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只看病,取藥請到院外藥店!

2020-12-13 新快網
■目前,成人科室藥房與醫院分離,實現「院外取藥」。
■患者需要持處方單到廣州市各個與該醫院關聯的藥房取藥。

去廣州婦兒中心就診的家長們注意了:

廣東省首家醫院實現「醫藥分家」,持處方單在院外藥店取藥

■新快報記者 陳彤 通訊員 周密/文

■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圖

從2月8日起,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珠江新城院區將成人門診藥房移出醫院,患者在看病後,可在院內繳費或不繳費直接列印處方單,持處方單、診療卡(或憑診療卡號)就可以在院外的大眾醫藥婦兒中心店或其他藥店取藥。預計2月底,兒童藥房也將全部分離出去。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藥學部部長陳怡祿表示:「我們的做法實際上就是將大量的零售用藥交給零售藥房來出售,藥品買賣過程實行閉環管理,即藥品名稱和發藥時間都要傳送回醫院,藥品營收與醫院不再有直接關係。」

【記者走訪】

除特殊用藥外均可院外取藥

為響應國家號召,配合新醫改工作的開展,廣州婦兒中心探索「醫藥分家」的新模式,與醫藥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把門診藥房分離出去,這一舉措在廣東省尚屬第一家。

據了解,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具體做法是,將門診西藥房中常用藥物,包括口服藥、口外用藥交給戰略合作夥伴——廣藥集團,廣藥集團為此設立了專門面向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患者的「大眾藥房」。與此同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將保留急診藥房、特殊藥房和靜脈藥物配置,因為根據國家規定,一些特殊藥品,例如麻醉用藥、精神用藥不能在外面的藥店銷售,所有的靜脈用藥和注射用藥也必須由醫院配置。

陳怡祿說:「只要藥店沒有的,我們都保留。只要是患者需要的,我們都有。」特殊用藥,藥店不做的但是醫療上十分常用的藥品,醫院也會有一個保底。同時,不會出現在同一張單上有藥品取不到的情況,系統會自動將醫院取的藥品和藥房取的藥品分開出單。

「我們希望患者能夠到合作的藥房去買藥,這樣藥品的使用具有追溯性。」目前,如果患者去其他藥店買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將無法追溯。

在醫院外取藥會不會更貴?

很多市民會有疑問:將藥品分離出去之後,在外面拿藥會不會更貴了? 對此,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主任馮瓊表示,可以保障患者在廣藥集團大眾藥店買藥的價格不會高於在醫院買藥的價格,「和我們有合作關係的藥店,要執行政府對醫院指導的藥品最高限價,例如,原來醫院賣5元一盒的藥,零售藥房的價格便不可以超過5元,只能是低於5元。」

據介紹,來院患者需要先在醫院掛號,醫生根據診斷開處方,開完處方以後傳回藥師工作站,藥師工作站的藥師根據處方管理辦法審核處方。只有在藥師審方以後,患者才可以列印處方,隨後選擇繳費地點,患者同時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取藥地點。患者的處方會明顯的標識出是在「院內拿藥」還是在「藥房拿藥」。如果想要醫保報銷,必須在醫院付錢,然後再去大眾藥房取藥。如果直接去別的藥店買藥,就無法和醫保系統對接。

在藥房的管理方面實行「誰採購、誰負責,誰使用、誰保管」的原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同時會對藥房實行監督。馮瓊告訴記者,「廣藥集團原來就是給我們供貨的一家醫藥公司之一,廣藥集團的零售藥房還要接受藥監部門的審批和監管。同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會監督廣藥集團的進藥途徑,其銷售的藥品必須在廣東省招標採購藥物目錄裡面。」

最近取藥點在醫院正門對面

為了體驗取藥過程是否簡便,新快報記者跟隨患者步行到院外藥房,一路上需要穿過婦兒中心大門口的隧道到馬路對面,從隧道的G出口一出來就能看到「廣藥集團大眾醫藥婦兒中心店」,取藥的整個操作流程需要約十分鐘。

第一次在醫院外取藥的市民何小姐感覺很新鮮:「在藥房的自助機上報到後就可以等待取藥,避免了在醫院跟那麼多人擠。這措施我覺得挺好,有利於減少醫生灰色收入,更透明。」同時她提建議,希望合作藥店能離醫院更近一點,不用過馬路更方便孕婦和老人。她期盼早日實現「在醫院看病、在家附近藥店就能拿藥」。

