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做到自律?

2020-12-19 幼兒園全攻略在線

小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往往是最差的,因為自我約束能力是人類文明進化的表現,但是孩子越小,他接觸的規矩就越少,他們還帶著人最原始的本性,而且心智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也是最差的。

小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也就不集中,而且會在一些不適宜的場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喊大叫,大人在這個時候,往往就會覺得很丟面子,對孩子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說對孩子吼叫或者是直接打罵孩子,其實這些方式都不能夠在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那麼,如果想讓孩子變得更自律,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先要弄懂自我約束的原理是什麼,一個人的自律水平其實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自尊水平,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小孩都是差不多大的年齡,但是平常的表現差別卻很大,那是因為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較內向,而且自尊心比較強,生怕在跟別人的溝通和交流當中暴露自己的缺點,或者是惹得別人不喜歡,他們的自我約束就強一點,對自己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是有的孩子天神比較外向,喜歡跟別人溝通,在人際交往中暴露自己的缺點也不會不好意思,這樣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就差一些。但是總體上來說,小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比成人要差很多。

其次,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呢?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己的自尊心,其實孩子的自尊心大部分都是父母建立的,還有很多孩子自尊心的喪失也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在平常的相處中,要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在他完成了以後,給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而且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得到誇獎之後,孩子的心理處於學習的狀態,這個給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引導效果是最好的。

最後,家長在教孩子自律的過程,也是愛感化孩子的過程。在孩子犯錯之後,這個時候孩子的精神會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這個時候,大人表現出對他的諒解,更容易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孩子會在寬容和理解中變得更加自律和優秀。

