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往往是最差的,因為自我約束能力是人類文明進化的表現,但是孩子越小,他接觸的規矩就越少,他們還帶著人最原始的本性,而且心智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也是最差的。
小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也就不集中,而且會在一些不適宜的場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喊大叫,大人在這個時候,往往就會覺得很丟面子,對孩子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說對孩子吼叫或者是直接打罵孩子,其實這些方式都不能夠在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那麼,如果想讓孩子變得更自律,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先要弄懂自我約束的原理是什麼,一個人的自律水平其實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自尊水平,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小孩都是差不多大的年齡,但是平常的表現差別卻很大,那是因為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較內向,而且自尊心比較強,生怕在跟別人的溝通和交流當中暴露自己的缺點,或者是惹得別人不喜歡,他們的自我約束就強一點,對自己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是有的孩子天神比較外向,喜歡跟別人溝通,在人際交往中暴露自己的缺點也不會不好意思,這樣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就差一些。但是總體上來說,小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比成人要差很多。
其次,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呢?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己的自尊心,其實孩子的自尊心大部分都是父母建立的,還有很多孩子自尊心的喪失也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在平常的相處中,要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在他完成了以後,給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而且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得到誇獎之後,孩子的心理處於學習的狀態,這個給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引導效果是最好的。
最後,家長在教孩子自律的過程,也是愛感化孩子的過程。在孩子犯錯之後,這個時候孩子的精神會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這個時候,大人表現出對他的諒解,更容易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孩子會在寬容和理解中變得更加自律和優秀。
孩子的成長表現映射出來的往往是家長教育的表現。家長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才能影響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