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棋盤前,面對眼前黑白相間的複雜局面,24歲的法國人安東尼有些舉棋不定,因為他學習圍棋只有一年多。此時,坐在他對面的對手——中國職業圍棋七段王海鈞沒有說話,微笑著等待安東尼出招。棋盤兩側,王海鈞的學生們睜大好奇的眼睛,一會兒看看法國老外,一會看看老師。
「他很聰明,進步很快,現在的棋力應該相當於中國業餘初段。」王海鈞七段對於這位老外弟子的棋藝很滿意。
這是4月1日記者在湖北楚天海鈞圍棋培訓中心看到的有趣一幕。在那裡學棋的中國孩子最大的有14歲,最小的只有4歲半。當高高大大、金髮碧眼的安東尼出現時,讓安靜的棋室裡,增添了一些異國情調。
「我和這些小孩子下了很多盤棋,但很難戰勝他們。」安東尼有些不好意思。
今年元月,安東尼作為國際交流學生,從法國來到武漢中南醫院,成為那裡的一名實習生。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之前在法國跟一位朋友學會圍棋的他,學習和工作之餘,來到海鈞圍棋培訓中心學棋。每個周六周日,他全天都泡在這裡,坐在小十多歲的小棋手身後,觀察思考。「圍棋太複雜,需要深入思考,但它是思維的遊戲,是動腦的遊戲,我非常喜歡。」安東尼用不太熟練的英語說。
棋行至中午,封盤吃飯。培訓中心為回不了家的孩子們訂了外賣盒飯,5元一份,兩葷一素。拿起筷子,安東尼和孩子們坐在棋桌邊,吃得開開心心。盒飯的內容是西紅柿炒雞蛋、肉末豆腐和小白菜,外加一碗湯。吃飯時,安東尼用簡單的英文和中國孩子交流。孩子們有時聽不明白,就用手比劃著,笑聲不斷。
語言交流在這裡並不是問題,手談是培訓中心所有人和安東尼交流的方式。「不需要說話,棋子往那一擺,安東尼就能明白一二。」王海鈞七段說。1999年,他曾訪問過法國,在當地圍棋協會的活動室見到一位法國年青婦女抱著孩子下圍棋,令人吃驚,「法國浪漫的文化傳統把中國古老圍棋包裝成了不拘一格的快樂遊戲。」
「我希望在這裡學棋能有一點點的進步。」再過兩個月,安東尼就要結束自己的中國之行。說起當初介紹他學棋的那位朋友,安東尼笑了:「他早就不是我的對手啦!」 (門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