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我為什麼帶孩子赴臺交流圍棋文化(上)海鈞家長說

2021-02-10 海鈞圍棋

       [題記]一個人的青春時期一過,就會出現像秋天一樣的、優美的成熟時期。

     這時,生命的果實,像熟稻子似的,在美麗的、平靜的氣氛中等待收穫。 —— 莎士比亞 

      每逢寒暑假期,家長們都樂意帶著孩子們外出旅遊,體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心路歷程。

      2016年1月24日至31日,由海鈞圍棋主辦的「2016海鈞圍棋-海峽兩岸圍棋文化之旅」圓滿結束。


      參與其中的孩子們跨越海峽、享受了一次快樂的圍棋交流之旅,與臺灣小棋手交流,同時體驗記者生活,每天發回報導。

      孩子們很快樂!家長們呢?海鈞圍棋微信平臺特邀此次赴臺交流的家長們寫下自己的獨特感受,分為三期上傳(此為上篇),與全國的家長們共同分享!

人生首次|

兒子寫明信片寄給媽媽

海鈞圍棋微信平臺高雄1月31日電(特約小記者張宇桐的爸爸張輝)有幸陪同兒子參加為期八天的海鈞圍棋臺灣交流之旅,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寒假旅遊,也不是一次簡單的圍棋比賽交流,我感覺它是一次心靈教育、素質教育的文化之旅。


通過這八天與海鈞老師和孫萍校長的交流、聽臺灣圍棋教育界前輩的講座、兩岸小棋手的交流互動,都是既有意義又好玩的活動,給家長們很好的啟發,使孩子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孫萍校長在活動過程中無時不刻地對小孩們進行素質教育,如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譁、打鬧,垃圾不能隨地亂丟,要有禮貌,要懂得分享和包容,要知道感恩。

 

特別是在臺北101大廈第88層參觀時,家長們都在抓緊時間,帶孩子看外面風景時,孫萍校長卻自費買了101大廈的紀念明信片發給每個小孩一張,要他們寫上自己想說的話,寄給親人,這是我兒子第一次自己寫明信片,寄給媽媽,非常有紀念意義。

這次旅行小孩子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也長了見識,他們爬阿里山見識兩千多年的神樹,在墾丁公園見到像貓鼻子的怪石,坐在遊艇上遊覽像綠寶石一樣的日月潭,參觀101大廈感受了世界上最快的電梯,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見到很多寶貝,到天后宮參觀的媽祖神廟等等,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次圍棋文化教育的旅行,一次有紀念意義的旅行。

快樂旅途|

孩子學會表達與分享 

海鈞圍棋微信平臺武漢2月1日(特約小記者孫浩哲的媽媽耿紅梅)參加「2016海鈞圍棋-兩岸圍棋文化交流之旅」讓我讓感受很多。


來到臺北,看到大街小巷的繁體中文招牌,感到這裡並不陌生。門口貼著的對聯和餐廳裡掛著的紅燈籠,讓我覺得非常親切。

走在乾淨整潔的街道上,與當地人無障礙的語言交流和我團幾次丟東西的失而復得,讓我感到臺灣人民的高素質和對大陸人民的熱情!    


在臺北,海鈞圍棋與臺灣圍棋教育推廣協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形成了資源共享。

我們還聆聽了臺灣圍棋專家的精彩講座,接受臺灣職業棋手指導,與臺灣的小棋手切磋棋藝,增進友誼。在感受臺灣圍棋文化的同時,也讓孩子們在遊歷中領略寶島臺灣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我們參觀了阿里山、日月潭、臺北101大樓等地方。


在這八天裡,孫萍校長時刻對孩子們的生活習慣進行訓練。讓孩子們唱歌,讀自己寫的短文,讓孩子們學會了表達、學會了分享。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這次旅行,是一次難忘的旅行,我們了解了臺灣,為下一代年輕人搭建了友誼之橋。願我們海峽兩岸的友誼之花常開!

