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鄉村治理,農村振興一切都是為了農村好,為了農民好,我們也應該積極響應號召,積極配合整治整改,讓農村不至於拖城市化發展的後腿。這些年國家對農村大力傾斜政策,從2006年開始減負減稅,農業稅提留款陸續減免,農民種田不僅不收租,還要給予良種補貼,種植補貼,水利補貼等等一大波利好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自06年開始財政下發15萬億左右的資金到農村農業農民中來,而關乎民生的廁所改造也是投入的目標,僅僅2019年一年的時間,國家局投入的70億的資金用於廁所改造補貼。
廁所改造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最重要的一環,關係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要知道農村大多數的廁所以旱廁居多,夏天群蠅亂舞,臭氣燻天,汙水橫流,對於農村環境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也是很多城市居民對農村厭惡的原因,畢竟誰也不願和髒亂為伍,誰也不想到這樣的廁所如廁。
因此在全國上下,天南地北開始了全國農村廁所大改造,拆舊廁建新廁,把旱廁改成水廁,統一樣式統一規定,整齊劃一,自來水進戶,直接通進廁所,水一衝廁所乾淨了,也沒了臭氣燻天的景象,蒼蠅也繞道而走,徹底改善了農村髒亂差的局面。
然而事情總有相反的一面,光明的背後就是陰暗,同時除了問題之外,利益衝突也開始凸顯開來,這一切好與不好還要經過農民的親身體驗,要經歷季節和時間的考驗。有人說,廁所改造好不好用,經歷一個冬天心裡就有數了。
隨著冷空氣不斷的在祖國各地肆虐,這個冬天讓人看不到去年暖冬的樣子,僅僅農曆11月,還沒有進入臘月天,很多地方開始了結冰模式。從早上不想起床就能感覺到被窩以外的寒意,挨到太陽高升,起來一看,果不其然,冰凍如期而至。院子大盆裡的水已經被冰封,自來水龍頭也被凍住,刷牙洗臉也成了難題。
然而更尷尬的來了,今年剛剛改好的水衝廁所,蹲便式,上個廁所想要衝水,尷尬了!水管被凍住了,水箱裡沒有水,這個在以前很難碰到的事,乾淨的蹲便器這樣被汙染了。這樣的問題相信不是一家遇到,同樣農廁改革的問題也不僅是這一個,至少有四個問題被人們所詬病。
①拆舊廁的問題,農村很多人家都是把廁所建在院外,畢竟對我門窮講究的農村人來說,廁所畢竟是髒髒之地,在家裡總歸有點那啥,但是在人居環境的治理之中,宅基地以外的空間必須清理乾淨,棚舍豬圈,廁所狗窩一律不準建造,拆除是必須的,而把舊廁拆了以後建新廁的費用並不低,人工材料等等一千塊都是少的,而這筆錢誰來給,最後都是老百姓自己出錢。
②馬桶、蹲便質量問題,作為一位生產過陶瓷品的農民,深知瓷器的製作流程與質量好壞之分,為什麼有的馬桶能賣幾千上萬,然而有些則是百八十塊?這就是好壞的區別,從用料用工,到表面釉料,再到節能節水,燒制溫度與時間等等問題上都有關係。
許多殘次品衛浴都流落到了農村,而廁所改造中的免費蹲便更是低質量的產品,遇到磕碰,溫度驟降,水壓直接就會開裂。而長時間使用後,由於釉質的問題顏色會發黃,甚至於表面開裂,而在節水方面更是不堪,水小了根本就衝不掉,水大了太廢水,自來水也是要錢的。
③冬天的上廁所問題,這個就不必多說,經歷過的人自然知道,冷凍之下無水可用,只能通過水壓水井,提水衝廁,而且水箱也是很容易被凍裂的,再加上農村自來水管的維護問題,每年都有出一筆費用來維修這些因冰凍而壞的水箱、蹲便和水管,材料費時間成本人力等等都要錢。
④公廁建設問題,許多地方的廁所改造中,公廁資金已經下發,每個都有10萬左右,然而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於很多地方都沒有建設,讓許多百姓和外來人員在外面上廁所都找不到地方,你不可能在村裡逛著還要回家去上廁所吧。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因國家投入的資金大,雖說是專款專用,但是這些錢最後的使用並不是下發到老百姓手中,也不是給了村集體,這些材料的採購,補貼的下發最終誰得益我們也是一無所知。
但是作為本應該是建設農村,改善農村廁所的大好事,卻因為一些地方不能因地制宜,強制性的一到切,讓現在處在零下的村落無廁所可用,無水可以衝,最後還是老百姓自己來買單。這樣的局面如何來破?有些老百姓自己又買了根電熱線纏繞在自來水管上,但是這些電費,這些電熱絲錢還不是老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