據了解,在藥品繳費方面引入了「芝麻信用」,部分開通「芝麻信用」的患者可以不立即繳費,到相應時間支付寶會自動扣費。

「門診藥房分離醫院,對醫院而言,病人停留醫院的時間減少了,改善了就醫環境。」馮瓊認為,將藥房分離出去主要是對患者有好處:如果是慢性病患者,患者可以不著急取藥,看完病就直接回去上班,下了班之後再去附近藥店取藥都可以;同時,藥房分出去之後,患者可以不用在醫院狹小的空間內排隊取藥,大大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提高患者就醫體驗。

至於「醫藥分家」後公立醫院減少了的藥品加成收入,馮瓊表示,按照醫改政策,政府會對醫院進行一定的補償,但廣東省具體實施方案還沒出來,現在是過渡時期,全部實現醫藥分離要看方方面面的關係。例如,醫保需要對外面的零售藥店放開,相關的政策要全部配套。

【市民聲音】

望在家門口也能取藥 盼監管藥品價格質量

在醫院外取藥是否方便?新快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市民,他們對此看法不一。市民陳小姐經常帶孩子去廣州婦兒中心珠江新城分院看病,她告訴記者,在該醫院取藥很慢,看病後即使立即用手機完成支付,也還需等待四十分鐘以上才能取到藥,而且取藥處地方狹窄,很多家長都是站著等待取藥。「如果看完病可以在我家附近的大眾藥店取藥,那確實更方便,但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孩子病重著急吃藥,看完病後還得出去取藥耽誤時間。」陳小姐建議:「關鍵是多設一些合符資格的取藥藥店,方便市民就近取藥。」

在崗頂附近工作的白領馮小姐則表示,去醫院看病的麻煩在於環節太多,以前看病的時候,醫生開的處方也會有電子顯示,醫院的藥房隨即會準備好藥品,單單一個取藥環節並沒有費太多時間。「為了不排隊取藥而走遠一點沒有問題,那都是小事情,我主要關心藥品的價錢和質量,政府和醫院相關部門應該做好監管這塊的工作,才能讓老百姓放心在醫院以外的藥店取藥。」

【未來設想】珠三角60多家藥房聯網均可取藥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藥學部部長陳怡祿表示,全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門診的藥房都是很小的。我們目前的設想是和廣藥集團在珠三角地區的60多家藥店合作。「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病人拿著我們醫院的處方可以到任何一個藥店取藥。」陳怡祿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已經和廣藥集團在整個珠三角有60多家連鎖藥店實現信息聯通,在保證處方是合理用藥、正確用藥的前提下,未來患者可以自主選擇藥店取藥。由專業零售藥房負責藥品出售,可以使得藥品運輸的物流管理更加專業,在藥品配送設備、倉儲設備、分裝設備。患者則可以就近取藥,有藥品郵寄需求的患者亦可得到滿足。

