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 ▏為了更高層次的美——陳天鈾的藝術「心像」

2020-12-11 每日甘肅網

  彭中傑

  我省著名國畫家陳天鈾1998年夏天舉行了名為「西北心像——陳天鈾畫展」的首次作品展覽會,在觀眾面前樹立起他大氣磅礴的筆墨形象,顯示出迥異於他人及時尚的藝術才華。

  對於陳天鈾的山水畫,歷來有著種種不同的批評,較為廣泛的看法是認為他有著反傳統的傾向,因為他的作品明顯地打破了傳統山水強調筆墨線、點的平面構成程式,從而追求到意境更為深邃的三維立體感,使得山水有了「造型」的印象。另有一種看法認為陳天鈾的畫作實質上已不屬於「山水」這個特定的美術範疇,他更多地吸收了西畫素描的技法,同時以強調視覺反差的現代透視手段營造效果,而不再注重創作過程中的情緒傾注。作為一個有思想深度和突出風格的畫家,陳天鈾的繪畫特徵與內在蘊涵是很難一言以蔽之的。好在這次畫展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其作品的風貌,尤其拿出了多幅古意盎然的傳統山水小品,使人們對他的創作路子和風格的形成得到較為全面的了解。

  國畫大師李可染教誨當代畫家必須學習古人,要用最大的力氣打進傳統,而後再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廣義的民族特徵,同時建立起代表自己個性的藝術風格。天鈾正是一個具有深厚的傳統修養,並且有著實踐基礎的畫家,他的難能可貴處在於既能「進」又能「出」,從而自禁囿力很強的傳統觀念與技法程式中脫身出來,不再在雲山、竹樹、荒村、野渡間追求清靜恬逸的小情趣,轉而汪洋恣肆地表現西部山川的厚重與蒼涼。他傾注的是一種強烈的感情,大悲大喜、大衝動、大胸懷,因此也就賦予觀賞者強烈的視覺感受和心靈震蕩。然而天鈾並非故發豪情,故作雄姿,在他宏偉畫風的隱微處,處處可見傳統山水的衝融與典雅,從中不難發現沈周和龔賢的技法影響,並非肆意而為的「野狐禪」。正是傳統血緣所起的微妙作用,天鈾的畫作形式上展現了明顯的特徵,雖然有西畫色彩構成與透視方法的大量參與,其精神仍是民族的傳統的。這些特徵奠定了陳天鈾作為一個中國畫家的雄厚實力。

  藝術家要想取得驚人的成就,必須具有強大的思維功能。一位山水畫家,首先應胸中有無窮丘壑,從而確立起他的構思——構圖能力。這方面,天鈾通過數十年不懈的遊歷寫生獲得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厚實基礎,使他在創作中達到千山萬壑指頤間的境地。同時為了克服多數畫家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表現障礙,天鈾刻苦磨鍊數十載,線、點及渲染等基本技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從而心之所思、筆之所到,暢快淋漓地把「心像」表達——表現出來。

  陳天鈾的山水創作,最難能可貴處在於作品有思想深度。氣勢宏偉的畫作,往往有著內容空洞貧乏的弱點,顯得大而無當。陳天鈾顯然很早便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在追求恢宏、磅礴的視覺效果的同時,還追求著相應的精神與藝術的涵渾。他對中國山水畫的認識與探討,從未背離過以老莊哲學為內核的基點,他從傳統走來,完全有意識地從老莊思想的消極無為中發掘深層的積極因素,亦即從自然的「微茫」、杳冥中尋找合乎人性的「微妙」,亦即讓心靈「秉天地之正」,這便是主張天人合一傳統美學的至高境界。

  陳天鈾的山水畫風格是荒遠的、蒼涼的,從中能感受到嚴酷自然環境特有的悲壯美,同時也就突現出一種強大的生命抗力,這種抗力構成了人性美和生命美。這種打動人心靈的深沉的美感,是作者精神修養的反映,亦即他畫出了自己的本色形象。天鈾將自己的畫集和畫展均命名為「西北心像」,證明他對於自己的藝術世界,已是一位「覺悟者」。

  陳天鈾深深感到自己肩負著沉重的使命。這一代畫家,上承由於歷史積澱過於厚重而呈「停滯」狀態的傳統繪畫格式與技巧,下啟被種種現代意識與潮流切割得七零八落的「當代」國畫理論。對於前者,天鈾一以貫之地反對傳統中抱殘守缺,尋固定技巧、格式的絕對化與千篇一律的文人墨戲;同時在傳統積澱的複雜層次中,尋覓挖掘前人的高雅情趣與心靈智慧。對於後者,天鈾堅定不移地抵制西方現代藝術中的變異心理和抽象形式,他在創作中始終強調美術作品的視覺感覺,以及由視覺印象引起的心靈衝擊。而這兩個方面的追求,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中國山水畫在表現、審美等方面的延伸與擴展。他認為,這就是中國畫的發展路子。它使中國畫更加完美、豐富,同時也更加「中國化」。在這條發展之路上,陳天鈾在自己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未曾懈怠,心無旁騖。他常說:我苦苦追尋的並不是自己作品的盡善至美,而是竭力使作品有些生命活力,有些民族精神。