孩子的成長表現映射出來的往往是家長教育的表現。家長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才能影響到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家長催著盯著,是該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了
    比如,孩子經常搞得房間亂七八糟,如果家長不督促就不收拾,督促了不盯著孩子,孩子也不會好好收拾。但家長對於孩子這樣的行為不進行糾正,甚至還會親自動手幫孩子把這些事情做好,所以,家長太&34;會使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使孩子不懂得自我約束,從而影響孩子的自律能力。
  • 孩子自律能力差?了解這三招,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律能力
    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暗自竊喜自己的孩子非常自律,不用家長監督和催促,他們就能按時完成功課,非常自覺,不需要父母過多操心。其實,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自律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你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律能力差嗎?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什麼?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有一個名詞叫「慎獨」,是說在獨處的時候,也同樣嚴於「律己」。而不是有人監督時「真善美」,沒人監督就成了「假惡醜」。自律,使人不斷透視自我、剖析自我、約束自我。「一日三省吾身」,才能不斷超越,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一定要讓你的孩子學會自律!
  • 自律有助於孩子規範自我,怎樣培養孩子自律性?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只是他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自律品格的培養,引導他學會自己規劃調節每天的生活安排。促使孩子在不斷的進步中越來越明確自己的成長方向,自然也就變得如此優秀了。許多人認為自律是成年人的事情,小孩子自制力比較差,沒有辦法養成自律的習慣。其實不然,在幼兒時期正是孩子各項能力協調發展的關鍵階段。
  • 關於孩子的自律能力差,父母把這些東西教好,孩子就會變得優秀
    很多父母都經常抱怨孩子自律性太差,有嚴重拖延症,每天不管上學還是假期都表現得非常懶散,上學喜歡遲到,做作業也拖拖拉拉的,指定的計劃表也完成不了,越來越管不住孩子。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通過嚴格的自己要求自己,從被動變成主動,自覺地遵紀守法,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下幾點建議,家長們學起來,讓自家孩子變成一個自律的人。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這條鞭子便是鞭策你自律的關鍵。在特殊時期,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這兩點是一個孩子在未來生活學習當中,最為重要的。我相信這是好多家長目前的一個糾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自律的能力呢?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必須是自律的,自控的,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成功。大家有沒有發現,對青少年孩子來說,時間的自控,行為的自控,尤為重要,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曆程當中,對孩子而言,自控自律它是一種能力。
  • 孩子缺失的幾種教育 培養孩子自我約束能力
    尊重他人是傳統美德,孩子應繼承傳統  尊重他們應是孩子具備良好習慣之一。家庭中,獨生子女常常成為「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中的地位很高,說一不二,這樣長此以往,吃孩子過於自我,缺失了尊重他人、敬畏他人的能力。
  •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自律的人?習慣成自然,家長的心還要再狠一點
    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沒有自律,外界所包含的一切紀律都形同虛設。自律是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一種自省,只有擁有自律的孩子,才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和獲得進步。2.延遲滿足能力差延遲滿足的能力差,同樣也是缺乏自律性的表現,有自律性的孩子能夠自我控制,尤其是在遇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可以慢慢的忍耐一段時間後得到。
  • 馨香智慧:優秀孩子與熊孩子,差的是自律,這2點值得家長注意
    馨香智慧:優秀孩子與熊孩子,差的是自律,這2點值得家長注意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最後得出結論:懂得自控的孩子都擁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自律。自律的孩子也更容易走向成功。參與「棉花糖」實驗的是一群4-6歲的兒童,工作人員給每個孩子一顆棉花糖,然後有告訴這些孩子們:如果能在15分鐘之內不吃,就會得到第二顆。
  •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掌握以下幾個方法,輕鬆養出自律的好孩子
    孩子自律性差怎麼辦?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做作業特別不認真,想到什麼做什麼,沒有一點計劃性,而且平常不管幹什麼突然做到一半就不做了,經常半途而廢,這讓許多家長非常為孩子擔心。事實上,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現。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成了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自律?
  •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做好這幾件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辦?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不聽話,不服從管教,很多該做的事情不去做;反而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他卻偏偏忍不住去做。這樣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培養孩子自制力的方法有哪些?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制力的影響是智力的兩倍還多。什麼是自制力?
  • 孩子太貪玩了,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
    孩子好動、貪玩,這是天性。家長不要單純地把希望寄托在其自身「開竅」上,要及時因勢利導促其「開竅」,讓孩子逐步培養出自律的學習、生活習慣才是王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自律?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規則並以其約束自己一言一行的狀態。
  • 「家長問答」磨蹭拖延需要催,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平時連吃飯、睡覺、上學都沒準時過,大人不催就別指望孩子能自覺做好。其實,這是孩子缺乏自律能力的表現。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能自我管理,發自內心地、主動地去完成某件事。《象與騎象人》一書說,「真正的自律,是積極主動地自我實現。」而做到長期積極主動行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自律的人生最自由!培養孩子的自律三個方法,五點注意事項
    據美國密執安州的一所大學調查研究顯示,通過自律能力的強弱,可以預測孩子未來學習的成就。即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會直接影響他的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能力,甚至是閱讀理解能力,如果一個孩子的自律性差,那麼,他可能從生活到學習,及至以後參加工作的處事能力都將落後於其他同齡的孩子。
  • 自律的孩子是「慎獨」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考上最頂級的學校,但是我個人堅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教養才是最關鍵的。即使孩子不能考上一類學校,那麼他所養成的好習慣也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大兒子馬上初二了,除去周末和假期,他的一天安排如下:清晨5點30起床,洗漱煮咖啡。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
    在當下這個充滿浮躁的時代,自律已是被頻繁提起的高頻詞彙。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擁有一定秩序感的人,他的生活、他的成長過程一般都不會太差,就如俞敏洪說的一樣:「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
  • 心理學:對於孩子的自律,作為家長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去培養
    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孩子基本上是處於中心位置,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有用的,家長都會不遺餘力的去支持。而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家長們重視的較多的可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否優秀、關心的是孩子的飲食是否健康。但是在孩子的內在素養等培養方面,相對來說還是有所欠缺。如:孩子在面對一些誘惑時的情不自禁做錯事,或表現出來的缺乏自我約束等自律性不夠的情形,其實這些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6點家長一定要注意
    擺在孩子面前的棉花糖,只要伸手就能拿來吃了。但如果可以控制自己暫時不吃,等到實驗結束後,就能得到更多的棉花糖。控制自己的能力,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但不自覺的小朋友,只想享受眼前的快樂。如何讓孩子學會抵制誘惑,學會控制自我,培養耐心與毅力,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 想讓孩子自律 家長請做榜樣
    《自律不如自由?》 卓文 繪■放暑假了,孩子的學習、生活是否按部就班,成了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不少家長搬出「越自律,越自由」的道理來教育孩子,卻被孩子用「我現在就很自由,為什麼還要通過自律來換取自由」的話頂了回去,讓家長們語噎。自由自在的假期讓孩子變懶了四年級學生小榕放暑假後的日子可以用「稀裡糊塗」來形容。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家長可以做這3點
    最近閨蜜總是跟我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太閒,每天毫無規劃,她心裡看著孩子吃飯、睡覺、打遊戲、看電視,心裡直著急。即使是上網課,也能在老師眼皮底下開小差,時間總是有限的。漫長的暑假就要結束了,很多時候,那些每天閒著的孩子還在原地踏步,而自律的孩子早已經衝在了別人前面,孩子沒有自律意識,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我這裡有3個建議,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