至於目前零售藥房的短板,馮瓊告訴記者,有很多兒科專科用藥在普通藥店還取不到。「以前都是在醫院取藥,零售藥店不會配很多專科用藥,隨著零售藥店的發展,未來也會陸續配備好相關專科用藥。這樣病人就可以不限於廣州一座城市,在所有國家批准的零售藥店都可以取藥。」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廣東這家醫院只看病不賣藥 能遏制醫生拿回扣嗎?
    「我以孕婦或抱著孩子的家長們的緩慢步速測算過,從醫院走到藥店只需5分鐘,在那裡拿藥幾乎不需要等待。」如今每天都有400多張處方到藥店取藥,每人取藥時間平均約10分鐘。  同樣是藥房變藥店,院內到院外,為何效率能提升這麼多?原來,過去藥房雖然有10個左右的取藥窗口,但成人、兒童門診的藥都得從這裡出,其中兒童門診又佔多數,平均下來可供成人取藥的窗口只相當於3—4個。
  • 寧都縣人民醫院醫生開「小紙條」 讓患者到指定藥店買藥
    去正規醫院看病卻要到外面的藥店買藥近日,有網友質疑醫院與藥店「聯手」向「問政贛州」平臺反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就前往指定藥店購買可到了2020年5月26號相同的問題又出現了寧都人民醫院的婦科醫生仍然說醫院沒有藥了寫了一張條子依舊要去醫院對面「好醫堂
  • 去醫院看病,醫生開藥單去指定藥店買藥的行為,大家如何看待?
    在醫院看病,醫生有時候開了藥單,然後說哪裡可以買到藥,對於這種行為,大家如何看待?對於這個問題對於接觸醫生朋友比較多的小編來說幾句。一般來說,醫生讓患者家屬到外面藥房買藥,都是因為本院藥房現在沒有藥。而病人又恰恰需要使用這種藥。
  • 掛專家號醫生指定院外藥店拿藥,價格高不說,買到的居然不是藥品
    劉先生的嶽母前陣子腿部有點癢,於是家人帶她到當地一所三甲醫院就醫。皮膚科醫生檢查過之後,給他們開出了兩張處方單,其中一張是正常在醫院藥房拿藥,而另一張則需要到外面醫生指定的一個藥店去拿藥。劉先生當時就比較疑惑,什麼藥這麼神奇,連三甲醫院的藥房都沒有?從醫院出來之後,劉先生並沒有直接去指定的藥店,而是在其它幾個藥店問了問。
  • 農村看病的問題,是到診所還是醫院?
    現在很多留守在鄉村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或者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那麼包括一些小朋友也會留守在鄉村,那麼當他們生病的時候,你要是希望他們開著汽車或者坐這個大巴車或者打的到鎮上,到市裡,到區裡去找大醫院看病,這怎麼可能呢?對不對?
  • 醫院門口開藥店,生意好得不得了:為啥醫生讓病人去外面買藥?
    「我上午排了好久隊來醫院看病,看完後醫生讓我外面的藥店買藥,這應該不能報銷吧?」劉大叔身患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慢性病,過年前,他去到北京某三甲醫院做了一次檢查,想安心過個年。但與之前不一樣的是,這次醫生寫了兩張單,一張在醫院藥房拿藥,另一張則要去醫院門口的藥店買。這讓劉大叔感到很疑惑。
  • 乘處方外流之勢,院外終端逐鹿醫藥新戰場
    在院內,患者可以直接完成從掛號到取藥的流程,但將藥品帶出醫院後,醫院很少參與患者的用藥環節。傳統情況下,零售藥店完成的是從審方到取藥的環節。目前,除部分試點城市以外,醫保統籌帳戶只可以在醫療機構內使用,零售藥店購藥時只能用個人帳戶支付,無法用醫保統籌帳戶報銷。從處方藥購藥流程來看,患者在公立醫院購藥可以享受醫保統籌報銷。但在醫療監管及控費的主旋律下,醫保統籌很難向院外終端放開,使得醫保支付問題成為處方外流過程中的一大障礙。因此,能夠對接醫保統籌帳戶的院外終端能夠更順暢的打通院外處方藥購藥流程。
  • 從接診到開方只需要40秒!珠海首家網際網路醫院來了
    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珠海醫院(珠海高新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網際網路醫院成功接入醫保處方共享服務平臺,成為珠海首家接入的網際網路醫院,這意味著參保人在網際網路醫院看病可實時聯網結算,可家門口的藥店取藥或送藥上門。
  • 丈夫患癲癇病,服用藥店的藥後病情頻繁發作,藥店:藥沒有問題
    我們去醫院看病時,當醫生分給我們的藥吃完後,很多人就不再去醫院購買此藥品,反而是去藥店購買同一種藥,因為藥店的藥比醫院裡面便宜,而且它的功能也是一樣的,同樣可以治療這種疾病。雖然這種作法是很好,既省錢又省事,但是凡事都有個例外,吃了醫院的藥有好轉,吃了藥店的藥病情卻加重。
  • 為什麼醫生開的藥讓到外面藥店買?
    撇開教師不說,題主的提問是醫院的醫生,頁川木木認為醫生找藉口說醫院缺少某種藥指使患者到外面藥店購藥完全是扯淡,作為正規的醫療機構,治病救人的事業單位,需要用的藥物一般是不會短缺的,至於為什麼指使患者去外面藥店購買完全是一種利益關係。
  • 處方外流大勢所趨 院外銷售成下一個風口 2020年處方外流市場規模...