  正因天鈾在作品中追求到了活力與精神,他的畫境也就達到了美的高層次,也就透視出了自己的藝術「心像」。

相關焦點

  • 藝術評論 ▏參古定法 望今致奇——陳天鈾山水畫淺說
    陳天鈾氣韻高古的畫內畫外韻味由筆吐而生,是畫家人品真、心性直覺的心像符號,其表現的生命氣息、象徵追求是談論甘肅山水畫繞不過的話題。冷峻高迥的祁連山脈是河西走廊獨特的景致,這片樂土上的清涼之春、葳蕤之夏、錦繡之秋、冰封之冬,在陳天鈾的筆下都有獨樹一幟的表現。
  • 藝術評論 ▏豪放奔縱 雄健渾厚——欣賞陳天鈾的西部山水畫陳天鈾
    在這種背景下,筆者解讀甘肅省畫院副院長、當代山水畫大家陳天鈾的西部山水畫,就顯得特別有意義。  五十多年來,陳天鈾致力於西部山水畫的主題性創作。他熱愛西部,熱愛西部的山山水水。他希冀把真實的西部山水提升為藝術的山水,超越膚淺的表象描繪,創造西部山水畫的獨特藝術價值,讓人們細緻入微地體味西部山水畫深刻的哲理內涵。
  • 藝術評論 ▏筆調綺麗 氣勢磅礴——陳天鈾先生西北山水述評
    陳天鈾先生的畫作,是師法自然、探玄天理、貫通人文、由博反約的產物。從中可見他的藝術創作,是可以作為治心之學的載體來看待的。他的繪畫是以感性的方式整體性地表現自然外宇宙與人心內宇宙通過和諧交流而構建成一種獨特的道體的變現。所以,看到他作品的那一刻,人們的精神心理和襟懷氣血就會不由自主地振奮起來。
  • 在藝術遊戲中培養孩子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韓國媽媽的育兒觀察書
    除了學校教育,法國的家庭兒童早期家庭教育中,藝術教育的影子也是隨處可見的。在法國的家庭裡,比起其他的玩具,更多的是手工製作用的材料。為了使孩子隨手就可以畫畫,父母在家庭中創設各種適合孩子畫畫的場地,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著「五感」刺激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創意!
  • 世界地球日 ▏童畫小朋友和藝術大師們用藝術創意打響一場環境保衛...
    世界地球日 ▏童畫小朋友和藝術大師們用藝術創意打響一場環境保衛戰~ 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 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也是我們每個公民必備的責任和義務 為此,童畫的孩子們 用他們獨特的藝術力量
  • 中國第一本藝術評論雜誌《藝術評論》明年1月問世
    中國第一本藝術評論雜誌《藝術評論》明年1月問世     新華網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吳晶)由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大型綜合性藝術評論刊物《藝術評論》將於明年1月推出創刊號並在國內外正式發行。
  • 評論:娛樂能不能當藝術?
    評論:娛樂能不能當藝術?但是,藝術並不只是具有審美娛樂的功能和作用,還具有審美認知、審美教育等功能和作用,不僅具有通常的娛樂的特點,還具有寓教於樂的要求,具有以情感人、潛移默化的要求,從而使得藝術成為社會審美交流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式。藝術美作為美的集中表現形態,對提高人的創造美、欣賞美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過度娛樂化,必然會導致藝術偏離健康合理的方向,喪失掉應有的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 SATIN莎庭藝術塗料 ▏演繹貴族浪漫主義色彩
    導讀:本文是來自匿名的網友投稿,由編輯發布關於SATIN莎庭藝術塗料 ▏演繹貴族浪漫主義色彩的內容介紹獨特的藝術生命力SATIN莎庭向更多高端人群展現了頂級藝術塗料對空間設計價值的升華,更深地突出了塗料中融入的設計美學。
  • 裸體藝術 揭示藝術之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裸體藝術 揭示藝術之美 2020-04-05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翻譯」美的藝術使者謝良雨
    為了追求爐火純青的境界,他把各種藝術融匯在剪影這種具有高度概括力的逆光造型之中。他把書法中的起勢和運氣原理融入剪影中,還將攝影繪畫中的記錄影像特點和輪廓走向的方法融入其中,從而使剪影技巧更加嫻熟,不用臨摹,不用筆畫,抬眼一看,人物的特徵就能瞭然於心,一剪子下去,眉眼鼻口稜角分明,凸凹起伏渾然天成,線條勻稱流暢。
  • 生態藝術學建構的理論路徑: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
    巴特和康德的「美的藝術」概念在將藝術從手工藝中區分出來的同時,還將藝術與美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從而為「藝術的獨立」和「藝術的自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黑格爾更進一步,他不但將藝術等同於美,而且強調藝術美高於自然美,藝術由此獲得了神聖的光環。
