面白,再轉到烤爐中焙硬。食之鬆脆,噴香,堪稱美食。
永強泥蒜凍
永強泥蒜凍是溫州永強的一道名菜。泥蒜稱泥蛋,又叫沙腸子,外觀類似肥大的短蚯蚓,在永強海灘大量生長,味道鮮美,入口即化,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因為它含有豐富膠質,冷卻一會兒就會凝結起來,人們稱其為「泥蒜凍」,蘸些醬油醋,吃起來就更加鮮美可口。泥蒜的傳統做法有炒年糕、蛋湯、泥蒜凍,加點豬皮凍。
鍋貼
平底鍋臨街而設,一鏟一轉,另一頭是排隊客望眼欲穿的等待。月牙形的鍋貼裡藏餡豐富,沿著紋路輕輕咬開,豬肉豐腴肥美的鮮味便溢將出來。醬油醋滲透入褶子深處,這一口下去,麵皮與餡料頓時活了過來,在唇齒間合二為一。
松糕
矮人松糕為溫州名點,均選用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拌以醃漬了幾天的豬臀肥肉丁,並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勻,上籠炊熟,現做現賣。吃起來鬆軟綿糯,甜中有鹹,清香可口,不粘牙,很是爽口。
溫州特色甜食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孩
每當看到兒時甜甜的美食
那種童真就會蹦出來
還記得九山湖邊的冰淇淋嗎?
還記得街頭叫賣的豬油糕嗎?
那些年裡,
這些甜食深深烙在溫州人的心中,
是如今好多零食都沒辦法替代的~
楊梅湯
油蛋
豬油糕
水花腐
枇杷梗
杏仁腐
九山湖冰淇淋
麻巧
杏仁腐
杏仁腐是溫州傳統的夏令美食,和外地的杏仁豆腐的不同之處是溫州的杏仁腐其實並無杏仁成分,是用瓊脂加上牛奶、糖、水等加工而成的,成品的形狀和鮮嫩的口感都很像豆腐。在炎夏,特別是午飯後,點一份冰爽的杏仁腐,別提有多爽了,水果的清香,酸甜都在這小小的一碗裡面,食用過後,一掃夏天的悶熱。
水花腐
「水花腐」是「白涼粉」的溫州方言叫法,成品白色晶瑩,原料為中藥薜荔,口感與青草豆腐類似。記憶中酷暑的溫州城,路邊總有一些路邊攤在賣這款涼粉。她們用不鏽鋼的平勺,像清晨打豆腐腦一樣撈出涼粉,放在一個小碗裡,撒上細細的糖粉,最後淋上一點點的薄荷,端在手裡,簡直是夏日裡最「氣卡」的事情!
九山冰淇淋
蛋黃色的冰淇淋球,嵌著些許芝麻,蛋卷殼的邊緣沒有規則,一圈焦焦的褐色,慢慢過渡到錐體的黃色,又香又脆。芝麻香醇,伴著脆筒的咔吱咔吱聲,這就是溫州本土最古老的冰淇淋——「九山湖」冰淇淋。
楊梅湯
還有什麼是比楊梅季結束了還能吃到楊梅更加開心的呢?無論是釀楊梅酒還是做成楊梅幹,都不如楊梅湯這樣老少鹹宜。楊梅加入冰糖煮好晾涼後,放入冰箱冰鎮,想吃的時候隨時舀上一碗,色澤迷人的楊梅湯生津、止渴、開胃,令人神清氣爽。
豬油糕
豬油糕,最正宗吃法,就是沾糖落油鍋,這樣白糖在熱油中融成焦糖色,自自然然得就能包住表面糯軟的面塊了,一出鍋就用箬葉包裹,以其焦脆,金黃,甜膩中稍夾著一點箬葉的清香,入口外焦裡嫩,又軟又糯,齒頰生香。
枇杷梗
還記得每逢過春節時,家裡必備的招待客人的就是這枇杷梗。噼啪噼啪,蓬鬆剛剛好,入口鬆脆,一口咬下去酥脆的糯米粉混著甘甜白糖、芝麻,滿口香甜,熟悉的味道。這時候來上一盞茶配上一口枇杷梗,讓味蕾喚醒感知,香糯甜蜜在唇齒中層層綻放,幸福原來就這麼簡單。
桔紅糕
桔紅糕,是以糯米為主料加工而成的特色傳統糕點,外觀晶瑩剔透,溫潤如玉,一顆顆小巧可愛,質地嫩軟而富有彈性。味道香甜可口,甜而不膩,又帶點淡淡的薄荷清爽,嘗一個便愛不釋口。
麻巧
七月七,巧食喜鵲啄。就如溫州童謠裡所說的,溫州人一到七夕,必是要吃麻巧的。麻巧,又稱巧食。是用優質麵粉、紅糖、豬油、食鹽、蘇打等原輔料,經調製成舌形,遍體沾上芝麻,放鍋內油炸後即成。成品鬆脆酥香,不粘手、不上火,味道純正,老少皆宜。
油蛋
皮脆芝麻香,內餡也是芝麻的油蛋是溫州的傳統小吃。它雖然是炸制的,但是油而不膩,好吃停不下來。油蛋的做法和麻球很像,糯米粉團裡加豆沙餡或是黑芝麻餡,外面沾滿白芝麻,下鍋炸成金黃酥脆的樣子。用手撕扯,表皮鬆脆的會炸裂,入口,回味間油而不膩,細嚼,油蛋皮黏卻不粘牙,香甜綿軟的口感溢滿口齒間,內裡夾餡,流心芝麻,甜而順滑。
看了那麼多地道的溫州美食
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經口水直流了?
總有一種美食,
以其獨特的方式,
提醒著我們家鄉的味道。
你們還想到哪些記憶深處的溫州美食呢?
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哦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部分圖片、文字整理自網絡
編輯/版式:如婷
大家都在看
➤
➤
➤
➤
➤
覺得內容不錯
點個「
原標題:《512G的胃都裝不下的溫州美食!每一樣都讓你直流口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