文化互動|

家長和孩子都收到「乾貨」

海鈞圍棋微信平臺武漢2月1日電(特約小記者錢藝尹的奶奶張曉紅)這次兩岸圍棋文化交流之旅感受很多!


首先我們的孩子得到了鍛鍊,增長見識,增進友誼。這是最好的收穫!他們每天都非常辛苦,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八、九點才能回到住處,可是每天的報導每個孩子都完成得非常認真,白天在車上除了亮亮介紹景點外,孫萍校長給孩子們安排了一系列活動。

 

孫萍校長宣讀每個孩子寫的報導,後來又讓自己讀,交換讀,讓他們自己主持、唱歌等活動,家長每天已很累很辛苦,但是目睹孩子的成長進步,高興快樂!再苦再累都不苦不累了!


在與臺灣小朋友的交流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交了新朋友。

我們家長相互交流了很多,特別是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教育,臺灣許教授的授課,讓我感受很深,他講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漢字是最重要的,我們的漢字神秘形象,學會了很好用。


現在很多國家的人都喜歡漢字,學習漢字。臺灣的漢字還保留繁體,書籍文字還是從左往右從上至下。對孩子的教育著重素質教育、傳統教育。

在那裡,我遇到了兩位老鄉,她們說:「臺灣的子女結婚後都是和父母住一起,直到給他們養老送終。他們有錢是他們自己的,子女們都是自己打拼,」

我說這樣你不如在大陸,她說:這樣好,臺灣的子女很孝順,大陸的多數父母什麼都給了孩子,孩子反而還認為父母是應該的。

許教授講:我們的孩子不能贏在起跑線而落後於終點。


臺灣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給予孩子良性的挑戰和壓力。

紮根方寸,決勝千裡。


通過這次文化交流,我認為家長和老師都要反思一下,怎麼樣才能教育和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匆匆一周|

走過就是收穫

海鈞圍棋微信平臺高雄1月31日電(特約小記者肖霽雲的媽媽周文娟)匆匆一周,從南到北再到南,從冷到暖再到寒,孩子們有快樂的黑白世界,大人們似乎有點走馬觀花。可是再一回味還是收穫了很多同與不同的觀感,見識許多似與不似的人情。


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一旦有代位的觀察和設身取地感受就會自然而生理解與包容。


所以就如我們的團名,交流才好,交流真好。

加入海鈞圍棋,與孩子共同經歷別樣人生!

總部地址:武昌大東門凱樂花園6棟三單元203(凱樂中國工商銀行旁)