  • 《中國文藝評論》|談藝術評論工作者的文化修養/葉朗
    誰都要寫文章,藝術評論工作者、藝術研究工作者尤其要寫文章。但是文章要寫好很不容易,要下功夫學習。多年以來,我發現我們許多大學生(包括研究生)不善於寫文章,也不重視學習寫文章。我一直想編一本《文章選讀》,選一些真正寫得好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2012年,我把這本書編出來了。朱光潛先生說過,古人編文選,都是為了提倡一種好的文風。
  • 科學與藝術的審美創造
    二、從科學與藝術審美創造的角度,重新審視美的概念和定義  傳統的關於美的定義大多是藝術美的定義,甚或是在不承認存在科學美的觀念下所作出的美的定義。該成果在充分論述了科學有美和可以進行科學審美創造的基礎上,給出了一個關於科學和藝術的美的自定義:美是實在動心的有意義的張力形式。其中,「實在動心」指出了美產生的基礎是實在客體和感美主體契合的統一。
  • 藝術教育無法被替代
    藝術教育喚起人對審美的需要,培養人的審美趣味,形成人的審美觀念,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感受、欣賞、理解和創造,人會逐漸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一旦人成為審美的人之後,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樣式來改進自己的生活。
  • 《漫談藝術評論的翻譯文章》
    漫談藝術評論Informal Discussion about Art Criticism現在當代藝術還處在剛起步的時候,我們要看到社會仍處於農耕文化剛剛結束的階段。我們心底裡是以農耕文化的眼光在觀察周邊所有的東西。一件作品代表著那個時代,代表著那位作者,反映著那個社會的面貌。我們在多元文化中怎樣進行文化評判,怎樣進行藝術評論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漫談藝術評論的翻譯文章
    漫談藝術評論Informal Discussion about Art Criticism在中國文化多元發展的基礎上,怎樣去思考現在的藝術現象,已經困擾了我們許多人。現在當代藝術還處在剛起步的時候,我們要看到社會仍處於農耕文化剛剛結束的階段。我們心底裡是以農耕文化的眼光在觀察周邊所有的東西。一件作品代表著那個時代,代表著那位作者,反映著那個社會的面貌。我們在多元文化中怎樣進行文化評判,怎樣進行藝術評論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中華書法藝術的內涵美是什麼,都有哪些影響因素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聊聊書法藝術的內涵美及影響因素。中國的書法藝術中國書法的載體是中國文字——漢字。最初的文字是為了實用。人們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文字不斷的被美化,終於在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升準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品種,並逐漸同實用分離。
  • 藝術創想峰會:「回到藝術的真正價值,再連接商業」
    3月25日,由雲圖創意媒體發起並主辦的首屆藝術創想峰會「ART &__」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舉行。峰會以「藝術和商業」為主題,邀請11位全球藝術機構及各跨行業領域代表,圍繞「藝術商業」、「藝術智造」、「藝術生活方式」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 怎樣理解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 在各藝術領域的不同內涵意義
    這樣品質優秀的作品,多來自文學作品藝術,音樂作品藝術,美術作品藝術,優秀的軍事戰例藝術,高超的治國理政藝術。高瞻遠矚的政治家的謀略藝術。等等凡是經歷史歲月粹煉沉澱的,而卻具備高素質欣賞能力,才能品味出更多內涵意義的作品,人們用了「陽春白雪」,形象化了高雅藝術。這應該是「陽春白雪」原始的詮釋。
  • 淺談:藝術人才與藝術理論修養-藝術院校藝術理論課教學探索
    藝術實踐產生藝術理論,反過來,藝術理論一旦產生,就會對藝術實踐起指導作用。馬克思曾說:「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2]3·有利於培養適合不同層次需要的藝術人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擴大招生,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而且,藝術專業的學生文化程度相對薄弱,普遍重視專業課學習,忽視藝術理論學習。 因材施教,根據目前社會對藝術人才的不同層次需要,加強學生藝術理論修養,可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及藝術理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