    向前追溯多年,院外銷售並不被看好,很多醫院也明確規定禁止處方外流。但近兩年相關部門先後出臺了零差價、藥佔比、兩票制、4+7集中採購、輔助用藥監控等一系列政策促進醫藥分家,處方外流也因此成為熱點話題,藥品經營者更是趨之若鶩,意圖在新模式下分得一杯羹。  按照行業對醫藥分開過程中能夠流出到院外的處方量預估,大致判斷是未來5年內處方流出量將呈現較快增長。
  • 市民投訴同樣藥醫院比藥店貴兩倍 院方稱未違規
    日前,新快報記者接到市民楊伯報料稱,他在廣醫三院買的別嘌醇片要22.08元,而同一種藥在藥店只賣6.9元。院方表示,醫院是按省藥品陽光採購招標價來定價的,並未違規。楊伯說,回到家後,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吃過這種藥,並沒有那麼貴,於是跑去自己附近的藥店打聽。  「我去了老百姓大藥房,發現一模一樣的藥,廠家一樣,規格一樣,那邊只賣6.9元。我真的搞不明白,這麼普通的一瓶藥,價格怎麼相差這麼大!」楊伯說,為了進一步證實藥價,他隨後又去了長壽路的濟和堂,那邊也才賣8元/瓶。  為此,他跑去找醫院理論,醫院的答覆是稱可能進貨渠道不一樣。
  • 掛專家號看病醫生指定藥店拿藥,價格高不說,買到的還是化妝品?
    可是有心的人總會發現,在醫院的周圍總是有一些小藥店,不少人肯定和小編一樣疑惑,生病的話肯定會在醫院裡面直接拿藥,他們在這附近開店還有什麼意義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背後的真相。西安一位市民劉先生因為嶽母的腿部發癢,於是就和家人帶著她來到了一家三級醫院就診,事後醫生便開出了兩張處方單,其中一張處方箋讓劉先生感覺非常的怪異。
  • 在韓國看病方便舒心
    除非是急診患者或者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一般韓國人生病先去這樣的小診所,搞不定,再拿著小診所的「委託書」去二級醫院或者三級醫院,也就是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其次,在韓國看病很「舒服」。因為請病假要出示醫生證明,開醫生證明是要收費的。反正看個小病很快,所以上班期間「溜出去」看病的人不少。
  • 中山市電子處方流轉服務正式上線服務 醫院藥店藥品「同品、同規...
    該項工作為 2020 年中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的 " 提升群眾就醫便利度 " 組成部分,由市衛生健康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障局,以及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博愛醫院和中山市處方流轉平臺藥店共同參與。
  • 藥店越來越難開的原因分析
    隨著國採品種落地,醫藥電商殺入戰場等,實體藥店行業依靠線下售藥的單一模式求生存,無疑等於坐以待斃。賣藥之難,大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一、政府監管趨嚴,在飛檢常態化背景下,伴隨打擊掛證、騙保,處方藥違規銷售等,藥店的經營成本不斷上升。
  • 減少交叉感染,北京安定醫院複診取藥門診開通
    「有了這個複診取藥門診,在疫情期間更放心。」8月23日,陪家人到北京安定醫院複診取藥的於先生向記者表示,前一天在京醫通上掛號時發現新增「複診取藥門診」這一選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掛上了號,「之前取號後必須要和大家在候診室等著,叫號之後去醫生診室開藥。
  • 藥店的藥價格貴效果卻差,醫療產業化是根源,人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近日有一位阿姨抱怨:「因為小感冒去藥店賣藥,光是治療感冒的就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藥,感覺藥店人員賣的不是藥品而是糖果一般,根本不管患者的死活。」聽了阿姨的控訴真是令人氣憤卻有無可奈何,藥店裡的藥價格貴效果差是人盡皆知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大足區人民醫院:引進門診智能發藥系統,讓患者取藥更快捷
    11月3日,大足區人民醫院又迎來了新的便民智能設備,首次引進國際先進的智能化藥房建設項目——門診藥房自動化發藥系統。該系統啟用後,將大大縮短患者等候取藥的時間,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醫體驗。據悉,大足區人民醫院現階段平均日處方量約1500張,高峰期甚至可達2000多張。在引進門診智能發藥系統前,醫院每天有16名藥師在發藥窗口調配處方、核對發藥。
  • 起底東莞南安藥店醫藥分離背後利益鏈
    2008年7月28日,網友李先生以「長安醫院中藥房怎麼沒發票開」為主題,在問政平臺上投訴,稱其到長安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吃中成藥,但到了「中藥房」買藥才發現,這裡既沒發票也沒廣東省醫療機構門診收據開,只能開個普通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