聯繫電話:15327198911辦公室孫老師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相關焦點

  • 經歷|我為什麼和孩子到臺灣交流圍棋文化(中)海鈞家長說
    ——三毛      每逢寒暑假期,家長們都樂意帶著孩子們外出旅遊,體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心路歷程。     2016年1月24日至31日,由海鈞圍棋主辦的「2016海鈞圍棋-海峽兩岸圍棋文化之旅」圓滿結束。      參與其中的孩子們跨越海峽、享受了一次快樂的圍棋交流之旅,與臺灣小棋手交流,同時體驗記者生活,每天發回報導。
  • 法國小夥兒到武漢學習圍棋 棋子成為交流的語言
    端坐在棋盤前,面對眼前黑白相間的複雜局面,24歲的法國人安東尼有些舉棋不定,因為他學習圍棋只有一年多。此時,坐在他對面的對手——中國職業圍棋七段王海鈞沒有說話,微笑著等待安東尼出招。棋盤兩側,王海鈞的學生們睜大好奇的眼睛,一會兒看看法國老外,一會看看老師。  「他很聰明,進步很快,現在的棋力應該相當於中國業餘初段。」王海鈞七段對於這位老外弟子的棋藝很滿意。
  • 臺北上海城市青少年圍棋文化交流暨聯合暑訓訪問團
    原標題:臺北上海城市青少年圍棋文化交流暨聯合暑訓訪問團   臺北-上海城市青少年 圍棋文化交流暨聯合暑訓活動訪問團交流行程  現招募最後八名小棋手(可由家長陪同)  年齡:7-15歲  棋力:業餘5段以上(含業餘5段),個別小年齡段優秀棋手可適當放寬,具體報名資格可以電話諮詢。
  • 兩岸"圍棋小使者"交流團團員招募
    聆聽臺灣圍棋專家的精彩講座;接受臺灣職業棋手指導棋;與臺灣圍棋道場的小棋手切磋棋藝,增進友誼。圍棋是中華傳統的「琴、棋、書、畫」四藝之一,與其他文化活動一樣,兩岸在繼承方面有所不同,在臺灣,圍棋被當做一種「藝」和「道」來繼承,更注重其文化屬性。這次兩岸交流活動,將通過實地走訪,親身體驗,讓孩子們領略臺灣圍棋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圍棋為橋梁,讓兩岸的孩子們增進了解,讓家長們交流育兒心得。
  • 未成曲調先有情 ——寧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召開赴臺互訪交流學生家長會
    為了使活動順利開展,學校於2017年4月28日上午十點在五號樓三樓會議室召開赴臺學生家長會。本次家長會以「赴臺交流動員」為主題,學校吳旭亞副校長、辦公室姜佩芳副主任、指導辦副主任劉明老師、職技組教研組長徐靜老師與10餘位家長共同協商學生赴臺互訪交流準備事宜,家長會由劉明老師主持。姜佩芳副主任向各位家長詳細地介紹了我校歷年來赴臺互訪交流情況。
  • 劉婭莉圍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圍棋教育?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起圍棋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步入圍棋學習的課堂中來,從素質教育和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承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喜聞樂見的事。中國圍棋文化快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已成為世界文化溝通的橋梁。隨著圍棋文化的發展,很多的名牌大學開始招收圍棋特長生,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圍棋,近年來有許多省份的中、高考學霸均是圍棋高段水平。
  • 圍棋考級也要考文化題
    所謂「智能」,是指在題庫標準化的基礎上,根據參加定級棋手的水平,系統會自動調整題目難度。按照要求,在20道圍棋技術題中答對12題,棋手有資格進入在線定級的第二階段——線上對弈。至於「文化」,劉世振提醒棋手,25%的考題為文化內容題,「比如圍棋的起源,有什麼典故,圍棋的禮儀是哪些,也要求棋手掌握。」
  • 「家長課堂」圍棋為什麼可以教育孩子?
    圍棋學習中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性格以及他的堅毅程度。孩子初學圍棋時都很喜歡吃子,孩子們可以通過吃對方的棋子來滿足自己的好勝心。人生中沒有絕對輸贏。孩子下圍棋也一樣。圍棋為什麼先從啟蒙的吃子階段開始,而不直接進行圍空比賽?因為它是一個根據孩子心理發展來規劃的遊戲,從啟蒙開始就圍空的話,孩子好勝的戰鬥力得不到施展,單純圍空孩子沒法體會圍棋的樂趣。
  • 平頂山市赴臺文化經貿交流活動圓滿成功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美好季節,平頂山市文化經貿交流團的到來,為這美好時節增添了一抹明媚的亮色。  11月15日至21日,由平頂山市委書記陳建生任團長,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梁鐵山,平頂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黃祥利為副團長的市文化經貿交流團赴臺開展文化經貿交流活動。
  • 弈雲圍棋:不要讓這些問題,扼殺孩子的圍棋之路
    一些家長總是喜歡站在很高的位置去評價孩子學棋的態度和進展,但卻不知道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的態度不端正,而是家長的思考方式不正確。比如同樣一周學習兩次的孩子,每天都在家練習一小時的和在家從不練習的相比,在圍棋上所花的時間就差了好幾倍。
  • 上海嘗試業餘圍棋在線定級 圍棋考級也要考文化題
    所謂「智能」,是指在題庫標準化的基礎上,根據參加定級棋手的水平,系統會自動調整題目難度。按照要求,在20道圍棋技術題中答對12題,棋手有資格進入在線定級的第二階段——線上對弈。至於「文化」,劉世振提醒棋手,25%的考題為文化內容題,「比如圍棋的起源,有什麼典故,圍棋的禮儀是哪些,也要求棋手掌握。」
  • 瀋陽市新聞媒體文化交流團赴臺交流考察
    瀋陽市新聞媒體文化交流團赴臺交流考察 2016年11月04日 15: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11月4日瀋陽訊 10月23日至29日,以瀋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曉虹為團長,瀋陽日報報業集團總裁姜軍、瀋陽廣播電視臺臺長張東毅、瀋陽市臺辦副主任朱軍、瀋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任劉庚傑等相關人員組成的瀋陽市新聞媒體文化交流團一行赴臺交流考察。
  • 學會「輸」是圍棋賽場上的第一課
    其實,在圍棋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孩子們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們強烈的好勝心。,擁有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對於孩子來說,圍棋是什麼?是遊戲嗎?是玩具嗎?還是一種課程?  我想可能都是的,但是我想把圍棋當做人生的縮影,學習圍棋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
  •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圍棋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圍棋教育,更多的孩子開始步入圍棋學習的課堂,從素質教育和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承而言,這無疑是一件讓人喜聞樂見的事。 但面對突然間出現的眾多求學的孩子,還有那些望子成才卻心懷忐忑的家長,我們是否有過真正的思考,圍棋究竟是什麼?圍棋給我們帶來什麼? 有人說圍棋是體育運動項目,也有人說圍棋是智力競技運動,這些說法都對,但是又都不全面。
  • 讓孩子愛上圍棋,學好圍棋的關鍵幾點
    家長們對於自己孩子學圍棋肯定有很多想法,其中最多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愛上圍棋,學好圍棋,特別是當孩子對圍棋已經產生了興趣,如何引導他學好圍棋,往往讓家長感到一絲茫然。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家長和圍棋老師的經驗。
  •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2016-05-09 08:40: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
  • 新聞特寫:灌南家門口的圍棋「盛宴」
    8號在我縣舉行的首屆全國各民族少年兒童圍棋邀請賽,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到了一場豐盛的圍棋文化「盛宴」。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小棋手們各個聚精會神,步步為營,招招緊逼,不放過一個棋子,不漏掉一個地盤,大家屏氣凝神,在黑白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對弈。
  • 加強豫臺文化交流 河南兒童劇《猴子王》赴臺演出惹人愛
    狐狸呀,人間最美是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11月12日下午,在臺灣佛光山大覺堂,河南原創童話劇《猴子王》的演出與佛光山「三好」精神完美融為一體,讓現場幾千名觀眾情不自禁高呼喝彩,現場掌聲雷動。應佛光山2018國際書展的邀請,河南藝術中心攜兒童劇《猴子王》自11月10日起,將進行為期13場的演出交流活動。
  • 福建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赴臺 23日在臺開展
    20日上午,由福州市政協副主席陳今明帶領的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啟程赴臺。據悉,在臺期間,交流團將會同長榮海事博物館舉行船政文化展茶會、出席特展開展儀式。船政首任大臣沈葆楨後裔沈呂遂、船政大臣丁日昌後裔、嚴復後裔嚴仲熊、薩鎮冰後裔薩支平、薩支高;前臺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前臺軍海軍官校校長、海軍副總司令鄭本基、前臺軍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歐陽良等船政學堂在臺校友及先賢后裔,臺灣各界知名人士將出席茶會,共同研討福建船政在近代中國科學技術、新式教育、工業製造、國防建設、東西方文化傳播等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探索近代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等諸多領域的發展和變遷
  • 孩子5歲半,衝動花3萬報的啟蒙圍棋班,卻輸給了隔壁花10塊的娃…
    我把這張圖發給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在孩子的教育上非常有想法的父親,我常常跟他交流育兒話題。 他說,智力類的排名,圍棋為首,他還是服氣的,三句話概括: 圍棋,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不學圍棋,可能不知道孩子的智力可以進化到何種地步。 每盤圍棋都是一次模擬人生,從小模擬無數次人生,長大必定不會混的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